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548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docx

教授休假研究报告

 

教授休假研究報告

 

臧國仁

(新聞系教授)

 

執行時間:

96學年下學期

(2007,02,01~2007,07,31)

 

前言

本人於96學年經核准後依「國立政治大學教授休假研究辦法」於下學期執行「教授休假研究」一學期,謹依該辦法「第十條」規定,專心從事學術研究,於該學期中編纂完成專書一本,書名《新聞訪問:

理論與個案》(與廣電系教授共同主編),內含七章及附錄共三件,總頁數306頁。

該書業經五南書局出版,ISBN:

978-957-11-4819-9,已於該年八月正式上市。

以下僅以該書前言替代本報告內容。

 

前言:

一九八七年的書約

 

臧國仁

蔡琰

 

這是一本有關「新聞訪問」(newsinterview)的專書,適合新聞/傳播科系大學部進階採訪課程及研究所專題討論課程採用。

但一般讀者閱後應也有收穫,乃因新聞訪問涉及了眾多日常生活之應對進退規則與禮俗(如面子或禮貌)。

本書各章所談概念固與新聞實務者之採訪「看家本領」有關,但對常與新聞工作者往來打交道者(如公關人員)而言,理解新聞訪問之內涵亦當也可助其「正確解讀不同的談話風格」(黃嘉琳譯,1997)。

合寫或合編這樣子的新聞/傳播研究專書,原是兩位編者早在共讀美國德州大學博士班時就曾有過的想法。

但源於當時兩人學術背景迥異、興趣不同而難以進展。

2003年暑假兩人合編書籍念頭再起,提案大綱並已送抵出版社。

未料世事多變,編者之一突然生病住院,後續工作只得全部停擺,羈延至今終能完成夙願,或只能歸之於緣分罷!

而五南書局副總編輯陳念祖兄前後協助處眾,其誠意實令人感念。

國仁啟蒙於政大新聞系,及冠之時略受社會科學訓練影響。

隨後負笈美國,碩士與博士階段皆沉浸於實證研究,博士論文也在利用多變量統計之鑑別分析法(discriminantanalysis)中打滾甚久。

而在1990年代(約是1993~2002年間)受到鍾蔚文教授帶領之「專家生手研究群」同僚啟發,先後從認知心理、資訊處理及言說(論述)分析截長補短,從而開啟了對跨領域(跨社會與人文學科)研究之興趣,眼界自此不再受(量化研究之)限,對詮釋學、美學、建構主義等不同思潮之論著皆能接受或更為欣賞。

近年來甚至試圖導入與老齡(aging;見臧國仁、蔡琰,2005a)或生命歷程(life-span;Pecchioni,Wright,&Nussbaum,2005)有關之傳播研究,並在本書結論章節建議以敘事觀點討論新聞訪問,其間曲折誠難以道里計耳。

而琰自幼就對戲劇表演甚感興趣,一來由於庭(母)教嚴謹,二來則是大學階段受過基礎戲劇教育(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出國進修初期亦以戲劇(表演)研究稍啟矇懂之心,先後獲得戲劇與教育碩士學位,整體而言受到人文學術傳統薰陶較久。

至博士班時方才轉往社會科學(教育學)領域,並對傳播學與模控學情有獨鍾,因而論事觀點常有新意,此次有關敘事提案內涵多與其獨具慧心有關。

兩人真正「聯手」研究則要遲至二00二年前後,其時國仁甫結束了與「專家生手研究群」之十年盟約,而琰也值寫就《電視劇》(蔡琰,2000)專書後不久,兩人有幸獲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分頭進行報紙與電視之論述分析,因而利用此一時機邀集研究助理,「老人傳播研究群」先期活動於焉展開。

持續幾年下來,研究群探討對象愈形多元,先後觸及「情感」(如「情緒」、「記憶」、「潛意識」、「幻想」等;蔡琰、臧國仁,2003)與「時間」(如老人新聞之時間觀、創意與時間等;臧國仁、蔡琰,2005b,2005c)相關主題。

