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1158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pptx

彭玲玲,2016.4.6,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晨间游戏如何组织,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晨间户外活动晨间户外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在8:

00至8:

30之间开展的以体能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制定具体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显性目标,或模糊、笼统的隐性目标,通过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玩中学等实施策略,合理安排活动量,情趣导入有针对的户外锻炼活动。

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游戏化”“游戏化”是指学习游戏化观念的指导下,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就活动内容、培养目标、动作发展、评价手段方面,借鉴游戏内容、情节,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器材、评价方法、教学策略,让幼儿以自主、主动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过程,从而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获得体能锻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同时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

(二)游戏教育理论:

“儿童以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

”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将全部精神拿出来,因此,“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是发展幼儿道德的利器。

”(陈鹤琴)因此,在课题实施中,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内容的,内容选择的趣味性、教育性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趣味性的游戏内容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游戏、民间游戏、自选游戏、自编游戏等。

传统游戏:

巧用旧游戏,给传统游戏注入新的活力,结合新纲要的精神,赋予老游戏以新的生命力。

如“跳箱、平衡凳,梯子”内容比较单一,幼儿玩起来兴趣不高。

如果增加新的内容,整个活动用器械组合贯穿设计,设计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不同形式的挑战性障碍等,幼儿活动兴趣更高。

民间游戏:

丢手绢、跳绳、扔沙包等,只需要简单的材料就可进行,不受人数的限制,同时让幼儿拥有活动的选择权。

自编游戏:

教师根据现有的活动器材,根据幼儿发展目标定位,充分利用各种器材的特点设计游戏情节,或灵活使用同样的器材,对器材进行一物多玩设计,避免器材的单一枯燥,让幼儿在愉快的玩乐体验中享受成长。

如小班玩熊猫大滚球等,四、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摒弃以往单调乏味的机械练习,把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把小班晨间户外活动寓于有情节、有角色的游戏之中,使之新颖生动,而且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体质,主要探索情景性、自选性等游戏的开展。

1、情景性游戏:

设置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故事情景性的场景。

如:

要幼儿跳高,可设置:

猴子摘桃,让幼儿投入其中。

针对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可以创设游戏的情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2、自选性游戏:

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己选择喜爱的活动器材进行自由玩,在玩中发现器材的多种玩法,教师随时关注并与幼儿共同捕捉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

如小班幼儿喜欢群体追着大滚球跑,教师可以灵机推动大滚球,幼儿追着球滚的方向练习朝一个方向跑,这就是一种对跑的学习方式。

五、晨间户外活动教师指导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往往袖手旁观或放羊式让幼儿自由玩器材。

活动如果单纯追求游戏而缺乏指导策略,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于是我们预设了以下四种指导策略的研究:

启发式指导: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不会正确使用活动器材,教师在活动中以点拨启发的方式进行个别指导。

参与式指导:

教师以游戏中的角色参与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发展需要,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及时指导。

示范式指导:

在游戏活动之前,幼儿对基本的动作技能缺乏正确的掌握,这时需要教师示范动作或让幼儿指导幼儿。

发现式指导:

教师在活动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学习困难给予帮助指导。

六、晨间户外活动科学化的评价科学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游戏化的晨间户外活动不是单纯的游戏娱乐活动,最主要的是在游戏中全面发展体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心中有目标,只有通过多元多形式的评价才能更好促进活动游戏化的进程。

1、过程性评价:

每一次活动中及时进行现场点评,或当天的户外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晨间谈话小结评价。

2、主题性评价:

通过亲子趣味运动会,在趣味性的运动会上开展多种运动项目,或组织同年级段的趣味体育活动游戏,在主题性的活动中围绕幼儿的各方面表现评估动作的发展状况。

如是否平稳走完一节平衡木;是否能单脚站立半分钟;是否能双脚跳过低矮的障碍物;是否能骑三轮车或脚踏车等。

3、阶段性评价:

根据小班幼儿的各自身体发展水平,主要针对走、跑、跳、平衡、攀爬等发展目标,在平衡性,柔韧性、灵敏性、协调能力等阶段性通过达标测查活动来评价。

如小班幼儿会手眼协调地拍皮球,能连续10以上等,七、根据游戏精神,因地制宜的开展晨间活动

(一)、统筹规划,开拓游戏活动空间对活动场地全面规划,从整个布局上考虑,活动区的开设,活动区的空间,开设的位置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我园可以考虑幼儿游戏活动动作技能要求及活动材料的性质将幼儿晨间户外活动分为五个区:

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球类区、一物多玩区。

(二)、根据园情,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我园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如:

走廊可以画格子,前花园、后花园、草地、设置情景式游戏、围墙适合投掷等,(三)、废物利用,丰富游戏活动材料1、材料可以源于日常生活中弃之不用的物品,如:

后花园的涂料熟料桶、锅等。

2、注意材料的层次性,照顾到个体差异。

如:

高低,大小的摆放,给予幼儿不同难度的操作。

(四)混龄混班,增加游戏活动的体验资源共享,教师分区域管理,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