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305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涡阳县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doc

涡阳县服务业加快

发展工程

2016年3月29日

涡阳县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皖发〔2015〕13号)、《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亳发〔2015〕7号)和《关于涡阳县调结构装方式促升级的实施意见》(涡发[2015]1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48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服务业比重55%。

汽车农机、白酒、旅游和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业态丰富、特质鲜明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到2020年,力争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

1、谋划建设高速公路现代物流园。

依托济祁高速,龙山和西阳出口,加快高速区现代物流园谋划建设。

2016年,完成选址、概念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完善配套服务,突破产能联动,做好与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力争2017年开工建设。

(牵头单位:

县城乡规划局;配合单位:

县发展改革委、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

2、打造高效多式联运体系。

加快发展冷链、中药材及中成药、汽车、农产品及农资、家居建材等专业物流,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集群和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一批有品牌、有较强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加快构建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成综合性物流基地2个、专业物流中心1个、大型综合配送中心1个、大型货运客运中心1个;继续扩大完善县城环城路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与功能,在城东兴建新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规划加油站;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分别建成一个二手车交易市场、一个农机大市场、一个木材大市场、一个种子大市场、一个医药大市场。

(牵头单位:

县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

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城乡规划局、县经委、属地镇人民政府)

(二)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到2020年,直接融资总额突破50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

1.打造金融集聚区。

在经济开发区、团结路引导区域外各类金融机构在涡阳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积极推动农商行跨区域经营,支持村镇银行加快设立分支机构。

积极培育和组建在全省有较强影响力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金融品牌企业。

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促进银担险企多方高效沟通。

(牵头单位:

县金融办;配合单位:

县招商局、县发展改革委)

2.拓宽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主渠道作用,有效扩大信贷规模。

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大力扶持优秀企业通过IPO、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发行多品种、多期限结构的企业债券和融资票据,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

(牵头单位:

县金融办;配合单位:

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委)

3.丰富金融产品。

稳步发展证券、期货、保险机构,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和典当行三类类金融机构。

继续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每年至少开展1次大型主题对接活动,建立健全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牵头单位:

县金融办;配合单位:

县发展改革委)

(三)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

到2020年,全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突破5亿元,建成孵化器2家。

 1、强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重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鼓励定制生产等模式创新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牵头单位:

县经委、县科技局)

2.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专利战略联盟,集中优势力量,在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

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吸引一批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涡阳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产业化。

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向社会开放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备、数据和专业技术等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牵头单位:

县经委、县科技局;配合单位:

县教育局)

3.创新创业孵化模式。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加快构建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商创业产业园等为载体的创业孵化体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牵头单位:

县经委、县科技局;配合单位:

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委、团县委)

(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到2020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30亿元。

积极组织申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加快培育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企业、平台2家以上,在国内知名网络销售平台建设特色涡阳馆1家以上。

1.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

鼓励各地建立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区和电子商务孵化园,鼓励社会资本利用各种方式新建或改造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引导电商企业入驻园区,实现集聚发展;支持园区为入驻企业完善电子商务配套设施,提供信息服务、宣传推介、培训交流等服务。

(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团县委;配合单位:

县科技局、县经委、县财政局、县邮政管理局、县发展改革委)

2.大力推进和实施电子商务应用工程。

支持电子商务在酒类、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大中型企业的应用,鼓励开展网上交易,积极发展网上展会,支持开展网上零售业务和社区便民服务,打造网上购物企业品牌。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团县委;配合单位:

县科技局、县经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市场局、县发展改革委)

3.加快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积极发展涉农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进行网上分销,构建与实体市场互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平台;支持淘实惠、移联网信等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依托“万村千乡”实体店建设农村快递、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新渠道。

(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团县委;配合单位:

县科技局、县经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邮政局)。

(五)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

到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

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200家以上。

全国性专业市场1个,区域性专业市场1个。

1.构建层次鲜明的城市商业体系。

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为引领,在城区以完善消费层级为目标,引进高端商业,培育消费热点,发展新兴业态,打造核心商圈,着力构建以城市商业中心、次商业中心为龙头,社区商业及专业特色街为补充,社区便民便利商业网点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

(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配合单位:

县城乡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属地人民政府)

2.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以激活消费市场、挖掘消费潜力为目标,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推动电子商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商品配送中心、中心村直营连锁店,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水平。

(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配合单位:

县城乡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市场局、属地镇人民政府)。

3.加快消费升级。

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加大网络购物企业和网络购物平台培育力度,扩大网络消费。

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扩大汽车、家电、建材、通讯产品等重点商品消费,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减少消费外流。

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加快发展家政服务、早餐等社区便民服务。

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消费模式,鼓励各类流通企业扩大资源节约型和绿色环保型商品的采购和销售。

(牵头单位:

县商务局;配合单位:

县城乡规划局、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市场局、属地镇人民政府)。

(六)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

到2020年,力争建设5A景区1个,争创省级文化产业园1个。

实现多元化旅游文化,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0亿元。

1.实施旅游品牌战略。

按照“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度假旅游为导向,以专题旅游为补充”的整体开发思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着力将我县打造为皖北知名生态旅游中心。

围绕“老子故里,生态涡阳”,依托“亳州市涡阳老子文化旅游产业园”。

突出观光、休闲、养生功能,努力把涡阳县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道家文化中心,推动我县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的历史跨越。

(牵头单位:

县文化旅游局;配合单位:

县教育局、属地镇人民政府)

2.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实施涡河文化旅游休闲带和养生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打造集道家文化、酒文化、现代农业文化、水体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汽车营地、老子文化产业园、休闲农业观光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我县老子道家发源地优势,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牵头单位:

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局;配合单位:

县发展改革委、属地镇人民政府)

(七)培育发展健康养老业

到2020年,家居、社区、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等养老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实现养老机构全覆盖。

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基本确立。

1.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全县共有163.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3.5%。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显。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中医、西医、专科和特色康复医院,鼓励发展特色养老保健和中医养生机构,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加快发展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大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牵头单位:

县卫生计生委、县民政局)

2.实施中医馆进社区工程。

支持开办传统中医门诊部、诊所,允许具备资质的执业中医师多点执业。

积极加强与安徽中医学院及省内外知名中医院合作,鼓励国内有中医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知名老中医来涡阳开办中医养生及中医坐堂诊所等。

开展中医学术思想、科研及技术的合作和引进。

(牵头单位:

县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

县民政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教育局)

(八)加快促进信息消费业。

到2020年,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突破4亿元。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推广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部署无线网络接入点,在公共场所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扩大3G、4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提升网络质量。

(牵头单位:

县经委;配合单位:

县科技局、县发展改革委)

2.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新型信息消费电子产品研发设计,扩大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手机游戏等新兴增值业务规模,提升信息产品竞争力。

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软件研发、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知名企业设立区域基地,鼓励本土软件开发小微企业加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等软件开发应用,提升软件业支撑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

县经委;配合单位:

县科技局)

3.推进信息化应用工程建设。

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实施,建设透明、服务型政府,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满足企业信息化需求。

(牵头单位:

县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

县经委)

(九)促进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群。

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产业优势,打造现代物流、汽车、白酒和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引导现代物流、金融、会展、商贸、科技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