約在2005年前後,研究群因緣際會地邁向「老人敘事」(narrativegerontology)(見臧國仁、蔡琰,2005a),網站也正式成立(http:

//www3.nccu.edu.tw/~kjt1026/gerontology/),眾人(含研究群之老師與助理們)博覽群書之餘猶能兼顧傳統傳播研究主題(「新聞訪問」與「新聞寫作」;參見蔡琰、臧國仁,1999),合編書籍美夢終能成真。

回想一九八七年暑假,兩人羈美十年後打包收拾行囊返國,先由國仁在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任教一年後轉回政大母系。

琰則因有孕在身暫時無法結束博士論文,四年後始得通過口試並於次年投入教職生涯。

如今二十年匆匆度過,一九八七年對兩人之學術研究歷程顯有重大生命意義。

也就是在這一年,專攻修辭學與人際傳播的WalterR.Fisher教授(美國南加大傳播學院前院長)出版了Narrationashumancommunication(1987),首次揭櫫「敘事典範」(narrativeparadigm)適用於人類傳播理論。

在其大作中,Fisher將敘事典範的哲學思維提出五個重要假設,即(見本書第七章):

1.人生而能說故事;

2.人際溝通皆可以「故事」形式為之;

3.人們常透過「好的理由」(價值判斷)決定如何行動(而非理性方式);

4.人天生擁有敘事邏輯以評估溝通之良窳;

5.人們透過故事之再述以創建真實。

該書出版時間(1987年)正值兩位編者返國之際,忙碌之間竟與其失之交臂而無緣拜讀。

遲至2005年前後始因執行國科會專題研究略有接觸,從而開啟了連結「敘事」(人文學取向)與新聞/傳播研究(社會科學取向)之企圖。

此一連結亦受到人文學門近二十年興起之「向敘事學轉向」(thenarrativeturn;見Randall&McKim,2004;Herda,1999)影響甚深,相關討論與Fisher所見略同(Bal,2004)。

2007年間兩位編者有關敘事之思考較為清晰,因而決定在新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提案納入敘事與新聞訪問之構想(見第七章),進一步完成編著此書之心願。

總之,本書編撰受惠於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之「專家生手研究群」與「老人傳播研究群」同僚,多數概念均源自兩個研究群之定期(每週)聚會、發想、辯證、延伸。

幾位合撰者在校期間或曾長期參與「專家生手研究群」(如翁維薇、俞明瑤、江靜之),或曾多次在「老人傳播研究群」專題報告聽取意見(如蘇惠君、葉方珣),與兩研究群互動密切。

由內容觀之,本書係以國仁指導的四篇碩士論文(翁維薇(2000)、俞明瑤(2003)、蘇惠君(2004)、葉方珣(2007)改寫作品為骨幹,並以完成時間略排章節,由新聞訪問之「追問」始而至後設「提問」終,其間演變大致上也反映了作者與合撰者在近十年來的思考脈絡。

本書也另邀前「專家生手研究群」資深助理(現任教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江靜之博士稍早所撰專文(2003)以壯聲色,該章重點以廣播新聞訪問的疑問詞使用為旨,發現不同問句句型有其不同情境功能,問句形式、功能、情境三者間之互動因而屬動態關係。

至於本書首篇論文是國仁與鍾蔚文教授於1994年合寫之早期研究報告(其時國仁擔任新聞系在職訓練課程執行長),引述傳播相關理論探析新聞工作者如何問問題。

此文撰寫期間「專家生手研究群」開工殷始,其後雖亦曾多次觸及「新聞訪問」主題(參見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8;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1996,1995;Chung,Tsang,Chen,&Chen,1998),終因怯於臨門一腳而少有續作,汗顏之餘僅能徒呼奈何。

