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414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docx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深圳的发展定位研究

宝安区在珠三角和的发展定位研究

宝安区发展和改革局课题组

一、在环境:

宝安区现阶段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集海陆空交通枢纽于一体,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宝安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位于市西北边,地处珠江口东岸,南接经济特区,北连市,东临龙岗区,与新界、元朗隔海相望,处于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是穗经济发展轴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是联系粤港的桥梁和辐射地的重要窗口。

宝安中心区与前海、后海地区一起被规划为市的双中心之一,区域性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有望提升宝安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辐射能力。

临海和优良的港口条件是宝安区天然的区位优势,现已建成以机场、港口枢纽,海、陆、空、铁一体化大交通格局,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现代化交通公路体系基本形成,综合交通网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宝安机场处于穗走廊和沿江高速的交叉点上,是全国第4大航空港,货运吞吐量的增长速度较快,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宝安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到2015年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可达到3600万人次和20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

大铲湾港区背靠工业大区宝安,毗邻、、等制造业强市,与机场和沿海高速铁路相邻,具有战略发展意义。

新客站将规划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客运枢纽,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火车站。

深中过江通道开通后,将会打通规划中的沿海铁路在珠江两岸的东西联系,、江门到宝安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而且与现有和规划建设中的6条高速公里、8条地铁线一起,不仅有助于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有效提升宝安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的辐射围。

宝安区良好的区位优势,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快速有效调配,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发挥对周边其他城市的辐射功能,拓展“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同时通过区位优势资源的整合,也加深了宝安与及国际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宝安在澳、珠三角的地理区位,极大增强宝安对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吸引力,为建设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提供空间载体。

2、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大中城市发展水平

宝安区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宝安区的地方生产总值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088.36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6.8%,继续位居全市六区首位,在省超越、、、南海、江门、等市。

从增长速度来看,宝安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态势,从2002年到2008年的7年时间里,宝安区的GDP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市平均水平,详见图1。

即使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年,同样增长13.2%,高于关各区(其中福田区10.2%,南山区12.1%,罗湖区9.6%,盐田区11.2%),比全市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2个百分点。

图1:

宝安区与市及全国GDP增长速度对比(%)

资料来源:

宝安区各年统计公报。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

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319.03亿元,规模上与市基本持平,占全区地方生产总值的63.16%。

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5054家,占全市54%,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7553.47亿元,占全市的48%,同比增长17%,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其中福田区-5.2%,南山区11.4%,罗湖区4.1%,盐田区1.6%,龙岗区17.8%)。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宝安区地处珠江口东岸,濒临港澳,具有先天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基础,长期以来宝安区以深化合作为突破口,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2.08亿美元,占全市的30%,增长速度在全市六区中仅次于经济规模较小的盐田区,位居全市第二,33家世界500强在宝安投资设立了88家企业。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继2004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后,2007年又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17.06亿美元。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宝安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仍达到1249.23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7.75倍,9年间年平均递增86.1%。

总额上超越同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市(1132.9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39.68亿美元,占市的41%,占省的18%以及全国的5%,超过、、、、番禺等市、区的出口规模,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区。

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不仅有助于宝安建立更优越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居环境,也有利于提升城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宝安着力民生福利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快速发展。

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5.91元,比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15781元高出58.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分别达到12平方米和14.5平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6.66%,城市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3%,这些指标均位居国大中城市前列。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雄厚的财富积累作为基础,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宝安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高度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力促进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由低端制造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由简单城市化向深度城市化转型。

3、产业配套环境较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当前产业配套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宝安区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并将产业配套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体系中去,通过产业对接、产业集群化、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产业聚集效应日趋显现,行业比较优势明显,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

产业方面,宝安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业、新型装配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循环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以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用品机械、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五大产业集群,行业集中度较高,产业链配套完善,比较优势明显。

2008年全区装配制造业工业总产值5761.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其中第一大支柱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4648.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2%,规模仅次于(6432亿元)和(5496亿元),是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通信业产值的2.75倍,占全国总量的10%、全市的55%和全省的三分之一。

