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4178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docx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3年5月,某地一次性清退了102名不合格党员。

这项决定源于该地近年来探索建立的以“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两年一登记”为主要内容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该机制旨在通过疏通不合格党员的正常退出机制来保持党的纯洁性。

这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不可忽视事物的外部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

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预测,2012年下半年将有超过80个城市和运营商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到2012年底全国开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有望突破400个。

回答2~3题。

2.城市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出现的“第四次发展浪潮”。

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

由此可见,城市智慧化(  )

A.是目前城市自我发展的最佳模式B.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城市自我否定和提升的过程D.其发展总是呈现上升趋势

3.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应(  )

①全面肯定、全部继承 ②有所克服,有所保留 ③全面摒弃,坚持创新 ④辩证看待,坚持“扬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南宋朱熹说: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对这里的“疑”,我们理解为(  )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②现存事物是必然灭亡的,我们不应讨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③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应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④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态度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5.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视野。

而对这种“思维定势”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

这(  )

A.要求我们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说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就能提出、解决新问题

D.说明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6.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表示,面对课本这样的“权威”,或者老科学家“权威”,或者领导“权威”,青少年应该在尊重、学习的基础上,敢于超越,积极创新。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只有蔑视权威,才能做到积极创新②既要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③对于权威,既要有所肯定,又要有所否定④创新的实质就是对课本或权威的全面否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下列成语与右边漫画所反映的哲学道理不相符的是(  )

A.“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8.古时候某富人宴客,定席位时,把年少的朱某安排在年长的孔某的上手位,孔某不高兴,便出一上联云:

眼珠子,鼻孔子,孔子(暗指孔子及孔姓)反在珠子(暗指朱熹及朱姓)下?

朱某听罢应下联云:

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却比先生长。

结合对联的寓意,分析“后生要长过先生”需要(  )

①先生超越自我,积极地扶持后生成长,促使后生不断进步②后生尊重先生,继承优良,同时与时俱进,实现超越 ③后生对先生及其旧思想进行彻底否定,实现跨越式前进 ④先生对后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安徽师大的王廷元先生认为,徽商的经营之道和商业道德无不受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

如徽商主张义中取利,因义而用财,这种义利观,提高了徽商的信誉,有利于竞争,但却不利于徽商的资本积累及其产业投资。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对待徽商文化的态度应是(  )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持和弘扬徽商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徽商文化③在新的时期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徽商文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乔布斯说:

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创新(  )

①要立足实践,实事求是②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要敢于否定一切④源于领袖的独特思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科学发展观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提出近10年来,我国持续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重要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创新性、指导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这证明(  )

A.科学理论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进程B.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2.下边漫画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创新就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

C.创新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13.在一项测验中,应试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谁能将一个瓶盖拧开?

第一位拧了几分钟没有打开,就拿出了手帕包在瓶盖上面拧,还是不行;第二位身强力壮,显然力气不小,拧了半天也没有打开;第三位以为是他们拧的方向不对,于是反方向拧,还是不行。

这时,测试者从书桌下掏出一个螺丝刀,在瓶口轻轻地启动了一下,然后轻松地拧开了盖子。

这个事例说明(  )

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变事物的属性③打破惯性思维,能取得新突破④善于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我们取得成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5.(易错题)右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要树立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6.有的人越学越无知的原因是:

对书本知识不敢有半点疑问,对自己的创见却往往怀疑。

因此,我们()

A.要尊重权威和书本知识B.不要怀疑自己C.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D.要敢于否定一切

17.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

”这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抓住主要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D.解决问题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18.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虽然已经辞世,却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说,乔布斯开创了一个靠创意推动的时代。

这启示我们必须()

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理论权威②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③关注科学现状,树立批判精神④培育问题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9.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

但他沮丧于这一发现破坏了自己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因而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普朗克错在()

A.没有认识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B.没有认识到权威在事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C.没有把尊重权威与立足实践、与时俱进结合起来

D.缺乏敢于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制约的勇气

20.批判精神是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和发展。

对批判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批判精神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B.批判精神是理论创新的动力

C.批判精神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D.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唯一途径

21.“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

”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A.提出问题就能推动实践的发展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2.某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②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别人替我种的庄稼而已③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3.2012年3月2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对重庆户改作出回应,强调“不存在一刀切”。

相较于以往的“农转非”,重庆为农民转户进城设计了完整的政策体系:

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3项保留;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5项纳入;设置3年过渡期,建立弹性退出机制,允许退出转户。

重庆市这一做法()

①是对传统户籍制度的彻底否定②决定着今后重庆城市化的进程③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④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的发展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4.一个老板一直卖假货,但是他的生意一直很好。

这是为什么呢?

