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062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docx

19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教学设计

课时编号

19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第九课第一框认清违法危害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处罚方式,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教学重点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区别。

教材处理

教学

方法

教法设计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法设计

小组合作法

教学

资源

准备

教学资料

课件教案素材多媒体演示软件

信息资源

课件教案

仪器设备

多媒体电脑

耗材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导入

 

新课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导语中的案例,设问导入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

着落前的意外。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2页单元导语中的案例,讨论PPT出示的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个意外吗?

对我们有何启示?

(2)点评学生发言,总结归纳:

0.77千克的泡沫将左翼防热瓦砸了个小洞,热量进入机体引起爆炸;这是人为的一点点失误,酿成了机毁人亡的悲剧;要防微杜渐,杜绝任何细小的失误。

(用PPT出示)

过渡:

我们中职生正值青春年华,如同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也许有时会因一个小小的故障,就足以折断我们自由翱翔蓝天的羽翼;一次不良行为、一次违法行为、一次犯罪,都有可能毁了我们的一生。

那么,违法犯罪有什么危害?

我们又如何防微杜渐?

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内容。

(3)用PPT出示第四单元和第九课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了解第四单元和第九课内容结构。

 板书:

认清违法危害。

 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一:

着落前的意外。

(1)仔细阅读教材第92页单元导语中的案例,思考PPT出示的问题,准备抢答。

 

(2)一至两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3)观看PPT,快速翻阅教材第四单元内容,理清本单元、本课内容结构。

 

(二)研习新课(31分钟)

 第一目:

违法无小事。

(10分钟)

 1.教学内容

 

(1)生活中法律的“雷区”。

 

(2)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

生活中法律的“雷区”。

 

(1)用PPT逐一呈现案例《地震传言案》、《球迷闹事案》、《故意杀人案》,提出问题:

上述三个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有哪些危害?

需承担何种责任?

告诉了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点评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纳:

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上述三个案例只是生活中各类违法案件之中的点滴。

刘小乐的连刺三刀是一种犯罪行为和侵权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地震传言和球场闹事是行政违法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违法行为的重要特点是社会危害性。

今天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懂得:

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严格自律,自我防范,杜绝违法行为。

(PPT出示)

 (3)设问:

究竟什么是违法?

违法有哪些类别?

违法有什么后果?

 板书:

违法无小事。

 探究活动三:

打人案例。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活动框中的案例和相关观点,同时用PPT出示问题:

你同意谁的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

观点一、二是错误的,观点三是正确的;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用PPT出示)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93~94页正文,小组讨论、填写下表(用PPT出示),请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完善表格内容。

 违法行为含义、类别、后果、不同点与共同点

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处罚

犯罪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谨记:

违法无小事

 (3)用PPT出示问题:

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违法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

(用PPT出示)

 板书:

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危害;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1分钟)

 1.教学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危害性、学习的意义。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四:

违反治安管理案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

你身边有类似事情发生吗?

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

 

(2)针对学生举出的类似事情,一一点评属于哪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

三个案例中的行为都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分别适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属于第四类)、第42条第6款(属于第三类)、第26条(属于第一类),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多发的或可能遇到的,要认识到违法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要严格自律,防微杜渐。

(用PPT出示)

 (3)设问过渡:

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类别?

有何危害?

为何要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第94~95页的正文,小组讨论,填写下表。

(用PPT出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危害、类别、学习的意义

含义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危害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类别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有助于分辨是非,杜绝违法行为。

意义有助于面对违法行为时维护自身权益。

 知识运用:

观看小品,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安排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小品“他为何被拘被罚”,指导阅读教材第95~96页的“链接”,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李某为何被拘被罚?

给我们以何启示?

(请两名学生根据“名胜古迹乱涂案”表演,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做准备。

12月3日,一男子站在长城上,一番左顾右盼后,俯下身子,用大毛笔蘸了油漆在城墙上写字:

“秦朝始皇创伟绩,修筑长城延万里……”最后,李某因损坏名胜古迹被拘留10天并处200元罚款。

──摘自《京华时报》

 

(2)归纳总结:

李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3条第1款,“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

“链接”使我们了解了四类行为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违法无小事,而小事又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因此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严格自律,防微杜渐,远离犯罪。

(用PPT出示)

 板书: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处罚。

 第三目: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10分钟)

 1.教学内容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罚的种类。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五:

乱打110。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回答PPT出示的问题:

民警依据什么条款对大发进行处罚?

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找出答案。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民警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对大发进行处罚的;大发扰乱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我们要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方式。

(用PPT出示)

 过渡: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治安管理处罚的方式”有哪些呢?

 (3)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96页第一、第二节正文和第97页的“链接”,梳理出治安管理处罚的方式和罚款、行政拘留的档次。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治安管理处罚的方式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罚款、行政拘留的档次各分为三个档次。

(用PPT出示)

 知识运用: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1)用PPT出示案例和问题:

公安局依据什么条款对散布地震谣言的付某某进行处罚?

请学生在印发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找答案。

 

(2)学生回答后,用PPT出示处罚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强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

 探究活动六:

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97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回答PPT出示的问题:

请查一查治安管理处罚法,楚某的行政拘留为什么可以不执行?

这一规定有何意义?

(2)在学生查阅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第2款“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的,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一贯政策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用PPT出示)

  品味名言:

进一步理解防微杜渐的作用。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教材第97页的名言: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防微杜渐,坚决杜绝违法行为。

(用PPT出示)

 板书: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2.教师活动 

(1)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要求学生懂得违法无小事,认清违法的危害,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坚决不越法律“雷池”。

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2)板书:

认清危害、严格自律,防微杜渐,不越雷池。

 3.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板书提纲归纳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四)课堂练习(5分钟)

 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单项选择:

《学习指导》P47第1、2、3题。

 

(2)多项选择:

《学习指导》P50第1、2题。

(3)辨析:

《学习指导》P52第1题。

(五)布置作业(1分钟)

用PPT出示:

(1)单项选择:

《学习指导》P47第4、5、6题。

(2)多项选择:

《学习指导》P50第3、4题。

 (3)案例分析:

《学习指导》P53第2题、P54第3题。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节选)。

 (见《教师教学用书》P115倒数第7行~P121倒数第7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