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4238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狂欢节文字.docx

动物狂欢节文字

 动物狂欢节。

1886年2月,圣一桑在布拉格旅行演出的休息期间,为在巴黎的友人所主持的音乐会写了这首管弦乐狂想曲。

作品将一些大师的名曲(包括他自己的作品)揉合其中,并加以夸张变形,对当时的音乐生活作了善意的戏谑和尖刻的嘲笑。

因此,除了第十三曲《天鹅》外,作者不同意在他生前演出或出版整套作品。

乐曲由十三首标题小曲和终曲组成。

1:

“引子与狮王的进行曲”,弦乐与两架钢琴造成从弱到强的音响,引出弦乐组成风凛凛的曲调。

低音半音进行以强有力的和弦模仿万兽之王的咆哮。

2:

“母鸡与公鸡”,短短的三十小节音乐渲染出一片鸡鸣声,钢琴高音区突出雄鸡有力的喔喔啼叫。

3:

“骡子,跑得飞快的动物”,以两架钢琴形成八度音阶和琶音的快速流动,描绘骡子的奔跑。

4:

“龟”,在钢琴缓慢轻柔的和弦背景上,弦乐齐奏有气无力的旋律,它原是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一首康康舞。

作者将这种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风靡一时的舞曲加以变形,由狂热的跳跃变成滞顿爬行的乌龟。

5:

“象”,是一首圆舞曲,伯辽兹的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风精之舞》的一个乐句做主题,由低音提琴奏出,轻盈如仙的风精成了庞然大物。

6:

“袋鼠”,用两架钢琴演奏半音倚音跳动的音型,表现袋鼠的跳跃。

7:

“水族馆”,在钢琴上下流动的琶音背景上,长笛与钢琴奏出高音区的旋律,好象透过玻璃看到水中鱼儿轻巧的游动。

8:

“长耳朵的角色”,仅以第一与第二小提琴交替演奏,模仿受人使役的毛驴的哀鸣。

9:

“森林中的杜鹃”,钢琴优美的和弦,把人带到了寂静的深山;单簧管几声咕咕,是密林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声。

10:

“大鸟笼”,在弦乐的背景上,长笛的轻快吹奏与钢琴的灵巧颤音,似乎在描绘一场鸟的音乐会。

11:

“钢琴家”,五小节一组的钢琴手指练习按半音依次向上移位,四次反复后以一段三度练习结束。

这位仅会机械地搬动手指的“钢琴家”,大概只能与“动物”为伍吧!

12:

“化石”,音乐中揉合了法国民歌,和作者的两首小歌《啊,妈妈你会对我说吗?

》、《明月之歌》以及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中的罗西娜的咏叹调等,并且突出了木琴干枯的音色。

这些名噪一时的作品,随着时光的流逝将会成为化石吗?

13:

“天鹅”,钢琴平静的琶音象碧波荡漾,大提琴舒展的旋律描绘了天鹅昂首缓缓浮游的高雅姿态。

14:

“终曲”,动物的狂欢,热闹的终场。

在音乐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奔跑的野驴,跳跃的袋鼠,听到了鸡啼鸟叫,最后达到欢乐的高潮。

 

《动物狂欢节》教学设计

授课人:

杨雪莲 wasamy推荐附教研员申屏娜点评 

课题:

动物狂欢节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不同的乐曲来形象地描绘各种动物,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体现它们的特点的(旋律,速度,音色,强弱等)

2.通过欣赏,让学生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表达的情绪!

教学重点:

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之选曲

教学难点:

听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如何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

教学内容:

1.格里格《蝴蝶》

2.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3.安志顺《鸭子拌嘴》

4.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引子与狮子王进行曲》

5.圣-桑《动物狂欢节》之《母鸡和公鸡》

6.圣-桑《动物狂欢节》之《乌龟》

7.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大象》

8.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布谷鸟》

9.圣-桑《动物狂欢节》之《天鹅》

10.圣-桑《动物狂欢节》之《终曲》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midi音乐,钢琴,动物造型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展示:

幻灯片1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课前的氛围!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吗?

