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37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docx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论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红色大革命,摧古拉朽、气吞山河。

它不仅为亿万中国人民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所有革命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

它教育人们珍惜过去,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正是这段辉煌的历史与新世纪、新长征的紧密携手,红色旅游在华夏大地应运而生,正在受到各方面重视。

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着趋同化现象严重、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整合力度不够、缺乏新意、导游员和解说员素质偏低、发展不稳定等问题,对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和新亮点、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提高导游员和解说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录

 

前言1

201

1、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特征1

1.1红色旅游的内涵2

1.2红色旅游的特征2

2、中国红色旅游的布局结构4

3、中国红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5

3.1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不够5

3.2吸引力相对有限5

3.3产品形势单一5

3.4开发深度不足6

3.5市场意识缺乏6

3.6基础设施滞后6

4、中国红色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6

4.1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深度开发,挖掘红色文化价值6

4.2强化产业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7

4.3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创新7

4.4红色旅游生动,全靠讲解作用7

4.5树立形象和品牌,加大宣传促销8

结束语8

参考文献9

 

前言

20世纪上半叶,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红色大革命,气吞山河。

它不仅为亿万中国人民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所有革命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

它教育人们珍惜过去,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正是这段辉煌的历史与新世纪、新长征的紧密携手,红色旅游在华夏大地应运而生,正在受到各方面重视。

它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学习知识、领受传统、振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红色旅游是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也是人类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发展红色旅游,是向世人推介红色文化,彰显先进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1、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1.1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红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

它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革命精神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中国的红色旅游的发展说明了革命传统教育不仅能够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还可以与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能促进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和奋斗过程,重新认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通过红色旅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能进一步坚定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信念。

红色旅游能够带动革命老区关联产业发展,推动整个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1.2红色旅游的特征

1.2.1红色资源数量大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五四运动以来80多年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红色旅游的丰富而特色鲜明的宝贵资源。

迄今为止,在国务院先后发布的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的达127处之多,至于归属于个省市县级管理的革命历史遗迹,数量更是众多。

1.2.2红色旅游将得到持续发展

这种需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各个单位有政治需求。

每逢党的重大活动就要去一趟附近的红色旅游点,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

这是一个主流性的需求。

第二方面是对历史知识的寻求。

现在毕竟和“文革”时期不同,文革时期对许多历史事实的提法对我们来说是不真实、不客观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对很多历史问题的认识在变化。

对历史真实性的寻求也激发了对红色旅游的客观需求。

第三方面是从下一代的教育入手。

让孩子看看老一辈是怎么过来的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会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第四方面是很多公司在培育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也感到,需求从先辈那里汲取政治营养。

把这些政治营养和精神营养吸取进来,作为公司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五方面是现在已经开始但是还没有形成的潮流的需求,就是国际化的需求。

在世界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尤其是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在世界上屹立不倒,这在世界上堪称奇迹。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定有它独到的东西,这种独到性也吸引了国际上的关注。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将来会发展成一个潮流。

1.2.3以观光和接受教育为主

红色旅游是以特殊的文物遗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游客以观光旅游和接受教育为主要目的。

不同年龄结构的游客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老年人,特别是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红色旅游多是出于红色情结,故土重游,缅怀往昔。

青壮年则通过领略前辈的丰功伟绩,激励自己更加奋发向上、努力工作。

而青少年则通过接受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1.2.4具有独特的旅游季节性特征

相对于一般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旺季除集中在“五一”、“十一”、“春节”等几个黄金周外,还包括“七一”、“八一”或某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日、纪念日,或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

1.2.5以国内游客为主,国际游客所占市场份额极小

由于海外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对中国革命史了解甚少,加上他们政治信仰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他们一般对红色旅游基本不感兴趣。

因此红色旅游的游客构成中海外游客所占比例相当小。

1.2.6游客群体以团队旅游为主

长期以来,许多革命纪念地主要承担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基地功能,因此客源主要以团队为主。

团队构成主要以干部、军人、学生为主,其中干部的比重较大,消费也高于一般旅游团队的水平。

2、中国红色旅游的布局结构

根据红色资源分布广泛性和地区性的特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底在全国划分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建立”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旅”;

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3、中国红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3.1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不足,更没有像重视世界遗产那样来重视红色遗产,不少“红色文物”面临自然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压力。

我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且比较零散,有许多历史革命文化遗产地处深山,保护、维修难度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红色革命遗迹遭到的破坏令人忧心,加紧抢救搜集革命文化,修缮保护现存的革命遗迹已刻不容缓。

