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323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docx

机械密封和O型圈知识

泵用机械密封的安装和使用机械密封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泵。

机械密封是一种精度较高的密封装置,对安装和使用条件均有一定的要求。

1、机械密封安装使用的一般原则

(1)弄清设备的情况,要了解设备转轴的转速、轴径;设备制造精度及密封腔尺寸,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以及设备在生产工艺中的地位等要做全面均衡的考虑。

(2)估算介质压力。

泵的密封腔压力一般不是泵的出口压力,而是低于泵的出口压力

(3)弄清密封介质情况。

要了解密封介质的状态,
是气态还是液态,介质是否含颗粒及颗粒状况;了解介质的性质、温度,以便合理选型及采取必要的冷却、冲洗、润滑措施。

2、机械密封安装使用的技术要求

(1)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的径向跳动公差应符合表1。

轴或轴套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外径尺寸公差为h6。

(2)传动轴的轴向窜动量不超过0.2mm。

(3)密封腔体端面对轴表面的跳动公差应符合表2

表1径向跳动公差

(4)轴或轴套的端面及密封腔体的端面要有倒角。

(5)当输送介质温度偏高、过低或含有杂质颗粒、易燃、易爆、有毒时,应采取相应的阻封、冲洗、冷却、过滤等措施。

(6)对某些靠弹簧传动的机械密封必须注意弹簧的旋向,即轴旋转方向应使弹簧越来越紧,否则会造成密封失效,弹簧旋向的选择由下述方法确定:

由静环向动环看,轴顺时针旋转用右旋弹簧,反之,则选用左旋弹簧。

3、机械密封的安装方法

机械密封部件无论从制造精度上或安装精度上要求都很严格,如果安装不当,就会影响密封的寿命和密封性能,严重时将会使密封迅速失效。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安装注意事项

①检查要进行安装的机械密封的型号、规格是否正确无误,零件是否缺少。

②检查机械密封各元件是否有损坏,特别是动环和静环的密封端面是否碰伤,如发现损坏时,需进行返修或更换新的零件。

各密封元件需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保持各元件表面无灰尘、异物。

③轴或轴套表面及密封腔内壁、密封端盖内表面是否有毛刺、沟痕等。

如发现毛刺、沟痕时应修平、打光,并用汽油或煤油清洗,保持清洁,不许有灰尘杂物附在表面上。

④不要用不干净的布或棉纱布擦洗动环和静环表面,应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脱脂棉之类的东西擦洗。

⑤装配过程中应保持清洁,保证动环、静环的密封端面不被划伤、碰破,为了更于装入,装配时应在轴或轴套表面、压盖与密封圈配合表面涂抹机油,以免启动瞬间产生干摩擦。

装配顺序

①机械密封静止部件的组装:

a.将防转销装入密封端盖相应的孔内;

b.将静环密封圈套在静环上,将静环装入密封端盖内,要注意使防转销进入静环凹槽内。

安装压盖时,注意不要使静环碰轴。

螺栓应分几次均匀拧紧。

②机械密封旋转部件组装:

将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依照先后次序逐个组装到轴上。

若有轴套,则要在外面把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依次组装到轴套上,然后将装有机械密封旋转部件的轴套装到轴上。

③端盖装在密封体上,并用螺钉均匀拧紧。

④盘动试车是否轻松,若盘不动或吃力,则应检查装配尺寸是否正确。

4、机械密封运转的故障处理

1开始就泄露

①检查装配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弹簧压缩量是否符合规定。

②检查动环、静环的密封端面是否损坏。

③检查密封端面是否端正。

2运转中泄露量突然过多,此时应停车进行检查

①检查动环、静环密封端面的磨损情况与表面质量的变化,若已破坏则应返修或更换新件。

②检查动环、静环的辅助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V型圈的唇口应朝向压力端)、有无损坏。

