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4175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docx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这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第1篇

  【设计理念】

  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

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

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1.生成算式: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

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分类中提出问题

  1.算式分类:

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

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尝试中分析问题

  1.尝试创造。

  出示情境:

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个3相加”呢?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有序展示。

  预设方法一:

3+3+3+......3

  预设方法二:

20个3相加

  预设方法三:

20X3

  ?

?

  四、抽象中解决问题

  1.方法比较:

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

  2.符号统一:

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

  3.强化抽象:

让写出“20X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

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课题)

  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

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X”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

  五、沟通中整体建构

  1.看图写出算式。

  2.看图提出问题。

  3.看式想象图形。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

  四、总结中拓展延伸

  1.总结:

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

  2.延伸。

  板书设计:

  乘法

  6+6=122X6=122个6相加8+8+8+8=324X8=324个8相加?

?

X3=6020个3相加20

  【设计思路】

  一、关注设计的理念,引领教学的思路。

  在课标20XX年版倡导“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本课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起点,首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驱动学生学习乘法的需求。

而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认识乘法的产生的必要性,进而在具体情境中,尝试解释与应用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二、关注学生的学情,把准教学的起点。

  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状况,才能沟通教与学的联系,明白教师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

  1.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

  三种版本教材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情境图

  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

  我们看到不同版本教材教学情境图虽不同,但设计意图一致: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中挖掘学习新知的动力。

这就说明本课学习情境的创设应立足于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数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设计贴近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为低年级的学生架设生活与乘法学习的桥梁,进而认识乘法。

  3.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教师认为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学生掌握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正如课标中指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是“拍板者”。

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在逐步地分析、调整中帮助其完成正确的认识。

  三、关注经验的积累,沟通数学的“形与式”。

  提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最大的创新之一。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

本课的教学中,师生一起经历了“看图列算式”“创造算式”“看算式写算式”“看

  算式想像生活情境”等数学味十足的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数学模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更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断积累着各样的“经验”,有活动当时的经验,还有延时反思的经验,有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有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

这些经验不断地转化和建构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从中获得并积累可贵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关注思想的感悟,传递教学的力量。

  《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认为数学课程固然应该教会学生许多必要的数学知识,但是绝不仅仅以教会数学知识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据此,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其中,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数学模型,初步感悟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引导学生将加数相同的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思想。

而贯穿本课始终的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形与式的对应、比较与分类,“以形助数”!

让学生对乘法学习达到理解的目标层次。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语)。

也许每一位数学教师对“一堂数学课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有多大的力量起多大的作用”都不应当忽视,因为,不就是这一堂又一堂的数学课汇成学生整体的数学教育的吗?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

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十一放假,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

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

  2.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轮,有的小朋友在玩过山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

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

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

用红色的圆圈把过山车上的小朋友两个两个圈起来。

)我们一起来两个两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2?

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板书:

2+2+2+2+2+2=12(边板书边问:

几个2相加?

6个2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3.我们再来看玩摩天轮的小朋友:

摩天轮上每四个小朋友坐一个吊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

用红色的圆圈把摩天轮上的小朋友4个4个圈起来。

)我们一起4个4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4?

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板书:

4+4+4+4+4=20(边板书边问:

几个4相加?

5个4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4.我们接着看玩小火车的下朋友:

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

用红色的圆圈把小火车上的小朋友3个3个圈起来。

)我们一起3个3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3?

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

板书:

3+3+3+3=12(边板书边问:

几个3相加?

4个3相加是几个人?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

  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

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

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

)教师概括:

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

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

“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2.让学生找一找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3.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一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

有几个2相加?

(板书:

6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

(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

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

5个4相加)第三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

4个3相加)问:

相同加数是几?

(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4.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

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

(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

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

(这里说的算式是:

2+2+2+2+2+2=12)

  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

(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X2或2X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

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

6X2=12(板书)

  5.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6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6X2=12来表示,那这里的6表示什么?

2又表示什么?

