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9245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教案

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

任课教师:

姚平年级三年级2012年8月25日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备注

1

9.3—9.7

一、乘除法

2

9.10-9.14

一、乘除法

3

9.17-9.21

二、观察物体

4

9.24-9.28

三、千克、克、吨

5

10.6-10.12

整理与复习

6

10.15-10.19

四、乘法

7

10.22-10.26

四、乘法

8

10.29-11.2

五、周长

9

11.5-11.9

五、周长

10

11.12-11.16

六、除法

11

11.19-11.23

六、除法

12

11.23-11.27

六、除法

13

11.26-11.30

七、年、月、日

14

12.3-12.7

七、年、月、日

15

12.10-12.14

八、可能性

16

12.17-12.21

总复习

17

12.24-12.28

复习

18

12.31-1.4

复习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1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小树有多少棵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授

1.小树有多少棵?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并提出问题:

小树有多少棵?

2.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学生完成本道题

4.教师再提出问题:

4捆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5.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

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0×3=60(棵)想:

2×3=620×3=60

答:

小树一共有60棵。

教后随记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比较注重计算方法的训练,而忽略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也没有创设这方面的练习题,我准备下节课在这方面适当加强,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需要多少钱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练习,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授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出问题:

卖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3.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并问:

12×3怎样计算?

4.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5.出示第二个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6.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1)怎样计算:

15×3

(2)与12×3有什么不同?

7.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三、练习

完成P3第1-4题

1.2题可独立完成。

2.4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适当的辅导。

四、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

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

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2×3=36(元)想:

10×3=302×3=630+6=36

答:

买3个泳圈需要36元。

教后随记

教学《需要多少钱》一课,我结合教材创设了“买泳圈”的情境,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再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09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参观科技馆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校组织“学科学爱科学活动”三(1)班共有60人乘2辆大轿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4.对比选择,适时引导

三、学习应用,拓展迁移

1.60÷3?

?

?

?

?

200÷5?

?

?

?

?

240÷8?

?

?

?

?

120÷4

?

?

?

560÷7?

?

?

?

900÷3?

?

?

?

?

180÷6?

?

?

?

?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平均分给2人,

每人分到几块?

?

分给4个人呢?

分给5个人呢?

分给8个人呢?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参观科技馆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60÷2=30(人)

答:

平均每辆车坐30人。

想:

⑴2×30=60⑵6÷2=3

60÷2=3060÷2=30

教后随记

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本节课的内容列式不是难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去算上面才是关键。

使学生学习方法多样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让更多的学生说算理,只有学生完全弄清弄懂算理后,他们才会算,才算得对,算得快。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植树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4.比较、选择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46÷284÷4630÷996÷366÷3100÷5720÷848÷2

2.一双鞋子的价钱是77元,一双手套的价钱是7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全课总结,完成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植树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36÷3=12(组)

答:

可以分成12组。

想:

⑴12×3=36⑵30÷3=10

36÷3=126÷3=2

10+2=12

教后随记

我在教学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材中的计算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旧知解决新知,且不固定计算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中还要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趣味性等情感需要。

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主动探索、有效合作、充分交流。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搭一搭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模型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这里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操作活动

(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操作活动

(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学习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练习三中1题:

搭一搭,看一看。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2.完成练习三中2-4题:

连一连、填一填、画一画

四、全课总结

学生说一说:

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正面

搭一搭

(观察立体图形)

上面

教后随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时,我比较注重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我说你摆”和“我问我摆”两个活动。

两个活动通过情境演示让学生观察。

每个活动我都比较注重活动的层次性。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有多重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各种秤、小黑板、1千克的盐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

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

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

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

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0页“练一练”及“实践活动”

“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台秤,并注意第一幅图台秤的计量单位是“克”第二幅图的计量单位是“千克”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实践活动(先估计、后称量)

我的体重  同伴的体重

一个土豆   我的书包

4.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2.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

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板书设计

有多重

(认识千克、克)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教后随记

教学这一课,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反复掂一掂、拎一拎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1吨有多重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猜一猜

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

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4千克=()克3吨=()千克

5000克=()千克()t=2000kg

18t=()kg()kg=6t

2.比较大小

8000千克()8吨4500克()4千克

3t()3600kg5kg()5t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条鱼重500()一枝牙膏重50()

一头牛重250()一桶油重5()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图,让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2.讨论曹冲为什么要以用这个办法称象。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吨有多重

(认识吨)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教后随记

学生对生活中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什么单位表示,也能说出是用“吨”作单位,但是对1吨到底有多重,学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直观的参照。

教材上也只是借用10袋大米,每袋100千克的图片加以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学生虽然能了解1吨有多重,但显然缺少了体验和感悟过程,很难说他们真正弄懂了1吨的重量有多重?

