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三单元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三单元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三单元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档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
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
2.思维与审美:
(1)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2)深入领悟作者“尽吾志”“深思而慎取”的思想观点。
激趣导入
我国地大物博,奇山异水遍布大江南北,历代文人骚客、雅士名流多喜欢访游这些胜景,挥毫泼墨,吟诗作赋,描写各地各时独特的风景,借以抒发其胸中块垒,或失意仕途,或忧国忧民,或高超出世,一言以蔽之,多是景为情役。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却独出机杼,走出了写景抒情的窠臼,进入了记叙说理的新境界。
那么此文记了什么地方的胜景,又阐述了什么道理呢?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其后名(命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墓旁的小屋。
庐,屋舍。
冢,坟墓)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华山之阳(山的南面)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其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独(只有)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说)“华”如“华实”之“华”者,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音谬(错误)也。
请概括段意:
介绍褒禅山的概况和名称的来历。
(第二段)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记游(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从、自)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达到尽头)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
拥,持、拿)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见到的景象)愈奇。
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将要)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还)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更少)矣。
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也。
既(已经)其(助词,无实在意义)出,则(就)或(有人)咎(责怪)其(代词,指“怠而欲出者”)欲出者,而余亦悔其(自己)随之而不得极(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请概括段意:
简要记述游洞的过程,并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
(第三段)于是(对这种情况)余有叹(感慨)焉(助词,无实在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以其求思(探究、思考)之深(深入)而无不在(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也。
夫(句首发语词)夷(平坦)以(而)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奇异雄伟)、瑰怪(珍贵奇特)、非常(不平凡)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艰险而遥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到了)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无物以相(帮助)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在)人为(是)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孰(谁)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请概括段意:
主要议论游后洞所得。
(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悲(感叹)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弄错、使……错)其(指古书)传(流传的文字)而莫能名(识其本名)者,何可胜道(说得完。
胜,尽)也哉!
此所以(……的缘故)学者(治学的人,有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谨慎地采取)之也。
请概括段意: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观点,即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通“甫”,古代加在男子名或字后面的美称),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请概括段意:
补叙同游者及写作该游记的时间。
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
答案 ①碑仆道,文漫灭 ②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③处事尽吾志,可以无悔无讥
微任务活动一 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山麓筑舍定居。
(得分点:
浮图,“舍”活用,“舍于其址”句式,句意对)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得分点:
既、其、或、咎、其、极,句意对)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但是力量足够达到那里(结果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得分点:
焉、于、为,省略句,句意对)
4.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得分点:
“其……乎”固定结构,孰、之、得,“此余之所得也”句式,句意对)
微任务活动二 理解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1.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碑上的文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仆碑及碑上的文字,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充分体现了作者“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观点的依据。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
这样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从洞的位置、距离、环境的危险程度、游人的多寡等几个方面对前洞和后洞进行了比较。
(2)比较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己游后洞的经历做铺垫,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后文的议论张本,使自己的观点有根据: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3.作者出洞时,说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听信别人的懈怠之语,“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本来就有后悔之意,再加上还有力气,火把还可以照明,却失去了观赏洞中更深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那后悔的程度就更强烈了,为后文关于“志”“力”“物”,尤其是“志”在成功中起的作用的论述做了事实准备。
微任务活动三 深入领悟作者“尽吾志”“深思而慎取”的思想观点
1.作者为何由“仆碑”而“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呢?