若安装有误则重新安装,若已损坏则应重新换件。

③检查密封腔体内是否混入固体杂质,传动座内是否充满了杂质,影响动环的轴向浮动和弹簧的补偿。

④检查紧定螺钉是否松动,是否影响机械密封的正常工作状态。

⑤检查固定端盖的螺钉是否松动,而引起密封端盖的偏斜。

⑥检查泵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振动是否超过使用的技术要求。

⑦若是装轴套的情况,检查轴套与轴之间的密封是否损坏,位置是否正确。

⑧检查密封体内有无密封液循环,机械密封是否处于干摩擦状态

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

(l)轴套与轴间的密封;

(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

(3)动、静环间密封;

(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

(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一般来说,轴套外伸的轴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泄漏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但需细致观察,特别是当工作介质为液化气体或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时,相对困难些。

其余的泄漏直观上很难辩别和判断,须在长期管理、维修实践的基础上,对泄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研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一、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

1.安装静试时泄漏。

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

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

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

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2.试运转时出现的泄漏。

泵用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的泄漏。

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

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l)操作中,因抽空、气蚀、憋压等异常现象,引起较大的轴向力,使动、静环接触面分离;

(2)对安装机械密封时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端面严重磨损、擦伤;

(3)动环密封圈过紧,弹簧无法调整动环的轴向浮动量;

(4)静环密封圈过松,当动环轴向浮动时,静环脱离静环座;

(5)工作介质中有颗粒状物质,运转中进人摩擦副,探伤动、静环密封端面;

(6)设计选型有误,密封端面比压偏低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

上述现象在试运转中经常出现,有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静环座等予以消除,但多数需要重新拆装,更换密封。

3.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

离心泵在运转中突然泄漏少数是因正常磨损或已达到使用寿命,而大多数是由于工况变化较大或操作、维护不当引起的。

(1)抽空、气蚀或较长时间憋压,导致密封破坏;

(2)对泵实际输出量偏小,大量介质泵内循环,热量积聚,引起介质气化,导致密封失效;

(3)回流量偏大,导致吸人管侧容器(塔、釜、罐、池)底部沉渣泛起,损坏密封;

(4)对较长时间停运,重新起动时没有手动盘车,摩擦副因粘连而扯坏密封面;

(5)介质中腐蚀性、聚合性、结胶性物质增多;

(6)环境温度急剧变化;

(7)工况频繁变化或调整;

突然停电或故障停机等。

离心泵在正常运转中突然泄漏,如不能及时发现,往往会酿成较大事故或损失,须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泵用机械密封检修中的几个误区

1.弹簧压缩量越大密封效果越好。

其实不然,弹簧压缩量过大,可导致摩擦副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导致密封失效。

2.动环密封图越紧越好。

其实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

一是加剧密封圈与轴套间的磨损,过早泄漏;二是增大了动环轴向调整、移动的阻力,在工况变化频繁时无法适时进行调整;三是弹簧过度疲劳易损坏;四是使动环密封圈变形,影响密封效果。

3.静环密封圈越紧越好。

静环密封圈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但过紧也是有害的。

一是引起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二是静环材质以石墨居多,一般较脆,过度受力极易引起碎裂;三是安装、拆卸困难,极易损坏静环。

4.叶轮锁母越紧越好。

机械密封泄漏中,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轴间泄漏)是比较常见的。

一般认为,轴间泄漏就是叶轮锁母没锁紧,其实导致轴间泄漏的因素较多,如轴间垫失效,偏移,轴间内有杂质,轴与轴套配合处有较大的形位误差,接触面破坏,轴上各部件间有间隙,轴头螺纹过长等都会导致轴间泄漏。

锁母锁紧过度只会导致轴间垫过早失效,相反适度锁紧锁母,使轴间垫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在运转中锁母会自动适时锁紧,使轴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5.新的比旧的好。

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渗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

