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41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冀东水泥东山矿安全生产隐患

治理项目可研报告

 

前言: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的内容,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我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矿山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查,全面剖析了我矿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隐患和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意见,我矿按照文件精神及县级安全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对我矿申报的2016年安全隐患整改项目进行了多种方案的综合比较和投资估算,完成了《冀东水泥东山矿2016年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整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山设计生产能力190万吨/年,属于大中型山坡露天矿,矿石质量优良,矿区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但是由于矿区覆盖土层厚、覆盖面积大、矿石出露面积有限、截至目前矿山仍不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因为矿区长度小,道路布置困难等因素,矿山采用公路+溜槽开拓运输系统(在国内比较少见)。

另矿山需要大面积剥离,建有排土场。

以上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我矿的安全生产。

矿山安全隐患整改共需资金为万元,计划申请国家补助万元,占总投资的30%;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占总投资的10%;其余资金万元由企业自筹,占总投资的60%。

第一章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一、矿山基本情况

冀东水泥东山矿是冀东水泥凤翔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生产配套矿山,矿区总面积0.9752km²,地质储量6758.8万吨。

其中4—6勘探线部分面积0.26km²,储量3200万吨,是原天柱水泥矿山,后与冀东水泥合作,转让给冀东水泥凤翔有限责任公司;6—8勘探线部分是冀东水泥凤翔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进行祥勘后的扩大范围,面积0.7152km²。

1.1.1.1矿区位置

川口河水泥灰岩矿区的东矿区,位于凤翔县城北东约13km处,地理坐标:

东经107°29′27″—107°31′14″,北纬34°32′39″—34°34′1″。

矿区南北长约1.8km,北西南东宽0.6-0.93km,面积约1.35km2。

1.1.1.2矿区交通

矿区距西宝公路6km,南距陇海虢镇火车站40km,宝鸡经凤翔至麟游公路从矿区北面通过,交通运输便捷。

矿区距离拟建厂址约2km。

1.1.1.3矿区气候

矿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年均温11.4℃,一月均温-2.2℃,七月均温24.7℃,累年(≥10℃)积温4173℃;年降水量625mm;最大冻土深度33.2cm。

四季多风,以西北风为主,风速一般1.5~2.8m/s。

1.1.1.4自然地理

矿区地处于渭北黄土台原与北山邻接处之北山一侧,川口河纵贯矿区,次级沟谷比较发育,绝对海拔高度820—1132m,属中低山地形。

川口河两侧基岩裸露,山顶为黄土覆盖。

1.1.1.5矿区范围及周边情况

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而成,矿区面积0.975km2。

开采规模190×104t/a,开采标高由960m-1130m,开采对象为水泥用灰岩,拐点坐标如下:

矿区范围坐标表1-1

拐点坐标

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备注

X

Y

X

Y

1

3825020.00

36454530.00

3824965.00

36454452.00

2

3825020.00

36454940.00

3824965.00

36454862.00

3

3825425.00

36455000.00

3825370.00

36454922.00

4

3825438.00

36455791.00

3825383.00

36455713.00

5

3824520.00

36455630.00

3824465.00

36455552.00

6

3824425.00

36455000.00

3824370.00

36454922.00

7

3824470.00

36454610.00

3824415.00

36454532.00

8

3824620.00

36454440.00

3824565.00

36454362.00

2、周边矿权设置

在该区周边目前有8家采矿权设置,分别为:

(1)、姚家沟村采石场;

(2)、姚家沟村白灰厂;(3)、横水乡北务灰厂;(4)、雍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5)、齐村第一采石场;(6)、五曲湾乡王家源采石场;(7)、西白村采石场;(8)、大原村采石场。

二、矿区地质构造情况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南缘,南以凤翔-乾县大断裂为界与渭河新生界断陷相毗邻。

在沟谷深切的两侧主要出露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地层;二叠系陆相泥砂质碎屑岩不整合于奥陶系地层之上,零星分布于矿区以北;第四系黄土广泛分布于台塬区。

