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041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9讲古代中国的科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14·江苏单科,T3)唐宋时期的印刷术成就

1.从命题方向上看,直接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和文学艺术成就。

2.从热点角度看,注意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与现代科技相关的因素;注意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现代价值。

2.汉字与书画:

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

(2017·江苏单科,T5)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文人画)

(2013·江苏单科,T2)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2015·江苏单科,T3)汉赋的特点及其体现的社会特征

4.戏曲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发展与艺术成就。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纸的发明

(1)发明:

西汉已经发明纸,东汉蔡伦独创“蔡侯纸”。

(2)外传:

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作用:

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器。

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

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指南针

(1)发明:

战国时已出现“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外传: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3)作用:

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3.火药

(1)发明和应用: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唐末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

(2)外传:

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3)作用:

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

(1)雕版技术:

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技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此后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

(3)意义:

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构图解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考法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典例』(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解析 据题干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C选项正确。

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考点 四大发明——印刷术

★抓关键 从“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定方法 推理型选择题:

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史论链接】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1)科技思想:

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

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2.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1)政治上: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其提供了重要保障。

(2)经济上:

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上:

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继承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续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及戏曲艺术

知识点一 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演变

(1)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演变:

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2.书法艺术

(1)含义:

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演变

3.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

(1)演变

①石器时代:

开始在陶器上绘制绚丽的图形。

②先秦至两汉:

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③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主要成就

①山水画:

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内容,意境是其灵魂。

②文人画:

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深化理解】宋代的山水画和风俗画

(1)重文轻武,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2)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知识点二 京剧艺术

1.形成

2.特点:

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地位:

京剧艺术不断成熟,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考法 古代不同绘画艺术的特点

『典例』(2017·江苏单科,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

解析 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中国画把人的主观情感和绘画的情境交融在一起,C项正确;“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A项错误;“诗画合一”仅是一种表面现象,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D项错误。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考点 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文人画

★抓关键 材料“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与文人画的特征相符。

★定方法 本题属于归纳概括型选择题,解答“归纳”和“概括”类设问的题目,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把历史现象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二是简明扼要地归纳。

如本题主要归纳出文人画的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即可。

【史论链接】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

1.魏晋时期:

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2.隋唐时期:

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两宋时期:

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使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4.明清时期:

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诗经》

(1)内容: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风》是其中的精粹,如《硕鼠》《关雎》等。

(2)特点:

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3)地位及影响: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知识拓展】《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

(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楚辞

(1)特点:

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2)代表:

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

(3)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

3.汉赋

(1)特点:

散文与韵文并用,气势恢弘,辞藻华美。

(2)代表:

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时期班固、张衡的作品等。

4.唐诗

(1)代表

(2)地位:

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

5.宋词

(1)特点:

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

(2)代表

(3)地位: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6.元曲

(1)散曲:

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元杂剧

【易错易误】元曲≠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7.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元末明初:

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

(2)明代

(3)清代

考法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及特点

『典例』(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解析 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其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汉初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方法突破】

★明考点 汉赋

★抓关键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定方法 逆向否定型选择题

(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史论链接】中国古代文化的新时代特色

时期

时代特色

先秦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秦汉

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隋唐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法度规范,文化成为社会的需要,全面繁荣;中唐以后,政治黑暗,出现大量表现人民痛苦、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宋元

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民间通俗文化繁荣。

风俗画、年画、话本和词曲兴起

明清

封建制度盛极而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出现许多描写日常生活、人情世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随堂·演练预测

                  

考点一 科技成就

1.(2017·宿迁模拟)据《古矿录》记载:

“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这一发明出现于(  )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唐末宋初

解析 据材料“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可以得出当时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这一发现出现在战国时期,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7·金陵中学质检)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主要表明(  )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解析 根据“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可知A项错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但并未完全取代雕版,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其法用胶泥刻字……极为神速”,故C项正确;题目中只是说明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印刷效率比雕版印刷时提高了很多,并未提到对宗教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

3.(2017·宿迁模拟)安史之乱中,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在极度悲愤中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

后人评价“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

”该作品为(  )

解析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A项是行书,故A项正确;B项是楷书,C项是篆书,D项是草书,故B、C、D项错误。