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

6.拆修总比不拆好。

一旦出现机械密封泄漏便急于拆修,其实,有时密封并没有损坏,只需调整工况或适当调整密封就可消除泄漏。

这样既避免浪费又可以验证自己的故障判断能力,积累维修经验提高检修质量。

机泵机械密封的安装、使用技术要领和技术要求

机泵机械密封的安装、使用技术要领和技术要求

机泵的机械密封是精密的部件,制造精度及安装精度要求都很严格,如果装配不当就会影响密封性能,要正确安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机泵机械密封的安装和技术要求

1、对机、泵以及机械密封的配合部分技术要求:

a.轴弯曲度最大不得超过0.05mm。

b.部件内各零件均符合图纸要求。

b.上紧压盖时应在联轴器找正后进行,压紧螺丝应均上紧,防止法兰面偏斜。

c.弹簧的压缩量按图纸规定进行允许误差±2mm。

c.轴在安装机械密封处的振摆量不得大于0.1mm。

c.轴的轴向窜动量不允许大于0.5mm。

d.安装机械密封部位轴制造公差为h8,光洁度1.6。

e.安装动环密封圈的轴(轴套)端部以及安静环密封圈的密封压盖(或壳体)的端部应做成倒角并修光。

2、泵用机械密封的安装要求:

d.动环安装后必须保证动环能在轴上灵活移动。

泵用机械密封的冷却和冲洗

1、第一种冷却形式由水泵的出口或高压端,将输送的干净介质,直接冲洗密封端面,然后进入泵腔内,通过介质的不断循环,将磨擦端面的的磨擦热带走达到冷却的效果。

2、第二种冷却方式

在第一种冷却形式的基础上在静环的背部增加一冷却水套,冷却效果有所改善,并可以冲洗,收集泄露出来的液体。

当密封介质温度>150℃时除了在冷却水套中通过冷却水及静环背部冷却外,应采取强制冷却措施。

即从泵出口的干净介质应预先经热交换器冷却至50℃时。

再进入密封腔冷却冲洗,该形式是冷却效果最良好的一种。

3、如介质中含有颗粒或杂质,必须采用过滤措施,把常温干净冲洗液输入密封腔内。

机械密封安装、使用技术要领

1、安装时在与密封相接触的表面应涂一层清洁的机械油,以便能顺利装;

2、设备的密封腔部位在安装时应保持清洁,密封零件应进行清洗,保持密封端面完好无损,防止杂质和灰尘带入密封部位;

3、在安装过程中严禁敲打和碰击,以免使机械密封付破损而造成密封失效;

4、设备转轴的劲向跳动应≤0.04毫米,轴向窜动量不允许大于0.1毫米;

5、安装静环压盖时,拧紧螺丝必须受力均匀,保证静环端面与轴垂直求;

6、安装后用手推动动环,能使动环在轴上灵活移动,并有一定弹性;

7、安装后用手盘动转轴、转轴应无轻重感觉;

8、设备在运转前必须充满介质,以防止干摩擦而使密封失效;

9、对易结晶、颗粒介质,对介质温度>80℃时,应采取相应的冲洗、过滤、冷却措施,各种辅助装置请参照机械密封有关标准

泵用机械密封的安装和使用

机械密封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泵。

机械密封是一种精度较高的密封装置,对安装和使用条件均有一定的要求。

1、机械密封安装使用的一般原则

(1)弄清设备的情况,要了解设备转轴的转速、轴径;设备制造精度及密封腔尺寸,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以及设备在生产工艺中的地位等要做全面均衡的考虑。

