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367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普通地质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docx

《普通地质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地质学.docx

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王实讲授HCQ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2.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主要方面:

①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②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③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的演化规律;④研究地质学的应用。

3.地质作用概念:

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4.内动力地质作用:

指以地球内部能为能源而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内部进行,也可涉及地表。

主要类型包括:

①地壳运动;②地震作用;③岩浆作用;④变质作用。

5.外动力地质作用:

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并在地表及其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

主要类型包括:

①风化作用;②剥蚀作用;③搬运作用;④沉积作用;⑤固结成岩作用。

6.“将今论古”的基本思想:

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的地质过程。

(奠基人:

英国莱伊尔在《地质学原理》提出了“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将今论古”的原则)

第二章矿物

1.矿物是由天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的均匀固体。

(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

2.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3.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如,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碳的同质二像)

4.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如,橄榄石中的二价镁与二价铁就呈类质同像的替代关系)

5.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包括:

透明度、光泽、颜色和条痕。

6.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

硬度、解理、断口等。

7.最重要的有七种造岩矿物:

①正长石;②斜长石(二者又统称长石类矿物);③石英;④角闪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角闪石);⑤辉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辉石);⑥橄榄石;⑦方解石。

8.矿物共分为五大类:

①自然元素矿物(石墨、金刚石);②硫化物矿物(黄铁矿、黄铜矿);③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石英、刚玉);④卤化物矿物(萤石、钾盐);⑤含氧盐矿物(硅酸盐、碳酸盐)。

第3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岩浆是形成于地球深部,是一种富含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高温熔融物质,具有较大粘性的流体。

2.影响岩浆黏度的主要因素是:

①岩浆的化学成分;②温度;③岩浆中气泡与呈溶解状态的挥发物的多少。

3.火山机构的组成:

①火山锥;②火山口;③火山通道。

4.火山喷发的类型:

①裂隙式喷发;②中心式喷发。

5.火山经过连续多次喷发以后,其岩浆房空虚,火山锥体因失去支撑而发生崩塌与陷落;同时,后继的喷发活动将原有火山锥的上部炸毁,形成比原火山口大得多的洼地,称破火山口。

6.世界火山的主要分布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带;②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③洋脊火山带;④红海沿岸与东非火山带。

7.岩浆岩大类划分的根据是岩浆中SiO2含量的高低,并据此将岩浆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

①超基性岩浆(SiO2<45%);②基性岩浆(SiO245%-52%);③中性岩浆(SiO252%-65%);④酸性岩浆(SiO2>65%)。

8.超基性岩浆中SiO2<45%,常在30-44%之间,富铁、镁的氧化物,贫钠、钾的氧化物。

(科马提岩)

9.基性岩浆又称玄武岩浆,其SiO2含量变化在45%-52%之间,Fe、Mg氧化物少于超基性岩浆。

具有相对密度较大,粘度较小,易流动,温度高(可达1000℃-1200℃),冷凝较慢的特点。

(高原玄武岩)

10.中性岩浆(安山岩浆)的SiO2含量在52%-65%之间,Fe、Mg氧化物少于基性岩浆,岩浆温度为900℃-1000℃。

这种岩浆粘性较大,喷发较强烈,常形成复式火山锥。

(安山岩)

11.酸性岩浆(花岗岩浆)的SiO2>65%,Fe、Mg氧化物含量更低,岩浆温度为650℃-800℃。

岩浆粘度大,喷发极猛烈。

多为复式火山锥。

(流纹岩)

12.分布最广的喷出岩是玄武岩,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

第4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大气、水、生物。

驱动能源:

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

2.外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类型:

①风化作用;②剥蚀作用;③搬运作用;④沉积作用;⑤成岩作用。

3.沉积岩具有三大特点:

①成分简单;②含化石;③岩石呈层状产出,具有层理构造。

4.沉积岩结构的两大类型:

碎屑结构、非碎屑结构。

5.碎屑颗粒大小的自然粒级分类:

①砾>2mm;②砂2-0.05mm;③粉砂0.05-0.005mm;④泥<0.005mm。

6.层理构造类型:

①水平层理;②交错层理;③递变层理。

7.层面构造类型:

①波痕;②泥裂;③印模。

8.缝合线成因:

①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间断;②规摸较小的缝合线是岩石受到压力后发生不均匀溶解(压溶作用)形成的。

野外识别的地质意义:

缝合线大多平行层面发育,借助于确定层面。

9.常见的沉积岩:

①碎屑岩(砾岩、砂岩);②粘土岩类(泥岩、页岩);③硅质岩类(燧石岩、碧玉岩);④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

第5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岩石在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2.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

①温度;②压力;③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3.特征变质矿物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范围相对较窄,能较好地指示变质条件(温度、压力,有时还可指示原岩成分)的变质矿物。

(十字石、蓝晶石、滑石)

4.变质岩类型及主要变质因素:

①接触变质岩(温度,静压力和应力,角岩);②区域变质岩(温度、定向压力、静压力、流体作用,片岩);③混合岩(温度,网状混合岩);④动力变质岩(动力变质作用,碎裂岩)。

第6章地质年代

1.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质体的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通常采用三条原理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①地层层序律;②生物层序律;③切割律。

3.标准化石是指,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且在地质历史中具有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着、数量多和分布广等特点的化石。

意义:

能确定特定地层的地质时代。

4.地质年代表是将地质历史按年代先后,进行系统的编年,共分出三宙、十代、二十一纪。

5.古生代:

①寒武纪(?

