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643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docx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

学科建设思路(通用3篇)

第一篇:

学科建设思路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

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

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

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

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

但是,专业建设毕竟不同于学科建设,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的支撑,,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

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途径与对策

1调整学科布局,凝炼学科发展方向

学科布局是指,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

学科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

首先,要认清学校自身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

在学科的设置上首先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原有的己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学科,应逐步加以调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学科,应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设置。

其次,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包括、、等条件,切忌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科上的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门学科,这不仅将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降低学科水平。

再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设置新兴学科,由于校情、区情的不同,一所学校不可能在所有的新兴领域中都去布点。

对地方木科院校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新学科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从中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布点。

最后,在调整学科布局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和发展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学科的个性特征或学科特色,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或办一学特色,会影响、带动高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

确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能够使大学学科核心能力更加具体化、目标化。

首先,通过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来凝练方向,学科负责人和方向负责人通过对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把学术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研究目标而努力;

然后根据研究方向进行资源配置,引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科的研究方向趋同,对流离于学科方向的教师可能就拿不到资源,迫使他们的研究方向慢慢地转变,再通过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通过开展学科内部成员的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等形式,加强学科成员之间研究领域的了解,并寻找交叉点,相互弥补学术上的不足,切实加强合作,做大项目,出大成果,是凝练学科方向的有效途径。

其次,还要了解、分析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走势,实事求是地评价各个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

再次,研究方向的数量要适度,过多则力量分散,难以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品径过窄,发展后劲不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方向选择上应坚持:

一是本体观念,即从现有学科上进行建设,在现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加以发展;二是特色观念,学科方向的特色是学科生命力所在;三是创新观念,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的急剧增加,学科发展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才能持续发展;四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观念,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依托地方经济而产生和发展的,地方经济是学科建设的土壤,是科研的动力,是人才的市场.

2遴选学科带头人,建设学科发展团队

(1)加大引进学科带头人力度,通过面向国内外引进和遴选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带动学科的发展,对符合条件,并引进回来的高科技人才,为了让其尽快开展科研工作,无论是在生活、实验用房,还是在仪器设备、通讯手段的配备及科研启动经费的落实上,引进的学校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并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以尽快发挥作用。

当然,在学科带头人引进的机制上要采取灵活的政策,对于一些力量薄弱的学科,可以采取智力引进办法,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每年在校工作一定的时间,发给相应的工资、校内津贴并提供住房等。

这种智力引进可带来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进展、新方法,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青年教授的成长。

(2)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

(3)努力营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选拔任用和培养机制,建立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和淘汰机制,通过严格把关、公平竞争、择优明确、重点培养、专项资助、动态管理和滚动发展等措施,把有强烈事业心和献身拼搏精神,在实践中已做出成绩,取得重大成果,有较强科研教学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选拔出来,并给予重点扶持和支持,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3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发展环境(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就是实训基地吧?

学科基地建设是建立在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它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等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科基地是人才培养、科技经济服务和教育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一流的学科要求有一流的教学、工作条件和一流的研究平台。

一流的教学条件指与学科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一流的工作条件是指为教师特别是学术骨干和教学管理创造适合学科专业要求的工作条件和设备;一流的研究平台是指最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手段和畅通和获取学术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

而这一切都与学科基地息息相关。

我国为加速学科基地建设,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各省各高校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基地和研究中心。

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基地建设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在使用上,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地方本科院校要推进学科建设,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氛围。

学科环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硬”环境,二是“软”环境。

“硬”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拥有省内一流的教学科研信息服务体系,二是要和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和国外大学建立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

“软”环境则主要体现在校内。

地方本科院校在营造学科建设的“硬”环境方面作用有限,但在营造“软”环境方面却大有可为。

因此,首先要使学校的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意义,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学校领导和院、系负责人,要把学科建设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广大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各职能部门和职员,要为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

其次,要有学科的交叉渗透,形成一种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学术氛围。

创造和谐、民主、团结、有凝聚力的环境;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成员间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每个人的学术见解,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同时也要使成员相互之间形成一种补充关系,相互尊重,充分发挥群体力量。

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学术管理体制,要坚持学术自由原则,要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实行民主管理。

最后,要营造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

建设和发展学科,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长期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且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扩大,学术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学科的发展和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学科建设还必须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

4健全学科建设体制,完善学科发展机制

首先,要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目标。

学科建设规划应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国家和地方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来制定,并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目标相一致。

且具有科学性、前进性、前瞻性,同时具有层次性,既有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也有系(院、部)的学科建设目标;一既有职能部门的目标,又有学术队伍中个人的目标。

以优势形成特色,以特色保证优势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一般来说,须遵循两大规律:

一是社会的需要,这是构成学科发展、改造、再建设的动力;二是学科本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所构成的学科新陈代谢。