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呀?

(学生:

老虎,狮子,大熊猫,猴子,河马,大象等等)

今天呀,在森林里,动物们在举行一个狂欢节,我们一块儿去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出席了这次快乐的聚会呀?

 展示:

幻灯片2、3、4

(有小鸟,狮子,鸭子,蝴蝶,小蜜蜂,天鹅,乌龟,大象,母鸡,公鸡,布谷鸟等等)

你们能模仿他们的叫声吗?

首先出场的是美丽的蝴蝶,我们来听听,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蝴蝶优美的姿态的呢?

展示:

幻灯片5(播放音乐及展示问题)

(钢琴来表现蝴蝶,旋律的流动感和紧凑的节奏来表现蝴蝶飞舞时的婀娜多姿!

第二个出现的是蝴蝶的好朋友—小蜜蜂,请大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跳舞的吧!

你能猜出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速度如何?

 展示:

幻灯片6(播放音乐及展示问题)

(乐曲来自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中的《野蜂飞舞》,用小提琴来表现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速度:

快速!

在森林里的一个小湖边呀,我们看到了一大一小的两个鸭子,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吵起了架,我们来听听一首《鸭子拌嘴》,看看是如何一回事?

用哪个乐器组来表现他们的形象的啊?

展示:

幻灯片7(播放音乐及展示问题)

展示:

幻灯片8(圣-桑创作《动物狂欢节》的由来)

 展示:

幻灯片9(《动物狂欢节》十四个乐章代表的动物)

1.序曲与獅子王进行曲         8.长耳人

2.公鸡与母鸡                 9.布谷鸟  

3.野驴                       10.大鸟笼

4.乌龟                       11.钢琴家

5.大象                       12.骷髅

6.袋鼠                       13.天鹅

7.水族馆                     14终曲

 展示:

幻灯片10(先出音乐,提出问题)

该乐曲是用何种乐器来表现这种动物的呢?

速度,情绪是怎样呀?

(大提琴的音色来表现咆哮的狮子!

  展示:

幻灯片11(先出音乐,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动物呀,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的呢?

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呀?

(用小提琴来表现母鸡,钢琴来表现公鸡!

 展示:

幻灯片12(播放乌龟的音乐)

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乌龟缓慢的动作?

(低音弦乐器的音色来表现乌龟)

如果改变了速度和音色,你会觉得象乌龟吗?

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链接小提琴音色的midi音乐,速度加快)

  展示:

幻灯片13(先播音乐,再猜动物是什么?

----大象)

该乐曲是用何种乐器来表现这个动物的呢?

速度又是怎样呀?

(大提琴来表现大象,中速!

你听过布谷鸟的叫声吗?

你能模仿它吗?

如果你是位作曲家,你会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布谷鸟的美妙的声音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圣-桑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布谷鸟的?

²        展示:

幻灯片14(布谷鸟的音乐,提出问题)

(用长笛的音色来表现布谷鸟)

《天鹅》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首曲子了,下面我们来欣赏,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圣洁的天鹅呢?

速度是如何呢?

²        展示:

幻灯片15

(大提琴表现天鹅,钢琴表现静静的湖面!

最后,森林里的动物都跳起了舞,音乐在欢乐中结束,我们大家来听一听,跳一跳!

(各种动物是如何先后出现的,戴有头饰的同学要仔细听辨各种音色)

 

三、     反馈教学

出示表格:

动物形象 主奏乐器 速度 表达的情绪/情节

 蝴蝶钢琴中速 优雅

 蜜蜂 小提琴快速  热烈

鸭子 打击乐器:

镲 中快 俏皮

 

天鹅 大提琴 较慢 高贵

 狮子 大提琴,钢琴 中速 威武

 母鸡和公鸡 小提琴,钢琴 快速 活力

 乌龟 大提琴 很慢 缓慢的

 大象 大提琴 中速 坚定有力的

 布谷鸟 长笛 中速 清脆

 