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程度中等,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和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

岩层局部受构造影响作用,产状略有扭曲,倾角变陡。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寒武系(∈)

寒武系地层简单,出露主要为上寒武统下段(∈31)和上寒武统上段(∈32)。

1)上寒武统下段(∈31)

分布于矿区南部。

又可细分为两层。

1上寒武统下段第一岩性层(∈31-1):

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夹含白云石灰岩、不等晶灰岩,厚度大于100m。

白云岩:

岩石呈灰白-深灰色,细晶结构,偶见砂屑及砾屑结构。

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含量一般大于95%,次含少量泥、碳质矿物、方解石及褐铁矿等矿物。

含白云石灰岩:

灰白-灰色,斑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方解石含量80-85%,白云石含量15-20%,偶见生物碎屑。

2上寒武统下段第二岩性层(∈31-2):

深灰色薄层状白云岩,分上下两部分。

下部为深灰色薄层白云岩偶夹黄褐色水云母页岩,厚度大于120m。

上部为深灰色薄层状白云岩夹厚层状白云岩,厚度大于100m。

2)上寒武统上段(∈32)

分布于矿区东山梁,北至姚家沟镇以南。

由灰白色—灰色厚层状、巨厚层状灰岩组成。

岩石的颜色深浅变化较大,但总体下部颜色较深,至上部颜色逐渐变浅。

岩石多为粉屑、砂屑、砾屑结构,局部为鲕状、生物碎屑结构,厚层—巨厚层构造,岩块多具蠕虫状构造。

岩石几乎全部由方解石组成,方解石含量一般达到99%,含极少量白云石、石英,含炭泥质、铁质矿物杂质。

局部重结晶,粒度一般不超过0.2mm。

该层厚度大于250m,为水泥用灰岩含矿层位。

(2)第四系(Q)

为风成黄土,褐黄色—黄褐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土质不均匀,因淋滤作用常见钙质集中形成的钙质结核层,单个钙质结核粒径多在1—3cm,最大可达10cm。

广泛分布于区内山顶黄土台塬区,最大厚度105m,在山坡缓坡地带也零星披覆,靠近沟谷地段覆盖较薄。

夹1-6层古土壤,厚度0~17.50m,与下伏地层呈被覆式不整合接触。

2.2构造

矿区范围内大面积覆盖更新统黄土(Q2+3eol),通过对矿区地层出露部分地质填图及钻探揭露,矿区地层为一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

受后期构造作用影响,局部岩层有一定波状起伏。

(1)褶皱:

地层受到区域构造应力挤压、拉伸作用的影响,矿区范围内岩层倾角变化很大。

在矿区南部上寒武统下段(∈31-1、∈31-2)白云岩岩层产状较陡,倾角70-80°,局部倒转;向北岩层产状逐渐变缓,倾角5-35°,并有一定的起伏。

矿区范围内发育的褶皱构造造成厚度略有变化,但对矿体的形态、矿层的连续性及矿体质量影响不大。

(2)断裂:

矿区范围内仅见一条较为明显的断层,编号为F2。

该断层位于矿区南部,走向北偏东70°方向,在矿区西南部地表出露,向西延伸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以下,ZK601、ZK801’两钻孔均见该断层。

断层面总体倾向340°方向,断层面倾角45-75°,自西向东断层面倾角逐渐变陡。

破碎带宽度约15-45m,由大小不等的角砾状灰岩碎块、断层泥、构造岩块组成,该断层在矿体资源量估算范围以外,对矿体的质量和连续性影响很小。

(3)节理、裂隙:

矿区岩矿体内节理裂隙发育,是主要的构造形迹。

根据野外进行的大量节理统计资料,走向10~190°方向,倾角50°

图4节理等密度图

左右节理发育程度很高,该组节理与其他节理相比较优势明显,为矿区最重要的一组节理。

矿区另外一组节理为上述节理共轭节理,走向100~275°、两组节理夹角约90°。

图5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该对共轭节理多呈闭合状,内无充填物,见水平擦痕,为剪切节理。