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

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6表示有6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这个算式就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

  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

2X6=12

  这里的2表示什么?

6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

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6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6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

谁知道?

(板书:

乘号)

  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

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

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6X2=12)怎么读呢?

谁来试一试?

(板书:

6乘2等于12)

  第二个算式(2X6=12)怎么读呢?

谁来试一试?

(板书:

2乘6等于12)

  同学们注意:

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

  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

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

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6.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

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

(板书:

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1.巩固练习

  2.闯关游戏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

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们有哪些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小资料:

  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中首次以“X”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减少.兄弟两个就诞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以后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

  教学策略:

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

  教学步骤:

一、口算。

  12+24=36+6=42+14=32+16=15+25=35+10=

  复习加法的知识。

+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

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加法算法:

2+2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

  2+2+2呢,3个2相加

  2+2+2+2呢4个2相加

  2+2+2+2+2呢5个2相加

  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如果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

2+2+2+2+2+。

  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

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

把加号改成乘号“X”,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2写成乘法算式是2X2读成2乘2

  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X3读成2乘3

  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X4读成2乘4

  2+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X5读成2乘5

  3、拓展深化。

50个2相加呢?

写成乘法算式是2X50或者50X2,因为得数都是100。

所以都可以写。

  4、归纳乘法的意义。

把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有什么好处?

可以把写得很长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2+2写成2X2,有简便吗,看不出。

短的看不出,长的算式有简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不能,因为2+3表示把2和3合起来的意思。

不是表示几个几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能的话请说出乘法算式

  3+34+4+45+5+5+56+6+6+6+67+7+7+7+7+7+8

  3X24X35X46X5(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来写出,可能会有写出7X6+8当然要表扬了。

  说说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2个3,3个4,5个4,6个5,()如果学生说成是3个2,4个3,4个5,5个6也可。

  12X2表示什么意思,

  13X3

  14X4

  15X5

  16X6

  17+18

  四、归纳小结乘法的意义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求总数的意思

  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加法的有的算式比较长,乘法的算式比较短,有比加法简便的地方,

  乘号与加号的样子也差不多,是把加号转一点过来的意思。

所以说古代的数学家也很聪明的,把加法与乘法的相差不多的关系通过符号表达出来了。

  五、生活应用

  1、小朋友最喜欢去公园玩了,游乐场里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结合今天上课的内容,说说这些数学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吗。

  

(1)摩天轮上有几个小朋友?

用加法怎么算,用乘法怎么算。

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激流勇进有几个小朋友?

  (3)过山车上有几个小朋友?

  (4)把几把小椅子?

  2、通过摆小棒来说说乘法算式。

  摆3个五角星用了几根小棒,

  摆4把小伞呢,

  摆6个三角形呢。

  3、说说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如每个人左手有5根手指头,2个手共有几根手指头?

  教室的电风扇每个有3块转板,5个电风扇共有几块转板?

  每个盘里有4个苹果,6个盘里有几个苹果?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乘号,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联系和区别,知道了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七、布置作业

  练习九1-4做在书上。

  八、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放在教学乘法口诀的前面,是很重要的一堂课,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理解乘法的意义比较困难,乘法的数学思想也是比较难建立的。

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在测试小朋友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会把“算2个3相加的总数是多少,”用“2+3”来算,他们多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有加,有总数,就是做加法,也就是说小朋友是从文字来认识建立算式的。

而不是从数学思考的角度来做题目的。

说明二年级的小朋友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是比较肤浅的。

如何帮助二年级的小朋友建立乘法的意义,如果单从文字到文字,从算式到算式恐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我在设计时考虑到把数学文化结合进去,通过对加号与乘号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因为人类孩童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人类最初的认知过程,总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实际上升为理论的过程,所以让学生通过对加法符号改写成乘法符号的过程,来促进儿童对数学学习兴趣和热爱。

再通过对加法和乘法的比较中来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从复杂到简单来体会乘法思想的精髓。

最后从生活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模型,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第4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