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836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1.古诗词三首

教案目标:

 

1.认识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案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案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教案课时:

 

3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1/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

鸟儿们;高飞尽:

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

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

独自飘来飘

 

2/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去悠闲自在

 

师小结: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孤

 

独)

 

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

对看;厌:

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师小结:

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①自己带着感情;②读小组读;③全班再齐读古诗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第二课时《望洞庭》

 

教案过程:

 

3/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①望洞庭:

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

 

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

 

白”。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

 

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4/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

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

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③指名小结: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Ⅱ、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远地看;翠:

苍翠

 

青螺:

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

 

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5/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⑥师小结: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

 

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

 

5.多诵读,悟诗情

 

第三课时忆江南

 

教案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

说说古诗的特点:

有五言诗、七

 

言诗。

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

 

南?

好:

美好旧曾:

以前、过去谙:

熟悉

 

胜:

胜过、强过忆:

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

太阳光下,江边的鲜

 

花比火还要红艳。

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

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

 

6/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

 

鳗鲮。

 

六、作业

 

1、背诵古诗词三首

 

2、生字

 

3、抄写古诗

 

2.桂林山水

 

[教案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

 

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

 

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案重点]

 

7/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

 

山”是怎样的景象。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案步骤]

 

第一课时

 

教案目的: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理

 

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

 

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

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波澜壮阔:

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

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

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

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8/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怪石嶙峋:

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

 

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看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

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

 

(3)说说观察内容时要说出从哪儿看出来的?

(桂林山水清秀玲珑,优美动人。

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象山、老人山、骆驼山等,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几只小船青山、绿水、红花、小舟汇成一幅锦绣山河的美景。

 

(4)学生试说图意。

 

9/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①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

 

(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

近处渔人的竹

 

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

对岸几条木船静静地停靠着。

远处有

 

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

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

 

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尔肤亿鳔简。

 

讲出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使用排比手法)②请学生说说桂林的

 

山。

 

(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

 

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

 

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栽倒下来。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篓鳐驱。

 

讲出桂林的山的特点是奇、秀、险(使用排比手法)③请学生说说山水

 

交融的情景。

 

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讨论分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

 

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

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山的

 

奇、秀、险的特点。

 

10/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3)另外几节主要写什么?

 

(课文的第1自然段讲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课文的

 

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犹如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卷。

)(4)讨论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

 

(5)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长鳏檷。

 

5.总结:

 

(1)课文描写了什么?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

 

点,用比喻、联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1/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摟鳎饗。

 

7.附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甲天下

 

水——静、清、绿

 

山——奇、秀、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鹅娅尽損

 

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諦鳍皑。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教案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案难点:

 

12/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⒊.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养鳌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案要求: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教案重难点: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绌鳆現。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能给课文分段。

教案过程:

 

一、谈话引人课题。

 

同学们都喜欢游览,旅游后还有写写游记。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后,就写了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就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写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了解学生预习课文情况。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你读了“预习”了解了些什么内容?

 

2.通过读课外书,收集资料。

你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什么知识?

 

13/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⒊老师小结:

同学们了解的情况真丰富,看来同学们在课外是下了一翻工夫的。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钞陉鳅陸。

三、思考问题。

 

⒈听录音机朗读课文。

 

⒉学生思考:

⑴想一想每段讲什么?

 

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⑶把讲到洞中双龙的句子画下来。

 

⒊讨论以上思考题。

 

四、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五、作业:

 

⒈抄写生字。

 

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案要求:

⒈通

 

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⒉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⒊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进行片段练习。

 

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罴楓鳄烛。

 

教案重难点:

 

⒈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⒉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4/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教案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学习第一段。

 

⒈抽学生读本段。

 

⒉思考:

 

⑴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

(请用:

“”画出

 

来)。

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

 

⑵“明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作者会“眼前一片明艳”?

 

⑶溪水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这里写溪水实际上是写什么?

这溪水

 

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⒊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感受作者是什么心情。

 

⒋读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请你说出来,你是怎样的心情。

 

(让学生产生想象)

 

⒌总结学习方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段文字的。

 

学生总结:

⑴了解作者描写了什么景物。

 

⑵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

 

⑶体会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⑷想象作者描绘的景色。

 

三、学习第二段。

 

⒈学生自学本段。

同学们我们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本段。

 

15/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同学们随着叶圣陶爷爷继续向前游。

 

⒉学生自由朗读学习课文。

 

⒊质疑问难。

 

⒋老师提问:

⑴你来到了双龙洞看见了什么样的景观?

你有怎样的

 

感受?

 

⑵泉水的位置在哪里?

 

⒌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想象作者描写的外洞是什么样子的。

 

四、学习第四段。

 

⒈学习方法同上1~3步。

 

⒉老师提问:

⑴我们与叶圣陶爷爷游到外洞,必须干什么?

(生:

 

坐船)

 

⑵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的小船是什么样的呢?

叶圣

 

陶爷爷是怎样乘船的呢?

 

⑶这小船是顺水而行,还是逆流而上?

 

⒊我们也来感受在船上进洞的感觉。

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⒋老师题问:

“挤压”是什么意思?

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有这样的感

 

觉?

你有怎样的感觉?

(要学生产生想象。

 

五、学习第五段。

 

⒈学生自学方法同上。

 

⒉老师题问:

坐船进入内洞,内洞是什么样子的?

当工人提着汽油

 

16/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灯看到了什么?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

 

⒋读完以后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要学生产生想

 

象。

 

⒌老师题问:

现在你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吗?

 

六、齐读第六段。

 

七、总结全文。

 

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⒉思考:

读完本课你有何收获或感受?

 

八、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

 

洞→出洞

 

映山红突兀、森郁窄

 

漆黑

 

油桐花宽、大挤压双

 

龙、石钟乳、石笋

 

比外

 

洞大

 

溪流泉水泉水泉水

 

17/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变换调子)(靠洞右边)(孔隙流出)(缓

 

缓、源头)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无貽鳃闳。

 

九、作业:

 

1.生字

 

2.组词

 

3.抄写优美句子

 

4.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4.七月的天山

 

教案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

 

18/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鼉

 

匮鲻潰。

 

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

 

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案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

 

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案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

 

淚跻馱釣缋鲸鎦。

 

教案过程:

 

一、用设境式教案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

 

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

 

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

 

19/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洪亮吉也有诗云: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

 

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

“苍苍

 

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

 

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

 

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

 

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

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

 

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M,宽250~300千M。

平均海拔

 

约5000M,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M,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

 

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M,深约90M。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20/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学习要求

 

──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

 

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

)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

(“进入天

 

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

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

A、衬托,如:

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

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21/28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确:

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

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

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

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

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蜡變黲

 

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繯颓鲷洁。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

 

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