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495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三年级12月份联考试卷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离不开这两种细胞器的参与

B.所有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甲、乙两种细胞器

C.甲、乙两种细胞器都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甲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甲为线粒体,乙为中心体。

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而中心体参与纺锤体的形成,A正确;蛔虫细胞不含线粒体,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B错误;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错误;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中心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2.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腺嘌呤,P表示磷酸

B.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C.1molATP水解,释放出30.54kJ的能量来自两个高能磷酸键

D.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的A代表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T表示三个(磷酸基团),可见,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A、D错误,B正确;1molATP水解,释放出30.54kJ的能量来自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C错误。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供能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将DNA分子中的碱基连接起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酶的本质及其作用机理、酶的特性、DNA连接酶的作用、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正确;DNA连接酶可将双连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

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过程②③④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B.过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

C.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

D.过程③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过程②和④都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催化过程②④的酶都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催化过程③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和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过程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①③中均有ATP生成,B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过程①②③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C正确;过程③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错误。

5.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错误的是

A.可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

B.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C.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先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D.提取含DNA的滤液可用香蕉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研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本题考查学生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及DNA的粗提取的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梨、苹果的果肉富含还原糖,且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是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性糖的理想实验材料,A正确;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因此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可检测脂肪,B正确;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向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溶液)4滴,摇匀,C错误;在提取香蕉的DNA时,在切碎的香蕉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收集滤液,D正确。

6.图甲、乙、丙、丁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图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

C.图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

D.图丁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组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图甲细胞呈现的特点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甲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次级卵细胞,A错误;图乙细胞呈现的特点是: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2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图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图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含0条染色单体,C错误;图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两极对应的两条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不同的基因,说明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

【点睛】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并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基因突变的特点、染色体组的内涵,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7.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

A.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B.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D.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A错误;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正确;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C错误;测交实验的结果出现1∶1分离比,与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的预期结论相符,所以假说成立,D错误。

8.下表是桃树花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数目

红花

白花

①红花×白花

503

511

②白花×红花

789

0

③红花×红花

1240

423

 

A.组合①的红花亲本与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

B.组合②③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C.若组合③的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交,则子代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1/2

D.若组合③的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白花所占比值为1/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表中信息分析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组合②中的白花与红花杂交,F1均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且双亲均为纯合子,组合③中的红花与红花杂交,F1中的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因此组合②③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B正确;组合①的红花与白花杂交,F1中的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1∶1,说明红花亲本与F1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A正确;若相关的基因用R和r表示,则组合③的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F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3RR、2/3Rr,F1中红花植株全部自交,子代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1/3RR+2/3×1/4RR=1/2,C正确;组合③的F1中红花植株产生的配子为2/3R、1/3r,让这些红花植株全部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白花所占比值为1/3r×1/3r=1/9,D错误。

【点睛】以“组合②或组合③中的亲、子代的表现型及其F1的性状分离比”为切入点,明辨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据此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9.下列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噬菌体的标记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开

C.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D.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可在含32P的细菌细胞培养基中培养细菌,获得32P标记的细菌,再用该细菌培养噬菌体,进而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错误;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正确;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与题意,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

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C.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原核生物一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也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所以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正确;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D和d控制的是同一性状,因此基因型为Dd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不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1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这个物种的部分基因,B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可见,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

1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B.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

D.运动时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体液免疫、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内环境pH的稳定依赖于缓冲物质的调节,A错误;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起从血浆中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即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C正确;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引起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D正确。

13.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人体通过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效应T细胞裂解

B.结核杆菌入侵时,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

C.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结核杆菌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抗体可与卡介苗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效应T细胞可裂解被结核杆菌寄生的靶细胞,A、C错误;结核杆菌入侵时,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暴露出结核杆菌特有的抗原,B正确;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14.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1

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答案】A

【解析】

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重力使生长素集中分布在根和顶芽的近地侧.对于根,由于对生长素敏感性对于芽,近地侧生长受抑制,背地侧生长快,故向地生长,而芽对生长素较不敏感,近地侧生长快于近地侧,故结合图乙分析,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C-D)mol/L,抑制根生长,促进芽生长,A正确;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芽,①代表根,B错误;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错误;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能存活的是①,含有芽,生成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生根,D错误。

【考点定位】生长素生理作用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根的向地性理解不清

根的向地性

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15.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K+通道

B.阻断了部分Na+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神经细胞内的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的内流,这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

曲线图显示:

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其动作电位的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峰值,说明用此药物处理后,导致内流的Na+减少,进而推知:

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断了部分Na+通道,B正确,A、C、D均错误。

1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

B.初生演替可以发生在陆地上,也可以发生在水体中

C.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和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一致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A错误;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可以发生在陆地上,也可以发生在水体中,B正确;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可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和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不一致的,D错误。

17.若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C.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D.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捕食关系的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物种丰富度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

甲、乙、丙、丁4个种群之间是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所以由这4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

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A正确;ab段乙种群数量减少、丙种群数量增多,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B正确;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C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D错误。

18.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短时间后将发酵瓶密闭

C.为了提高发酵产出量,果汁或豆腐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D.发酵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果酒、果醋、腐乳的制作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果酒、果醋的制作,选用的菌种依次为酵母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毛霉、酵母、曲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A错误;果酒发酵时需要先通气后密封,而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和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都是需氧型微生物,因此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时不需要将发酵瓶密闭,B错误;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生物,因此豆腐装瓶时不能装满发酵瓶,C错误;发酵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D正确。

19.下列关于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有利于酵母菌的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进行小火或间断加热

C.将溶化并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直接转移至注射器中

D.将制备好的凝胶珠放入氯化钙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左右

【答案】C

【解析】

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A正确;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焦糊,B正确;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需冷却后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再将混合液转移至注射器中,C错误;将与酵母菌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CaCl2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左右,以形成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D正确。

20.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Cpv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幼犬体内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CpvMcAb的制备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B.给幼犬注射CPV后,CPV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直接生产CpvMcAb

D.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A正确;给幼犬注射CPV后,会激发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若CPV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B正确;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并不都符合人们需要,还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CPVMcAb的杂交瘤细胞,C错误;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时期与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关系曲线图,以下对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

A.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

B.F〜H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B点和H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

D.H〜I段细胞中有可能含2个染色体组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

CD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所以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A正确;F〜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时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B点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H点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为零,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离的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C错误;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D正确。

2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B.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细胞呼吸产生的酒精

C.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的分离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上积累的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呈现,A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因此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细胞呼吸产生的酒精,B错误;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C错误;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染色体形成于细胞分裂期,因此用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错误。

23.对下列四图有关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切断甲图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体内细胞只与A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可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