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540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docx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几年来的集中学习、考核,尤其是在实践中运用,应该说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理念执行与落实的要可以了,不应该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了,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教与学的目标与课标的“内容标准”的要求与规定不一致,导致教学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教师的讲解;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学”定位与作用的错位;学生“主动与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养成欠佳。

都反映出教师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落实”等环节存在问题。

所以本次我们交流的主题是对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解读。

教学评价的目的:

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

历史学科评价标准的内容:

依据“开放校课堂教学”评估细则,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其中教师维度占40%,学生维度占60%。

一、教师维度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

(40分)

1、教学目标(6分)

下面是开放校课堂教学评估时与上传学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QQ群上传的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对学习目标的设计有什么看法?

请说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与“知道”。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不仅仅是教学过程,更主要的是指引导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一大批工业基地在劳动者的艰苦奋斗之下顺利建成,,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开放校公开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掌握宋代服饰特点,饮食文化,建筑样式,出行条件,娱乐活动。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解读信息能力,比较、归纳、探究、迁移能力。

(2)通过展示图片资料,提出观看感受,教师导学,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归纳。

(3)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与亲和力。

对学习目标的设计有什么看法。

(三维目标层次清晰,语言表述精炼,易于把握与大成)

外地的经验材料。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南京市的老师)

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景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再谈谈对学习目标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三个环节清晰、明确。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香港的老师)

•       教学目标:

 1、透过历史资料认识宋代城市生活

 2、从宋代都市生活看中古经济的发展

 3、原始资料的引用介绍和运用

只用了41个字就表达了一节60分钟课的教学目标,虽然简单,却非常明了,其核心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历史资料。

基本知道教师和学生在做什么、怎样做、做到怎样的程度。

•       教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有这样的收获:

1、历史不是人云亦云。

2、历史事实须有根据。

3、探求真相,需要参考不同的第一手资料:

实物、文字、               图像都不可少,越多者而又相互吻合者越能反映历史事实。

                                           4、爱历史的民族才有光明远大的前途。

学习目标要三维目标和谐有序,即知识与能力并重,方法与过程并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渗透。

更重要的是学习目标呈现要灵活多样,要体现在板书的设计里;要融合在教学活动中;要集中在破解题目上;要升华在课堂小节中。

2、教学过程(9分)

创设教学情境的导入环节。

下面是开放校课堂教学实例。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导入环节:

师:

课前小调查,同学们在早餐上都吃些什么食物?

生:

吃包子、米饭、猪肉、馒头、花卷等等······

师:

同学们的早餐看起来还是很丰富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宋代时期人们吃些什么?

穿些什么呢?

生:

想知道。

师:

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去了解、认识宋代社会生活风貌。

(展示课件《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这是开放校评估我们教师所设计实施的导入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导入环节:

 今天老师带来两本书,一本就是我们上学期曾学过的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谁来告诉我,《史记》的作者、体例、记述的内容(生答)。

师在黑板上画简图(略)。

那第二本书又是什么呢?

它就是和《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

那么《资治通鉴》成书于何时,当时文学艺术方面又有哪些成就呢?

我们今天就共同来学习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这也是开放校评估我们教师所设计实施的导入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温故知新,常用的方法,但效果很好!

复习提问式的导入基本是不可取的。

外地的经验材料。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导入环节:

背景音乐 ,渲染气氛,幻灯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欣赏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文天祥)很聪明,这是文天祥为表达他忠心报国的思想而做的一首诗,诗中“汗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书简)为什么“汗青”是书简的代称呢?

原来竹简曾做过人们的书写材料,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汉朝)很好,两汉时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秦汉时期重大的科技成就,由于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非常昌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部分。

这是南京市的一位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

有什么看法?

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情趣,使学习活动变为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

设计具有启发性、逻辑性、发展性的问题。

开放校课堂教学实例。

《宋代社会风貌》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的问题设计。

1、宋朝服饰发生了那些变化?

2、宋朝服饰发生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宋朝饮食有哪些特点?

4、想一想:

为什么南宋羊肉价格高?

一般人很难吃到?

而鱼店相当多,南方人多半吃鱼?

5、宋代“市郊村野”和“都市街景”图里的住房有什么不同?

6、宋朝有哪些代步工具?

(为什么缺马呢?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便利人们出行的条件?

这是开放校课堂教学评估时教学设计,有什么看法?

问题的坡度要适宜,(3米高的悬崖谁也上不去,10米高的楼房可以轻松登顶)基本史实掌握要落实,史学方法与历史思维能力要了解与养育,历史概念的形成要实现,正确的观念与意识的培养要达成。

《宋元文化》的史学。

开放校课堂教学实例。

打开书和学案,读完请同学快速做学案第一部分填空题。

然后说一说《资治通鉴》作者、体例、内容。

那么《资治通鉴》是怎样得名的呢?

