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845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1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docx

教育学考试复习精要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复习精要

(一)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的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参照,之后可归为非制度化教育.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演学制.

4.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论语>>中有充分反映.

5.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非不发,”启发”一词由此而来.

6.<<学记>>是最早的教育著作,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

7.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剌,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本文来源:

考试大网

9.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作品是<<爱弥尔>>

10.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11.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12.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3.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14.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在做中学”

15.凯活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16.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17.信息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8.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化通过教育来传播和传递

19.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来源:

考试大

20.遗传素质是人身民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1.成熟在思维,情事情,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2.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达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3.教育目的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

24.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象的关系.

25.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本文来源:

考试大网

26.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27.师生关系本质是种人------人关系

28.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9.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准则,它有四方面的规定性,即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考试大论坛

30.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特征,强制性,普通性.基础性.

31.教学大纲由说明文和本文两部分.

32.教学过程由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构成.

33.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34.构在课的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5.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题型和选答题型.

36.教育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3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己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8.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39.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着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

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

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着,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着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着.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着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着名教育家柏拉图的着作是(理想国).这部着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着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着作是(大教育学)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着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着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精选简答题一

1.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另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2.教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5.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上好课基本要求有哪些?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7.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哪些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2)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8.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2)目的明确,着重启发;(3)组织学生互相帮助;(4)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9.简述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创立的。

它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10.简述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的,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简述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2.简述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3.德育过程有哪些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6.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锻炼法;(4)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

7.运用品德评价法有哪些要求?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宜传与教育。

8.运用说服教育法进行德育要注意什么问题?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9.行将就木德育过程的结构?

(1)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各种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2)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道德发展的主体。

(4)德育内容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5)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和手段。

(6)德育过程不是几个要素的机械相加,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实践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

10.简述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

11.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的交往的主要特点?

(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1.班级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是什么?

(1)班级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

是指班主任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一定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

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目标与小组及个人目标,以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式。

3.怎么样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是什么?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怎样培养和建立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教育具有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教育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任何文化如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将影响其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4.简述学校文体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5.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响;

(2)同伴群体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6.学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7.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简述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4)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5)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1.学生的本质的属性是什么?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因。

2.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身分是如何定位的?

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身份定位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佥的权利?

应履行哪些义务?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人身权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

(2)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包括:

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教师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5.教师需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所需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需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训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所需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不仅能指导

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8.制定教育的依据是什么?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心发展的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

9.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10.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对我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如何论述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课程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2)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影响;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影响;(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影响;(4)不同的课程理论的影响。

3.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泰勒认为应包括:

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等。

(3)对学科的研究。

4.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5.教学计划的要素有哪些?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及说明;(4)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5)考试考查及实施要求。

6.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1)强制性。

义务教育教学计划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2)普遍性。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

(3)基础性。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好基础。

7.编排均衡生产基本要求是什么?

(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

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8.教科书的作用是什么?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利用教科书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利用教科书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精选论述题二

1.论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引导和培养、塑造功能。

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学校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发展的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有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够有效地加速个体发展的进程。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育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发展。

2.论述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来说,它具有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创造需要的意义,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活动。

(3)不同水平的个体活动及其作用,实际上是共时、交融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请结合实际分析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强调使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学生在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等方面各不相同,素质教育强调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4.试述都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从事这一职业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专业素养:

①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②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2)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5.试述师生关系的性质?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

首先,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教师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教育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获得自主发展。

其次,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师生应该互相尊重。

②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要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