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97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7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1周

教学内容

一、乘除法1.小树有多少棵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

多媒体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

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

每捆有几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

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

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游戏规则:

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板书设计

一、乘除法

1.小树有多少棵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变成10×6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校长: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1周

教学

内容

需要多少钱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

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

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

挂图、幻灯、小黑板。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

同学们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引出: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

12×3 =

(2)全班交流算法。

3、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4、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 拓展应用: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板书

设计

需要多少钱

12×3 =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校长: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1周

教学内容

练习一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整个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

难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口算卡片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火车练口算。

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

2、教材第6页第1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6页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材第6页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6页第4题。

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

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7页第6题。

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

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

学生练习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学生计算

独立完成

 

讨论并计算

 

学生共同讨论

 

板书

设计

练习一

13×3+18

46×2-36

300-14×6

100-25×4

23×4-19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校长: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2周

教学内容

参观科技馆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

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具

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

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三、拓展应用:

1、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

 

 

板书

设计

参观科技馆

 

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60÷2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校长: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2周

教学内容

植树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

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

挂图、幻灯、小黑板。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

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拓展应用

1、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倡算法多样化)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板书

设计

植树

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36÷3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校长: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周

教学内容

搭一搭

课时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

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

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

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