結論章節則以「敘事理論」為未來新聞訪問之討論方向(改寫自臧國仁、蔡琰,2006),建議在實證典範之資訊導向(如傳統認為新聞訪問之旨在於探求真相或尋找資訊)下引進以人文學為主要內涵之敘事研究,視新聞訪問為「訪問者」(記者)與「受訪者」(消息來源)之生命故事交換與再述,雙方透過語言及行為共同建構了談話互動,探索彼此人生智慧。

此一觀點與一般教科書所言之新聞訪問大異其趣,或可藉此之「異」引發未來更多討論,在以「功能論」為主的新聞學典範中開闢新的討論空間。

整體觀之,本書涵蓋了由「專家生手理論」到以「敘事理論」為未來討論重點的十年演變,其所涵蓋之思路調整也跨越了多個理論典範,一路走來扣合了兩位編者對「新聞」概念的不同想法,亦與兩人之教學生涯路程有諸多牽連。

但因本書各章改寫自學術研究論文,雖屬個案形式,理論與研究意涵之斧鑿痕跡仍清晰可見,部分概念在各章頻繁出現(如語言之作文、做人、表意功能或記者在新聞訪問之中立立場等),意涵未必完全一致或統一,缺憾難以避免。

若與其他英文文獻相較(Jucker,1986;Clayman&Heritage,2002),本書限於編者能力僅能容納少數相關論著,其他可續發展之題材實多。

如Clayman&Heritage(2002)專著係以「廣電媒體之政治新聞訪問」為主,顯示政治人物或政客多視新聞媒體為其博取選民重視之助力,因而較為樂意接受訪問。

其他路線(如災難新聞或社會新聞)之受訪者則對新聞媒體(尤其是廣電媒體)或有不同觀點,其與媒體訪問(記)者之互動方式亦當不同。

而有關新聞訪談之相關概念亦多,不同媒體之新聞訪談「開場」(opening)或結尾即有不同,值得探討。

如一小時長度之電視新聞訪問節目與即時性新聞訪談當有差異,無論是開場、發問程序、結尾都屬不同類型(genre),難以一概而論(參見Schegloff,1972/1986有關開場與發問程序之最早討論)。

編撰此書之刻正值2007年仲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嚴重槍擊濫殺案,震驚全球。

據報紙報導(中國時報,2007/4/20,A3版),美國各家有線、無線電子媒體均精銳盡出,全程報導。

其中尤以美國廣播公司(ABC)電視新聞網主播吉普森之收視率最佳,原因在於「他能以溫和卻不偏不倚的態度進行訪談,詢問的是這些生還者要傳達的事實與訊息而非誘導情緒」。

相較之下,CBS主播則在訪問生還者時「刻意降低聲調表示同情,並以充滿哀傷的眼神盯著對方」。

顯然在類似重大新聞情境中,如何訪問也受到觀眾與新聞同業關注,彼此都在相互比較「新聞訪問」技巧之高下,而主播在全國觀眾前之一顰一笑皆可謂是「動見觀瞻」,但也足見新聞訪問實務工作之難處與影響性,值得深究。

以上簡述似也彰顯了新聞訪談領域值得開發之題材猶多。

為彌補本書考慮不足且所能納入篇章有限,【附錄一】列出相關文獻並部分加註簡短說明,誠盼未來能有更多同好投入此一Bull(2002)所稱之「微觀傳播研究」(microanalysisofcommunication)。

【附錄二】則係國仁參加2005年「王洪鈞教授逝世一週年紀念研討會」之引言報告,或能藉此展現編著此書之心意。

本書各章曾於2005-2007年在新聞系「進階新聞採訪與報導」課試用,修課同學來自傳播學院三系三、四年級生,其見解(反映於學期報告)與建議(展現在每週作業)對本書貢獻極大,一併致謝。

參考書目

江靜之(2003)。

〈廣播新聞專訪之問句句型與功能初探〉。

《新聞學研究》,第七十六期:

155-186。

俞明瑤(2003)。

〈新聞訪談提問之立足點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改寫論文曾於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會(七月十五至十六日)宣讀(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

黃嘉琳譯(1997)。

《你誤解了我的意思》(二版)。

台北:

遠流。

(原書:

D.Tannen[1992].That'snotwhatImeant!