四、课堂小结

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

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

(《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空山鸟语》……)

忙碌的学习,紧张的节奏。

我的心灵重新召唤了许多童年的自然的声音:

春日化冻小溪的潺潺水声,稻麦在夏风抚慰下的抽穗声,远归的燕子在我家住的本地房子梁间歇息的咕咕声,新年椿糯米粉的木臼声合着袅袅炊烟的咚咚声,还有皑皑大雪覆盖的田野上,小鸟觅食的翅膀扑扑声。

你们呢,你们还能告诉我,你们曾听到过的美丽的自然之音吗?

留一点时间给自己。

清晨,听鸟雀从窗前啾啾地飞过;入夜,听清风柔柔地掠过林梢。

放松我们的心灵,去倾听最美的声音。

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

教学后记:

    这是初中教材上的一节欣赏课,我将其运用到了小学高年级的课堂上,也算是一个新的尝试,对于“动物”这个话题,可能小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一些,课堂气氛也比较活一点!

我将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做了补充,中西结合了一下,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将各种森林里的动物巧妙地表现出来,在愉快,轻松的教学中达到教学目的,也就是体现了现在音乐教学中新课标中强调的以学生的审美情趣着手,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去感受,去感知,去想象!

  

百鸟朝凤:

唢呐独奏曲。

原是一首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

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约克·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一首康康舞。

 

 德籍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

  奥芬巴赫在1819年6月20日生于德国科隆,1880年10月5日卒于巴黎。

父亲埃贝斯特是一名缺乏才能的乐师兼犹太教堂的歌手。

奥芬巴赫6岁时学习拉小提琴,8岁时开始为一些短小歌曲谱曲,并在私下学习拉大提琴。

11岁时就经常同他的两个兄长在星期天和节假日的“娱乐音乐晚会”上演奏音乐,有时甚至一天演奏两次。

他14岁时,父亲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哥哥前往巴黎,凯鲁比尼听到了雅克的大提琴演奏以后,就一反常规录取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但他仅在那里待了一年。

1835—1837年间,他在喜歌剧院担任乐队队员。

此时,奥芬巴赫结识了阿莱维,开始向他学习作曲课程。

他所创作的圆舞曲使他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了首批成果。

奥芬巴赫作为大提琴演奏家在上流社会沙龙中的精湛演奏取得了极大成功。

1844年,奥芬巴赫以大提琴演奏家的身份赴伦敦,在该市的贵族圈子里演奏,甚至在宫廷里表演。

1848年革命前夕,奥芬巴赫前往科隆避难,在该处举办音乐会,组织了一次演出,而且为波及到了德国的革命运动谱写歌曲。

1850年,奥芬巴赫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话剧插乐乐队的指挥。

早在1839年,奥芬巴赫的一部独幕歌剧就曾被上演过,1847年上演了第二部,而在1853年才上演第三部。

1855年夏,奥芬巴赫终于开办一座自己的小剧院——“巴黎人喜剧院”。

自此以后,他与作曲家阿莱维的侄子吕多维克·阿莱维(1834—1908年)和其他文学界的合作者一起演出了许多哑剧、诙谐剧和独幕歌剧。

同年冬,“巴黎人喜剧院”迁入一座较大的剧场,立即成为巴黎最有名的剧院之一,梅耶贝尔、罗西尼、撒克里、列·托尔斯泰等人都曾是剧院的座上客。

 奥芬巴赫最初的舞台作品都不成功。

1858年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大受欢迎,这部作品在上演200多场以后曾在一家大剧院为拿破仑第三举行盛大的演出。

以后写了一系列轻歌剧都很成功,如《美丽的海伦》(1864)、《巴黎人的生活》(1866)、《格罗什坦公爵夫人》(1867)等。

晚年他计划写一部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未完就去世了,后来由E.吉罗完成。

奥芬巴赫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

他面向大众,把舞台剧的传统、喜歌剧的形式、巴黎林荫路的活报演出与城市民谣相结合。

他的曲调贯穿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情调,广泛采用生活舞蹈,如华尔兹、加洛普舞、康康舞的节奏。

