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高速承德段JC投标文件.docx
《张承高速承德段JC投标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承高速承德段JC投标文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承高速承德段张承高速承德段JC投标文件投标文件ModifiedbyJEEPonDecember26th,2020.张承高速承德段JC投标文件四、技术服务建议书试验检测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承张高速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西北部,东起承德双滦区,接承赤高速公路单塔子,西至承张两市交界处,与承张高速公路张家口段相连接,主线全长。
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广高速支线二秦高速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北京大外环的重要组成路段;其还是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布局规划中“线1”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与地方公路网衔接,西连内蒙古煤炭能源基地,东达河北省两大港口,将形成河北省“东出西联”北部运输大通道,也为内蒙锡盟地区开辟了公路出海重要通道。
项目的建设不仅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河北省高速公路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作为北京大外环重要组成路段,对于缓解北京西北、东北方向交通压力,改善北京交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和河北省环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
承张高速公路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除明洞外,各类衬砌都采用复合式衬砌形式。
根据不同类别围岩,初期支护采用锚杆、湿喷混凝土、并辅以钢架、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知道下实施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
上述支护施工的质量以及数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关系到隧道的施工和营运安全。
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以及国内外隧道施工经验,拟进行下列相关施工质量的抽查检测工作。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一般规定,施工单位应对隧道工程的各分项工程按标准所列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进行自检,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我评定。
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抽检。
上述6条检测内容只是利用检测单位的先进仪器手段,协助业主作补充检查,以掌握控制工程质量。
二、工作目标和范围根据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对隧道进行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隧道断面、锚杆拉拔力、超前地质预报、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进行监控量测。
三、检查、检测依据本次检查、检测依据或参照以下规范和资料进行: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3)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2000)4)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03)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9)施工图设计资料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合同文本。
四、检查、检测方案、人员及仪器设备我单位中标后将及时成立承张高速公路隧道监测项目部,由比较熟悉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的4-6人组成(见表1)。
项目负责人统一协调管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若技术难度比较大,可适当增加人员及仪器设备。
项目部下设监测小组,人员配备及职责如下:
项目负责人:
负责组织生产、人员设备调度,对外沟通、联系。
对本项目质量、安全负全责。
技术负责人:
对项目的技术及质量负责,编写实施细则,审定报告等。
现场监测组:
设组长1人,副组长1人,检测员若干(示现场工作量调配)主要负责监测实施方案、现场数据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并负责提交监测报告。
人员组成见表1,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主要检测人员表1序号姓名职称本项目职务1赵鹤松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2唐宁高级工程师质量负责人3于艳丽检测工程师检测组长4马帅检测工程师检测副组长5接建工程师检测员主要仪器设备表2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激光隧道断面仪BJSD-3套22地质雷达CUII套23锚杆拉拔仪HC-30套24全自动数显混凝土回弹仪HT225W套25测斜仪HCX-2B套26全站仪TCR-702套27360度棱镜徕卡套28TSP隧道地震超前地质预报仪TSP300套29数显收敛仪JSS30A套2五、检查、检测的具体方法1.衬砌厚度检测1)初衬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检测利用地质雷达配高频天线在拱顶和边墙布置测线5条,初检喷射混凝土厚度。
