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186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2

第四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知识体系预览

必考

加试

1.交通运输与聚落

①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②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c

b

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b

考点一 交通运输与聚落(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c+加试)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例如,在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及入海口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

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时间

差异

古代

我国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

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

我国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

聚落临水分布

近代

铁路和公路兴建

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地区

差异

北方

地区

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

地区

河网密度大,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b+加试)

(1)古代水运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近现代铁路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铁路的修建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我国新兴交通枢纽城市是在铁路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

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会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使城市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轴。

交通干线的衰落影响城市形态的演变,使其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择优选择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慢→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居中

最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居中

最好

成本

投资少

投资大、

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大

2.货运方式的选择

[考点突破]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2.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思考 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因交通而起,因交通而衰。

分析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

提示 发展的原因: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

衰落的原因:

清末京杭大运河的淤塞;海运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

(2017·嘉兴3月选考测试)成渝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成渝经济圈更快的发展。

读图完成1~2题。

1.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  )

A.供水B.运输C.灌溉D.养殖

2.成渝高铁的通车将(  )

①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 ②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③降低了出行经济成本 

④降低了成渝铁路运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1题,成都和重庆都位于西南地区,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提供了水运交通,所以B正确。

第2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不能降低出行经济成本,可能提高成渝铁路运力,所以A正确。

答案 1.B 2.A

[考点专练]

(2016·浙江选考模拟卷)读某聚落形态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聚落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长江B.铁路C.运河D.地形

2.影响图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与矿产资源的开发

B.经济发展与运输条件的变化

C.人口迁移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D.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保护

解析 第1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图上信息表明,该城市早期位于运河两侧,运河的运输功能应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

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及考生对地理图像信息的判断能力。

1950年以来,该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主要向铁路线、长江沿岸方向扩展。

一方面说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交通条件是该城市用地扩展首先考虑的因素。

答案 1.C 2.B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读图,回答3~5题。

3.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平原广阔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D.矿产开发

4.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5.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发展

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解析 武汉地处两河交汇处,河流阻隔形成三镇格局。

随着交通发展,武汉城市形态将进一步沿交通线多轴向发展,这一变化说明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发展。

答案 3.C 4.C 5.D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

读图,完成6~7题。

6.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7.货物④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B.管道C.铁路D.水运

解析 第6题,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量小,运价高,适合运输重量轻、价格昂贵、需长距离运输的大宗货物。

图中货物③重量轻,价值高,且要求运距长,符合航空运输的特点。

第7题,货物④重量小,价值不高,且运距短,公路运输最佳。

铁路和水运适用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大宗货物。

答案 6.C 7.A

8.(2017·浙名校协作体高三下考试)以下交通运输方式中,受雾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

A.海运B.空运C.铁路D.公路

解析 铁路运输载运量大,连续性强,行驶速度较高,运费较低,运行一般不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合于中长途客货运输。

答案 C

考点二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b+加试)

(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

(2)商业中心的繁荣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

职能

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由若干个商店组成,满足人们日常购物的需要

区位

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对交通运输要求高

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原因

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

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3.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b+加试)

(1)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2)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3)城市交通的改善,出行范围扩大,应运而生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

(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

[考点突破]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思考 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提示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例1 (2016·浙江省4月高考)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态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会对许多产业产生影响。

据此完成

(1)~

(2)题。

(1)下列受微商冲击较大的有(  )

①零售实体店 ②商业地产 ③电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对微商影响较小的区位因素有(  )

①交通 ②市场 ③集聚 ④地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

(1)题,根据微商的定义,可知微商不需要实体商店,故微商冲击较大的是零售实体店和商业房产。

(2)题,根据微商的定义,微商主要利用发达的通信和便利物流运输条件进行销售产品,不需要实体店,故地价和集聚等因素对微商影响很小。

答案 

(1)A 

(2)C

例2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的影响。

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便利。

本题可以反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够影响服务业的分布。

答案 M市是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乙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考点专练]

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据此回答1~2题。

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天津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

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  )

A.高速化B.网络化C.大型化D.专业化

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

这促进了(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解析 第1题,从题干关键词“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可判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了联运。

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

第2题,注意题干关键词“网购”,即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不需要实际的商业网点,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网购”可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可以排除C项;“网购”这种购物方式更灵活和方便,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答案 1.B 2.D

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3~4题。

3.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

A.市场最优原则B.交通最优原则

C.便民最优原则D.环境最优原则

4.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  )

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

B.更靠近国道

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

D.地势较开阔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向门市沿交通线布局在道路两侧,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第4题,甲、乙位于同一道路两侧,市场需求量,国道位置、地势状况相同,但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

答案 3.B 4.C

5.(加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________地区(填字母)最有可能为商业街。

(2)A、B、C、D四地中________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什么?

