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docx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轻音乐《杜鹃
舞曲》,让管弦乐初步走进小学生的
音乐学习世界,有利于培养、激发小学低年学段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感知力,拓展他们的视野。
在聆听、熟悉3个主题的活动中感受曲的三拍子特点,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本课,
以为主题音乐编创歌词、感受旋律线、为第三乐段伴奏多种形式表现乐曲,从中感受圆舞曲的韵律美以及音乐形象之美,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
一、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二、分辨3个音乐主题,区分音乐段落。
三、能用人声模仿、律动及哼唱音乐主题,感受和体验圆舞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用人声模仿、律动及哼唱音乐主题,感受和体验圆舞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哼唱第一圆舞曲主题,学跳三拍子的舞步,学用打击乐器为第三
小圆舞曲伴奏。
教学策略:
通过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在体验、模仿、合作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美、了解乐曲的结构。
通过多种音乐活动,表现音乐形象,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唱《布谷叫,春天到》进教室,随音乐律动,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1、同学们好,你们刚刚唱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2、对,这是咱一年级学过的歌曲《布谷叫,春天到》。
3、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4、它的强弱规律是?
5、会发出好听的“布谷”叫声是什么鸟?
【设计意图:
一、通过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学习圆舞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做埔垫。
二、用此歌曲引出《杜鹃圆舞曲》的主角。
】
二、聆听引子,出示课题。
(一)、多媒体播放引子局部。
1、今天小杜鹃想邀请大家去它的童话宫殿参加舞会,请听一一(多媒体播放引子)
2、小杜鹃用什么声音邀请大家?
师:
原来小杜鹃会发出好听的叫声“布谷”,因此,他有个别名叫布谷鸟。
刚刚你们所听到的是我们乐曲里面的“引子”。
“引子”是乐曲
开始前的局部,用来酝酿情绪,提示乐曲的内容,提示我们乐曲马上
就要开始了。
让我们再来听听,小杜鹃向我们发出了几次邀请。
3、杜鹃向我们发出了几次邀请?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设下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
(二)、播放乐曲片段,教师随意请个学生舞伴有目标展示性地舞蹈。
(播放第一圆舞曲主题)聆听第一圆舞曲主题(老师肢体示范)设问:
1、从乐曲中你感觉到小杜鹃在干什么?
(跳舞)
2、他们是怎样跳舞的?
(旋转的跳)
3、他们跳舞的心情怎样?
(欢快的)
4、这是几拍子的乐曲?
板书:
3/4拍
6、那它的强弱规律是?
师:
小杜鹃最爱成对踏着三拍子的舞步旋转的跳舞,这样成对踏着三
拍子舞步旋转地跳舞的音乐叫做圆舞曲,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叫做《杜鹃圆舞曲》。
我刚刚所听到的是第一圆舞曲主题。
板书:
杜鹃圆舞曲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第一主题,教师有目的性地进行示范,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圆舞曲的含义,及有效地引入课题。
】三、聆听全曲,整体感知音乐形象。
师:
我们来完整欣赏一遍这首圆舞曲。
这首乐曲由3个小圆舞曲组成,
你能分别把它们听出来吗?
播放乐曲。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全曲有个初步的感知,为下面进一步的学习作埔垫。
】
师:
要去童话宫殿,我们必须闯过重重关卡,同学们有信心到达吗?
【设计意图:
为本圆舞曲设计了三个关卡,学生通过闯关胜利获得成
就感,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到达最正确教学效果!
】四、学习第一圆舞曲
师:
我们来看看第一关(1、哼唱第一小圆舞曲主题。
2、创编歌词。
)
(一)、再次聆听第一小圆舞曲,模仿小杜鹃的叫声。
(二)、用la模唱第一小圆舞曲旋律。
(三)、学习老师所创编的歌词例子。
师:
老师,为这一乐段创编了两句歌词,我们来唱一唱吧!
(四)、学生试着创编歌词。
师:
你能为这一乐段创编两句歌词吗?
【设计意图:
通过创编歌词,有效地检测了学生对主题旋律掌握的情
况,更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
】五、学习第二圆舞曲
师:
我们来看看第二关是什么?
(1、随音乐画旋律线。
2、能随音乐跳三拍子根本舞步。
)
(一)、播放第二圆舞曲,教师空中画旋律线。
(二)、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画旋律线。
(深化感知主题)
(四)、学生学习三拍子根本舞步。
(播放舞蹈小视频)
师:
刚刚我们学习的这一乐段是第二圆舞曲主题。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最早来源于欧洲的奥地利。
是欧洲的人们最喜欢,最流行的一种交际舞;是新朋友相互认识对方,熟悉对方的交友舞蹈。
让我们来看看校外的小朋友怎样跳圆舞曲的。
◊三拍子根本舞步教法:
左脚上步,原地踏步两次,右脚退步,原地
随着音乐起伏。
【设计意图:
通过画旋律线让学生了解第二圆舞曲主题的旋律走向;
学习三拍子的舞步让学生体验圆舞曲的特点。
】
六、学习第三圆舞曲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关要求我们做什么吧:
(1、聆听第三圆舞曲。
2、学会两种打击乐器伴奏。
)
(一)、聆听第三圆舞曲说说乐曲的情感。
师:
说说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二)、学习碰铃和沙锤的伴奏方法。
(三)、完整的利用打击乐器给第三小圆舞曲伴奏。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打击乐器为第三圆舞曲主题伴奏,加深学生对
舞曲的认识及对三拍子特点的掌握。
提高了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
】
师:
让我们随音乐完整的表演一次
七、学习再现局部
(一)、播放第4乐段,引导学生听辨再现局部。
师:
这首乐曲是除了引子之外,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的,这三个小圆舞曲一样吗?
(不一样)
师:
那我们就用三个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第一圆舞曲我们用a来表示;第二圆舞曲我们用b来表示;第三,我们用c来表示;三个小圆舞曲已经结束了,可是我们欢快的舞曲还没有结束,仔细听听后面的局部,看看有没有出现我们前面所熟悉的小圆舞曲的旋律,仔细听
师:
谁来告诉我,你听到了哪个小圆舞曲出现了?
(第一小圆舞曲)
板书:
A再现乐段
(二)、教师小结,与学生共同梳理《杜鹃圆舞曲》结构。
(作品的曲式结构:
“A+B+C+A"。
)八、介绍作曲家
师:
这首乐曲最后结束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布谷鸟的叫声)同学们,真棒!
这首前后照应,欢快的乐曲来自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管弦乐曲。
约纳森写过一些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九、完整表现全曲
师:
现在让我们用刚刚所学到的表现方法来参加小杜鹃的舞会吧!
当你听到第一圆舞曲的时候,请你模仿小杜鹃的叫声;并用la来歌唱。
当你听到第二圆舞曲的时候,请你原地踏三拍子的舞步。
当你听到第三圆舞曲的时候,请你拿起乐器为乐曲伴奏。
【设计意图:
通过完整地表演,对整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有序的梳理。
加深认识。
】
十、小结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