要解决这一难点,就要设计一些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给学生一定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过程,使他们真正理解1吨的重量。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9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实践活动

课题

搭配中的学问

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开心盒饭中心”隆重开业了。

欢迎大家光临本店,购买我店的盒饭。

二、配菜

1.活动一

师:

今天(星期一)盒饭中的菜只限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搭配好,我店服务员将热情为大家服务。

今日菜谱如下:

  星期一菜谱:

荤菜  肉丸子

素菜  白菜、冬瓜

学生自由配菜。

师:

你们想怎么搭配?

我买肉丸子和白菜。

我想买肉丸子和冬瓜。

师:

还有别的配菜方法吗?

买冬瓜和白菜可以吗?

为什么?

师:

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一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可以有几种配菜方法呢?

(有2种)

师板书:

肉丸子/ 白菜

        \冬瓜

2.活动二。

师:

大家不仅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菜,还学会了配菜,现在本店已贴出了星期三的菜谱,一份盒饭只能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请大家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如能帮助本店搭配好全部的菜,你将被聘请为本店的服务员。

星期三菜谱:

荤菜:

牛排    素菜:

豆腐

   鱼       油菜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配菜,可以用学具摆一摆、搭一搭,然后把你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看看你们小组有几种配菜方法。

生自由配菜后小组交流。

师: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

师:

刚才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说得都挺好,已被聘请为本店服务员

师:

这两种搭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

 

(以上两种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第一种:

有两个荤菜,搭配时先选一个荤菜,接着把所有素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再选另一个荤菜,接着在把所有素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第二种:

有两个素菜,搭配时先选一个素菜,接着把所有荤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再选另一个素菜,接着在把所有荤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搭配路线图。

师:

这是一种搭配的方法,(板:

画路线搭配法)填完书上的搭配。

3.活动三。

师:

看来大家都学会了配菜,后天我店将推出二荤三素的菜,谁能一次配成所有的菜,将被聘请为本店配菜部经理。

星期五菜谱:

荤菜:

肉片    素菜:

豆角

   牛排       茄子

           白菜

师:

请同学们试着配菜,然后再小组里说一说。

有6种配菜方法。

  豆角         豆角

 肉片   茄子     牛排   茄子

    白菜         白菜

师:

你们同意xxx同学的配菜方法吗?

师:

通过刚才的配菜,xxx同学已被聘请为我店配菜部经理,请xxx同学领取聘书。

三、搭配中的学问

1.搭配服装。

看来,搭配还真是一门学问。

(板书课题:

搭配中的学问)不仅菜要搭配,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搭配。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衣服(师挂出2件上衣、2条裤子、1条裙子)。

我要配成1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搭配,然后把你的搭配方法说给同桌听。

学生试着搭配后和同桌交流。

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后说出有几种搭配方法。

可以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搭配的方法。

师:

刚才同学们演示了6种搭配方法,看来,穿衣服也要搭配,搭配适当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2.搭配路线。

师: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

为了奖励大家,本周末将带大家到动物园去参观。

愿意吗?

出示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看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大家数一数。

学生数后到小组交流。

找生交流,师板书。

A→C B→CA→D B→DA→E  B→E

了解到去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

四、实践作业

回家后挑选几件自己的衣服试着搭配,看一看有几种搭配方法。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白菜豆腐豆腐

肉丸子牛排鱼

冬瓜油菜油菜

教后随记

搭配是生活中常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我来说,都感觉非常新鲜和有趣。

在本节课中,不要求学生对搭配的乘法过程进行详细的掌握,而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搭配实践过程中,逐渐的感受到搭配的方法和用途。

搭配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本节课中,我注意了这方面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找到更多的搭配的方法,并从中进行选优,找到最好的方法。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

姚平执教者:

姚平执教时间:

2012年10月日

版本

北师大版

学科

数学

册数

第五册

单元

第四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