“仆碑”和“古书”有什么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并不只想就“仆碑”上的文字进行议论,而是想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上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结论,因此作者自然由“仆碑”过渡到“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仆碑”和“古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是“斑”和“豹”的关系。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
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
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
“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而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而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从“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3.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论证“志”“力”“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
“志”“力”“物”。
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
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要有坚定的方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
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
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王安石认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你认为“志”“力”“物”这三个条件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志”起决定作用。
首先要确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才有目标,才有方向。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所讥。
一个人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只会徒然让人讥笑,也给自己留下无穷的遗憾。
(观点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到达预期的境地。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
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王安石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2.背景展示
写作本文时王安石34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
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所反映。
《游褒禅山记》叙述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文化常识
(1)浮图:
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文中指和尚。
(2)地理中的“阴”与“阳”。
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3)庐冢:
墓旁的小屋。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
(4)至和元年:
公元1054年。
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
(5)临川王某:
临川人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4.对王安石的评价
[司马光] 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
[黄庭坚] 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朱熹] 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然)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蔡上翔] 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
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毛泽东] (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
[余英时] 神宗与王安石共定国是以后,皇帝事实上已与以宰相为首的执政派联成一党,不复具有超越的地位。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句知识
1.通假字
句子
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加在男子名或字后面的美称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学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于是
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
两个词,“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至于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到,到了。
今义:
表示另提一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目,表确数“十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非常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不平常。
今义:
副词,十分,极。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
名词,文字
文理有疏密
名词,同“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
动词,掩饰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
动词,观察、看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名词,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
名词,建筑物的一种
玄都观里桃千树
ɡuàn,名词,道教庙宇
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观赏
得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动词,能够
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
名词,心得、收获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动词,得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动词,得到、获得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形容词,融洽
此言得之
形容词,对、合适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动词,具备
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动词,筑舍定居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动词,舍弃
舍相如广成传
动词,安置住宿
客舍青青柳色新
名词,房屋、住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动词,停止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
其孰能讥之乎
语气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何为其然也
代词,这样
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
然
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连词,然而、但是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
形容词,对、正确
盖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副词,大概
日初出大如车盖
名词,盖子
盖追先帝之殊遇
连词,承上表原因,译为“因为”“是因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动词,超过、胜过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副词,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良乃入,具告沛公
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副词,才
而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连词,表示转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连词,因而,表示因果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连词,表示递进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连词,表示并列
5.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舍
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
名之曰“褒禅”
名词作动词,命名
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
侧
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至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见
而其见愈奇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传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深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险、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遥远的地方
幽暗昏惑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穷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明
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极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形容词作动词,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谬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状语后置句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观”的状语“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后置
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
“其……乎”译为“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
“何……哉”译为“哪里能……呢”
判断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也”表判断
二、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课外名句——王安石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2)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孤桐》
(3)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商鞅》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一、
最美的景色是心情
邓 皓
那日和友人一块去庐山游玩。
庐山有一景点名曰三叠泉。
那是庐山胜景之一。
当地人有言:
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
可见是极有看头了。
几个人结伴由导游领着从五老峰下来。
那导游先生坐在一凉亭处便不肯走了,说,去三叠泉来回十四华里,只有一条山道可走。
想看三叠泉,要再登四千级台阶。
然后挥挥手:
你们去吧。
我当时就傻眼了:
四千级台阶!
刚才爬了一趟五老峰力气已快消耗尽了,再爬四千级台阶?
我仰天长叹,脸上显出无力回天的神情。
友人却不管,径自往前赶了。
我一个人孤零零落在了后头。
独自歇歇停停地走着。
却发现去往三叠泉路上的景色十分的秀美。
极目远眺,茫茫云海疏淡出山的轮廓,宛若瑶池仙境。
近处青山如黛,绿树成阴。
人在山谷里走着,早把一个夏天抛在了脑后。
只当是走进了一个清凉幽静的世界。
特别是山涧里哗哗作响的流泉,迂回曲折地从一块块突兀迭起形态各异的山石间流过,时而安详,时而暴戾,时而如暖流涌动,时而如决堤狂潮,让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奇美造化惊叹不已,驻足流连。
我真是沉醉其间,乐而忘返了。
心里哪还有什么三叠泉。
独坐在山石上,我可以悠闲成山;涉足于清涧中,我可以明丽如水;牵一片白云走动,我便是天上的仙人,这才是旅游的心情呵!
这旅游的兴致,哪里用得着刻意去装出来?
!
突然觉得,游山戏水者若是你的心沉醉其中,那真是应了那句“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明明置身于山水之中,怎可只有三叠泉才让你陶醉?
一片云在飘。
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云动。
其实那是你的心在动。
最美的景色是人的心情呵!
坐在一块状如卧龟的石头上小憩。
头上是触手可及的天,前方是聚聚散散的云,两边兀立的是青山,拂面而过的是清风,耳边轰然作响的是流泉。
这等景致你说应该叫什么呢?
如果愿意,可不可以把它叫做“戏水崖”?
这样想着,我的心就如三月里翩跹的彩蝶了。
再看那些行色匆匆忙着去看三叠泉的旅客,心里就不免生出几分感慨:
身边这么好的景色顾不得欣赏,却疲于奔命般认定一个三叠泉——旅游难道是在履行一种职责吗?
接近黄昏时分,我的那些朋友满脸倦容回来了。
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哪里还找得出旅游的那份浪漫和闲适?
这时我便知道了:
与我的朋友相比,我少看了一个三叠泉,但留在我心里的那个秀美的庐山却却是完整的了。
赏析
这篇散文以记游为主线,把对山水景色的赏玩品评和由游赏而引发的感悟思考融入对山水的描写之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偏重于因事说理,在记游的基础上通过议论来阐述人生哲理;侧重于对旅游文化的思考,对时下国人“履行职责”的旅游方式予以否定,奉劝世人“慢慢走”,留意路旁的风景。
二、
张家界
卞毓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地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
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
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
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
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
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
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