他的轻歌剧充满嘲笑与讽刺的内容,但也有迎合权贵口味的一面,娱乐性强,甚至有色情性的表现。

二重性也正是他的艺术所以能在第二帝国存在的原因。

奥芬巴赫的音乐对奥地利的F.苏佩、J.斯特劳斯、A.沙利文、匈牙利的F.莱哈尔以及现代的美国音乐剧都有影响。

 

埃克托·柏辽兹HectorBerlioz(1803-1869)

  法国作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803年12月11日生于法国LaCôte-St-André,Isère,1869年3月8日在巴黎逝世。

  1803年,柏辽兹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的医生家里,小时家住乡下,农村的生活给他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他自幼并未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只是喜爱吹笛子和弹奏六弦琴。

柏辽兹最早接触的是教堂音乐,他不信神,但教堂音乐那种宏伟的气派和极其深厚的表情力量深深地打动了他。

  1821年,柏辽兹尊从父命去巴黎学医,但他对医学殊无兴趣,最后还是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以与家庭脱离关系为代价,毅然离开医学院于1826年考进了巴黎音乐学院并受教于曾为法国大革命谱写过不少作品的勒须尔。

但是,更为吸引他的是当时集中在巴黎的国内外进步知识分子,如雨果、巴尔扎克、海涅、乔治·桑,他尤其喜读魏吉尔的诗和听赏李斯特、帕加尼尼和肖邦等人的作品。

  1830年对柏辽兹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巴黎发生了三起轰动欧洲的革命,一场政治革命把路易·菲立浦推上了法兰西"平民皇帝"的王位,一场文学与戏剧的革命,成功地演出了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把雨果推上了法兰西的精神王位;再就是《幻想交响曲》,的演出成功引起了一场音乐革命,确立了柏辽兹作为法国激进的浪漫主义乐派之父的地位。

正是在这一年,柏辽兹获得了巴黎音乐学院的罗马大奖,但获奖作品叫《莎丹那怕尔》,大合唱并不代表柏辽兹的创作风格,这是他为了得奖而迎合保守的学院派准则创作的。

真正代表柏辽兹风格的是这年春天演出的《幻想交响曲》,它标志着具有历史意义的交响乐的革新。

不过,据说巴黎音乐学院的这次评奖是在革命炮火下进行的,当柏辽兹领到奖走出校门时,卢浮宫已被革命军占领,他当即加大了起义者的行列,为《马赛曲》配器,还将它献给"一切有一条声带、有一颗心在跳动和有热血在血管中流淌的人"。

从此,柏辽兹和革命时期的群众音乐有了密切联系,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机会,他经常参加或组织群众性的音乐活动。

  1832年,柏辽兹从意大利留学回到巴黎,他在意大利以及1845年在德国和奥地利都接触了当地的风土文化和民间诗歌、民间音乐,对他后来的创作起到一定影响。

这一时期开始了他创作上的旺盛时期,1834年他完成了第二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中提琴与乐队),1839年写完了第三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独唱、合唱与乐队),1840年完成了第四交响曲《送葬与凯旋交响曲》等等许多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品。

  在柏辽兹身上也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性衰颓时期的精神面貌,但这并不占主导地位。

柏辽兹作品的主导方面是他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和对革命的炽热感情。

当然,对柏辽兹来说,理想和生活的前途毕竟是渺茫的,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流露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怀疑、愤慨以及对黑暗的揭露和讽刺。

  赫克托·路易·柏辽兹是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派作曲家和优秀的指挥家之一,他在评论工作中也显露出卓越的才华。

但是,柏辽兹的一生是在物质生活困难和精神上极为悲惨中度过的。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没有哪位音乐家的命运比柏辽兹更为悲惨了!