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598.85亿元,所占比重为8.52%,占全市的49.9%。

宝安区可以说是全国的工业第一区、出口第一区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第一区。

宝安区产业的高度集中不仅有效发挥了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而且在现有的全球产业分工布局中,其完备的产业链、完善的上下游产品配套和成熟的产业基础有利于吸引高规格的跨国公司入驻,进一步推动产业链的完善。

4、产业层次偏低,资源集约化利用不足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造业对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研发及创业产业的需求量越大,产业层次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应该相应提高。

宝安区是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经济发展存在对“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经济的过度依赖,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对第二产业的过度依赖。

2008年宝安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716.4亿元,增长幅度继续低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虽然有所提升,但仍比全市低16.7个百分点(详见表1),在珠三角地区仅高于和,比和低12.5个百分点,比市低24.7个百分点。

表12008年宝安区与其他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

城市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宝安

0.13

66.57

34.3

0.1

48.9

51.0

2.04

38.94

59.02

0.33

52.8

46.8

0.4

52.8

46.8

2.2

65.6

32.2

7.0

58.9

34.1

3.1

60.8

35.1

资料来源:

各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宝安区的工业和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产业附加值不高,“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

虽然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核心技术,“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模式仍未根本改变,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仍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非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宝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而且,“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也使得宝安产业链之间维持着较低水平的联系,未能完全打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造成产业的循环不足。

另外虽然金融业、物流业、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提升,但所占比重依然较低,特别是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然滞后。

物流业增加值虽然占到全区GDP的10%,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将信息处理、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包装、批发零售等集合在一起的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形成,急需由单纯量的增长向现代物流转变,向供应链管理中心转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贸易型增长模式走向尽头,加工制造业仍然是国家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产业附加值,进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镇镇点火、村村冒烟、人人招商”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宝安区产业层次低的现状,而且这种粗放性增长模式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粗放式利用、生产生活环境差的沉重代价,造成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缺少规划,土地无序开发,工业区星罗棋布,村建厂房散布于全区,据统计,全区现有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工业区399个,产业同质同构现象突出。

而且可建设用地处于分散状态,目前宝安区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0平方公里,且无成片用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众多的旧工业区和旧厂房虽然留下土地重新集约利用的空间,但由于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违章建筑较多,确权困难,行政审批程序周期长,旧城改造缓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土地资源的稀缺造成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的高居不下,从而不仅工业用地价格高涨,房地产价格也不断攀升,增加整个城市的运营成本,不仅使宝安区加工贸易产品的比较价格优势逐渐丧失,而且客观上也阻碍了新的投资者及来宝安创业、就业的高素质人才。

2008年全区人均GDP仅为6万元,是全市六区最低,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6.8%,仅为南山区的三分之一强;单位土地产出2.91亿元/平方公里,比全市平均水平少1.1亿元,仅比山地面积较大的龙岗区高出1.15亿元,位居全市倒数第二,仅为福田区的15%;万元GDP耗电量和耗水量均居全市各区之首,其中万元GDP耗水量是南山区的3.9倍,是福田区的2.8倍,详见表2。

表2:

2008年市各区主要指标比较

全市

宝安

罗湖

福田

南山

盐田

龙岗

人均GDP(万元)

8.98

6

9.36

12.54

17.55

10.43

7.58

单位土地产出(亿元/平方km)

4

2.91

10.48

19.2

18.88

3.21

1.76

万元GDP电耗(千瓦时)

/

1274.3

421.2

369

326.8

332.8

921.6

万元GDP水耗(立方米)

/

31.24

16.2

11.24

12.11

10.78

28.31

产业层级较低,工业企业的附加值不高,资源集约化利用不足,制约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人文的全面发展,而且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日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外贸摩擦不断升级,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低碳经济不断兴起的情况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

“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宝安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仅是驱力的问题,同时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压力。

