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54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3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一中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杭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

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分裂中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详解】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不同,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环境可以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选择,B错误;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正确;

D、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错误。

故选C。

3.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三者的数目都是相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含有40个胸腺嘧啶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A、C、G、T)组成。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A、一般情况下,每个DNA分子中都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A正确;

B、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每分子脱氧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都是相等,B正确;

C、在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不包括3'端的脱氧核糖)都连着2个磷酸基团,C错误;

D.在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配对的碱基彼此相等,因此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数目总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C。

4.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有关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①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②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③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④正确。

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故选C。

5.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之一,为了解南方某城市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该城市的6800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

表2人群中不同年龄的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

A.根据调查能确定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B.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C.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的关系

D.患者经治疗后,不会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表中数据可知此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大致相同,因此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是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调查对象不是家族,因此无法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表中数据显示各年龄段人群中该病患者比例相差不大,所以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关系,基因治疗的对象是具有致病基因的体细胞,故致病基因还会随性细胞遗传给后代。

【详解】A、调查对象不是家族,因此无法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A错误;

B、此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大致相同,因此该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是常染色体遗传病,B错误;

C、表中数据显示各年龄段人群中该病患者比例相差不大,所以该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关系,C正确;

D、基因治疗的对象是具有致病基因的体细胞,没有涉及原始性细胞,因而致病基因还会随性细胞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C。

6.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A.它的含量很少B.它不能自我复制

C.它与新陈代谢无关D.它的种类很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物质应具备多样性、稳定性和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等特点,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据此答题。

【详解】A、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A错误;

B、作为遗传物质必需能自我复制,而蛋白质不能自我复制,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与新陈代谢息息相关,C错误;

D、种类多应该是作为遗传物质的理由之一,D错误。

故选B

7.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则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的RNA种类分别是()

A.20种和20种B.64种和20C.64种和64D.61种和61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同一种氨基酸有2种以上密码子,信使RNA相邻3个碱基组成密码子,有64种,扣去3个终止密码子,决定氨基酸密码子由61种,转运RNA一端的3个碱基为反密码子,能够识别密码子,将氨基酸对号入座,故转运RNA也有61种,故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分子基础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8.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根据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变化进行判断

【详解】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正确;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含有1个染色体组,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⑤正确;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⑥正确.

故选:

C

9.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复制中途停止,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D.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

染色体上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正确。

【名师点睛】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10.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和用来转录该信使RNA的基因分别至少有碱基

A.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和3000个

C.1000个和4000个D.3000个和6000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信使RNA分子上的三个碱基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科学家把信使RNA链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

【详解】信使RNA是合成多肽的模板。

已知该多肽有1000个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成任何氨基酸,可推断信使RNA至少有1000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含3个碱基,所以信使RNA至少有3000个碱基。

基因的非编码区或者内含子不能转录翻译成任何氨基酸,故转录该信使RNA的基因模板链上至少应有3000个碱基,由于基因有两条链,所以基因分子至少有6000个碱基。

故选D。

1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

一半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C.本物种配子中一半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例如果蝇配子中的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详解】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如果包含的都是非同源染色体,而且这些染色体包含该生物全套的遗传信息,那么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如果不是,就不是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配子中全部染色体不是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多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不是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

【点睛】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

如果是细胞分裂图像,可以通过相同染色体的数目来判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有几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果细胞没有分裂。

可以通过基因型来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1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自然选择的方向决定进化的方向,C错误;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所以本题选D。

13.从下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为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

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判断方法。

【详解】1、染色体组

判断方法:

(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

①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

(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g;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c、h图;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e、f图。

故选C。

14.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R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均不会使小鼠死亡,A正确;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分子没有进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没有35S标记,B错误;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错误。

故选A。

15.关于如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所指的碱基代表鸟嘌呤

B.②所指的碱基是DNA分子中特有的

C.③代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

D.DNA分子片段中A—T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结构越稳定

【答案】D

【解析】

①所指的碱基G代表鸟嘌呤,A项正确;②所指的碱基T是胸腺嘧啶,是DNA分子中特有的,B项正确;③代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C项正确;DNA分子中A—T碱基对之间含有两个氢键,G—C之间含有3个氢键,片段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结构越稳定,D项错误。