);②奥陶纪(O);③志留纪(S);④泥盆纪(D);⑤石炭纪(C);⑥二叠纪(P)。

6.中生代:

①三叠纪(T);②侏罗纪(J);③白垩纪(K)。

7.岩石地层单位(地方性地层单位)由大到小可分群、组、段、层等级别。

第七章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1.震源:

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2.震中: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

3.震源深度: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4.震中距:

地震台到震中的水平距离。

5.震源距:

震源到地震台的距离。

6.等震线:

同一地震在地面引起相等破坏程度的各点的连线。

7.按地震的成因分类:

①构造地震;②火山地震;③陷落地震。

8.有记录的历史上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智利中南部沿海地带(1960年5月22日,9.5级)。

9.纵波(P波)特征:

①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在固、液、气态的介质中均可传播;②振幅小,周期短,传播速度快(5.5-7Km/s),最先到达震中,引起地面上下振动,其破坏性较弱。

10.横波(S波)特征:

①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②振幅大,周期长,波的传播速度慢(3.2-4.0Km/s),第二个到达震中的波,引起地面发生左右抖动或前后抖动,破坏性较强。

11.面波特征:

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周期最长,振幅最大,对建筑物的破坏最大。

12.全球地震分布: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印尼地震带;③洋脊地震带;④陆内变形带。

13.地球内部层圈:

地壳、地幔、地核。

14.地壳(上地壳硅铝、下地壳硅镁)岩石圈下面为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它将固体岩石圈与固体地幔分开。

地壳以康拉德面(次级界面)为界,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壳、下地壳)

15.地幔(铁镁硅酸盐),地幔顶部为固态,它与固体地壳组成岩石圈。

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以984Km深度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16.地核(铁、镍,少量硫、硅),地核分两层,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内外核间为过渡带。

按地震波速分布,地核可分三层,以4703Km和5154Km两个次级界面为界,分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

17.洋壳与陆壳的差别:

①陆壳物质密度比洋壳小,纵波波速比洋壳慢;

②陆壳位于大陆,占地壳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洋壳位于大洋底,占地壳面积的三分之二;③陆壳厚度大,平均35Km,而洋壳厚度较小,平均7—8Km;

④陆壳形成的年代老,内部构造很复杂,而洋壳形成的年代较晚(中生代)且内部构造简单。

第8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的作用。

方式: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2.岩层产状要素:

①走向;②倾向;③倾角。

3.褶皱的基本类型:

背斜、向斜。

4.褶皱构造的识别:

1)地层对称重复是判别褶皱构造的重要标志,地层分布特点:

①背斜:

以老地层为核部,向两翼依次对称重复新地层。

②向斜:

以新地层为核部,向两翼依次对称重复老地层。

2)地貌是识别褶皱构造的辅助性宏观标志,①地形标志: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②地形倒置: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5.直立褶皱:

轴面近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似相等。

6.斜歪(倾斜)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7.倒转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地层倒转,另一翼地层正常。

8.断层按断层两盘相对动向的分类:

①正断层;②逆断层;③平移断层。

9.地垒是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下盘岩块,常为山岭。

10.地堑是倾斜面相向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上盘岩块,常为谷底。

11.断层存在的识别(断层存在的证据):

(1)构造标志:

①地质体的不连续;②擦痕与镜面;③阶步与反阶步;④拖曳褶皱;⑤断层岩;

(2)地层标志:

①地层的重复和缺失;②地层产状突然改变;(3)地貌标志:

断层崖和三角面山;(4)水文标志。

12.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破裂构造,称为节理。

13.节理的分类:

①几何类型(斜节理、斜向节理等);②力学类型(张节理、剪节理)。

14.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①整合接触;②假整合接触;③角度不整合接触;④侵入接触;⑤沉积接触。

第九章板块构造

1.1915年德国魏格纳在《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中,正式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大陆漂移的七个主要证据:

①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吻合,即南美洲和非洲可以拼接起来。

②大西洋两岸许多浅海和陆生古生物种属相同。

二叠纪内陆爬行动物中龙,分别发现在非洲和南美洲。

③非洲南部开普山脉的二叠纪地层向西延伸至南美的布宜诺思艾利斯一带。

④非洲的前寒武纪片麻岩可与巴西的同类地层对比。

⑤在北半球,挪威-苏格兰加里东褶皱带越过大西洋后出现在加拿大和美国海岸;⑥在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和南极大陆发现石炭纪-二叠纪的冰川遗迹、而冰川遗迹指示的古冰川运动方向均符合大陆漂移的结论;⑦部分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资料。

3.1961-1962年,美国迪茨和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

(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

4.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

①古地磁学的成就;②深海钻探成果;③洋中脊的直接考察;④转换断层的发现。

5.板块构造要点:

由地壳和软流圈之上的固态上地幔构成的岩石圈以洋中脊、俯冲带和转换断层为界,分成若干个刚性岩石圈板块。

以地幔对流为基本动力。

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由于板块是刚性体,其内部基本不变形。

大规模的构造作用(变形、变质、岩浆活动等)主要发生在相邻板块接触部位。

板块边缘是地壳活动最强烈地带。

板块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过程,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构造作用。

6.板块碰撞带的三种形式:

①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②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③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碰撞造山带。

7.板块边界类型:

①离散性板块边界;②聚敛性板块边界;③转换断层边界。

8.全球板块的划分:

地球科学家根据三种板块边界类型,将全球板块划分为: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洲-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和加勒比板块、可可板块、菲律宾板块等较小的板块。

附1:

附2:

:

附3:

论述:

三大岩石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1)三大岩石的概念

①、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有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岩石。

②、沉积岩(水成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③、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

(2)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②、岩浆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③、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④、而岩浆岩经过变质也可以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随地壳的隆起,突出地表,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⑤、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附4:

①考试时间:

2014年01月04日(14:

00—16:

00);

②考试地点:

玉辉楼A102;

③考试题型:

选择题(10’)、填空题(20’)、判断题(10’)、名词解释(20’)

论述题(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