5、城区布局不尽合理,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落后

一般来说,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然而受户籍制度、“村村点火”式发展等因素影响,宝安区的城市化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缺,城市管理薄弱环节较多。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动力多来自基层,但宝安区在向各镇、街道放权时,未能形成相应的调控机制,使得政府对镇、街道、村的引导能力弱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高涨的工业化进程,“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的工业园区经济形成了“远看像城市,近看像农村”的格局。

2004年农村城市化之前,由于特殊的农村建制,宝安区没有进行系统的城市整体规划,各镇、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参差不齐。

2004年农村城市化之后,虽然宝安区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但各类专项规划仍不完善,法定图则尚在编制之中,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出现城市布局不合理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落后的局面。

规划落后不仅造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而且城市面临旧工业区改造难题,城市发展空间不足。

宝安区现有工业区494个,总用地面积118平方公里,共有旧工业区303个,总用地面积58.4平方公里,旧工业区占工业区的比重达46%。

旧工业区的规模小,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落后,管理水平差,难以吸引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影响到宝安区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层次提高,急需进行改造,以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然而,旧工业区多为原村集体建设,在用地属性、产业方面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改造进程缓慢,再加上规模庞大的建筑,对宝安区产业空间拓展带来严重制约。

同时,由于人口规模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缺乏,教育、卫生、文化、公交等资源还满足不了群众要求,存在不少缺口。

根据《市宝安区市政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调研报告》,2008年宝安区万人警力不足8人,千人床位数和医生数仅为1.66和1.36,远低于市、省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幼儿园学位缺口10万座,小学学位缺口0.9万座,初中学位缺口3.3万座,高中学位缺口7.4万座;全区医疗设施现状床位缺口10075床,根据《宝安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10年需床位5600床,缺口2130床;公交分担率未达到60%标准,公交线路长度存在641公里的缺口,公交车数量存在3915辆的缺口,公交场站缺口28万平方米,公交停靠站缺口1286个,公交停车场缺口270处。

宝安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存在“量”的差距,“质”的差距更为明显,优质学位短缺,医疗条件较差,目前尚无一家三甲医院,市政设施建设标准较低,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长期居住生活。

可以说,宝安区虽然在2004年完成了城市化工作,但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仅仅是原村民身份的转变,户籍的转变,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与特区相比差距较大,不仅难以满足庞大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而且由于生活配套差、子女入学难、医疗水平差等问题,将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入驻。

不少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因此无法形成对宝安的城市认同感,即使工作在宝安,也宁愿选择在关居住,客观上既阻碍着社会发展,也制约着经济发展。

6、人口规模过大,人口素质总体偏低

产业层次直接决定着人口结构,宝安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产业层次仍然以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对知识和技术要求不高,所吸引的劳动力众多,而且多是年轻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宝安区的人口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区人口由“四普”的40.40万人,膨胀为“五普”的273.51万人,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51.44万人,占全市的40.5%,继续位居全市各区之首,是同处于珠三角地区的的2.4倍,与市(392.7万)相当,在全国则超越市、市等省会城市,单纯从人口规模来看达到超大城市水平。

人口的大量增加以流动人口不断流入的机械增长为主,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51.44万人,其中暂住人口达306.9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近9倍,所占比例高达87.3%,远高于同期、、、的平均水平(分别是74%、74.8%、27.4%、27.4%)。

不过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有放缓趋势,2006-2008年区总人口分别增长2.41%、1.96%和1.97%,其中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38%、1.06%、1.67%,连续三年增长率保持在2%以,人口增长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出现拐点,初步实现负增长。

迅速增加的人口,虽然给宝安区的经济社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但同时也给宝安区的社会治安、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造成一定压力。

一方面宝安的交通四通八达,海陆空俱全,出租屋和废旧厂房众多,提供了大量的隐蔽场所,而且以一个区的警力管理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社会治安的压力可想而知,也容易出现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

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大,受产业结构和季节性影响大,不仅不利于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而且难以形成稳定的消费能力,对宝安区服务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影响到城市优质生活质量的形成。