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残酷地摧残着柏辽兹以及他的艺术创作。

他不得不进行一种艰苦的生存斗争,他必须亲自筹划自己的音乐会而进行商务谈判,他必须为报纸副刊写杂文和评论文章来补充他微薄的、不定时的收入,他须忍受逼人最甚的金钱的苦痛。

柏辽兹说:

“有一天夜里,我在梦中听到一首交响乐……当我第二天早晨醒来,我还记得它的第一主题……我很想把它记录下来,但我一考虑:

如果我把这个主题写下来,它会使我激动地要把整个交响乐作完,那么,我就无空再写什么副刊杂文了,我的收入就会减少,……而且写完之后,我就得找人抄写这首交响乐的乐谱,这样我将会负上l2OO法郎的债;……我还会举行一次音乐会演出,它的收入不够开销的一半,……那么,我将丧失掉我根本没有的、无法筹措我可怜的病妻必要的东西以及儿子的膳食费和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因而我克服了它的诱惑,我一再强迫自己将它忘掉,……第二天早上,对于这首交响乐的记忆就让它永远地消失了。

  “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在法国比任何其它地方都更为尖锐,艺术家的困苦和孤寂也更加悲惨!

有一次,柏辽兹曾这样写过:

"我感到我要大叫,为了拯救自己而大叫,……哦,残酷的病(我把这种病叫做道德的、神经的、虚构的、一切人们都可能有的孤立病)总有一天它少不了要把我弄死。

……"柏辽兹深刻地感到一个事实,如果说梅特涅反动政权在奥地利将舒伯特(Schubert)禁锢在一幅冬天严酷的图景里,那么柏辽兹的外界在他心目中就好象是一个住满魔鬼的地狱。

柏辽兹曾有一度怀疑过他对革命的信仰,并丧失了赢得这场斗争的信心,他和革命人民的关系疏远了,过分沉溺于宗教信仰中去寻找出路。

然而柏辽兹在本质上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尽管他此时已不再表现斗争的欢乐与胜利的信心,但他没有给自己的孤寂披上神化的外衣,也没有陷入悲观厌世和绝望,他对生活始终抱着积极的态度,他对“命运”一直在进行着斗争。

  从1842年开始,柏辽兹长期旅居欧洲各国,先后在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等国奔波,他既搞音乐创作,又当新闻记者,也曾先后担任伦敦歌剧院和新兴爱乐乐团的指挥。

直至1868年还负病前往摩纳哥和突尼斯两地演出,返回巴黎后病重,于1869年3月8日在巴黎病逝。

  在柏辽兹的音乐遗产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

他写了四部交响曲,其它管弦乐作品也不少。

理论方面他的《管弦乐配器法》很有影响。

在他的作品里,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创作了自己新型的交响曲即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都加上标题(有时标题写得很详细),使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这就是常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

  柏辽兹以标题交响乐与古典交响乐相区别,强调音乐的标性内容,他认为标题是一种民主的要求,能使音乐得到普遍的理解。

对他来说,没有内容,没有标题的音乐是没有的。

为此,他以进步的艺术思想对狭隘、庸俗的艺术见解进行斗争,以新颖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当时法国激进的小资产阶和不三级知识分子复杂而矛盾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的"叛逆精神",他大胆地扩大了乐队的配备,使交响乐获得新的音色和乐队效果,并在旋律、和声上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一切,对日后欧洲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柏辽兹一生致力于标题音乐创作,并创造“固定乐思”的创作手法。

代表作有《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管弦乐《罗马狂欢节序曲》《李尔王序曲》《海盗序曲》,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阿尔瑟斯特》、《特洛伊人》,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等。

所著《配器法》被世人推崇为近代作曲技术理论的典范。

  书作有《管弦乐队之夜》(1852年12月出版)、《音乐的怪诞》(1859年3月出版)、《回忆录》(1870年出版,1878年发行第二版,1881年再版)

  柏辽兹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但他的一生却是在贫困饥寒中度过的,老年时又不幸丧妻丧子,终于悲惨地病逝于巴黎。

但柏辽兹的名字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及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堪称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