(2)估算介质压力。

泵的密封腔压力一般不是泵的出口压力,而是低于泵的出口压力

(3)弄清密封介质情况。

要了解密封介质的状态,
是气态还是液态,介质是否含颗粒及颗粒状况;了解介质的性质、温度,以便合理选型及采取必要的冷却、冲洗、润滑措施。

2、机械密封安装使用的技术要求

(1)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的径向跳动公差应符合表1。

轴或轴套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外径尺寸公差为h6。

(2)传动轴的轴向窜动量不超过0.2mm。

(3)密封腔体端面对轴表面的跳动公差应符合表2

(4)轴或轴套的端面及密封腔体的端面要有倒角。

(5)当输送介质温度偏高、过低或含有杂质颗粒、易燃、易爆、有毒时,应采取相应的阻封、冲洗、冷却、过滤等措施。

(6)对某些靠弹簧传动的机械密封必须注意弹簧的旋向,即轴旋转方向应使弹簧越来越紧,否则会造成密封失效,弹簧旋向的选择由下述方法确定:

由静环向动环看,轴顺时针旋转用右旋弹簧,反之,则选用左旋弹簧。

3、机械密封的安装方法

机械密封部件无论从制造精度上或安装精度上要求都很严格,如果安装不当,就会影响密封的寿命和密封性能,严重时将会使密封迅速失效。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安装注意事项

①检查要进行安装的机械密封的型号、规格是否正确无误,零件是否缺少。

②检查机械密封各元件是否有损坏,特别是动环和静环的密封端面是否碰伤,如发现损坏时,需进行返修或更换新的零件。

各密封元件需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保持各元件表面无灰尘、异物。

③轴或轴套表面及密封腔内壁、密封端盖内表面是否有毛刺、沟痕等。

如发现毛刺、沟痕时应修平、打光,并用汽油或煤油清洗,保持清洁,不许有灰尘杂物附在表面上。

④不要用不干净的布或棉纱布擦洗动环和静环表面,应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脱脂棉之类的东西擦洗。

⑤装配过程中应保持清洁,保证动环、静环的密封端面不被划伤、碰破,为了更于装入,装配时应在轴或轴套表面、压盖与密封圈配合表面涂抹机油,以免启动瞬间产生干摩擦。

装配顺序

①机械密封静止部件的组装:

a.将防转销装入密封端盖相应的孔内;

b.将静环密封圈套在静环上,将静环装入密封端盖内,要注意使防转销进入静环凹槽内。

安装压盖时,注意不要使静环碰轴。

螺栓应分几次均匀拧紧。

②机械密封旋转部件组装:

将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依照先后次序逐个组装到轴上。

若有轴套,则要在外面把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依次组装到轴套上,然后将装有机械密封旋转部件的轴套装到轴上。

③端盖装在密封体上,并用螺钉均匀拧紧。

④盘动试车是否轻松,若盘不动或吃力,则应检查装配尺寸是否正确。

4、机械密封运转的故障处理

1开始就泄露

检查装配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弹簧压缩量是否符合规定。

②检查动环、静环的密封端面是否损坏。

③检查密封端面是否端正。

2运转中泄露量突然过多,此时应停车进行检查

检查动环、静环密封端面的磨损情况与表面质量的变化,若已破坏则应返修或更换新件。

②检查动环、静环的辅助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V型圈的唇口应朝向压力端)、有无损坏。

若安装有误则重新安装,若已损坏则应重新换件。

③检查密封腔体内是否混入固体杂质,传动座内是否充满了杂质,影响动环的轴向浮动和弹簧的补偿。

④检查紧定螺钉是否松动,是否影响机械密封的正常工作状态。

⑤检查固定端盖的螺钉是否松动,而引起密封端盖的偏斜。

⑥检查泵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振动是否超过使用的技术要求。

⑦若是装轴套的情况,检查轴套与轴之间的密封是否损坏,位置是否正确。

⑧检查密封体内有无密封液循环,机械密封是否处于干摩擦状态。

泵用机械密封的安装和使用

机械密封,轴套,冷却,安装

泵用机械密封的安装和使用

机械密封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泵。

机械密封是一种精度较高的密封装置,对安装和使用条件均有一定的要求。

1、机械密封安装使用的一般原则

(1)弄清设备的情况,要了解设备转轴的转速、轴径;设备制造精度及密封腔尺寸,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以及设备在生产工艺中的地位等要做全面均衡的考虑。