另外由于宝安区的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所吸引的劳动力素质较低。

2008年宝安区企业普查发现,普通工人占在职员工的比例达到81.4%,技术人员仅占12.67%。

初中以下学历员工占在职员工的五成以上;学历为高中或中专的员工在在职员工的36.9%,大专以上学历工人仅占11.6%,而且制造业企业的研发人员比例普遍偏低,只占到在职员工总数的1.5%。

人口素质偏低与产业结构的低附加值状况以及服务业的滞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将直接影响到宝安区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受产业层次低、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水平低等因素影响,宝安区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而正是由于缺少高素质人才和技能人才,又反过来制约着加工贸易转型和产业升级。

同时,生活成本高居不下,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工资的吸引力下降,对地高级人才调入的吸引力也在减弱。

这就要求宝安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必须采用超常规的方式加以解决。

二、外在环境:

宝安区“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全球产业分工布局发展趋势并未改变,中国仍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使得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障碍迅速降低,而国际贸易与投资壁垒的拆除也使得企业有更大的自由度实施全球布局战略,将生产分工深入到价值增值的各个环节,形成专业化的价值链分工。

由此,跨国公司部的产品、技术和人才,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之间的跨国界流动程度日趋变强,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经由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活动连结和整合,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性生产体系。

虽然源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短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产业投资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但是全球产业分工布局的基本趋势并未改变。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9月17日最新发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达1.7万亿美元,较2007年下降14%。

不过跨国公司的数量继续保持了上升势头,2008年全球共有约8.2万家跨国公司,其国外子公司共计81万家,而2007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9万家和79万家,显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性的扩趋势并未改变。

报告认为:

随着全球经济探底复,跨国公司将继续开拓新市场,并刺激全球FDI的成长。

事实上,UNCTAD早前(2009年7月)发布的《2009-2011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显示,跨国公司追求国际化的长期趋势将推动全球FDI流入量在2010年开始缓慢回升(达到1.4万亿美元的水平),并有望于2011年出现大幅反弹(接近1.8万亿美元)。

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大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寻求海外扩,全球FDI将会继续增加。

在全球直接投资目的地当中,“金砖四国”格外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其中尤以中国最为瞩目。

截至目前,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66万家,累计吸引外资超过8700亿美元,连续17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UNCTAD发布的《2009-2011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显示:

中国在全球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中位列第一位。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更是成为欧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避风港,包括沃尔玛等在跨国公司巨头纷纷选择加速在华投资布局。

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沃尔玛在中国新开店数量已经达到35家,扩速度较过去两年提升了40%以上。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高端制造、研发和现代服务业向中国转移已成为当前跨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容,这为中国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据商务部外资司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已超过1160家,一些技术含量较高、资本密集的项目开始转到中国,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布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宝安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率先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截至2008年,包括艾默生电气、富士施乐高科技、沃尔玛公司、日本东芝公司、日本佳能公司、科技集团、西门子公司、法国家乐福公司、德国拜尔公司等33家境外世界500强在宝安区投资设立了81家企业。

“十二五”期间,在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布局重点的大格局下,宝安将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和亲商环境,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

2、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新潮流,为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2009年底世界各国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新一轮气候谈判,可望签署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并将对全球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欧盟等发达国家明确提出:

在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中,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除最不发达国家外,都应致力于在2011年底前实施低碳发展战略。

然而,欧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战略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国家更着眼于在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带动的低碳产业链上占领新的制高点,从而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更是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发展等新兴低碳产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借助奥巴马政府能源新政的指引,美国期望在中长期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从而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引领美国经济实现复和再增长。

为此,有专家甚至预言,低碳经济会像工业革命那样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

未来全球低碳发展潮流,同样为“十二五”时期推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一方面,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为中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需市场带来重大机遇,发展这些新兴低碳产业也有利于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低碳产业正在全球兴起,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中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步伐,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提供了重要契机。

国家主席在2009年9月22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庄重提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多次主持部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目前,包括、等在的主要城市均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倡议,低碳发展有望成为全国各地“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容。

3、全球低碳化发展趋势同时也对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迫在眉睫。

在此大背景下,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主流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和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2009年底世界各国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