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081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docx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

的应用和研究

学习中心:

西安奥鹏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

网络1208安全工程

学生姓名:

张龙博学号:

11833380004

指导教师:

杜曼职称:

助教

导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

2012年11月28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张龙博

1.设计(论文)题目:

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和研究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

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2月5日

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本毕业设计(论文)针对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安全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二、安全文化在安全系统工程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安全文化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并能有具体案例的支撑

四、了解安全文化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能够应用具体案例进行相关方法的应用,并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

七、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查阅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方面相关的资料

查阅国内外安全文化相关技术的资料

查阅安全文化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相关资料

查阅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相关资料

5.文献查阅要求:

查阅主要参考文献有以下几类:

(1)安全文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安全文化建设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3)相关标准和支持软件的使用

6.发出日期:

2012年9月1日

7.学员完成日期:

2013年2月5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张龙博

摘要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机械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安全”就是其中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机械制造业中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安全在机械制造业中所占的地位来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概述。

通过对机械制造业中的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提出一些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认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宣传,通过培训提高员工自身安全意识,利用国家制定的法规、制度的要求等、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以此来加强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安全文化,风险分析,宣传教育,安全培训,

目录

第1章前言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的母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基础,其高速发展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机械制造行业进步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大的问题—安全事故。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及时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辨析,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企业安全文化是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因,最终目的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企业安全文化真正落实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2章机械制造业中安全的现状和地位

2.1机械制造业的安全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各种机器设备的生产行业,有“工业心脏”之称,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任务。

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科学技术物质化的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也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消费类机电产品的供应部。

它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纵观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创业时期(1949至1960年);

第二阶段为行业形成时期(1961至1978年);

第三阶段为全面发展时期(1979至今)。

机械制造业作为国家母行业,是所有产业的基础,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

其主要特点有:

①工艺复杂,存在大量能量及有毒有害物质。

②生产过程中所需机械设备和工具、夹具种类繁多。

③机械制造业也是一个人员密集型行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

④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涉及的生产领域广泛。

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机械工业部门的大、中型企业中,机械伤害事故每年就多达数百起,更不要说数以千万计的小企业,其事故比例则更高。

可见,机械制造业中的安全事故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而且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2安全生产在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

2.2.1生产管理的核心

安全生产是搞好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把安全生产的理念传递到每位员工,确保安全工作从上到下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从而保证生产才能的有序进行。

2.2.2管理制度的中心环节

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安全生产的落实去保证其它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保障,安全就是效益。

2.2.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安全生产是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企业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才能确保企业运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2.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全部内涵。

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安全就是生命,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生产,实现促进生产和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第3章安全文化建设概述

3.1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Cultru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

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

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3.2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中的安全文化概述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

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2.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其次是人的不安全。

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不安全状态,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

如果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一切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很好的进行。

所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把它摆在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位置。

3.3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安全文化融汇企业的现代经营理念、治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精神文化

安全文化首先是企业的一种精神文化,也可称为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精神文化着眼于造就人的品格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榜样示范等,促使企业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促使企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工作观念。

2、物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利用物质条件,为企业所有人员创造有利于调动工作与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效率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在这些物质条件的建设与治理中必须体现安全的要求。

物质文化对人的感觉、心理产生一种影响,使人受情景的约束,自觉地遵守安全的特定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企业生产安全的目的。

3、治理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中的治理文化又包含以下三种文化:

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按照现代治理科学的原则,用优化的治理方法,规范、约束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以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益和生产安全,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目标文化。

目标文化应体现企业的发展内涵及企业特色。

企业应对自己的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根据自身的客观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为社会创造合格产品的责任,确定企业的目标战略。

目标文化对外宣示了企业对外作出的承诺,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对内则产生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

行为文化。

安全文化也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包括全体成员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行为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它促进企业成员积极地参与企业的安全治理活动,把理想、信念、熟悉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而努力。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的基础,它决定和制约着企业的精神文化和治理文化;而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核心、治理文化是手段,它引导着职工的行为,反作用于物质文化。

因此,安全文化的三个主要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忽略其中之一,都将达不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预期目的。

第4章机械制造业中存在安全风险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了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事故都在100万起左右,死亡人数在13万人以上,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在机械制造业中全世界每年因工死亡人数约为10万人,丧失工作能力的约150万人。

可见,机械制造业中的安全事故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它不仅影响企业的声誉与效益,而且严重伤害员工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