(2)估算介质压力。

泵的密封腔压力一般不是泵的出口压力,而是低于泵的出口压力。

(3)弄清密封介质情况。

要了解密封介质的状态,是气态还是液态,介质是否含颗粒及颗粒状况;了解介质的性质、温度,以便合理选型及采取必要的冷却、冲洗、润滑措施。

2、机械密封安装使用的技术要求

(1)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的径向跳动公差:

Ф10~50mm0.04mm,大于Ф50~120mm,0.06mm。

轴或轴套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外径尺寸公差为h6。

(2)传动轴的轴向窜动量不超过0.2mm。

(3)密封腔体端面对轴表面的跳动公差:

轴或轴套外径端面跳动公差:

Ф10~50mm,0.04mm,大于Ф50~120mm,0.06mm

(4)轴或轴套的端面及密封腔体的端面要有倒角。

轴径≤Φ30mm时为3×10°,轴径>Φ30mm时为4×10°。

(5)当输送介质温度偏高、过低或含有杂质颗粒、易燃、易爆、有毒时,应采取相应的阻封、冲洗、冷却、过滤等措施。

(6)对某些靠弹簧传动的机械密封必须注意弹簧的旋向,即轴旋转方向应使弹簧越来越紧,否则会造成密封失效,弹簧旋向的选择由下述方法确定:

由静环向动环看,轴顺时针旋转用右旋弹簧,反之,则选用左旋弹簧。

3、机械密封的安装方法

机械密封部件无论从制造精度上或安装精度上要求都很严格,如果安装不当,就会影响密封的寿命和密封性能,严重时将会使密封迅速失效。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安装注意事项

①检查要进行安装的机械密封的型号、规格是否正确无误,零件是否缺少。

②检查机械密封各元件是否有损坏,特别是动环和静环的密封端面是否碰伤,如发现损坏时,需进行返修或更换新的零件。

各密封元件需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保持各元件表面无灰尘、异物。

③轴或轴套表面及密封腔内壁、密封端盖内表面是否有毛刺、沟痕等。

如发现毛刺、沟痕时应修平、打光,并用汽油或煤油清洗,保持清洁,不许有灰尘杂物附在表面上。

④不要用不干净的布或棉纱布擦洗动环和静环表面,应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脱脂棉之类的东西擦洗。

⑤装配过程中应保持清洁,保证动环、静环的密封端面不被划伤、碰破,为了更于装入,装配时应在轴或轴套表面、压盖与密封圈配合表面涂抹机油,以免启动瞬间产生干摩擦。

(2)装配顺序

①机械密封静止部件的组装:

a.将防转销装入密封端盖相应的孔内;b.将静环密封圈套在静环上,将静环装入密封端盖内,要注意使防转销进入静环凹槽内。

安装压盖时,注意不要使静环碰轴。

螺栓应分几次均匀拧紧。

②机械密封旋转部件组装:

将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依照先后次序逐个组装到轴上。

若有轴套,则要在外面把机械密封的旋转部件依次组装到轴套上,然后将装有机械密封旋转部件的轴套装到轴上。

③端盖装在密封体上,并用螺钉均匀拧紧。

④盘动试车是否轻松,若盘不动或吃力,则应检查装配尺寸是否正确。

4、机械密封运转的故障处理

(1)开始就泄露

①检查装配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弹簧压缩量是否符合规定。

②检查动环、静环的密封端面是否损坏。

③检查密封端面是否端正。

(2)运转中泄露量突然过多,此时应停车进行检查

①检查动环、静环密封端面的磨损情况与表面质量的变化,若已破坏则应返修或更换新件。

②检查动环、静环的辅助密封圈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V型圈的唇口应朝向压力端)、有无损坏。