(3)写出A、B、C、D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

解析 第

(1)题,商业街多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市中心。

(2)题.由于市中心人口多,市场广阔,商品生产能力强,商品流通速度快,所以市中心商业网点密度最大。

第(3)题,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受市场、交通、地租等因素影响。

答案 

(1)B 

(2)B 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商品生产能力强,接近消费市场,商品流通速度快。

(3)B>C>D>A。

6.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从对外交通口岸转移路线图中得知,最早阜阳的对外交通线是________;目前,阜阳的主要客货流是通过________运输完成的。

(2)①→②→③交通口岸转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的商业区建立在①、②、③、④的________处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泉河 铁路

(2)泥沙淤塞,航道变浅

(3)④ 京九铁路的贯通,使阜阳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客货流量大

[课时训练]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度。

图Ⅰ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图,图Ⅱ为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Ⅰ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

A.北京、福州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D.郑州、拉萨

2.关于图Ⅱ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哈尔滨至成都长距离运输

B.快速文件由北京至拉萨选择乙方式最好

C.丁是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D.上海至福州丙运输方式受水文影响最大

解析 第1题,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

第2题,根据图Ⅱ,可知乙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小,为航空。

丁运输方式速度最慢、运量最大,符合水运特征;同理可判断甲、丙运输方式分别为:

公路和铁路。

答案 1.D 2.B

3.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的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解析 高铁站要远离市中心,由于高铁的巨大带动作用,会促进郊区城市化;城市空心化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高铁站的建设。

答案 D

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

5.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

B.沿湖分布

C.沿交通线分布

D.沿等高线分布

解析 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聚落位于铁路、公路、河流交叉路口地区,相对于其他三个聚落交通更加便利,因此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

第5题,图中的聚落以靠近铁路、公路分布为主。

答案 4.B 5.C

6.在古代,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聚落分布与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

B.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块状分布

C.北方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

D.北方没有沿河设置的城市

解析 古代我国北方城市多为团块状,南方城市多沿河道呈带状分布,与地形、河流等因素有关。

而在交通方式上,北方陆路干道附近或南方沿河地区交通便利,易形成城市。

答案 C

7.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很大。

读下图,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C城市形态呈带状与公路交通有关

B.A、B、C等城市空间形态沿水运交通干线扩展

C.D城市的空间形态与铁路无关

D.A、C间公路的修建对两城市形态不会产生影响

解析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A、B、C、D城市形态呈带状,这与河流、铁路等交通干线有关。

A、C间公路的修建对两城市未来的城市形态会产生一定影响。

答案 B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

读“我国某城市高铁客运站示意图”,回答8~9题。

8.在高铁客运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工业B.园艺C.物流D.商务

9.高铁客运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A.郊区城市化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解析 第8题,高铁客运站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

第9题,图示显示高铁客运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客运站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

答案 8.D 9.A

(2017·浙江十校联盟3月适应考)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贯通仪式隆重举行,大桥主体工程由桥—岛—隧集群而成。

完成10~11题。

10.港珠澳大桥的主要作用是(  )

A.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级B.形成新的交通枢纽

C.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D.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

11.港珠澳大桥主体以隧代桥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大桥的建设成本B.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

C.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D.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解析 第10题,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使得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不能提升香港和澳门的城市等级,也不会形成新的交通枢纽,对于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没有影响,故选D。

第11题,以隧代桥,会使建设成本增加,A错。

不会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B错。

减少桥梁建设对海上运输的影响,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C对。

对于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D错。

故选C。

答案 10.D 11.C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

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

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13题。

12.德州段运河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13.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析 第12题,本题考查了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发展速度较运河前期明显变慢。

第13题,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共同构成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京沪铁路的兴建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都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12.C 13.D

14.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

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

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

简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解析 第

(1)题,根据聚落、河流、公路在图中的分布描述即可。

(2)题,C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聚落较多,商业网点密度较大,D位于山区,情况与C地相反。

第(3)题,河港废弃之后,聚落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商业网点将减少。

答案 

(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

(2)C处商业网点密度大于D处。

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

(3)E地聚落空间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

15.(加试题)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所在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进行探究性学习。

读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其所在城市道路交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该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A、C、D中,____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B是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

(3)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交通可能给该城市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图中A位于市中心,B位于市郊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交会处。

城市以铁路为发展轴,沿铁路延伸。

铁路线穿过城区,给城区带来交通拥堵、安全和污染问题。

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产生噪声,给城市造成污染。

答案 

(1)铁路。

(2)A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3)铁路线 铁路线穿过市区,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问题,影响市民生活。

(4)问题: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建议: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处理措施;广种花草绿化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