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560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八单元 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docx

第十八单元第十八单元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后冷战时代试题部分第十八单元后“冷战”时代时空定位【阶段特征】后“冷战”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政治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形势的主流,但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显示了目前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成果和前景。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尽管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挑战,但这一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思想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但科技的发展所引发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网络安全等问题日益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全国课标卷2017,35,4分七国集团演变折射的实质近五年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较少,主要集中在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上。

试题命制侧重于新情境下的材料分析,注重价值观引领,突出文明传承和社会进步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大转型时期。

复习备考时:

(1)要整体把握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注意纵向联系,整合、归纳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全国课标卷2015,35,4分影响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因素【考点集训】考点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提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

上述对西方文明的看法()A.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B.缘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悲观情绪C.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史学范式D.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变动答案D2.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

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A.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D.欧洲一体化走向深入答案C3.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

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民主德国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

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

德国定都柏林旨在()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答案D4.亨利基辛格在1993年指出:

“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再过几年还有中国。

”下列表述与基辛格的看法一致的是()A.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明显优势B.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C.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D.多极化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为世界新格局答案C5.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东亚逐渐崛起。

东亚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

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这一现象说明()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文明趋同B.东亚成为多极化格局的重要一极C.美国霸权主义下东亚文明的式微D.东亚国家发展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答案D考点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6.“乌拉圭回合”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名义下的最后一轮(19861994年)谈判,这次谈判明确把非货物贸易的壁垒(以前主要解决了货物贸易壁垒问题),诸如服务、知识产权、投资等壁垒,正式作为谈判的对象,制定了相应的协定和减少壁垒的安排。

这可以用来说明()A.经济霸权主义的行为已无法实行B.发展中国家左右了经济规则的制定C.建立更加开放的世界是大势所趋D.从此世界贸易的各种壁垒不复存在答案C7.下面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部分活动简表。

据此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时间活动及成果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1991年韩国汉城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确定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活动范围和方式1993年美国西雅图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明确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1995年日本大阪第七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行动议程A.实现了亚太贸易自由化B.受到了发达国家的控制C.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D.维护了国际秩序的稳定答案C8.它“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

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

符合此特征的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出现了多边贸易体制停滞、区域合作进程加快的趋势。

在各种多双边区域平台上,讨论的议题也超越了传统的贸易和投资范畴,触及日益多样化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环境、劳工、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等各个经贸及“泛经贸”领域,这些都是目前国际经济规则谈判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这表明当前区域合作进程加快()A.严重阻碍了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B.有助于未来全球经济规则的重构C.加剧区域间对立,危及世界和平D.否定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答案B10.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

当前,越来越多的选民要求从“全球势力”手中“夺回控制权”(主权)。

这并不是要通过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来孤立各个经济体,而是要求各国建构新的机制保障民众利益,并对世界保持开放。

这说明()A.逆全球化现象的泛起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C.经济全球化亟待深入D.革新国内政治是全球化的前提答案C【应用集训】1.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

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的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B.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D.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答案B2.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B.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D.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答案B3.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

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

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

作者主要强调的是()A.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B.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C.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正逐步消失D.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答案B4.下面漫画所反映的是()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答案B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

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

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亨廷顿的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判并说明理由。

答案观点:

美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应寻求国际合作。

评判:

观点基本正确。

理由: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单极世界不符合实际也违背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美国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但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综合考虑自身与他国利益,走和平发展之路。

【五年高考】考点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2017天津文综,11,4分)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

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2.(2015课标,35,4分)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答案C考点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3.(2019江苏单科,20,3分)“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答案A4.(2018江苏单科,20,3分)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答案A5.(2017课标,35,4分)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A6.(2017江苏单科,19,3分)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答案B7.(2016江苏单科,20,3分)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

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

该文件的签署()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答案B8.(2018海南单科,23,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时间事件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机会均等1941年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

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19461948年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

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提议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11分)答案

(1)目的:

避免重蹈经济危机的覆辙,促进本(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确立美国贸易主导权。

(2分)

