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862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docx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全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画面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

小猴到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

星期天早上,小猴到水果店去买桃,(小猴对服务员阿姨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服务员拿出13个桃,对小猴说)“小猴,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

启发:

小朋友们,请你猜猜服务员阿姨会向小猴提出什么问题呢?

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指名回答:

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

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书上第一页。

2.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

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3.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

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教师请每个小组推荐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

4.评一评、比一比。

引导:

小朋友,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后,你来评一评哪个小组提出的方法好,为什么觉得它好?

把别人的方法和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怎么样?

4.活动小结。

要求:

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团结协作,想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对圈一圈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小蚂蚁送信)。

课前准备1号、2号、3号……9号、10号信箱。

要求:

请几位小朋友来扮演小蚂蚁,戴上头饰,把这些信(卡片上写着算式)送到信箱里去,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们有没有把信送错地方。

12-9=   10-9=   14-9=  18-9=   11-9=

19-9=   16-9=   13-9=  17-9=   15-9=

在学生的掌声中,“小蚂蚁”把信送往相应的信箱。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评选“优秀邮递员”。

4.“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比一比、议一议,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的简单规律。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

要求: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一个数学故事,并试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练习一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材第3页第1-4题。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的内容作准备。

3.初步感知加、减法计算间的联系,渗透辩证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谈话:

上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1)出示情境图。

提问:

一共有12只老鼠,9只老鼠在做游戏,其余的都在跳绳,跳绳的有多少只?

我们可以怎样算?

(2)指名回答12-9的算法,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小结引导:

比较分析不同的计算方法,看哪一种方法算得比较快。

2、第2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第3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

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4、第4题:

(1)出示情境图。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全班练习:

老师说出树桩上的数,学生说出减9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3)指名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三、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十几减9进行了练习,希望同学们课后也能多练习,争取以后看到这样的减法题,就能马上算出结果。

 

练习一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材第3~4页第5-8题。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填空。

9+()=149+()=17

14-9=()17-9=()

9+()=139+()=16

13-9=()16-9=()

二、进行练习

1、第5题

(1)观察图,看图说说图意。

要说出括号线表示什么?

问号表示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2)学生在书上完成算式。

(3)指名回答并校对。

2、第6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校对,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

3、第7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出这是连加或加减混合的计算题。

(2)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计算结果。

(3)指名说说计算顺序和计算过程。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4)小结:

在做这样的题目时,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结果是否正确,因些从计算第一步时起就要认真计算,这是正确计算两步式题的关键。

4、第8题:

(1)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指名读题。

(2)学生在书上完成算式。

(3)师生交流,指名回答并校对。

5、第9题:

(1)出示题目。

(2)指名读题。

(3)学生在书上完成算式。

(4)师生交流。

6、思考题。

指名读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师:

要想超过小红,小明一共要做几朵?

小明已经做了几朵?

那还要做几朵呢?

怎样列算式呢?

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十几减8、7

教学内容:

十几减8、7(教科书第5~6页的内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8、7。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运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十几减8、7。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先出示15把小号(盒子里10把,盒子外面5把),再出示问题:

拿走8把,还剩下多少把?

(2)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15-8,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现在这道题15-8,你想怎样算?

(4)学生同桌间进行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反馈:

*15-5=10,10-3=7。

*10-8=2,2+5=7。

*8+(7)=15,15-8=7。

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不同算法的思考过程。

(6)讨论: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算。

(2)同桌交流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反馈,表扬说得好的学生。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出示图画。

(2)让学生在书上的图上先圈一圈,再算出得数。

(3)反馈你圈的是什么,怎样圈的?

得数是多少?

有没有哪位同学不圈就算出了得数?

(对于这样不用借助图形能进行计算的学生进行表扬)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分别出示题目中的图。

(2)提问:

括号线表示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求?

(3)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想的?

  8颗加几颗是14棵?

