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579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晁福林认为:

“在先秦时期,(他)对于宇宙本原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最为深刻,他对于以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开辟了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纪元。

”材料中的“他”赞同()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

2.春秋时期参政议政之人多为世袭大夫,而到了战国时期寒微出身的人更多的参与到各国

大政方针的朝议决策中。

这一变化可以说明战国时期

A.分封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贵族政治进一步瓦解

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D.宗法关系已荡然无存

3.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

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

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4.《宋代文化特征》认为:

“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

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据此可知,这种文学形式

A.采用楚国方言,表现手法夸张B.讲究自我节制,强调责任感

C.句式工整对仗,讲究平仄押韵D.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5.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

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

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6.《皇明大政记》载: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定。

……有不符意者,则驳使再拟。

故阁臣无不惴惧者。

”材料反映了

A.内阁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B.内阁大臣取得了批红决策权

C.内阁制之下君主专制的加强D.内阁制化解皇权与相权矛盾

7.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

该现象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8.魏源认为土“夷”专指“残略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之”,而洋“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魏源的这一思想

A.恪守着“天朝上国”的观念

B.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

C.与当时主流社会思想相吻合

D.利于士大夫接受“师夷”思想

9.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10.许倬云在评价某一运动时说,一方面是汉人的反满运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底层与边陲反抗上层……它采撷了中国民间的朴素社会主义和西方的救世主观念。

这场运动(  )

A.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B.沉重打击清王朝和帝国主义力量

C.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

11.井陉县孙庄村位于河北山西结合部,村里矗立着邻县南望楼、西冶各街村为孙庄村立的《施饭济困》碑,碑文为:

“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多有势迫情皇,升米未带者,数日未餮。

幸蒙仁村意气相激,古数余里登山施饭。

至德当旌,籍以刻石流芳,永感盛德。

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

”这一石碑见证了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战争

12.下表反映了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部分年份)。

表格信息反映出该银行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A.民族经济领域的放款额逐年递增B.秉持爱国理念拒绝与洋商合作

C.受益于民国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D.推动了中国民族经济的近代化

13.孙中山针对“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其果,总是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的弊端。

”为此他提出了

A.恢复中华B.联俄联共C.创立民国D.节制资本

14.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

”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15.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

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926家)。

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D.各国商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

16.邓小平晚年在回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时说:

“我在这里待了六天,会议开了一天一夜,极为紧张。

”那是“武汉最热的时候,开会的当时连门也不能开,进去了就不能出来。

”据此推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八大

17.如图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争指导方针。

与此相关的战事

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提升了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

18.在某一战役中,毛泽东发布电文: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这一战役(  )

A.揭开战略反攻序幕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实现东北三省解放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

19.观察漫画《敬祝进步》,它主要反映了

A.经济建设中的浮夸风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人们高涨的建设热情

D.三大改造基本结束

20.毛泽东指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

这里的“现阶段”止于

A.1949年B.1953年C.1956年D.1966年

21.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饶伯森说:

“这一会议为周恩来提供了讲坛,使他可以在反殖民主义的掩护下向一些幼稚的听众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共还可能提出一些没有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敢于反对的反殖民主义的决议。

”这一会议

A.促使了中国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B.认同了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主张D.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2.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

23.中共中央某次会议提出: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次会议应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4.《世界文明史》记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

它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

”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

A.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

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D.防范公权侵害私权

25.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陆时,吸引他们目光的东西是金、银。

其他欧洲人来到美洲后,焦点转向烟草、咖啡豆、可可、糖这些珍贵农产品的出口。

这一变化

A.开启了全球联系的建立B.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发展

C.引起了金银货币的贬值D.确立了工业资本的统治

26.“首先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所发现的自然规律,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其次是人本主义观念,反对服从'神'的意志;再次是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第四是推崇经济自由的原则。

”这些理念属于

A.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B.16世纪的路德教教徒

C.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D.19世纪的社会主义者

27.1808年,美国纽约州政府通过法案,授权利文斯顿和富尔顿在纽约州水域拥有30年的汽船经营特许权,其他州则进行报复性的措施,纷纷立法禁止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

美国联邦法院对此进行裁决,认为纽约州建立汽船垄断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判决其无效。

这一裁决

A.确立了联邦法院最高司法权B.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

C.有利于统一自由市场的建立D.体现了邦联制下的司法原则

28.“古典物理学进入鼎盛时期;化学也已完成了它的革命,取得了精密科学的地位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生命科学也开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新的学科纷纷建立,现代科学体系开始形成。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牛顿建构经典力学体系B.瓦特研制改良蒸汽机

C.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D.美国造出电子计算机

29.“国家鼓励农民个体经营,允许贸易自由,国家通过商业进行调节,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把分散的小农联合起来。

”材料描述的是苏联(俄)某时期的农业政策,该时期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阶段B.“一五”计划时期

C.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D.赫鲁晓夫执政期间

30.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许多美国经济学家、企业所有者、劳动者领袖以及政府官员和政治家,都逐渐相信在商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有害的,它提高不必要的风险,造成企业破产和失业,这种可能性比他们必需的要大(更坏)”基于此认识,美国国会通过了

A.《紧急银行法》

B.《农业调整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联邦紧急救济法》

31.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包括法兰西大银行在内都实行了国有化。

除此之外,法国还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说明战后法国(  )

A.社会主义一度流行B.公民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C.福利制度已经完善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32.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新一轮经济危机成为世界金融的热点。

为稳定金融秩序,各国可向哪一机构申请救助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联合国

33.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实际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

34.有学者认为:

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

A.尚未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