那为什么当时要编一部供统治者借鉴的书呢?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史学的成就《资治通鉴》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状况有没有关系。

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那么给我们后人是否也提供了借鉴呢?

我们能在历史找到一些例子吗?

再看看这位老师的问题衔接有什么特点?

《宋代社会风貌》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俗语讲“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王朝一代服”,那么宋代人穿些什么?

有什么特点?

下面我们师生共同去领略宋代的服饰文化。

(同学阅读教材;展示课件:

宋代服饰)同学们看的仔细认真,归纳的也较为准确,那么宋代的人的穿着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变化?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的所学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谈一谈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过渡语:

关于宋代的服饰文化,我们今天就了解认识到这,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宋代人吃些什么呢?

对于宋代的美食文化,我们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不妨走入宋代的城市与乡村。

(展示课件,宋代民居)

对于宋代的物质生活,我们了解认识到了他们的衣、食、住,接着我们再去看一看他们的代步工具有哪些?

我们在领略到宋代居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同时,接下来让我走进宋代城市,走进他们的节日去感受宋代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忆往昔,看今朝,同宋代相比我们当代生活方式有哪些改变?

再看看这位老师的问题衔接有什么特点?

《宋元文化》的史学

打开书和学案,读完请同学快速做学案第一部分填空题。

然后说一说《资治通鉴》作者、体例、内容。

那么《资治通鉴》是怎样得名的呢?

那为什么当时要编一部供统治者借鉴的书呢?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史学的成就《资治通鉴》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状况有没有关系。

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那么给我们后人是否也提供了借鉴呢?

我们能在历史找到一些例子吗?

是否有同感?

组织有条理、有层次、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差异。

教师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和了解学生一般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心理素质,更要兼顾每个生命个体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等,力求使教学的进度、深度和广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品行都能在学习期间获得最好、最快的发展。

3、方法手段(5分)

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

《学记》:

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哪位老师能说说这段话意思?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可以促使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和谐融洽。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走,学生受到鼓励,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学习成为易事,乐在其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启学生的思维,指点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难点,而不是全盘托出所有知识,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学法指导具体。

课前有预习:

了解知识结构,明确知识目标,认准疑难所在。

课上有比较:

在听讲过程中,侧重知识比较,印证观点正误,破解疑难问题,

课后有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掌握运用要诀,尝试迁移变化,感悟知识生成。

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动机的提纯,学习过程的激励,学习能力的转化,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反思,学习心得的交流,学习感悟的升华。

恰当的选择和组合使用教具、学具、电教媒体。

多媒体图文与声色并茂,动静结合,丰富了历史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内容多姿多彩。

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了历史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营造历史教学的新情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四要素:

   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灵魂。

   媒体:

科学运用各种媒体的技术是难点。

   资源:

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是难点。

   过程:

设计并组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核心。

4、教师基本功(10分)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艺,更要有高尚的品格修养和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懂得做人之道,汲取人生智慧,为未来生存发展并更好的适应服务于社会打好基础。

5、教师备课与作业(10分)

教案设计科学  学案设计适用。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是由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设计教法等一系列细致复杂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和基本功。

教学环节讲究启发的技巧,引导的技能,要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丝丝口里、环环相扣。

编写学案的原则:

要从导学的角度出发,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

依托学案,而不拘泥于学案,不仅让学生“学会”,更应该让学生“会学”,把方法的知识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维度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

1、主体地位(10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大学习方式)

课堂上尽可能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做到少讲、精讲。

教学要体现有效教学理念倡导的先学后教的过程,课前积极复习、预习、动手准备,课上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善于交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

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要营造融洽的课堂探究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

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善于开展探究式学习,从而学得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2、参与主动(10分)

精神饱满,有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勇于表现,乐于交流。

学习积极参加课堂学习活动,做到多层面、多形式、多感官的有效参与。

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参与意识强,参与率高。

3、思维活跃(10分)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质疑、探讨、议论、实践、勤于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能感知理解学习内容,善于发现思考,提出的见解与问题有独创性和挑战性。

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大胆猜想、善于运用、敢于创新。

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活跃。

外地的经验材料。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片段:

漫画远古北京人的一天。

课前大家已经看了老师给同学们发的历史学家贾兰坡先生写的《原始人的居民生活---北京人的一天生活》根据老师的要求,大家用漫画的形式来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才艺。

生1:

大家好,我画的是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早晨起床男人和女人们为今天的食物做准备,大家看:

第一幅是女人们去采集植物果实,第二幅是男人们在打猎,第三幅是老人们在照看孩子,第四幅是夜晚大家围坐在篝火前,烧煮食物,大家享受一天的劳动成果。

生2:

大家好,老师说的是想象画,我是用卡通形象来表现北京人的生活,大家不要奇怪呀。

我觉得火种对北京人很重要,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火堆,赶紧添加柴火,保护好火种。

第二幅画师男人们去打猎了,大家在追赶一头剑齿虎。

第三幅画是在一个绿树成荫的小溪边,女人们正在清洗今天采集的食物。

第四幅是画太阳下山了,大家回到洞口,坐在火堆旁,老人们在给孩子说故事,火堆上烤着今天的食物。

飘出了诱人的香味,我的口水快出来啦。

师:

描绘得太诱人了,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北京人的时代。

有一种观点认为,思维不是可以直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并由学生完全直接接受的那种东西,它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自己在经验中的摸索、体悟和积累,依靠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种摸索和体悟所得进行内化,从而逐渐掌握应该怎样思维。

可见“思维不可教”则正是从“思维不是教会的”这个意义上得出的结论。

知识的教又何尝不需要经由学生自我的理解、体悟和摸索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换句话说,教会学生思维,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一种“过程式知识”。

在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去积极获取如前人那样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了此目标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活跃。

4、合作交流(6分)

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和谐,学生主动参与,学得轻松愉快。

能进行自我评价,对同学的评价,并能相互纠错和帮助。

与老师、同学、教材有积极的信息交流。

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合作不只是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

   合作不只是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内容。

   合作不只是师生交往,还是一种资源共享。

5、效果明显(24分)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能运用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实达到90%。

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尝试迁移运用,解决疑难问题,感悟、体验、经历知识生成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达到90%。

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学习兴趣浓,思想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到落实。

学生对后续学习充满兴趣,更有信心获得再发展的能力。

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心理愿望,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教学效果到“学习效果”的改变,赋予了评价一个全新的内涵。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了吗?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学了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得有情趣、有意味吗?

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

-----叶圣陶

三、历史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总结与安排。

1、历史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总结:

穆海燕(12中)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国与国外)

李桂芬(大九)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实践探索史

赵慧举(13中)两次世界大战史(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索引)

沈宏(24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史(大国崛起之路与中国关系,县里组织的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许丹红(实验)治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于发展史(中考命题趋势研究,09模拟中国史部分汇编,历史学科中考范围内容标准三层次,2008、2009、2010我省三年中考试卷)

刘成(进修)三次科技革命史

教师上传QQ群共享学案情况

•       共有十八所学校的老师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2中、5中、8中、实验、12中、13中、14中、大九、伊九、17中、18中、河九、20中、21中、22中、23中、24中、25中。

(56篇)

其中下面五位老师完成的很出色。

20中邢彩虹(江南开发、宋元文化的两节课教学设计)

14中侯刚(宋代社会风貌的教学设计)

17中史艳华、李春艳,13中洪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与学案

没有完成任务的学校与老师。

  3中、4中、6中、7中、9中、27中、30中没有上传。

     上传的十八所学校中还有部分历史老师没有上传。

    

2、历史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安排:

穆海燕(12中)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赵慧举(13中)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

沈宏(24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许丹红(实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史

李桂芬(大九)新中国民族、国防、外交成就史

3、各个学校老师上传群空间(111471761)教学设计与学案。

•       七年级上:

1课3中,2课4中,3课5中,4课6中,5课9中,6--7课实验,8课12中,9课13中,10课14中,11课大九,12课伊九,13课17中,14课18中,15课20中,16课21中,17课22中,18课23中,19课24中,20课25中,21课27中,22课30中。

•       八年级上:

1课2中,2课3中,3课4中,4课5中,5课6中,6课7中,7课8中,8课9中,9--10课实验,11课12中,12课13中,13课14中,14课大九,15课17中,16课20中,17课21中,18课23中,19课24中,20课25中,21课27中,22课30中。

•       九年级上:

10课2中,11课3中,12课4中,13课5中,14课6中,17课7中,18课8中,19课9中,20课实验,21课12中,22课13中,23课14中。

•       九年级下:

1课大九,2课伊九,3课17中,4课18中,5课河九,6课20中,7课21中,8课景九,9课23中,14课24中,15课25中,16课27中,17课30中。

基本要求:

完成时间:

备课期间到第三周。

上传内容: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整个过程或课堂教学实录的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学设计(学案)。

没有电脑,不会电脑不是理由。

没有上传的学校与老师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一定要积极参与,保证上传材料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