再利用地质雷达,每20m一个断面,作隧道环向扫描检测,进行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厚度检查。
合格要求为:
检查点的平均厚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60%检查点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大于或等于倍设计厚度,而且必须大于50mm。
抽检工作量为隧道总长的10%。
2)隧道初期支护挂网钢筋、钢构架规格和分布密度检测利用地质雷达在左右边墙和拱顶布置测线35条,检查它们的纵向分布密度。
再每隔20m布置一个断面,再利用地质雷达作隧道环向扫描,检查挂网钢筋的环向分布密度。
合格要求为:
网格尺寸10mm,钢筋的保护厚度大于10mm。
抽检工作量为隧道总长的10%。
3)二次衬砌厚度检测及二次衬砌钢筋分布密度检测二次衬砌施作后,利用地质雷达在左右边墙和拱顶布置测线35条,纵向检查二次衬砌厚度及钢筋分布密度。
对于钢筋混凝土的二次衬砌,每20m一个断面,对于素混凝土的二次衬砌,每40m一个断面,再用地质雷达作隧道环向扫描,检查钢筋的环向分布密度以及二次衬砌环向分布密度。
厚度合格要求为:
二次衬砌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的地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主筋间距的允许偏差10mm。
4)隧道衬砌背后的脱空区探测利用地质雷达在拱顶和边墙布置测线5条,探测隧道衬砌与围岩的密贴情况。
抽检工作量为隧道总长的10%。
2.混凝土强度检测1)测试原理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回弹法是根据弹性能量与线性回弹值成一定比例的原理,以线性回弹值反映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根据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检测依据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2)测试方法选择测区,如测试表面不平整,可用角磨机和砂纸对测区表面混凝土进行了打磨处理。
3)测区数量参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2000)及相关规定,拱顶裂缝深度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测区数量统计如下:
表1混凝土损伤程度检测测区数量统计表项目测区数量(测区)备注拱顶裂缝深度20超声平测法混凝土强度30回弹法对比隧道拱顶混凝土强度10回弹法合计603.隧道断面检测采用北京光电所研制的BJSD-3型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对断面形状进行检测。
1)本仪器主要用于对隧道断面形状的快速精确检测,采用了专门设计的高精度的角度编码器和测距仪,使得仪器有可靠保证。
2)主要技术指标检测半径:
60米自动检测一个断面:
BJSD-3型小于4分钟检测精度:
1毫米自动、定点检测时方位角范围:
60300度或30330度手动测头时方位角转动范围为:
30度330度定位测量方式:
具有自动测量仪高、垂直向下激光定心功能每次记录断面数:
不少于100个断面(50个点一组测量断面)3)测量方式本仪器的测量方式分以下几种:
A.手动检测方法:
在手动检测方式中,可由操作者控制移动检测指示光斑随意进行测量和记录。
B.定点检测法:
可设置起止角度及测量点数等参数,仪器将按照所定参数自动测量并记录。
C.自动测量法:
仪器依照内部设定的间隔,自动检测并记录数据。
图3隧道横断面及检测测线布置示意图4、锚杆拉拔力、长度、饱满度的检测1)锚杆拉拔力的检测检测内容、方法的选定锚杆拉拔力的检测主要检测锚杆的拉拔力,用锚固力拉拔检测仪来测量,锚固力拉拔检测仪由专用拉拔千斤顶(含超高压油缸、穿心式活塞顶杆、杆件锚具夹头、底座以及快装接头等)、高压胶管总成以及高压油泵组成。
检测仪器选定检测仪器采用HD30锚杆拉力计抽检拉拔力、抽检数量和测点布置测量锚杆拉拔力所使用的拔力平均值设计值,最小拔力90%设计值,抽检数量按锚杆数1%且不少于3根做拔力试验。
本批锚杆大约40000根,需抽检400根,测点选择在沿隧道的轴线方向有锚杆的地段均匀分布这400根锚杆抽检。
工作步骤1、准备工作工作环境安全检查:
认真检查试验地点的顶板支护、通风、设备等安全状况,排除安全隐患,停止影响锚杆拉力试验的一切工作。
2、设备检查:
1)检查油量:
逆时针方向打开拉力计手压泵的卸荷阀,使千斤顶中的液压油回到手压泵的油筒中,拧开油筒端的堵头,抽出油标检查。
如油量不足,应加注符合要求的机械油或液压油,直到油位符合要求。
2)排气:
液压油路系统联结好以后,必须进行排气。
排气的方法是:
把手压泵放在比千斤顶稍高的地方,摇动手压杆,使千斤顶活塞伸出,再打开卸荷阀,使活塞缩回,连续几次即可。
排气时不能加压。
3)设备连接:
用高压软管两端的快速接头配合专用卡子将千斤顶和手压泵连接起来。
连接时应检查接头处是否有污物,严防污物进入接头内。
4)对锚杆拉力计各部件进行检查,使其符合使用要求。
3、工作步骤1)连接拉力计:
把锚杆拉力计的加长杆拧到待测锚杆末端并上满丝,再套上衬套及千斤顶,使活塞伸出端朝外,最后拧紧螺母。
2)拉力测试:
将手压泵的卸荷阀顺时针拧紧,压动手压泵压杆,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猛。
当压力表上的读数达到规定的数值后停止,并详细作好记录。
3)拆卸拉力计:
检测完毕,逆时针方向缓慢松开卸荷阀,使压力表指针降到零位,千斤顶活塞全部缩回。
再把各部件从锚杆上卸下,将锚杆拉力计放回专用工具箱内。
4)锚固力检测后,要重新紧固螺母,并使其达到设计预紧力。
检测不合格的锚杆应做好标记并安排补打锚杆。
5)注意事项
(1)拉拔锚杆时,人员应躲至千斤顶周围的安全地点。
(2)锚杆杆尾直径一旦出现缩径时,应立即卸载。
(3)使用锚杆拉力计时,加压应缓慢均匀,一般不超过其设计值的90。
(4)高压软管应定期进行打压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软管。
(5)当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锚杆拉力试验。
(6)锚杆拉力计应统一管理、定期校验,使其保持完好。
6)收尾工作锚固力检测工作完成后,将锚杆拉力计等工具收好,放回专用工具箱内。
