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833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docx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资料

地系梁工程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中交三航局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一项目部编号:

ZJSHJ-XQGSQL-

工程名称

宣曲高速公路

单位工程名称

陡沟大桥(K99+249)

分项名称

地系梁

交底时间

参加对象

及人数

共人

交底人

交底地点

记录人

交底内容摘要:

地系梁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一、目的

明确桥梁桥墩地系梁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地系梁作业施工。

二、编制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工地建设和工程施工》;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卵石、坚硬漂石、岩层及各种复杂地质的桥梁桩基施工。

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孔揭露,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Q)(具体为卵石、有机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第四系坡残积(Qdl+el)层(具体为黏土、粉质黏土);基岩为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g)白云岩和泥灰岩。

陡沟大桥桥址区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类型及碳酸盐岩岩溶水类型,第四系孔隙水多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体中,多以潜水形式出现,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碳酸盐岩岩溶水赋存于泥盆系上统宰格组白云岩中,水量较小。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周围地表水入渗补给,以地下径流的方式汇集、排泄于沟谷低洼地段。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拆除钢筋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图4-1地系梁施工工序流程图

4.1、平整场地

施工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

场地平整采用装载机平整,人工配合。

4.2、测放系梁位置

放样已浇筑完的桩位坐标,并用白灰洒出地系梁及桩柱开挖区域。

由专职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对桩位进行实地放样(坐标法)。

4.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边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应采取防止水沟渗水的措施,避免影响坑壁稳定。

为了方便在基坑内施工及立模,开挖尺寸按地系梁及桩身尺寸向四周加宽1~1.5m,基坑边坡放坡坡度为1:

0.75,同时基坑开挖土方暂时堆放基坑外3~5m处。

基坑挖好后,在基坑内底面外边缘四周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防止降雨积水。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严格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

机械开挖将至基底标高时,留置20~30㎝土层,改为人工开挖,避免机械施工时扰动基底土层和基坑深度超挖,并不得随意回填。

基坑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项目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基本要求

(1)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壤,防止挖超,严禁用土回填。

(2)边坡坡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平整,局部超挖嵌补牢固,无开裂。

(3)基底上的松散土必须清除干净,其他的杂物和旧桩必须清除。

基坑开挖

允许偏差

检查部位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坑底高程

±50,-200(石)

每座桥墩

5

用水准仪测量

纵横轴线

25

2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测一点

基坑尺寸

不小于施工图

标示值

4

用尺量,每边各测一点

4.4、凿除桩头

凿除桩头时,多余的混凝土要予以凿除,桩顶无残余的松散混凝土。

1、测量放线按施工图放出桩顶标高,并在桩上作下标记。

2、在标记的标高处用切割机沿桩四周切入桩3㎝左右,确保不切到钢筋。

3、用风镐凿除上部多余的混凝土,并将桩顶凿毛。

4、清理凿掉的混凝土碎块。

5、整理桩头外伸的主筋,并按桩基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箍筋。

4.5、浇筑垫层

测量放样垫层区域,垫层尺寸按设计地系梁的尺寸四周加宽20㎝~50㎝。

按系梁底的设计高程在垫层四角放出高程点。

将基坑底部找平、夯实,然后浇筑厚度为5㎝的砂浆垫层,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绑扎系梁钢筋,作为地系梁的底模。

4.6、钢筋加工及绑扎

1、钢筋加工前,应依据施工图编制钢筋配料单。

配料单应结合钢筋来料长度和所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和余料最少。

钢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钢筋弯曲增长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尺寸宜小不宜大,以保证保护层及施工方便。

2、钢筋在钢筋棚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3、钢筋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

钢筋下料长度、钢筋因弯曲或弯钩影响长度,不能直接根据施工图下料,必须按照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型式等计算确定下料长度。

4、系梁钢筋与桩基钢筋的交叉处进行绑扎,地系梁钢筋若与桩顶主筋有抵触时可适当调整钢筋间距

5、桩基与墩身主筋钢筋接头采用双面焊。

采用双面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并检验接头外观质量和规定的的力学性能。

仅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2)每个焊工均应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作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条采用THJ502碳钢焊条。