受力方向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与中新生代以来矿区范围所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

矿区节理倾角在40~70°的占比重较大,根据节理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多为斜向节理。

裂隙多见于近地表层,以风化裂隙、坡角卸荷裂隙为主,岩溶裂隙较少。

裂隙排列无序,裂隙面微张,上部多充填粘土。

据钻孔岩芯资料观察,深部裂隙减少,以闭合状为主,极少见粘土充填。

总之,矿区岩矿层分布较为稳定,虽发育褶皱、断层和节理、裂隙及零星岩溶空洞,但对矿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矿石质量变化无明显影响。

三、矿床赋存条件及矿石工业性质

(1)矿床赋存条件

凤翔县东山水泥用灰岩矿床属滨海~浅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矿床。

主要位于东山山梁,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Q3eol)以下。

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上统上段(∈32)浅灰白色~灰色厚层状灰岩岩层当中。

矿体连续、稳定性好,矿石有益组份高、有害组份低,质量好、变化小。

矿体内部无非矿夹层,矿床规模大。

矿层倾向大致340~20°,倾角南部较陡50~80°,北部较平缓5~30°。

控制的矿体东西宽约520米,南北长600米,在探矿工程控制深度范围内,未见矿体底板。

矿体顶、底板特征如下:

1)矿层(体)的顶板特征

核实范围地貌单元大部分位于黄土台塬区,矿体的顶板为第四系更新统黄土(Q2+3eol)。

黄土覆盖面积达0.78km2,黄土覆盖率达81%,仅靠近侵蚀沟谷地带基岩出露较好。

为查明更新统黄土厚度,核实过程中布设钻孔、电测深物探点进行勘查,基本查明了覆盖土层的厚度及分布规律,矿区范围内工程控制黄土覆盖厚度平均达到57.3m,在wt1206处黄土覆盖最深达到105m。

靠近侵蚀沟谷地段黄土覆盖厚度较小,位于矿区中部黄土台塬区黄土厚度很大,在小范围内受古地形影响黄土覆盖厚度变化也较大。

在资源量估算过程中根据探矿工程控制的深度,对覆盖黄土的体积进行了估算,该段黄土总体积1750×104m3。

风积黄土层由亚粘土、亚砂土组成,呈褐黄色~黄褐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蒙脱石、水云母及高岭土,颗粒均匀,土状结构,靠近黄土底部混少量灰岩砾石。

资源量核实过程中共取黄土分析样147件。

经取样分析,矿区覆盖黄土平均硅酸率(SM)3.22,铝氧率(AM)2.65,MgO为2.00%;K2O+Na2O为3.74%,SO3为0.020%,Cl为0.0057%,满足水泥配料粘土的质量要求。

建议开采时作为水泥粘土配料综合利用,以减少因矿山开采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能利用部分应堆放在固定排土场,避免引发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2)矿层(体)的底板特征

矿体直接底板为上寒武统下段第二岩性层(∈31-2)深灰色薄层状白云岩,该岩层仅在矿区南部Ⅵ勘探线地表出露,经取分析矿体底板CaO含量最大值48.87%、最小值32.03%、平均值39.35%;MgO含量最大值18.49%、最小值4.03%、平均值10.87%,不满足水泥用灰岩质量要求。

3)矿层(体)厚度及变化

根据基岩面古地形起伏较大判断,受新生代之前风化剥蚀影响,探矿工程控制矿体厚度均为残留厚度,核实工程控制的矿体最大厚度230m。

各个工程控制的矿体厚度见表3-1:

探矿工程控制矿体厚度表表3-1

工程编号

控制矿体厚度(米)

工程编号

控制矿体厚度(米)

工程编号

控制矿体厚度(米)

ZK601

118

ZK701

197

ZK801

125

ZK602

216

ZK702

230

ZK802

183

ZK603

159

ZK703

154

ZK803

182

以上厚度均为残留厚度。

(2)矿石工业性质

1)矿石矿物成份

灰岩:

几乎全部由方解石晶体组成,方解石含量大于98%。

含极少量白云石、石英、炭泥质矿物、褐铁矿等杂质。

局部重结晶,粒度一般不超过0.2mm。

2)矿石化学成份

照片4上寒武统上段(∈32)灰岩

核实工作过程中共在矿层中采取化学基本分析样382件,另外利用1983年《凤翔县川口河化工用石灰岩矿初步勘探报告》Ⅵ勘探线240件化学基本分析样。

根据分析结果,对矿石的主要化学有益成分CaO和有害成分MgO进行了统计、计算,统计结果见表3-2。

矿石CaO、MgO加权平均品位统计结果表(%)表3-2

品位

勘探线

CaO(%)

MgO(%)

备  注

Ⅵ线

55.19

0.43

全矿区CaO加权平均值为54.90%;MgO加权平均值0.34%。

Ⅶ线

54.88

0.29

Ⅷ线

54.65

0.33

经统计,在矿区范围内矿体CaO含量最大值55.85%、最小值49.68%、值54.90%,品位变化系数0.91;有害组分MgO含量最大值1.5%、最小值0.05%、加权平均值0.34%,品位变化系数6.49。

矿石有益组分CaO含量高,有害组分MgO含量低,矿石质量非常稳定,矿石质量好。

3)矿石中其它化合物成分

  矿石中的其它化合物成分SiO2、Al2O3、Fe2O3、Na2O、K2O、SO3、Cl-、烧失量等,用64件组合样进行了分析测试,所有样品指标均满足工业要求。

对组合样品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3。

组合分析统计结果表(%)表3-3

化学成分

SiO2

Al2O3

Fe2O3

K2O

Na2O

SO3

Cl-

烧失量

全矿区加权平均值

0.72

0.37

0.107

0.074

0.0150

0.020

0.0059

43.04

矿石中其它化合物成分含量为SiO2含量0.15~2.55%,平均0.72%;Al2O3含量0.15~0.75%,平均0.37%;Fe2O3含量0.044~0.32%,平均0.107%;K2O含量0.012~0.25%,平均0.074%;Na2O含量0.002~0.069%,平均0.015%;SO3含量0.005~0.085%,平均0.02%;Cl-含量0.0017~0.013%,平均0.0059%;烧失量41.94~43.62%,平均43.04%。

所有样品各项指标均满足矿石质量要求。

4)矿石多元素组成

a、化学全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矿石的氧化物组分特征,矿层(体)中共采取12件样品进行了矿石化学全分析,矿石氧化物组分以CaO为主,其它氧化物含量低,无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b、微量元素

矿石所含的微量元素经光谱分析测试,矿石中贵金属元素含量低,无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有毒、有害元素Pb、Cr、P含量低,Hg、Ag、S、Pt等低于分析检出灵敏度,未检出。

因此,矿石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对矿石质量、矿山开采的安全生产环境无明显影响。

5)矿石的主要有益、有害组分

矿石的主要有益组分为CaO,全矿区矿石CaO加权平均值为54.61%。

矿石的主要有害组分为MgO、K2O、Na2O、Cl-、SO3等,MgO主要赋存于白云石中,当白云石含量较高时,矿石表现出一些白云岩的特征。

岩性层的矿石中白云石含量普遍很低,全矿区矿石MgO加权平均值为0.34%,其含量全部符合矿石工业指标的质量要求。

全矿区矿石中K2O+Na2O、Cl-、SO3等均未超限。

6)矿石的自然类型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能等特征,矿石为中厚层~厚层状灰岩。

该类型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另有极少量白云石、含泥质和铁质矿物,为微晶~细晶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矿石质纯性脆,贝壳状断口,质量较佳,矿石质量好。

矿石体重2.70吨/米3。

7)矿石的工业品级

矿区矿石化学成分经分析测试,矿石CaO、MgO含量均达到了东山水泥用灰岩矿核实工业指标中Ⅰ级工业品的质量要求,又无明显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差异,全部属水泥用灰岩Ⅰ级品。