习惯地,我们会想,质检局可能有问题,老板可能做了手脚……新颖、合理的答案是,他卖的是“假发”。

这个事例说明()

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造事物③换个角度思考有利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网络流行歌曲龚琳娜的《忐忑》,被人们称为“神曲”,是以五声音阶的复杂重叠,中国传统声乐技巧的夸张变形来创作的。

龚琳娜在演唱时,不但唱腔夸张变形,表情也极有特点,在听似毫无意义的“咿呀”中,将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用夸张变形的方式实现艺术生命的升华,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艺术是一种非感性的、非常规的认识活动②艺术形式是抽象的、无现成规律可循的③艺术创作可以突破传统形式的制约,实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④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与充满艺术的想象力都应被辩证地否定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6.(26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取得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巨大成就。

回顾山东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说明,为什么“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2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为什么说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28、央视特别节目《创新中国》网上征集:

服装品牌如何创新?

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看法一:

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

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心理需要,适应中国乃至世界的服装文化欣赏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

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

大力发展品牌创新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1)看法一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

(2)根据看法二谈谈创新的意义。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A解析:

通过清退不合格党员来保持党的纯洁性,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故选①②。

③不选,材料强调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④不选,材料强调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2.答案:

C解析:

城市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C符合题意。

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说法错误。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D说法错误。

3.答案:

B解析:

对以往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②④说法正确。

①③说法错误,应排除。

4.答案:

C解析:

材料强调“疑”,说明我们认识事物要有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态度,③④说法正确。

相对静止是存在的,①说法错误。

我们不应讨论事物有其存在与发展的过程,②说法错误。

5.答案:

B解析:

破除“习惯性”思维,即强调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这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法论要求。

6.答案:

C解析:

面对“权威”,我们应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7.答案:

B解析:

漫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哲学道理。

A、C、D均体现了辩证否定观。

B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故不符合漫画主旨。

8.答案:

A解析:

对旧思想、旧观念要坚持辩证地否定,对其合理思想要加以继承,故③的说法错误;后生要对先生及其观念进行辩证地否定,而不是先生对后生,故④的观点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9.答案:

B解析:

从题干中看出,徽商文化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对其分析应该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故①的说法错误;②③的说法正确;④认为要对之“重新解读和构建”犯了全盘否定的错误,应排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

A解析: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但创新不是否定一切,③不选;④错误,创新源于实践;①②是对创新的要求,均入选,故选A。

11.答案:

C解析:

A说法错误,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B说法错误,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不选,材料说的是理论创新。

12.答案:

A解析:

漫画是对误解创新现象的讽刺,说明创新不是对事物的机械改造或重复,而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D项是说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A。

13.答案:

C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取得成功,①说法不准确;题干中,事物的属性并没有改变,②错误;③④符合题意,应入选。

14.解析:

选D。

A没有看到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C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均错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强调新事物既是对旧事物的继承,又是对旧事物的发展,故选D项。

15.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圆从不知足,总是不断追求新起点,故答案为C。

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16.【解析】选C。

“对书本知识不敢有半点疑问,对自己的创见却往往怀疑”表明一方面对权威迷信、不敢突破,另一方面否认自己的创新能力,是缺乏创新精神的体现,C项符合题意。

A材料未体现,B、D表述错误。

17.【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的重要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B入选。

A、D观点错误,C与材料无关,均不选。

1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创新的要求。

①②均为形而上学的表现,不选。

③④入选。

19.【解析】选C。

普朗克因过于迷信牛顿理论的权威性而不敢有所突破,因而失去推动理论发展的机会,C符合题意。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客观的,A、D错误,B材料未体现。

20.【解析】选D。

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辩证的否定,创新就缺乏动力,真理的客观性就难以保障,就不能有效地反对理论和假说的神圣化。

A、B、C均正确。

D观点错误,入选。

21.【解析】选D。

提出问题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与表现,D符合题意。

其他各项均为错误观点,不选。

22.【解析】选B。

②强调向别人学习,未体现创新的思想;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是一种“扬弃”,所以③错误;应排除含②③的选项,故选B项。

23.【解析】选B。

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是对传统户籍制度的辩证否定,也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对户籍制度改革认识的深化,①错误,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选B。

24.【解析】选D。

按通常的理解,卖假货属于侵犯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但在特殊情况下“假发”又是能够满足某些特殊消费者需求的商品,这启示我们重视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树立创新意识,①④入选。

换个角度思考有利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不选;②材料未体现,不选。

25.【解析】选C。

用夸张变形的方式实现艺术生命的升华,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主动创造性,体现了辩证否定与创新的关系,③④入选。

①②观点错误,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6.答案: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其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因此,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

(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必须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所以,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一个“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

(3)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批判性思维,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所以,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一个“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27.答案:

①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②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8、【答案】 

(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中发展。

辩证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需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也要探索和创新。

这个观点体现了要求扬弃与创新的辩证否定观。

(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纺织业只有通过创新,形成品牌优势,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