3)在安装系梁钢筋的同时应安装系梁底以上部分的桩基钢筋及立柱的预留钢筋,桩基的主筋与立柱的主筋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5d,接头应错开。

4)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作拉力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

6、墩身主筋接长采用机械连接。

7、绑扎钢筋时,地系梁底部钢筋若与桩顶主筋有抵触时可适当调整钢筋间距,不得任意截断钢筋。

8、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使用预制混凝土垫块,且混凝土垫块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

钢筋加工及安装检查标准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同排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钢筋间距(mm)

±10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钢筋骨架(mm)

±10

按照总数的30%检查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按照总数的30%检查

保护层厚度(mm)

±10

每构件沿周边检查8处

4.7、模板安装及固定

采用在模板内部设置拉杆及外侧设支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加固,并固定在平台的预埋钢筋头上,以保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致变形和走动。

模板应平整,在模板接缝处用砂浆封堵,保证浇筑砼时不漏浆。

模板在安装前要进行打磨除锈,并在表面涂刷脱模剂。

4.8、地系梁及桩柱混凝土浇注

4.8.1混泥土浇筑

1)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门设备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得混凝土方可入模灌筑。

2)混凝土灌注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3)混凝土的灌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4)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300mm。

5)在冬期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0C或最低气温低于-30C时)灌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冻。

6)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灌注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7)当采取分层灌注时,新灌注混凝土与邻接的一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8)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拌制至灌注完的最大延续时间。

4.8.2混凝土振捣

1)振动器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支撑或钢筋上,使用振动器,宜采用垂直振捣。

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作用轴线应相互平行避免漏振。

振捣棒难以插入钢筋密集部位时可倾斜振捣,但棒与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45°,不得将软轴插入到混凝土内部和使软轴折成硬弯,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吊环、预埋件等。

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2)使用振动器时,前手应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约40~50cm,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切忌用力硬插。

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充实,而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器抽出时留下的空洞。

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后,应上下抽动,幅度为5~10cm,以排出混凝土中的空气,振动密实。

每插点应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也不应少于10s,待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时方可拔除振捣棒。

拔出宜慢,带振捣棒端头即将露出混凝土表面时,再快速拔出振动棒,以免造成空腔。

3)振动器插入点应排列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按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棒作用半径(通常为振动棒半径的8~10倍)一般为300~400mm。

钢筋过密处可局部拆除钢筋振捣、用钢钎捣固配合振动器振捣、倾斜振捣或用剑式振捣器振捣。

4.8.3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1)处理程序初凝前一次抹压→临时覆盖→终凝前1~2h掀膜二次抹压→覆盖

2)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清除表面浮浆或添加同水胶比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并用抹子拍平,再进行两次抹面收浆。

3)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

4.8.4混凝土养护保护

1)混凝土侧面钢模板在任何季节施工均应设保温层。

2)采用蓄水养护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后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注水。

3)在日平均温度高于+5℃的自然条件下,混凝土灌筑完毕后,当混凝土表面收水并初凝后,应尽快用浸水湿透的养护毯或土工布覆盖。

 

地系梁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尺寸

±30

尺量长、宽、高各2点

2

顶面高程

±20

测量5点

3

轴线偏位

15

测量纵横各2点

4.10基坑回填

地系梁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基坑回填。

使用基坑挖方土中的泥岩土进行对称分层填筑并夯实,原基坑开挖区域、开挖土堆放场地在基坑回填后必须整平。

4.11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1、加强钻孔桩施工控制,防止出现短桩。

在桩头凿除过程中,严格控制,防止破坏设计桩顶以下混凝土。

2、模板由有资质信誉好的专业厂家制作,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内侧均匀涂刷脱膜剂。

模板安装要牢固,尺寸要准确,确保不跑模、不漏浆。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时间;防止运输中坍落度损失过大;采用合适的浇筑顺序和方法,控制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或过度振捣。

4、按合理的施工顺序,分层、分段浇筑;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或过度振捣;钢筋骨架顶预留孔洞,人工进入骨架内振捣。

5、模板要在混凝土达到5Mpa强度后方可拆除,人工配合吊车拆除模板,严禁野蛮施工直接采用撬具利用混凝土面撬除模板。

6、加强混凝土养护,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薄膜的完整性。

同时要注意洒水,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的环境中。

7、加强测量控制,采取换手复核;在地系梁内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墩身预埋钢筋偏移;按合理的施工顺序,分层、分段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偏移。