如果学科形不成优势和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形成一流。

这里所讲的优势和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

一是该学科是本校的学术强项。

二是该学科为地方经济所急需。

三是该学科是本校的学科群中的领头学科,推动并带动其他相应学科的联动发展。

四是该学科是其他高校无法取而代之的学科。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确立以优势形成特色、以特色保证优势的科学理念,深入而扎实地开展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工作。

再次,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科的过程管理,强化年度考核制度,并视年度考核结果调整学校对学科的投入力度,以/重点学科重点投入,重点投入重点产出,多产出,多投入0为依据,将每年的学科建设经费分成基本运行经费和目标建设经费,目标建设经费待学科完成建设目标后,学校才予以投入,并打破原来学科建设成效好与坏一个样的格局,形成以产出计算学科年度建设经费,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的风险。

同时采用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强化学科专家组的集体决策,合理处理了个体与集体决策和有机统一。

最后,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打破部门壁垒,又要各部门协同作战。

如果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掣肘,就很难形成合力,并且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在学院总体规划指导下,各系部要负责制定本单位学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人事、教务、科研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管理和检查评估职能,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保证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

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

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2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第二篇:

学科建设思路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

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

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

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

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

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

但是,专业建设毕竟不同于学科建设,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的支撑,专业建设需要面向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专业内涵,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

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途径与对策

1调整学科布局,凝炼学科发展方向

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

学科的设置和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

首先,要认清学校自身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

在学科的设置上首先必须立足地方经济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原有的己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学科,应逐步加以调整;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学科,应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设置。

其次,要考虑本校的现有资源情况,包括学术带头人、学科基础、经费等条件,切忌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学科上的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门学科,这不仅将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降低学科水平。

再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设置新兴学科,由于校情、区情的不同,一所学校不可能在所有的新兴领域中都去布点。

对地方木科院校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新学科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从中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布点。

最后,在调整学科布局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和发展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学科的个性特征或学科特色,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或办一学特色,会影响、带动高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

确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能够使大学学科核心能力更加具体化、目标化。

首先,通过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来凝练方向,学科负责人和方向负责人通过对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把学术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研究目标而努力;

然后根据研究方向进行资源配置,引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科的研究方向趋同,对流离于学科方向的教师可能就拿不到资源,迫使他们的研究方向慢慢地转变,再通过加强学术交流,特别是通过开展学科内部成员的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等形式,加强学科成员之间研究领域的了解,并寻找交叉点,相互弥补学术上的不足,切实加强合作,做大项目,出大成果,是凝练学科方向的有效途径。

其次,还要了解、分析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走势,实事求是地评价各个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

再次,研究方向的数量要适度,过多则力量分散,难以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品径过窄,发展后劲不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方向选择上应坚持:

一是本体观念,即从现有学科上进行建设,在现有的优势学科基础上加以发展;二是特色观念,学科方向的特色是学科生命力所在;三是创新观念,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的急剧增加,学科发展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才能持续发展;四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观念,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依托地方经济而产生和发展的,地方经济是学科建设的土壤,是科研的动力,是人才的市场.

2遴选学科带头人,建设学科发展团队

(1)加大引进学科带头人力度,通过面向国内外引进和遴选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带动学科的发展,对符合条件,并引进回来的高科技人才,为了让其尽快开展科研工作,无论是在生活、实验用房,还是在仪器设备、通讯手段的配备及科研启动经费的落实上,引进的学校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并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以尽快发挥作用。

当然,在学科带头人引进的机制上要采取灵活的政策,对于一些力量薄弱的学科,可以采取智力引进办法,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担任兼职教授,每年在校工作一定的时间,发给相应的工资、校内津贴并提供住房等。

这种智力引进可带来国内外科技新动态、新进展、新方法,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青年教授的成长。

(2)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

(3)努力营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选拔任用和培养机制,建立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的竞争和淘汰机制,通过严格把关、公平竞争、择优明确、重点培养、专项资助、动态管理和滚动发展等措施,把有强烈事业心和献身拼搏精神,在实践中已做出成绩,取得重大成果,有较强科研教学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选拔出来,并给予重点扶持和支持,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3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发展环境(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就是实训基地吧?

学科基地建设是建立在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上的,它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等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科基地是人才培养、科技经济服务和教育文化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科建设的依托。

一流的学科要求有一流的教学、工作条件和一流的研究平台。

一流的教学条件指与学科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一流的工作条件是指为教师特别是学术骨干和教学管理创造适合学科专业要求的工作条件和设备;一流的研究平台是指最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手段和畅通和获取学术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

而这一切都与学科基地息息相关。

我国为加速学科基地建设,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各省各高校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实验基地和研究中心。

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基地建设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在使用上,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地方本科院校要推进学科建设,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氛围。

学科环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硬”环境,二是“软”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