矿区矿石化学成分经分析测试,矿石CaO、MgO含量均达到了东山水泥用灰岩矿核实工业指标中Ⅰ级工业品的质量要求,又无明显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差异,全部属水泥用灰岩Ⅰ级品。

8)矿石体重

矿石体重介于2.68~2.72g/cm3之间,取其平均值为2.70g/cm3。

四、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水文地质条件

4.1.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渭北黄土台塬区孤丘状山脉地带,山脊舒缓起伏。

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属于渭河一级支流漆水河补给区,矿区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无常年流水。

区域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属于渭北黄土台塬南部北山南缘基岩孔隙水和裂隙岩溶水含水区。

含水层为中生代、新生代砂岩和下古生代寒武系上统碳酸盐岩。

地下水的赋存规律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密切相关,分布受构造断裂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和岩溶裂隙中,富水性极不均匀。

据区域资料,砂岩中的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赋存在岩石孔隙、裂隙中,富水性较差;裂隙岩溶水具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规律性变化。

矿区附近裂隙岩溶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溪、库的漏失补给,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在构造断裂带或节理裂隙较发育的碳酸盐岩层中,能打出水量较丰富,水质良好的裂隙岩溶水。

4.1.2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矿床地表沟谷呈树枝状,无常年流水,仅在雨季或暴雨之后,形成季节性或间歇性流水,流向顺地形坡降,总体由山脊向北、向南沿冲沟排出矿区,最终汇入川口河。

矿区范围内未见泉水露头。

矿区最高海拔位于“大岭上”,海拔1130.7m,最低处位于矿区的西侧的川口河,海拔840.2m,相对高差292.5m。

以东山梁为界西部山势较陡,山体坡角一般不大于45°,东部地势相对较缓,山体坡角约30°左右。

矿区黄土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差;碳酸盐岩为含水层,岩体中断裂和岩溶不甚发育,构造节理和近地表发育的风化裂隙是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通道。

核实过程中在860m标高以上无地下水出露。

说明矿区地下水位处于更低的高程处,埋藏较深,对矿床开采无直接影响。

资源量估算最低标高为860m,位于当地局部侵蚀基准面840.2m以上。

因此,矿床开采时的采场降雨汇水,除一部分沿节理裂隙入渗补给地下水外,剩余部分可利用地形坡降能顺畅排泄。

总之,本矿床属于透水不含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4.1.3岩溶

矿区岩溶主要表现有下列3种类型:

(1)裸露地表的碳酸盐岩表面溶蚀的孔洞和沟槽。

形态有近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溶蚀深度一般数十厘米,最深可大于1m,孔洞内充填以碎石和粘土等。

(2)裂隙岩溶。

沿节理、裂隙呈条带状分布,延伸长度、深度较大,形态不规则,洞内基本无充填物,洞壁方解石晶族发育,方解石晶体完好,呈半透明状,另见小型钟乳石柱、石笋、石芽等。

(3)寒武系灰岩层顶部古风化壳上的溶蚀。

矿区内分布局限,仅见于黄土盖层与灰岩的接触部位,厚度0~2m不等,以灰岩碎块为主,混入较多高岭土,呈“白矸”石状。

综上所述,矿区发育的岩溶与我国北方岩溶特征基本一致,程度较弱,属于弱岩溶发育区。

局部岩溶的存在对矿山开采影响不大,引起资源量估算的误差轻微。

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属Ⅲ类Ⅰ型水文条件,适合露天开采。

4.1.4矿区供水条件

矿区无地表水分布,地下水埋藏较深。

矿区西部有川口河流经,上游距离矿区4km有白荻沟水库。

今后矿山开采时生产用水取之川口河经流,生活用水取之厂区井水。

4.2工程地质条件

4.2.1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矿区地层结构简单,由第四系黄土和寒武系上统碳酸盐岩组成。

