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417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ocx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

由于起步晚,管理观念不到位,资金匮乏,旅游产品开发不力等原因,五家渠市旅游产业缺乏竞争力。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行业竞争力将是五家渠市旅游产业必然选择。

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的形式,分析了五家渠市旅游产业的现状、竞争力主要制约因素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结果有利于五家渠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旅游产业加以管理,改善不足,提升五家渠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为产业的后续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AHP分析

 

引言

旅游业被誉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没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就无法得到发展,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家渠比邻乌鲁木齐、昌吉、阜康、石河子,区位优势明显,客源条件优越。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五家渠市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五家渠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提高,带动了以旅游业为服务的三产,提升了五家渠市的城市品位和城市知名度,扩大了五家渠的影响力,也扩大了兵团对外界的影响力。

但是,由于起步晚,管理观念不到位,资金匮乏,旅游产品开发不力等原因,旅游产业缺乏竞争力。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行业竞争力将是五家渠市旅游产业必然选择。

在五家渠市建市后,如何在竞争中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这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切入点。

1.绪论

1.1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的形式,分析五家渠市旅游产业的现状、竞争力主要制约因素以及相关问题,这样的研究结果有利于五家渠市旅游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旅游产业加以管理,改善不足,提高竞争能力。

2.研究意义

(1)对五家渠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五家渠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同时为产业的后续增长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2)有利于提高五家渠市旅游产业的质量,并有利于其旅游文化的培育。

(3)能够带动以旅游业为服务的三产,提升五家渠市的城市品位和城市知名度,扩大五家渠的影响力。

1.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项目的调研对象为五家渠市旅游游客,旅游企业的高管以及旅游局等相关的政府部门。

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五家渠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企业的高管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五家渠市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状况,综合五家渠市旅游局、招商局等的领导、专家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看法,我们作出对五家渠市现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分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图书资料收集、访谈法、归纳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AHP)、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检索法。

对于有关理论研究方面的资料,基本是采用文献资

料检索的方法,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第二,层次分析(AHP)法。

层次分析(AHP)法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论。

本课题运用层次分析(AHP)处理和德尔菲法,对五家渠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第三,访谈法。

由于在对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计算分析时,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

而层次分析法中有一个步骤就要求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为此,特地和旅游局相关人士进行交谈,确定五家渠市旅游核心竞争力并为各指标的具体赋值。

第四,问卷调查法。

在对五家渠市旅游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时,本课题

设计了相关的问卷,进行调查。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课题首先在文献查阅及图书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使用访谈法及归纳分析法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总结并加以评述。

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法了解五家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进而运用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AHP)对五家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五家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1.绪论

1.1研究目的、意义

1.2研究方法

1.3研究内容

1.3创新之处

2.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内容概述

2.1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概念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外旅游产业理论研究

2.2.2国内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3.五家渠旅游业现状分析

3.1问卷调查设计

3.2样本的选择

3.3现状分析

4.五家渠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层次分析法(AHP)

4.1评价指标体系

4.2层次分析法(AHP)

4.3数据分析

5.五家渠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5.1政府视角

5.2企业视角

5.3不足与展望

1.4创新之处

1.研究指标体系有所创新。

尝试性地提出了五家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主要构建了包括旅游资源、环境、需求、管理决策营销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

每一方面再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从而建立具有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三个层次分层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2.研究方法的运用创新。

本课题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展开具体研究。

在掌握了解五家渠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进而运用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法(AHP)、实证分析法对五家渠旅游业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性改进的相应措施。

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有一定创新。

2.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内容概述

2.1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关概念

1.核心竞争力

对于“核心竞争力”概念本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人由于其不同的研究角度而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或说法。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有的资料翻译为“组织由过去到现在所积累的一种知识学习效果(Learning),它需要各业务单位之间充分沟通、参与投入,特别是使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或将各种不同领域的技术加以整合的能力,并且提供顾客特定的效用和价值”)。

巴顿(Leonardbarton)和伊丹敬之是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学习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即消费者)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综合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界定为:

企业长期形成并融入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

2.区域旅游竞争力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指由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水平与区域内旅游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旅游竞争力。

区域旅游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区域内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实力,也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竞争力,旅游接待地应通过对相关产业及产品进行创造与整合,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以增强自身与其他区域性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

一个区域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确实能对其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发挥作用,但是基于资源禀赋优势所获得的竞争优势是否可以持久维持就有争议了。

新贸易理论就认为某个区域特定产业竞争优势的维持不依赖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看其在技术、规模等方面如何维持领先。

波特(Michael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一套解释一国产业或企业竞争优势的全新理论,认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机会和政府则是两个辅助因素。

这个被称为“菱形模型”的竞争优势理论与区域旅游竞争力问题十分契合,被迅速应用到区域旅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中,但也不无争议。

尽管如此,在解释旅游竞争力这一问题上,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仍然是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理论之一。

黎洁等(1999)根据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概括为旅游生产要素状况、国内旅游需求、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以及政府六个方面。

3.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根据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结合现有资料,可将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定义为:

特指该地区在实现其旅游功能时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一种,具备有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是一种处于核心地位的、该区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它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能力,深深扎根于该地区之中,是地区的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将区域内所有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根据不同旅游区的不同情况,发展适合自身的核心能力,才能进一步提炼为旅游核心竞争力。

旅游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区域旅游业管理方法对其的培育和运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利用率,纵深拓展区域内实体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能力,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形成综合配套服务的能力,客观上扩大市场份额,在给区域旅游业增加利润的同时,推动旅游核心竞争力本身的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就是该地区所具有的战胜竞争对手的根本能力,是区域内对相关资源的有效应用的长期积累和整合的结果。

本文在综合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构成或影响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

生产要素(传统的旅游资源、人才、资金等)、旅游需求、旅游环境(包括交通条件等)、旅游业管理和决策能力。

如下图所示:

图2-1旅游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

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生产要素是基础,旅游需求和旅游环境是必要的外在条件,旅游管理和决策能力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旅游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的竞争优势理论是旅游发展的一个崭新理论,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随着企业环境变化,竞争更趋激烈,实践要求紧紧扣住企业竞争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企业战略研究,企业战略研究的重心遂逐步从外部环境、市场分析为基础转移到更注重能力分析的竞争主题,并被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有力的推动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最终在80年代中期形成了竞争战略理论。

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管理学家哈默共同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首先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是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而不是单个的技能或技术。

同时,指出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续的竞争力。

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它进行了阐述。

D.福克纳和G.鲍曼认为,核心竟争力是企业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和适应市场机会的,更可能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得超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复合性、整合性能力。

梯斯(Teece)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许多有差别的技能、补偿资产和惯例的集合,它可以在某些业务领域为企业提供竞争能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梅雅和乌特巴克(M.H.Meyer,J.M.ltterback)认为,核心竟争力特指企业价值活动各环节所蕴含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比如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

奎因、道赖和帕克特(Quinn,Doorly,Paquette)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

由于产品与技术平台是需要通过长期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中所积累的独特专长(历史性的且难以仿效的知识集合)。

巴顿和伊丹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指企业特有的、不宜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使企业所拥有的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得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学习。

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巴尼认为当一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性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不能同时实施时就可以说是拥有核心竞争力。

戴维.贝赞可、戴维.德雷诺夫和马尚利认为,当一个企业的表现超出该产业的平均水平就说该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

A.汤姆森和A.J.斯迪克兰德三世认为企业只要在吸引消费者和防御竞争对手方面拥有优势就可以说该企业有核心竞争力。

(2)国外旅游产业理论研究

国际上对旅游产业竞争力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较多的从旅游地客源竞争角度出发,侧重市场定位、目的地形象塑造、可持续发展与竞争等,其中又以案例研究(casestudy)居多。

如《东南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PearceDG,1997),《国际旅游产业竞争力:

一个理解和分析的框架》(RitchieJRBCrouchGI,1993)等。

最近几年旅游竞争力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1993年在阿根廷举行的AIEST会议专门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问题,这次会议提高了旅游研究者对该课题的关注程度,旅游目的地研究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

后又经过几年的征稿、编辑和酝酿,国际权威旅游研究期刊——TourismManagement在2000年第21卷第一期专刊探讨旅游竞争力问题。

该刊刊发了多篇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价格竞争力、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诉。

由于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系统的核心因素,目的地竞争力一直是国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部分。

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以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研究为着眼点,企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测量、不同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等。

2.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基于西方学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国内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指出:

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企业在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2000年)研究员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

刘世锦(2001)研究员等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为基础的是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的竞争力。

战略学家管益(199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消费者剩余”的整个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

明杰(2000)教授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是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一项技能或技术。

白津夫(2001)教授把核心竞争理解为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深层次的因素,即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

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王忠明(2002)采众家之长,提出了一个比较准确而全面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这个定义不仅强调资源与能力的结合,而且强调了独具性与持续性的结合,还强调资源的有效整合。

张维迎(1998)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团队专有资源的结合体,其中的某些知识或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进一步说,可归纳成“五不”,即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

’胡睿(2000)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较长时期内的竞争力,是规模效益的竞争力,是别人不可替代和学习的竞争力。

周叔莲(1999)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制度的框架下,企业所拥有的、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一种竞争能力。

徐希燕认为,核心竟争力是企业随时间而积累的、不可仿效的、使利润增殖最快的创新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制度设计、经营理念和品牌塑造等。

其载体是知识、信息和制度。

其表现形式为专利和无形资产等。

综合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界定为:

企业长期形成并融入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

(2)关于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在旅游产业竞争力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且成果非常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思想体系。

其中的先行者当属杨森林、郭鲁芳等,他们在1996年出版了一本专著--《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从我国旅游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进行研究,对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但书中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缺乏深度研究。

1998年,王大悟在《中国旅游业竞争态势的思辨与分析》一文中,对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从八个方面进行了辨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实现有序竞争,适度竞争和质量竞争的对策建议。

1999年,黎洁、赵西萍在《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一文中,借鉴了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和竞争阶段理论,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2000年以后,关注旅游产业竞争力问题的学者开始增多,国内学术界已经有人将核心竞争力理论援引到旅游业中,孙诚志在《青岛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中提出要按照经营城市的思路,整合、经营青岛海洋科技资源,打造青岛城市核心竞争力。