7个加几个是16个?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学生独立算出结果,填在书。

(2)反馈,汇报答案。

(3)观察每组中的两道题,看看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板书如下:

 8 + 3 = 11

11  - 8 = 3

(4)结合以前算(  )里的数理解。

   8+( )=11

   11-8=3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反馈计算的方法,说说是怎样算的。

(3)对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5、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1)出示情境图,介绍游戏规则。

请学生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再请两位学生手里拿“-7”、“-8”两张卡片,指名请学生过独木桥,说两道算式。

(2)进行游戏。

(3)游戏评价小结。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提问: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忙解决。

 

练习二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材第7页第1-5题。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口算水平。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2-915-913-917-9

12-815-813-817-8

12-715-713-717-7

2、填数计算。

8+()=147+()=14

14-8=()14-7=()

7+()=129+()=12

12-7=()12-9=()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填写。

(2)学生汇报答案,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3)提问:

仔细观察一下,每组中上下两道题填出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

第1题8加几等于16,16减8就等于几。

(4)小结:

我们在做这类题时,只要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就可以做到又对又快。

2、第2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

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3、第3题:

(1)出示情境图。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指名练习:

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左边和右边的小蚂蚁,老师演示推木块,让学生说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3)同桌两人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2)师生交流。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怎样列算式?

5、第5题:

(1)出示主题图。

(2)提问:

这题告诉我们什么?

要我们求什么?

(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6、让学生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1)6+9=15

(2)7+8=15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练习二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材第7~8页第6-10题。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比大小、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7+813-87+416-9

15-717-98+611-7

7+914-49+712-7

让学生说说8+6是怎么算出来的?

12-7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进行练习

1、第6题:

(1)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填写得数。

(2)汇报交流答案。

(3)提问:

观察每组中三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每组中的加、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

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借助这样的关系来填写得数。

2、第7题:

让学生先在书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校对,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和所用的时间,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

3、第8题:

(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说这样的题目怎样比较大小?

先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和右边的数比大小,

然后在○里填上“>”、“<”或“=”号。

(2)学生独立按要求进行比较。

(3)提问:

有没有用其它方法填出相关的符号的?

指名回答,表扬判断正确的学生。

4、第9题:

(1)出示情境图,说说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

(2)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扮演松鼠,一个扮演小猫,看看谁先到家。

算完之后,全班进行校对答案,最后看谁先到家。

(3)小结:

我们在计算时,如果前面一题算错了,那后面的就会跟着错,所以,在比赛时,要在做对的基础上,再去争取做“快”。

5、第10题:

(1)出示主题图。

(2)提问:

这题告诉我们什么?

要我们求什么?

(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三、总结评价:

今天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十几减6、5、4、3、2

教学内容:

十几减6、5、4、3、2(教科书第9~10页的内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图正确提出减法问题,并自主思考十几减

6、5、4、3、2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图自主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运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

教学具准备:

圆片、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师:

小兔很喜欢吃蘑菇,因此,兔妈妈经常去采蘑菇。

小朋友看,今天,兔妈妈来到田里又准备采好多的蘑菇,有花蘑菇,还有蓝蘑菇。

这时,走来了小老鼠,它问兔妈妈:

“兔妈妈,田里一共有几个蘑菇呀?

”兔妈妈耐心地说:

“一共有11个蘑菇。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根据兔妈妈采蘑菇的事,继续来学习减法。

2.根据这幅图你能编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题吗?

让学生完整说条件和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1)提问:

一共有11个蘑菇,根据画面上的意思,你能编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题吗?

(2)小组交流讨论。

一共有11个蘑菇,蓝蘑菇有6个,花蘑菇有几个?

一共有11个蘑菇,花蘑菇有5个,蓝蘑菇有几个?

(3)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板书:

这两道题怎么列式?

板书:

11-6、11-5。

(4)学生在书上计算这两道题。

和身边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全班交流。

2.小结。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2)全班交流算式,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先完成第一组题,说说这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完成后两组题,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3.“想想做做”第3题。

(1)完成第一组题,观察这三道题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观察后两组题的得数会有怎样的变化,做完再验证。

4.“想想做做”题4。

(1)学生在书上用边线的方式帮小蚂蚁找到他们自己的家。

(2)演示做得最好的学生的书本。

5.“想想做做”题5。

(1)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看题说说题意。

(2)根据问题列式并计算。

(3)汇报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减法都是十几减几?