检测结果及时通报当班负责人及有关领导。
7)资料整理把现场记录好的资料整理成档,并分析抽检结果,得出锚杆的合格率,上报相关单位。
2)锚杆长度、饱满度的检测检测内容、方法的选定对于锚杆长度和饱满度的检测,检测方法有拉拔法、钻孔法和应力波反射法。
前两种方法是传统的检测方法,只能限于抽检,而且都是破坏性的、操作麻烦;而应力波反射法利用锚杆质量检测仪或声波检测仪检测锚固系统,是综合分析和研究接收到的反射波,来对锚固系统的锚杆长度、注浆饱满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定,该方法以其无损、经济、快速、可靠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检测仪器选定检测仪器选用LX-10E锚杆质量检测仪抽检数量和测点布置检数量按锚杆数3%且不少于3根做锚杆长度和饱满度试验。
本批锚杆大约40000根,需抽检1200根,测点选择在沿隧道的轴线方向有锚杆的地段均匀分布这1200根锚杆抽检。
检测步骤1、准备工作工作环境安全检查:
认真检查试验地点的顶板支护、通风、设备等安全状况,排除安全隐患,停止影响锚杆拉力试验的一切工作。
2、设备检查检查信号电缆线、数据传输线等是否连接好,检查主机、加速度检波器以及运行设备,使之均处于正常状态。
3、工作步骤1)新建工地名和工程名;2)设置仪器的参数:
包括对波速、采集方式、增益、工作模式等项进行相关设置;3)工程测量:
由一人操作主机、一人负责传感器的布局,当检测到触发器产生的信号,便在数字示波器上显示相应的波形,能过数字示波器上的不同按键对波形进行详细分析与保存;4)测量完成后将仪器等工具收好,放回专用工具箱内。
资料整理把现场保存的波形传输到电脑上,对波形进行分析,分析出锚杆的质量好坏,并对资料进行归档。
并上报相关单位。
表1锚杆锚固质量弹性波检测分类评价表图7锚固质量为优质的锚杆检测数据曲线图8锚固质量为良好的锚杆检测数据曲线图9锚固质量为一般的锚杆检测数据曲线图10锚固质量为差的锚杆检测数据曲线表2灌浆锚杆质量的试用指标锚杆的长度直接可以从仪器上读出,如图11。
图11锚固质量为优质的锚杆检测数据曲线,饱满度%,长度为5.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电磁波法,是一种高分辨率探测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天线向掘进方向发射高频电磁波,对于不同的介质(地质体),电磁波的传播特点不一样,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介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并返回为接收天线接收。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与距离成正比,因此可计算出界面位置,并可根据反射波的振幅、频率特征推测地质体的性质。
断层破碎带、含水带、软弱结构面、溶洞等都与周围岩石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用GPR方法进行超前地质探测正是基于这一前提。
现场探测时,可在掌子面布设“井”字型测网(测线布置见图1)。
当区域构造走向与隧道轴线大致平行时,应在隧道侧壁布置一些测线。
采用连续观测方式,用REFLEXW专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分析地质雷达图象,识别反射信号,确定电磁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反射波的到达时间,计算反射界面的位置,通过分析反射波的振幅、频率,结合前期勘察资料推断地质体性质。
图1地质超前预报测线示意图探地雷达(GPR)方法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法,其具有频率高、衰减快的特点,因此探测距离较短(30米为宜)。
但其分辨率高,对围岩内的软弱结构面、岩溶、富水带等地质异变情况探测效果好,且施工方便。
6.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设置在同一断面,其量测断面间距、测试频率应根据表3确定。
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见图2。
测点埋设:
采用22钢筋,长30cm,端部用8钢筋焊接一个三角形,用于挂尺。
隧道开挖后布设拱顶测点和两对水平收敛测点。
布点时要求将钢筋垂直锚入隧道顶面或侧壁围岩中,外露5cm左右。
对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如用塑料袋包裹,以防喷浆时沾上水泥浆而引起量测误差)并做上标记。
图2周边位移、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图在不受到爆破影响的范围内尽快安设测点,距开挖面不应超过2m,埋入围岩深度不应小于0.2m,将测点用水泥砂浆牢固的固定在选定的位置上,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能真实地反应围岩、支护的动态变化信息。
测点牢固后即可测量,并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h,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7.周边位移测试方法1将收敛计放在待测位置进行恒温。
2把SR44W型氧化银纽扣电池装入电池盒内,然后对仪器进行“对零”,测量现场温度并记录。
3打开收敛计钢尺摇把,拉出尺头挂钩放入测点孔内,将收敛计拉至另一端测点,并把尺架挂入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
4调节调整螺母,仔细观察,使塑料窗口上的刻线对在张力窗口内标尺上的两条白线之间(每次应一致)。
5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
每次观测至少完成三次读数,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观测读数值。
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
拱顶下沉测试方法:
对于浅埋隧道,可由地面钻孔,使用挠度计或其他仪表测定拱顶相对地面不动点的位移值。
对于深埋隧道,可在拱顶布设固定测点,将铟钢尺挂在拱顶测点上,后视点可设在稳定衬砌上,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