4.1事故的概念

1、事故

事故,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描述。

所谓事故就是在进行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情或现象。

事故包含人身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

每一起事故发生的后果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人身受到伤害,财产没有损失;第二种,人身没有伤害,而财产受到损失;第三种,人身受到伤害,财产也受到损失。

2、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事故、生产安全事故之间的关系:

事故包括了生产安全事故。

4.2事故发生的条件

事故致因理论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例如,没戴眼镜或面罩的工人,在打开防护门操作或防护门损坏,被啤酒瓶爆伤眼睛);少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遇到“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才发生的(例如,冒冒失失的工人在昏暗的路灯下,不慎跌入未盖盖儿的污水井中);更少数事故是由于“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处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下被引发的(例如,较干燥的硝化棉在气温高的仓库内自燃引起火灾)。

任何一起重伤和死亡事故的发生,都是各种(很多)因素在某一时刻的碰撞,单一的一次违章不可能造成事故。

“事故万一论”中就指出:

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条件三者能相互诱发,相互作用,当三中状态发生接触时(如图4.1-1),事故发生。

图4.2-1事故发生三要素关系图

根据上述可见,人员、机物、环境是构成事故的三因素。

在这三者中,“机物”、“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唯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他又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

事故致因“人的主导论”(如图4.2-2)中就指出:

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人为因素。

事故统计标明,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大部分。

图4.2-2事故致因“人的主导论”

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生理的、安全心理的、安全技术的及安全文化的四个方面,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是另外三项素质的整合环节,它的功能是将人的四项素质整合为整体素质,即安全素质系统。

人员本质安全化就是使生产者具有与生产系统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4.3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总则

4.3.1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3.2适用范围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现场、设备、人员及其相关方。

包括管理方法、识别评价结果、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4.3.3目的

为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危险源,可以从源头控制事故和危害,使事故频率降到最低、危害损失降到最少,因此特设置本项目。

4.3.4职能部门职责

a.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b.其他各部门负责参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3.5工作程序

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2.危险源的辩识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1)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包括安全领导小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2)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3)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5)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1)六种典型危害

a.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物理危害:

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机械危害:

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电器危害:

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人体工程危害:

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生物危害:

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三种时态

a过去:

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现在:

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将来:

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三种状态

a.正常:

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

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c.紧急情况:

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4.3.6风险识别的方法

1.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

顾客的要求等)和咨询专家获得的信息。

4.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a.现场观察:

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b.座谈:

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

c.预先危害分析:

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

4.4机械制造业主要存在的风险

经常出现的机械事故大体有12种类型,主要是: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电伤害、灼烫伤害、火灾与爆炸伤害、粉尘与烟尘伤害、有毒有害物质伤害,噪声伤害、振动伤害、辐射伤害等。

1.机械伤害

机械事故按伤害形式分,可分挤压和咬入、碰撞和撞击、接触三种。

a.挤压和咬入伤害是指人的肢体被卷入两个零部件(其中一个或两个是运动零部件)之间所造成的伤害。

b.碰撞和撞击伤害有两种形式,一是比较重的往复运动的部件撞人,比如说人受到运动着的刨床部件的碰撞;另一种是飞来物撞击造成的伤害,主要指高速旋转的零部件、工具或工件,撞击人体时能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c.接触是指当人体接触机械的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直接接触人体时可能造成的伤害,运动部件一般指具有锐边、尖角、利棱的刀具,容易发生夹断、剪切、割伤擦伤、卡住或缠住等。

典型案例:

袖口未系好排除故障时造成的伤臂事故

2000年5月19日,河北省某市机械厂一名工人在处理工作中的切割机故障时,由于袖口没有按规定系好,被卡在齿轮中,造成了右臂伤残。

2.起重伤害

起重机械是机械设备中蕴含危险因素最多,发生事故概率最大的危险机械。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吊重、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

2、作业人员被挤压在两个物体之间所造成的挤伤、压伤、击伤等人身伤亡事故。

3、从事起重机维修、维护的作业人员不慎从机体摔下或被正运转的起重机机体撞击摔落至地面的坠落事故。

4、从事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或检修、维护人员因触电而造成的电击伤亡事故。

5、起重机机体因失去整体稳定性而发生倾翻事故,造成起重机机体严重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的击毁事故。

典型案例:

振兴机械厂起重机事故

2002年11月10日,湖北省十堰市振兴机械厂机加工车间一名职工在使用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的过程中,起重机的一端梁车轮脱轨,一端坠落,造成1人死亡