3.2吸引力相对有限

红色旅游的吸引物主要是革命战争时期遗存的文物和旧址,以房屋、器械、陵园等为主,虽然史料价值很高,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凭证,有的堪称全国第一或唯一。

但由于当时的斗争条件艰苦、革命者生活的艰苦朴素,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大都很简陋,保存和保护的难度大,加上长期的战争,使得大量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毁于战火之中,与其他类型的文物古迹相比,可展观、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的差距。

另外,红色旅游的景点一般都处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服务配套设施缺乏的偏远地区,在纪念日期间存在进出困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3.3产品形势单一

从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来看,虽然有体验式的特种旅游产品,如“重走长征路”等。

近年来各地的交通条件有所改善,旅游的可进入性明显提高,缩短了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另外,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作为爱国主义基地,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很多地方是免收门票的,即使收费也定价不高。

上述的这些因素决定了红色旅游的收入水平不会太高。

3.4开发深度不足

目前红色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不足,对红色资源的深层魅力和现实价值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在开发中相互模仿,简单化处理,文化挖掘不够。

3.5市场意识缺乏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红色旅游在发展初期多受政府政策的引导,但是逐步进入市场化以后,很多地方的红色旅游开发依然没有遵循市场规律,有的地方仍然讲红色旅游作为形象工程,盲目追求规模大、档次高,甚至进行大规模搬迁,其本身违背了在人民群众中间、艰苦朴素等红色旅游精神实质。

3.6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多位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政府对经济基础设施的导向性投入较少,从而导致部分重点景区建设滞后,部分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档次低,品位不高,制约着红色旅游的发展。

4、中国红色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4.1对红色旅游景区进行深度开发,挖掘红色文化价值

要加快红色景区深度开发和品质提升,就应该提高红色旅游项目的参与性、趣味性和文化品位;

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除了组织对实物、遗址的参观外,安排有关历史题材的影片播放,借助现代娱乐设施重现革命激情,再比如举行“红色”卡拉ok大奖赛,邀请游客参加;策划当年红军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情景,吸引旅游者参与和体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战争遗址来进行战争场景的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竞赛等参与性旅游项目。

4.2强化产业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按照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发展的要求,强化六要素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突出改善红色旅游景区公路和游步道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参观游览的安全性、舒适性,争取国家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间的旅游公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力挖掘和推出反映红色文化特色佳肴和食品;加快旅游饭店建设步伐。

4.3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创新

在红色旅游产品创新中,第一要点是主题,必须深入解读其历史,提出个性化、差异化的主题及其产品。

要多利用,少开发。

利用外国人外地人的眼光,寻求红色根据地的卖点,将产品卖出去。

外国人喜欢的东西有五个特点:

小、土、巧、异、古。

土就是当地的,设计巧妙的,给游客异样感觉的,古色古香的产品。

所以在发展红色旅游上,要设计小、土、巧、异、古产品。

既有东方文化的意境,又有西方文化的典雅,这样的旅游产品肯定卖的好。

4.4红色旅游生动,全靠讲解作用

革命圣地最主要的要靠讲解。

俗话说的好:

江山之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所以一定要把讲解工作做好。

看景不如听景,只有优秀的导游讲解,才能把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解释的更为清楚。

我建议在旅游局的领导下,出些红色旅游导游词,并且举办红色导游员和讲解员大赛,这样可以促使红色旅游发展,也可以使导游人员受到很深刻的教育。

4.5树立形象和品牌,加大宣传促销

目前信息渠道很多,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接受能力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旅游目的地,都必须进行营销。

具体做法我建议:

一是制作旅游形象广告,选择在中央级新闻媒体和国内主要客源市场所惯用的传播媒介(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发布公众感兴趣的红色旅游信息。

二是拍摄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充分展示景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风貌。

三是在重要客源地城市,进行以地接为主的旅游专项促销。

加强语其他旅游城市合作,联手策划大型红色主题旅游活动,开通红色旅游专列,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区的知名度。

四是进一步完善充实旅游网站,着力宣传红色旅游资源,发布红色旅游信息,拓展网络服务系统,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电子商务。

 

结束语

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还“红色”本来的面貌:

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辉煌。

“红色”本来的面貌就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大量的牺牲为代价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如果这样一种本来面貌不能够展示的话,那么我们的红色旅游就很可能会慢慢变味。

参考文献

 

1、尹晓颖,朱窮,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2、方世敏,罗茜.《打造韶山红色旅游产品的战略思考》.机械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3、邓念梅.《科学发展红色旅游》.《中国旅游报》.2004年8月第6版

4、王忠武,李捷,戴木才.《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人民日报》.2004年5月第15版

5、魏小安,刘赵平,张树明.《中国旅游业新实际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