任宏在《西安国旅核心竞争力分析》中主要通过分析西安国旅的竞争环境,包括如张明清和刘超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魏小安的《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知识化竞争》,并出现了一些将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的成果,如郭阳旭的《提升重庆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左冰的《旅游竞争优势战略:

旅游业发展的新战略观》等。

然而这一系列研究仍然只是初步的描述和分析。

2001年,万绪才等在《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开始了对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们运用层次分析(AHP)处理和德尔菲法,对江苏省各地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此后又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你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分那个发的选择等,如冯茂娥的《陕西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测评与提升战略研究》、李文兵的《域旅游竞争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杨英宝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等。

(3)新疆旅游产业的相关研究

新疆旅游是中国旅游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点新疆旅游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以前)是起步阶段,主要从事新疆旅游资源的评述(郭来喜,1993)和区域布局(毛宝第,1990)的相关研究;第二阶段研究涉及内容逐渐广泛,开始针对新疆旅游市场进行分析(李翠林,1999),提出生态旅游(牟炳友,2001)和旅游环境问题,并提出如何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开展一些旅游活动等。

刘丹萍等人(2001)对新疆的旅游环境现状作了分析,并提出新疆应进行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潘秋玲(2000)提出新疆进行荒漠旅游是国际旅游迅猛发展的一个契机。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新疆旅游研究涉及内容逐渐完备,并且开始深入细致化,一些严峻问题得以提出。

如,周源(2002)进行了旅游消费对新疆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于旅游发达地区,新疆旅游收入乘数为1。

59,从而算得新疆旅游就业乘数结果为1。

5;温江等(2007)对新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

自此,新疆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得到蓬勃发展。

韩芳等(2005)提出基于共生思想的新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邱兰香(2004)提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强大优势,并结合新疆发展生态旅游存在观念落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资金缺乏和缺乏懂得生态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人才等问题,提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旅游环境敏感性分析系统、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基金制度;牟炳友提出研究新疆生态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制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建立环境动态监测站、加大对新疆生态旅游工作者和开发者以及旅游者的培训;丁建丽(2002)提出彻底转变思想观念、整体优化空间布局、拓宽旅游开发思路、恢复古时的丝绸之路。

白洋等(2006)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吐鲁番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进行调查(见表1),总结出吐鲁番地区是以观光旅游、古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旅游区,将吐鲁番地区旅游形象归结为4个梯次,逐级变化为“世界华夏西域人”。

综上所述,对于核心竞争力国内外都有较深入、详尽的论述,但把核心竞争力引入旅游业,国内多为对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个别涉及到地区(如对青岛)的研究多涉及到操作层面,理论上缺乏系统和深度;而对新疆旅游的业研究,还没有导入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框架重构,这种状况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广阔的拓展空间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3.五家渠旅游业现状分析与调查

3.1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设计以五家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及评价为调研目的,对在五家渠青格达湖、青湖御园旅游的游客;青格达湖、青湖御园的服务人员、路边摊点的经营人员、旅游企业的高管人员以及五家渠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与访谈两种调查方法。

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

调查人员的个人信息的调查、关于影响五家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因素的调查、关于五家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调查和对五家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评价的调查。

问卷分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发放填写第一、二部分,第二次调查发放填写第三、四部分。

3.2调查样本的选择和分布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两种问卷分五家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的调查问卷和五家渠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

其中关于现状调查的问卷共发放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高达100%,其中有效问卷为48份,问卷的综合有效率96%。

关于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共发放20份,回收问卷20份,回收率高达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6份,问卷的综合有效率为80%。

以下对样本背景变量结构进行分析。

1.性别及年龄构成

由表3-1中可知,通过48有效调查问卷得出,男性总人数为2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4.2%,女性有2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5.8%,男女比例大致相等,说明此次性别比例抽取合适。

表3-1被调查者性别统计表

性别

频数(人)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26

54.2

54.2

22

45.8

100

合计

48

100

-

从表3-2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提高调查的有效性,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50岁以下的累积百分比占到了总调查的87.5%,其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有2人,占4.2,21—35岁占35.4,36—50岁占47.9%,51—60岁占8.3%,60岁以上为4.2%。

表3-2年龄构成表

年龄

个数(人)

百分比(%)

累计百分(%)

20岁以下

2

4.2

4.2

21-35岁

17

35.4

39.6

36-50岁

23

47.9

87.5

51-60岁

4

8.3

95.8

60岁以上

2

4.2

100

合计

48

100

——

图3-2年龄构成表

2.职业构成

为了调查的能反映五家渠旅游现状的真实性,我们没有集中在某一群体调查,而是在不同职业均进行了问卷及访谈调查。

由图1可知职业构成比例大致相同。

表3-3被调查者的职业构成

职业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国家、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7

14.6

14.6

专业技术人员

5

10.4

25

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工作人员

8

16.7

41.7

商业、服务业人员

8

16.7

58.4

农业生产人员

3

6.2

64.6

在校学生

5

10.4

75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4

8.3

83.3

离退休人员

2

4.2

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