若安装有误则重新安装,若已损坏则应重新换件。

③检查密封腔体内是否混入固体杂质,传动座内是否充满了杂质,影响动环的轴向浮动和弹簧的补偿。

④检查紧定螺钉是否松动,是否影响机械密封的正常工作状态。

⑤检查固定端盖的螺钉是否松动,而引起密封端盖的偏斜。

⑥检查泵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振动是否超过使用的技术要求。

⑦若是装轴套的情况,检查轴套与轴之间的密封是否损坏,位置是否正确。

⑧检查密封体内有无密封液循环,机械密封是否处于干摩擦状态。

o型圈  一、O型圈概述

  O型圈(O-rings)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密封圈,也叫O型圈。

其材料主要为丁睛橡胶或氟橡胶。

O型密封圈是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密封件。

它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

其使用速度范围一般为0.005~0.3m/s。

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

如液压挖掘机的中央回转接头的分配阀动密封机构。

一般O形密封圈在旋转运动密封装置中使用较少。

O形密封圈一般安装在外圆或内圆上截面为矩形的沟槽内起密封作用O型密封圈与其他型式密封圈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小巧,装拆方便;

  2)静、动密封均可使用;

  3)动摩擦阻力比较小;

  4)使用单件O形密封圈,可对两个方向起密封作用;

  5)价格低廉。

  二、O型圈的标记

  O型圈规格标记方法为:

内径Фi×线径d,比如:

O形圈20*2.4,Ⅱ-2GB1235-76中,20代表大圈内径为20毫米,2.4代表胶圈的截面直径是2.4毫米,Ⅱ-2代表使用的橡胶种类,GB1235代表的是标准号,76代表的是标准公布年代。

  三、O型圈的应用

  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

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

O型密封圈一般安装在外圆或内圆上截面为矩形的沟槽内起密封作用。

  O型密封圈在耐油、酸碱、磨、化学侵蚀等环境依然起到良好密封、减震作用

  在机床、船舶、汽车、航空航天设备、冶金机械、化工机械、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各类仪器仪表上,大量应用着各种类型的密封元件。

同其它密封元件相比,O形密封圈有着广泛的优势:

  --适合多种密封形式:

静态密封、动态密封

  适合各种用途材料,尺寸和沟槽都已标准化,互换性强

  --适合多种运动方式:

旋转运动、轴向往复运动或组合运动(例如旋转往复组合运动)

  --适合多种不同的密封介质:

油、水、气、化学介质或其它混合介质

  通过选用合适的橡胶材料和适当的配方设计,实现对油、水、空气、煤气及各种化学介质有效的密封作用。

温度使用范围广(-60℃~+220℃),固定使用时压力可达1500Kg/cm2(与补强环并用)。

  --设计简单

  O形圈断面结构极其简单,且有自密封作用,密封性能可靠。

  --安装方便

  由于O形圈本身及安装部位结构都极其简单,且已形成标准化,因此安装更换都非常容易。

  --成本低廉

  --材料品种多

  可以根据不同的流体进行选择:

有丁腈橡胶(NRB)、氟橡胶(FKM)、硅橡胶(VMQ)、乙丙橡胶(EPDM)、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BU)、聚四氟乙烯(PTFE)、天然橡胶(NR)等

  O型圈材质分类对照及优缺点:

  1,天然橡胶NR

  (NaturalRubber)由橡胶树采集胶乳制成,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

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黏,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

?

是制作胶带、胶管、胶鞋的原料,并适用于制作减震零件、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带氢氧根的液体中使用的制品。

  2,丁苯胶SBR

  (StyreneButadieneCopolyme)丁二烯与苯乙烯之共聚合物,与天然胶比较,质量均匀,异物少,但机械强度则较弱,可与天然胶掺合使用。

  优点:

  ?

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质

  ?

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以下具良好弹力

  ?

高硬度时具较差的压缩歪

  ?

可使用大部份中性的化学物质及干性、滋性的有机酮

  缺点:

  ?

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氢化合物之中。

?

广用于轮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