(2)趋势:

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3分)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或者法制化或者规范化或者体系化。

(任答一个3分)作用:

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任答两点3分)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2分)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2014重庆文综,12,4分)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

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

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答案C2.(2014课标,35,4分)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答案D3.(2013浙江文综,22,4分)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

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答案C考点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4.(2017江苏单科,18,3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业时间国家地区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入14939364755高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D5.(2014课标,35,4分)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答案A6.(2014江苏单科,20,3分)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答案B7.(2014福建文综,24,4分)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国家类型时间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8%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答案B8.(2013天津文综,10,4分)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答案D9.(2012课标全国,35,4分)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答案C10.(2014四川文综,14,10分)(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分)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1.(2020届百师联盟开学摸底全国大联考,25)目前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有100多个。

20世纪70年代还仅有28个,到80年代增加到32个,90年代中期超过40个,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组织中的60%是9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的,并且90年代以来,各区域一体化组织积极酝酿跨洲扩大成员范围。

这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A.出现洲际联合的发展趋势B.深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C.发展中国家居于主导地位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答案A2.(2020届湖北名师联盟调研,23)1975年,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成立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六国集团(G6)。

1976年,加拿大加入后,G6变为G7。

1998年俄罗斯加入,G7演变为G8;1999年,G8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巴西等11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加入,G20成立。

从G6到G20说明()A.新兴工业国家已居优势B.国际组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D.20国集团成为全球权力中心答案C3.(2020届河北唐山摸底,35)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失业率的提高:

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为11.3%。

这突出表明()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B.西方“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答案A4.(2020届超级全能生联考,3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上升,局部动荡和武装冲突频有发生,主要国家战略忧虑增加,军费投入呈上升态势,围绕有关热点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

该现象表明()A.“冷战”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B.当前国际冲突不断加剧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一超多强”局面正在形成答案C5.(2020届河北保定摸底,23)1993年1月1日午夜,欧洲人点燃了1000座灯塔,照亮了欧洲共同体12国的夜空。

这一天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一天所庆祝的历史事件()A.推动了欧共体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结束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的独霸地位D.宣布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答案A6.(2020届河北邢台摸底,24)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开始拥抱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并从中分享贸易、跨国投资和技术外溢的收益。

目前构成全球贸易总额84%的164个WTO缔约成员中,超过半数是在1995年1月1日确定的创始成员国之后加入的。

这表明()A.全球化扩大了多边治理体系范围B.世界格局变化冲击了旧的经济秩序C.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世界经济格局和权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A7.(2020届湖北部分学校检测,24)据WTO数据统计,2008年至2016年5月,二十国集团成员(G20)共实施了1583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其中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了600多项,约占G20成员贸易限制措施总数的40%。

据此可知()A.美国致力于维护世界贸易公平B.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C.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变化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削弱答案B8.(2020届湖北黄冈新起点联考,32)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的原则,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等国际组织或协定。

这表明()A.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B.英美关系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C.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走向终结D.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遭到挑战答案D9.(2019天津和平区一模,11)有英国学者指出:

美国霸权已经衰落,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世界未来的多极化格局仍不明朗,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地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

这表明()A.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B.政治冲突均与各国经济利益有关C.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化D.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答案A10.(2019湖北重点中学5月模拟,35)1975年,工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举行全民公投,67.23%的英国民众支持留在“欧共体”;2016年,保守党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再次举行全民公投,51.89%的英国人支持脱离“欧盟”,自此英国开启漫长的脱欧之路。

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对待欧洲一体化态度犹豫不决B.两党交替执政致使政策不延续C.试图建立英欧新型伙伴关系D.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答案D11.(2019河北衡水中学摸底,3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

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

“乌拉圭回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这表明()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答案C12.(2019辽宁本溪一中5月模拟,3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大多数成员的反对。

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

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和地区对()A.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B.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C.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D.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答案B13.(2019福建3月质检,35)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1990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时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单位:

亿美元)310390510800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15243241据此可推断()A.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B.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C.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