第一次读数后视点读数为A1,前视读数为B1;第二次后视点读数为A2,前视读数为B2。
8.地表下沉地表下沉断面间距、测试频率见表3,测点布置见图4。
图4测点布置图基点埋设:
基点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且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基点数量根据需要埋设,基点要牢固可靠。
基点埋设方法见图5。
图5基点埋设图(单位:
cm)沉降测点埋设:
用冲击钻在地表钻孔,然后放入长200300mm,直径2030mm的圆头钢筋,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
测试方法:
1)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将三脚架调至适当高度使架头顶面大致水平。
将仪器安放在架头,拧紧中心螺丝。
调整仪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检查补偿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正常即可进行高程测量,反之重新整平。
用粗瞄器瞄准目标,使目标进入望远镜视场,再使用水平微动手轮使目标移到视场中心,转动调焦手轮使目标成像清晰而且与分划板没有视差。
在望远镜的视准线对应铟钢尺镜像刻度处,精确读取水平状态数据。
2)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
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
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0.5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3)注意事项
(1)使用仪器前必须先详细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不得违规操作。
(2)仪器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当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潮防震。
(3)观测时应避免阳光直照在仪器上,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4)仪器应做定期的检验与维修。
六、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监测信息反馈应根据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及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
地质预报信息反馈流程见图5,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流程见图6。
1)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度,掌握位移变化的规律。
2)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
3)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距离图;4)应绘制地表下沉沿隧道纵向和横向变化速率曲线。
应根据量测数据处理结果,及时提出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围岩变形和速度较大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建议变更设计。
5)围岩稳定性、二次支护时间应根据所测得位移量或回归分析所得最终位移量、位移速度及其变化趋势、隧道埋深、开挖断面大小、围岩等级、支护所受压力、应力、应变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6)最大下沉量的控制标准根据地面结构的类型和质量要求而定,大约12cm在弯变点的地标倾斜应小于结构的要求,一般应小于1/300.7)根据回归分析如果地表下沉量超过上述标准,应采取措施。
8)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应根据测量结果,按下列指标判定:
(1)实测位移值(U)不应大于隧道的极限位移(Uo),一般情况下,宜将隧道设计得预留变形量作为极限位移,而设计变形量应根据检测结果不断修正。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位移管理等级见表4。
位移管理等级表4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U(Uo/3)可正常施工(Uo/3)U(2Uo/3)应加强支护U(2Uo/3)应采取特殊措施
(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断通过国内常规隧道的位移观测表明:
变形速度是由大变小的递增过程,变形时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a、变形急剧增长阶段:
变形速度大于1.0mm/d时;b、变形缓慢增长阶段:
变形速度1-0.2mm/d时;c、基本稳定阶段:
变形速度小于0.2mm/d时。
上述变形速率标准是针对一般隧道净空变形和拱顶下沉量测,对于高地应力、岩溶、膨胀性、挤压性围岩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专门标准进行判定。
(3)根据位移速度变化趋势判断由于岩体的流变特性,岩体破坏前变形时程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a、基本稳定区:
主要标志为位移速度逐渐下降,即:
d2u/dt20,表明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b、过渡区:
位移速率保持不变,即d2u/dt2=0,表明围岩向不稳定状态发展,需发出警告,加强支护系统。
c、破坏区:
位移速率逐渐增大,即d2u/dt20,表明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其变形。
