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81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x

上海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

[课外文言文]

 

(五)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

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

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十四)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①去诸?

”其父曰:

“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

何不。

②若:

你。

③垣墉:

泛称墙。

④病于:

病,有害。

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捕鼠及鸡()

(2)弗食鸡则已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十八)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

商店。

②判字笔:

判案所用的毛笔。

③行、草:

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2)遂悉偿所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2.“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二十)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矣()

(2)竟不食其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

3.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二十九)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陶侃尝出游()

(2)人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三十)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八)马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

副词,接连地。

②还:

通“环”环绕。

③朝:

早晨。

④一旦:

一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莫知之()

(2)去而顾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十)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

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

麻鞋。

②履:

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③跣:

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2)游与不用之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徐文贞宽厚

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席将罢,主者①检器,亡其一,亟索之。

公曰:

“杯在,勿觅也。

”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

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

管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徐文贞归里()

(2)遍召亲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和的人。

 

【参考答案】

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参考答案】

1、

(1)善于

(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

“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

(或:

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参考答案】

1、

(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参考答案】

1、

(1)指望、希望

(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

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

【参考答案】

1.

(1)巡游

(2)说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

 

【参考答案】

1.

(1)对……感到奇怪

(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勤学苦读

 

【参考答案】

1、

(1)代“骏马”

(2)看,回头看

2、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它

3、伯乐看了又看,离开时还依依不舍,表示这是匹骏马。

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

【参考答案】

1、

(1)迁移,搬家

(2)前往,行走

2、有人对他说:

“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

3、越人的生活习性是跣行披发4、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参考答案】

1、

(1)回,回家

(2)老友

2、一个人拿了酒席上的金杯藏在帽子里,徐文贞正好看到。

3、不让别人发现是他拿了金杯(私下里把金杯送给他)

4、重情谊待人宽厚

裴佶尝话:

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

“崔昭何人,众口称美?

此必行贿者也。

如此安得不乱?

”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

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姑曰:

“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及入门,又得色,揖佶曰:

“且憩学院中。

”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施千匹。

【注】裴佶:

人名阍者(hūn):

看门人。

25、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5分)

1)会:

适逢,正遇上2)竟:

完,结束

3)须臾:

片刻4)倨:

傲慢5)饭:

26、加横线词与“将鞭之”中的“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D)

A、无丝竹之乱耳B、君将哀而生之乎

C、渔人甚异之D、填然鼓之

27、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B)

A.会其退朝B.如之何其使使斯民饥而死也

C.佶至宅看其姑D.其两膝相比者

28、划横线的句子的句式属于(判断句)(3分)

其译文是这一定是个给人贿赂的人。

29、可从文中找出的一个成语是(前倨后恭)(3分)

30、短文中的姑父是一个(虚伪而又贪婪)的封建官僚。

(3分)

何易于引舟

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所以进。

为益昌令。

县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纤,易于身引舟。

朴惊问状,易于曰:

“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

”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1、解释加点字。

易于身引舟()与宾客疾驱去()()

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让他们不干这些事,就可使唤他们劳作。

B只有使他们不从事这些工作,就可以胜任这个徭役。

C只有县令不干活,可以担任这个徭役。

D因为县令不能干活,可以委派这个徭役。

3、刺史崔朴“与宾客疾驱去”的原因是

4、何易于的言行表明了他是个、、的人。

公冶长背信招祸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之语。

一日,有鸱来报长,曰:

"冶长、冶长!

南有死獐!

子食其肉,我食其肠!

"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鸱是以怨之。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

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

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

“我击死也!

我击死也!

”至,乃一死人。

众人逮长见邑令。

令审问,长再三辩,令曰:

“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

”冶长无以对。

注释:

公冶长:

孔子的学生鸱:

鹞鹰无何:

不久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果得獐鸱是以怨之。

冶长无以对

2、翻译句子。

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

3、公冶长遥呼曰:

“我击死也!

我击死也!

”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4、公冶长自食恶果给我们的启示是

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

“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

“汝何以收此凶具?

”谷曰: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

祖:

这里指爷爷奶奶捐:

抛弃,丢弃舆:

手推车凶:

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

2、翻译下列句子。

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文中父亲悔过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4、“原谷谏父”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