16.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表示基因,其均以染色体为载体

B.物质b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种类

C.过程①表示转录,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

D.过程②表示翻译,该过程中能产生水,并消耗能量

【答案】D

【解析】

物质a表示基因,分布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等部位,A项错误;物质b的反密码子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种类,B项错误;过程①表示转录,该过程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部位,C项错误;过程②表示翻译,该过程中氨基酸缩合产生水,并消耗能量,D项正确。

17.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是()

A.心肌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

C.根毛细胞D.精原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心肌细胞是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成熟的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细胞核,不含DNA分子,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B错误;

C、根毛细胞是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实现自身的增殖,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所以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18.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苯丙氨酸替换。

下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变,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故A正确;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故B正确;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4%+32%×1/2=20%,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1%+15%×1/2=8.5%,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故C错;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个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9.一个噬菌体DNA的双链均被15N标记,让该噬菌体侵染在14N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4代,以下不可能出现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只有14个含14N

B.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15N

C.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分子都含有14N

D.子代噬菌体中的蛋白质外壳都不含15N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双链DNA含15N,复制后会分到两个子代DNA中,再复制,这两条15N的DNA单链仍然在两个DNA上。

所以无论复制多少次,含最初母链(2条15N的DNA单链)的DNA就2条。

增殖4代,一共产生16个DNA分子,子代噬菌体中含14N的有16个,2个含有15N,只含14N的有14个,子代噬菌体中的蛋白质外壳是以大肠杆菌中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都不含15N。

考点:

本题考查DNA复制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低温处理洋葱根尖后会引起成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B.在观察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装片时,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情况

C.低温处理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材料的原理是相同的

D.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细胞,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调节视野的亮度,再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A、低温处理洋葱根尖后会引起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A错误;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由于解离时已将细胞杀死,细胞将固定在某一时期,所以不可能看到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情况,B错误;

C、低温处理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材料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正确;

D、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细胞,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换上高倍物镜,调节视野的亮度,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D错误。

故选C。

21.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下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D.抑制细胞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图说明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图说明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说明该化合物抑制细胞分裂。

【详解】由甲图可知,DNA含量相对较低的细胞占大多数,而DNA含量较高的细胞却较少,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后得到的乙图显示,少数细胞的DNA含量较低,大多数细胞的DNA含量很高,据此可推断,该化合物不抑制DNA复制,但抑制细胞分裂,导致细胞中DNA含量加倍,使DNA含量加倍的细胞数增多,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并具有准确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

22.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断,Z和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过程Ⅰ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Ⅱ、过程Ⅲ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C.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雌配子全部正常,雄配子全部不正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无法推断Z和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错误;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Ⅱ、过程Ⅲ表达的基因具有选择性,不完全相同,B错误;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C正确;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雌配子全部正常,雄配子一半正常,D错误;答案是C。

考点: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3.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对应位置上的三对等位基因,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对染色体上最多有三对基因

B.D和d控制果蝇不同的性状

C.E和e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示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该对染色体上不只有三对基因,A错误;D、d是控制果蝇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等位基因,B错误;E和e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示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因为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及等位基因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24.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

B.性染色体上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

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X来自母亲,则可能来自外祖父或外祖母;而Y染色体来自父亲,则应该来自祖父,A错误;

性染色体上基因表达产物不仅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错误;

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发生联会行为,C正确;

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也可能含2条X,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25.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别决定,k基因是Z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

含k基因的杂合子雄鸡与正常的雌鸡交配,共孵化出120只小鸡。

这120只鸡的雌雄比例为

A.雌:

雄="2:

1"B.雄:

雌="2:

1"C.雌:

雄="1:

1"D.雌:

雄=3: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雄鸡基因型为ZKZk,正常雌鸡基因型是ZKW,所以子代有ZKZK,ZKW,ZKZk,ZkW(致死),所以子代雄鸡:

雌鸡=2:

1,选B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6.大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