:

Howconversationalstylemakesorbreaksyourrelationswithothers.NewYork:

Ballantine.)

葉方珣(2007)。

〈新聞訪談之「語用技巧」分析:

以「前提」概念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琰(2000)。

《電視劇:

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

台北:

三民。

蔡琰、臧國仁(2003)。

〈老人觀眾與電視劇:

從老人之定義到人格心理學對閱聽人研究的啟示〉。

《中華傳播會刊》,第三期(六月號),頁197-236。

蔡琰、臧國仁(1999)。

〈新聞敘事結構:

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

《新聞學研究》第五十八集(一月號),頁1-28。

翁維薇(2000)。

〈新聞訪問之追問研究–以模糊及迴避回答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改寫論文曾於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7月3-5日)宣讀(香港:

浸會大學))。

臧國仁、蔡琰(2006)。

〈新聞訪問與敘事:

理論建構的提議〉。

國科會專題計畫提案。

臧國仁(1999)。

《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

台北:

三民。

臧國仁、蔡琰(2005a)。

「與老人對談––有關『人生故事』的一些方法學觀察」。

《傳播研究簡訊》第四十二期(五月十五日):

頁17-22。

臧國仁、蔡琰(2005b)。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老人新聞為例〉。

《新聞學研究》第83期(四月號),頁1-38。

臧國仁、蔡琰(2005c)。

「創意與時間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等主辦,「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九月廿三至廿七日)。

臧國仁、鍾蔚文(1994)。

〈記者如何問問題〉。

臧國仁主編,《新聞學與術的對話》。

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8)。

《探討記者查證、訪問、與寫作的知識基礎:

專家能力的特質》。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提案報告。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

《探討記者工作的知識基礎––分析架構的建立》。

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度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台北縣深坑:

世新會館。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6)。

《新聞記者知識的本質:

專家與生手的比較(I)》。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期中報告。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5)。

《新聞記者知識的本質:

專家與生手的比較》。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提案報告。

蘇惠君(2004)。

〈施惠語言(patronizingspeech)在新聞訪談中的運用––再論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Bal,Mieke.(2004).Narrativetheory:

Criticalconceptsinliteraryandculturalstudies.London:

Routledge.

Bull,P.(2002).Communicationunderthemicroscope:

Thetheoryandpracticeofmicroanalysis.NewYork:

Routledge.

Chung,W.W.,Tsang,K.J.,Chen,P.L.,andChen,S.H.(1998).Journalisticexpertise:

Proposalforaresearchprogram.PaperpresentedintheICAConvention.Jerusalem,Israel,July20-24.

Clayman,S.,&Heritage,J.(2002).Thenewsinterview:

Journalistsandpublicfiguresontheair.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Fisher,W.R.(1987).Narrationashumancommunication:

Towardaphilosophyofreason,value,andaction.Columbia:

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Press.

Herda,E.A.(1999).Researchconversationandnarrative:

Acriticalhermeneuticorientationinparticipatoryinquiry.Westport,CN:

Praeger.

Jucker,A.H.(1986).Newsinterviews:

Apragmalinguisticanalysis.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Benjamins.

Pecchioni,L.L.,Wright,K.B.,&Nussbaum,J.F.(2005).Life-spancommunication(Rev.Ed.).Mahwah,NJ:

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

Randall,W.L.,&McKim,A.E.(2004).Towardapoeticsofaging:

Thelinksbetweenliteratureandlife.NarrativeInquiry14

(2),235-260.

Schegloff,E.A.(1972/1986).Sequencinginconversationalopenings.InJ.J.Gumperz&D.Hymes(Eds.).Directionsinsociolinguistics:

The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NewYork:

BasilBlackwe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