3.车辆伤害

机械制造企业进行物料搬运的方式有机动车辆运输、铁路运输、连续运输机械以及人工搬运。

车辆伤害事故的类型主要有碰撞和碾轧、车辆失稳倾翻、重物坠落打击、人员跌落、其他伤害。

4.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一种常见事故,主要有:

落物伤害、崩物打击伤害、滚物伤害、物料散落、倒塌造成伤害等。

典型案例:

砂轮机使用不当造成伤眼事故

1998年3月14日,四川省某冲压厂在生产工程中,一名工人在使用手持气动砂轮机时,砂轮突然发生爆裂,造成左眼伤害事故。

5.电伤害

电伤害包括触电伤害、雷电伤害和静电伤害。

a.触电伤害。

电能是机械制造企业的主要能源,触电伤害事故多发在潮湿场所、高温场所、导电粉尘场所等导电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如金工车间、锻造车间、铸造车间、压延车间、拉拔丝车间、空气压缩站、酸洗车间、电镀车间、电解车间等。

触电伤害事故多发生在配电设备、架空线路、电缆、闸刀开关、配电盘、熔断器、照明设备、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等设备和设施上。

b.雷电伤害。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乙炔站、涂料车间、氧气站、易燃品库等是易遭受雷击引发伤害事故的场所。

c.静电伤害。

在有可燃液体作业场所及有爆炸性混合物或粉尘的场所,静电放电可引起火灾与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人体电击虽不直接致命,但可能造成高处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

典型案例:

维修作业触电身亡事故

河南省某生产制造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起触电事故,一名电工在维修变压器时冒险违章作业,不幸被高压电电击身亡。

6.灼烫伤害

灼烫伤害主要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和物理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灼烫伤害主要发生在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热喷注、注塑、粉末冶金、电镀、酸洗等场所。

典型案例:

未排除堵塞故障盲目操作导致硫酸烧伤事故

1995年3月14日,某汽车有限公司钣焊车间酸洗间两名职工,在用储酸罐向酸槽内加酸时,未排除堵塞故障,导致倒灌入橡胶管的硫酸向外四处飞溅,造成3人面部被硫酸烧伤。

7.火灾与爆炸伤害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运输,锅炉房,高温作业场所(如焊接、铸造、热处理、锻造、热喷涂、涂装等)是火灾和爆炸式事故的高发场所。

除了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在运行中,电流热量过高、电火花和电弧是电器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

典型案例:

发酵罐焊接作业导致的爆炸伤人事故

2000年8月12日,四川省某厂在维修一台发酵罐时,由于乙炔气泄漏并积聚,遇明火造成爆炸事故,导致8人受伤,经济损失达数万元。

8.粉尘与烟尘伤害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接造成的危害就是尘肺病。

机械制造企业中对作业人员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含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

如生产过程中的砂型铸造,模具制造,焊条制造,抛光加工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含大量二氧化硅的粉尘,从而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典型案例:

山东某机械厂职工李某因长期从事铸工工作,28年后被诊断为铸工尘肺,在公司进行资产转让时,因为工伤待遇争议,李某向济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经过调解,该机械厂一次性支付给李某综合赔偿金40万元。

9.有毒有害物质伤害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铸造、焊接、电镀、涂装、注塑、清洗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如下表:

表3.3-1有毒物质伤害

工艺(作业环境)

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铸造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氯化物、氟化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酚、乙二胺、丙烯醛、氨气等

焊接

锰及化合物、氮氧化物、氟化物等

电镀

铬、镍、铅、铜、镉及其化合物、氰化物、酸雾等

涂装

苯、甲苯、二甲苯、汽油、醇类、酯类等

注塑

氯化氢、含氟聚合物、氯乙烯、环氧氯丙烷、乙二胺、甲醛、苯等

清洗

汽油、苯系物、乙醇、三氯乙烯、丙酮、氯仿等

10.噪声伤害

噪声能对人体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多,尤以锻造、冲压、铸造和装配过程最为严重,种类主要有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电磁型噪声等。

11.振动伤害

振动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局部振动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听觉器官、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末梢神经和血管的变化,表现为腿脚痛、下肢易疲劳和感觉异常。

机械制造企业中产生振动伤害较多的场所主要有锻造车间、冲击车间、铸造车间和装配车间。

12.辐射伤害

辐射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眼睛等造成影响,可导致神经衰弱症、血脂增高、白内障等疾病,这种职业伤害主要来自于无损探伤作业、焊接作业和高能束(如激光和电子束等)加工。

在机械制造企业还可能出现高空坠落、溺水、高温等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