答案 A

4.(2018·镇江模拟)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

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剧

解析 题干中“文化世俗化倾向”和“高雅文化倾向”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理学分别作用的结果。

风俗画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文人画是理学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话本和小说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汉赋和唐诗不符合时代要求,故C项错误;元曲、京剧都是市民阶层壮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三 文学成就

5.(2018·镇江质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字含蓄不易读懂B.语言高雅难于理解

C.内容深刻影射社会D.历经数载艰辛付出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影射社会,让读者自己体会,不是“不易读懂”,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是语言高雅难于理解,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内容深刻,对社会有影射,故C项正确;材料语意重在解味不是强调自己的艰苦,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四 戏曲艺术

6.(2018·盐城模拟)中国戏曲、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四世纪初,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末也走向了成熟。

其共同原因是(  )

A.艺术的形式趋于高雅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解析 戏剧文化是服务大众的,故戏剧的繁荣和成熟应该是艺术形式趋于通俗化,故A项错误;文化繁荣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古希腊是奴隶社会,没有封建统治,故C项错误;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阶层就开始兴起,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8·江苏百校联考)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

”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的走进近代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

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三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

……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四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

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

答案 

(1)表现:

“市”打破了时空界限(市坊合一;出现了夜市);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或城镇);纸币流通。

原因:

宋代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

(手工业、农业发展;人口增加)

(2)文学:

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宋代散曲等。

艺术:

《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亮点。

(3)因素:

宋代科技发达,活字胶泥印刷术已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

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

(4)原因:

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科技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

蒙古的入侵打断了这一进程。

课后·巩固检测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5分,共75分)

考向一 科技成就

1.(2018·苏北三市调研)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

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

”这说明(  )

A.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解析 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技术。

材料中“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说明为了满足民众阅读通俗浅显的书籍,所以先实行雕版印刷,故B项正确。

A、C、D三项材料中均没有体现,均不选。

故选B。

答案 B

2.(2018·扬州模拟)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

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④发明淬火工艺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火药最早是在唐朝末年用于军事,而不是宋代,故①错误;宋朝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故②正确;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③正确;战国时冶铁业中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考向二 汉字与书画

3.(2018·镇江模拟)下列邮票中以宣纸为材质、彰显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的行书作品是(  )

解析 结合字体及所学知识可知C项是行书,与材料中“彰显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的行书作品相符,故C项正确;A项是隶书,B项是楷书,D项是草书,与材料中“行书作品”不符,故A、B、D项错误。

答案 C

4.(2018·苏州模拟)

有书法评论者对各种书法字体的特色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见右图)的评述是(  )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

B.“笔画网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解析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文字,“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草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笔画网弧,富有奇趣”是篆书的特点,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隶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行书的特点,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7·扬州考前预测卷)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

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

这种书法是(  )

解析 据材料中“结构上倾向于扁平”“明显的波磔”可知是隶书,而非小篆,故A项错误;B项是草书,C项是行书,与材料中“结构上倾向于扁平”“明显的波磔”不符,故B、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结构上倾向于扁平”“明显的波磔”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7·如皋调研)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写实风俗画《货郎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画面反映南宋商业的凋敝

B.商业发展影响宫廷画家创作

C.风俗画只在宋朝民间流行

D.画风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

解析 题干提供的时间是南宋,南宋的商业比较发达,画面也反映不出南宋商业的凋敝,故A项错误;这是一幅风俗画《货郎图》,可以反映出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幅画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故B项正确;据材料“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写实风俗画《货郎图》”可知风俗画不只在宋朝民间流行,故C项错误;画风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不是风俗画的特点,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7·苏州调研)历史学家张宪文认为:

“以图像展现和解说历史,是历史研究最为有效的方法。

”《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图)历来就受到历史学、考据学、建筑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研究者的重视。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该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B.该图史料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C.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风俗画研究的唯一史料

D.诸多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而结论却一致

解析 张择端是北宋人,画的是当时北宋都城汴京商业繁荣场景,属于历史当事人记录的场景,是研究古代城市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故A项正确;该图是局部的,无法提供完整的历史信息,故B项错误;图像再现了北宋民俗风情是风俗画研究的重要史料,但不是唯一史料,故C项错误;研究者对该图研究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故D项错误。

答案 A

8.(2017·徐州考前打靶卷)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

“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

非仅画之范图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

”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