图5地质预报信息反馈流程图图6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质量、进度及安全保障措施一、安全保证体系1)检测工作开展前做好调查工作,合理安排交通组织及施工封锁计划;并将检测进度计划、封锁计划报甲方备案;2)检测工作开展前,必须办理施工许可证并与有关部门或相关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职责;3)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必须在现场两端设置足够的防护人员,防护员必须由考试合格的员工担任,并配齐防护用品,挂牌上岗;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6)坚持文明施工,确保施工现场道路通畅。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2)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及交通组织由于隧道检测工作是在承张高速承德段隧道建设工程内进行,所以必须加强安全意识,保证整个检测工作顺利开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项目负责人为安全小组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安全小组副组长,负责监督、督促安全检测工作;2)检测工作开始前,对所有检测人员进行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否则不能上岗;3)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专职安全员:
1人,安全防护员:
3人;4)合理安排检测及交通组织计划,并将计划报业主,以获得业主的指导及帮助;5)安全规则:
a)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全过程穿着反光衣;佩戴警示灯、安全帽。
b)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全过程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系附在支撑牢固的支架上;c)检测路段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标志,两端设安全防护员,配备对讲机,安全防护员必须经培训上岗;d)检测用车辆必须按规定停放;e)检测仪器、设备、人员、材料放置在允许范围以内,并且放置整齐,当日检测完毕,及时清理作业面设备,消除安全隐患;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隧道结构的检查、检测及其附属试验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工作,它对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以及参与检查、检测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都特别高。
要想做好本次检测工作,真正做到从检测中发现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根据检查、检测数据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病害处理方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检测质量。
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1.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和稳定性是做好检测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
通过隧道检查工作可以发现隧道结构表面损伤情况、结构不正常的变形受力情况以及其它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检查是一个定性的工作,而定量工作必须通过进一步采用无损检测手段对损伤部位进行测试才能确定。
无论是检测数据还是试验数据都必须做到能够准确反映结构实际情况或效应,才能为评定工作提供依据。
我公司使用的仪器设备都是国内外目前用于土木工程测试较为先进的,其测量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好。
且测试工作的数据采集已基本实现了模块化,避免了试验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其检测及测试效果在“珲乌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的隧道结构检查、检测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实际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均是由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为保证好的测试效果,每种检测仪器均由专人负责。
2.人员方面为了做好承张高速承德段建设工程隧道检测的工作,本次拟派出的检测人员,从技术主管到普通技术人员均是参加过多条高速公路的检查、检测,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人员。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结合现场技术人员反馈信息,对隧道有可能的潜在病害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隧道的具体病害情况提出合理化处理意见。
3.组织管理为保证隧道检查、检测工作的质量与工期,检测工作开始前,组织专门质量学习会议,在总结以往隧道检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质量教育,进行质量意识及专业技术的培训。
另外,根据我公司以往的检查、检测经验,要想做好检测工作,设有合理的组织机构、合理的检测措施、严格的过程控制以及完善检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如下:
合理的组织结构合理的检测措施严格的过程控制完善的检测制度精干的质量控制组高素质检测人员高素质技术人员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技术交底制度现场会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