依据岩土体的物质组成、组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能可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岩组,其特征分述如下:

4.2.2第四系更新统黄土(Q2+3eol)

  褐黄色,主要为粉质粘土,土质均匀,含钙质结核、蜗牛壳和植物根茎,偶见灰岩碎石。

针孔、虫孔、大孔隙发育,垂直节理发育,夹多层古土壤层。

后者呈棕红色,厚1~2m,其底部含较多钙质结核。

具有湿陷性,稍湿,硬塑。

广泛分布在矿体顶部。

在资源量核实过程中,在覆盖钻孔中采取多件黄土常规样、直接剪切样对黄土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

4.2.3寒武系上统碳酸盐岩坚硬岩组(∈3)

浅灰至灰色灰岩,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含少量白云石及泥质、铁质矿物,基本未蚀变,细晶结构,粒屑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厚层状

构造。

层理、层面和节理面为岩体主要结构面。

地表无全风化层,近地表岩体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多见粘土充填,为强风化层,岩体呈碎块状。

深部岩体完整性好,呈大块状镶嵌结构。

4.2.4断裂构造工程地质特征

矿区内仅见一条断层,断层走向80~260°,倾角40~70°,破碎带宽度20~40m,破碎带由断层角砾、断层泥组成,断层周围岩体较破碎。

断层破碎带属软弱岩层,如处理不当,开采过程中高边坡顺断层破碎带处滑动,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开采时应引起重视。

4.2.5矿体顶板稳定性

矿体顶部广泛覆盖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厚度较大,最深达到108m,在开采过程中属于外剥离。

开采过程中在矿区范围内高边坡顶部多处将形成高80~100m的黄土边坡;黄土与基岩面亦为结合薄弱面,遇水黄土易沿基岩面产生滑动。

所以黄土边坡的稳定性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矿坑边坡岩体的稳定性

矿层是矿坑边坡的主要岩体。

岩性为灰岩,亮晶结构,细晶结构,碎屑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工程岩体划分为较坚硬岩石。

层面、层理和节理是岩体的主要结构面。

地表和近地表处岩体因风化呈碎石状、碎块状结构,深部呈大块状镶嵌结构。

故矿层构成的矿坑边坡岩体,稳定性迄地表至深部由较差、渐变为一般、至良好。

矿体内部发育的小型构造破碎带,属软弱夹层,开采时在边坡部位应当予以清除或者加固,以防止块石沿薄弱面崩落。

影响矿坑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矿层岩体的结构面—层理、层面和节理裂隙。

岩体存在的结构面在采矿过程中利弊互现,一方面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程度与矿石开采的单位炸药爆破率正相关,通常结构面越发育,越易于开采;另一方面,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直接影响着矿层或夹层岩体自身和矿坑边坡的稳定性,结构面越发育,稳定性越差。

矿层中发育的“X”节理,把岩体切割成规模大小不等的楔形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应予以重视,视其影响程度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杜绝诸如开采矿坑边坡或采矿台面的崩塌和滑塌现象发生。

(2)黄土层工程性能

矿体顶板——覆盖黄土层,即第一工程地质岩组。

黄土具有湿陷性,经采取原状土进行浸水试验,约90%的土样自重湿陷系数δzs>0.015,计算的自重湿陷量△zs在14.60~40.70cm之间,总湿陷量△s在47.3~108.7cm。

依据有关规范判定该土层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Ⅲ~Ⅳ(严重)级。

另据土分析结果计算统计,参照相关规范,建议黄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fk采用140Kpa。

综上,本灰岩矿床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二级。

总之,矿区构造简单~中等,场地稳定性较好。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中等,适合露天开采。

矿山建设中一些永久性构筑物或基底荷载较大的构筑物时,应做专门工程地质勘察,以查明所在位置的岩石、土层的工程地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4.2.6开采后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及预测评价

矿山在未来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水平台段的降低,在采场周边会形成高度不等的开采边坡,中下部为基岩,上部为黄土。

边坡的稳定性程度,是采矿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