五、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目标

贯彻“严格施工管理、规范作业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创建优良工程”的质量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消灭通病,提高质量,创建一流工程和精品工程。

5.2、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1、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第一管理者亲自抓。

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创精品工程规划和质量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精品工程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2、思想保障措施

a、积极宣传建成精品工程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建设本高速公路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b、把创精品工作列入各级工程会、总结会的重要议题,及时总结创精品工程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创精品工程的健康发展。

3、技术保证措施

a、建立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二名以上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三交底:

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并有记录。

同时,应认真核对现场,并与建设单位一道优化设计。

b、完善各类工艺、工序技术质量标准细则,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创精品工程计划,进一步细化制定各类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c、认真贯彻“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体系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要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

d、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同时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

4、施工保证措施

a、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b、实行“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c、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对每一单位工程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

5、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a、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检测小组,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施工安全质量监察员,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

b、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制,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c、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施工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

d、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进行,先由施工队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

六、安全保证措施

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突出专职安全员的责权,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制度、防范措施三方面的保证安全,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操作,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框图。

遵守施工作业操作规程,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所有开挖基坑周围应设防护设施和安全指令标志,必须采用钢管和防护网将基坑四周维护,在人员宜靠近区域设置“基坑施工请勿靠近”的警示标牌,夜间加强照明,防止人员跌入基坑。

地系梁施工完毕后,施工现场的开挖基坑要及时进行回填,分层碾压。

施工区域应平整,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立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人内。

 

图6-1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框图

禁止随地堆放开挖土。

基坑回填后,将对于基坑土就地摊铺整平,且不得影响施工便道。

对起吊设备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破损部件应及时更换,确保安全。

在基坑开挖边缘3m内,禁止吊车、装载机等重型机械设备作业及停放。

七、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文明施工就是要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其工作内容包括:

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项目实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秩序,可促进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体现了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施工顺利生产的基本条件,可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信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本项目所处位置,水土保持要求高,节约资源,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7.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组织措施

7.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组织,环保、水保管理体系框图如10-1所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保体系,主要以相关部门为主管部门建立全面的环保管理体系。

各施工作业队伍应服从项目部的统一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7.1.2、项目经理部与当地环保部门协调配合,按照地方环保、水保管理部门,设立专职环保人员,建设环保设施。

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各级作业队设立环保负责人,对危险源、污染源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GB/T24001-1996-ISO14001:

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要求进行处理。

7.1.3、各项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应有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规定,包括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奖惩制度、竞赛制度和各项专业管理制度。

7.1.4、加强和落实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检查、考核和奖惩管理,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检查范围和内容应全面周到,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场容场貌及制度落实等内容。

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整改措施。

7.1.5、及时收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资料,包括上级关于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标准、规定、法律法规等资料,检查资料,教育培训考核资料、以及开展活动的各项资料等。

7.1.6、加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要特别注意对施工一线人员的岗前教育,管理人员应熟悉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规定。

7.2、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

7.2.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姓名等。

7.2.2、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工班长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均应统一服装。

7.2.3、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

现场堆放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7.2.4、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要求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7.2.5、施工机械应按照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

施工机械进场须经过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依照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7.2.6、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区内排水设施修建齐全,便道两侧设排水沟,在区外和预制场处设积水坑。

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施工标志。

7.3、环境保护措施

7.3.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①必须按照设计统一规划、建设单位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

严格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和经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不得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

②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不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

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③临时工程设施修建不切断、阻挡地表径流的连贯,不允许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形。

7.3.2、废水、废碴处理措施

①施工机械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施工营地住宿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

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周围水环境。

②在施工时,对天然排水系统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沟、水管等。

7.3.3、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在运输易飞扬的散料时,装料适中并用蓬布覆盖。

储料场松散易飞扬的材料用彩条布遮盖。

避免运输、装卸过程中和刮风时扬尘。

7.3.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场地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

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7.3.5、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⑴合理安排工序,及时清运废弃的土方。

⑵对施工临时用地,应本着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少占地或不占良田、耕地,并注意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⑶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