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99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

课题

1、温度和温度计

课时

2

教学目标

(分层)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ABC)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ABC)

3、观察和研究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ABC)

4、识读温度计上的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和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AB)

5、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遵守这些规定(AB)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液体温度计的构造

难点:

识读温度计上的数字,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具学具

电子媒体

烧杯、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导入

二、比较水的冷热

三、观察温度计

四、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五、课外拓展

谈天气变化引入对温度的讨论

出示两杯冷热不同的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

温度是用来表示什么的?

出示四杯冷热不同的水,这四杯水冷热又有什么不同?

用手来感觉物体的冷热程度准确吗?

我们想知道物体准确的冷热程度怎么办?

出示温度计:

观察,可以分哪几部分?

、是什么温度计?

单位是什么?

2、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多少?

4、讲述摄氏温度的标识方法

比一比:

看谁的温度计升得快

哪个小朋友的温度计升得最高?

怎么比较?

你们的温度计读数是多少?

出示温度计模型,展示出不同位置的读数

检查识读的正确性

读出的温度应该怎样写出来?

怎样使用温度计才是正确的?

找一些不同的温度计进行观察和认识。

交流对温度的认识

用手指触摸,冷热有什么不同?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采用不同的顺序用手指触摸,感知四杯水的不同冷热

不准确

用测量工具

观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用手捂住温度计玻璃泡,观察液柱的变化

用数字比较

读出相应的温度

用自己的温度计模型让同伴识读温度

写出所读的温度

找出操作中的错误

板书: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管、刻度、液体、玻璃泡

温度的读写:

温度计的使用:

教案编写:

课题

2、测量水的温度

课时

1

教学目标

(分层)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ABC)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ABC)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ABC)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ABC)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ABC)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

间隔相同的时间进行连续的观测和记录

教具学具

电子媒体

每组准备四杯不同温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烫水)、四支温度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导入

二、测量水温的方法

三、测量水的温度

四、课外延伸

你们带来了哪些温度计?

出示一杯水:

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用哪种温度计来测量?

怎样做才是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

强调容易出错的问题

每组倒好四杯不同温度的水,现在我们来测量这四杯水的温度

相同的水温度一样吗?

为什么会不同?

有哪些原因?

过几分钟后,水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

怎么变化?

现在我们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把观测结果记录下来,就可以知道怎么变化了

水温变化说明什么?

如果再过10分钟,这些水的温度又会怎样变化?

过一天呢?

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

展示自己的温度计

说明用途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说明原因

阅读课本45页“测量水温的方法”

小组内做,相互检查纠正。

分小组测量水的温度

填入书中的表中

交流测得的水温

讨论不同的原因

温度会降低

分小组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把结果填在表里

讨论、交流

温度上升说明:

温度下降说明:

课外做一做

板书:

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水温的方法:

水温的测量记录

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热水的温度

烫水的温度

温度下降:

热量减少

温度上升:

热量增加

教案编写:

 

课题

3、水结冰了

课时

1

教学目标

(分层)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ABC)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ABC)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ABC)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ABC)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ABC)

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ABC)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

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具学具

电子媒体

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

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导入

二、观察冰

三、水结成冰

四、课外拓展

把一杯水放进冰箱里,第二天水有什么变化?

现在让我们来好好观察一下冰吧

描述一下冰是什么样子的?

冰和水和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水结成冰有哪些变化?

水是在什么温度时就会结成冰的?

怎么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到?

指导阅读教材49页

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强调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水结冰了吗?

是在什么温度下结冰的?

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没有观察到水结冰的小朋友请回家做这个实验,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水结冰了

拿出带来的冰进行观察

小组交流

全班讨论

填写维恩图

形态变化

体积变化

提出所知道的猜测

阅读,了解实验方法

讨论注意的问题

分组实验

一边实验一边仔细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出现冰时记下温度计的读数

温度降低

下次上课带冰块

板书:

水结冰了

一、观察冰

颜色:

形状:

形态:

二、比较水和冰

三、水结冰的温度:

0摄氏度

教案编写:

课题

4、冰融化了

课时

1

教学目标

(分层)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会上升,直到全部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

过程和方法

1、观测和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变化

2、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次感受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A:

在老师指导下进进行实验和观察

B:

弄清冰融化温度要升高,在从周围吸热。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观察冰在0摄氏度开始融化

难点:

把冰融化和热量联系起来

教具学具

电子媒体

冰块、烧杯、温度计、记录表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导入

二、观察冰的融化

二、加快冰的融化

四、延伸

液态的水降到0摄氏度时就开始凝固成冰,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变成水?

出示冰块

“这是刚从冰箱里取出来冰,它的温度是多少?

在教室里放一段时间会有什么变化?

怎样观察温度的变化?

指导学生按均匀的间隔时间观察冰的温度变化

在这个过程观察到哪些现象?

冰是在什情况下融化成水的?

你有办法加快冰的融化速度吗?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融化冰块的比赛

规则:

分发冰块,计时,

报告名次

分享:

你们用了哪些方法加快冰的融化?

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在冰融化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提出猜想

测量冰块的温度

读出温度

讨论交流

对温度计连续进行观察

进行观察和记录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交流

(温度升高)

小组讨论方法

各小组用自己的方法使冰块尽快融化

各小组报告自己的方法

都是使冰的温度升高

板书:

冰融化了

一、观察冰的融化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温度

二、降温

水(液态)冰(固态)

升温

教案编写:

 

课题

5、水珠从哪里来

课时

1

教学目标

(分层)

科学概念:

1、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A、观察到杯壁产生了小水珠

B、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推理和验证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具学具

电子媒体

小组:

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

装冰块)。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三、延伸到课外

1、师: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

(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

)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2、师:

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到: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关注:

学生推测的合理性

1、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师:

有什么发现吗?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师:

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

师:

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设计意图:

认识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小水珠

关注:

对比试验的条件控制与分析

思考

讨论

说说类似的现象

尝试提出解释

学生讨论

形成共识:

做一组对比实验:

(出示:

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

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学生观察

思考,讨论

板书:

水珠从哪里来

一、水珠是冰化成的吗?

二、水珠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遇冷

水蒸气小水珠

教案编写:

 

课题

6、水和水蒸气

课时

1

教学目标

(分层)

科学概念:

(ABC)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ABC)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