(板书课题:

十几减6、5、4、3、2)。

做这样的减法题,我们是怎样想的?

小结:

和前面学的十几减9、8、7是一样想的。

 

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比大小、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口算。

9+813-77+616-8

15-617-98+611-7

7+98+614-49+7

让学生说说8+6是怎么算出来的?

11-7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练习巩固

1.完成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三道算式之间的关系

2、完成第2题。

小组比赛进行。

开火车,比一比哪组小朋友开得快。

表扬算得快的一组小朋友。

3、完成第3题。

(1)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填写得数。

(2)汇报交流答案后,说说你在填写时有什么窍门?

(3)引导学生先横着看,观察一组的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再竖着看,观察一组的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完成第4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目中的文字的意思。

小组讨论每一题的解题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解决问题所要找的相关的有用信息。

5、完成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对不能及时完成的学生,进行个别帮助。

6、完成第6题。

引导学生读懂文字。

同桌互相说说表格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指明回答,说明数量关系。

独立填写,集体校对。

7、完成第7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目中的文字。

独立计算,填涂。

同桌互相检查,集体校对。

8、完成思考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

小组交流,师生交流。

三、小结

 

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几

教具准备:

图画、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算卡片:

11-9=12-7=12-9=14-5=

15-9=16-9=18-9=17-8=

二、进行练习

谈话:

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种方法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下面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现在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

1、完成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师生交流,学生说图意。

谁来说说是怎样想的?

你有什么发现?

2、完成第2题

出示未完成的减法表,让学生先竖着看看有什么规律,(学生先竖着看,从左起第一栏是十几减9的算式,第2栏是十几减8的算式,……最后一栏是十几减2)

(1)竖着看。

学生独立观察,轻轻讲述,同桌交流。

教师指名交流:

减号前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从11开始到18;

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

得数也是一个比一个多1,从2开始到9;

得数比减号前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多1。

师:

为什么得数会比减号前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多1,1从哪儿来的?

(学生填写)

(交流填写的情况)

师:

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吗?

你将怎样来运用这些规律?

(2)横着看。

学生选择一行轻声和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

全班交流。

师:

你又将怎样运用这些规律?

(3)斜着看。

读最长的斜排,并报得数。

你有什么发现吗?

请学生看减法表,找得数是8的所以的算式。

(4)小结: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藏在减法表里的秘密,可真了不起!

运用这些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算得更快更好呢。

3、完成第3题

同桌对口令:

找找有联系的减法算式,如:

13-6=7,13-7=6。

你能说出几组像这样的算式吗?

4、完成第4题

(1)你能说说等号左、右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吗?

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学生尝试,同桌交流。

(2)你是怎样很快填出来的?

我们整理的减法表对你有什么帮助吗?

(3)统计作对人数

5、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两分半钟)

(2)对学生的速度和正确率进行统计。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计算速度是不是又有了进步呢?

 

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0题,思考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几

教具准备:

图画、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算卡片:

12-9=11-7=14-9=12-5=

15-9=17-9=18-9=16-8=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8题

谈话:

小朋友们一定都很喜欢在广阔的田径场上像马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奔跑吧,图中的小朋友正在举行障碍跑比赛,沿途中要经过四个障碍,要想顺利地通过每个障碍,就要正确地计算障碍处的算式。

而且,每个障碍之间的算式有联系,错了一个,就无法通过,得回头重新开始。

想不想参加?

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同学,四人小组一起比赛,看谁最先跑到终点。

(1)四人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评选小组冠军。

小结:

一定要细心地做,才能保证到达终点,如果前面的做错了,后面再认真做,最后结果肯定还是错的,因此想做得快,首先要做得对。

2、完成第7题,集体订正。

3、完成第6题

看统计表1,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的?

学生结合统计表填写括号,读一读条件和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说说数量关系。

比较两道小题,说说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

小结:

求一共有几辆车,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轿车的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求轿车有多少辆,要从一共的辆数里面去掉客车的辆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4、完成第9题

(1)师读题目

(2)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信息进行解题。

(3)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