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198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网课件参考.docx

智能网课件参考智能网课件参考智能网课件参考一、智能网络的定义智能网是在原有的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比方:

在PTSN、GSM,为快速提供新的业务而设置的附加网络。

它最大的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和控制功能分开,在交换部分实现基本的呼叫处理,控制部分执行业务逻辑并可以控制交换部分。

它是电脑技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在电信网络中的典型应用。

二、智能网的概念模型智能网概念模型:

ITUT定义了分层的智能网概念模型,用来设计和描述智能网的体系结构,它可以使我们对智能网有更好的理解。

根据不同的抽象层次,智能网概念模型分为四个平面:

业务平面、整体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物理平面。

三、业务功能平面的定义业务平面是智能网概念模型中的第一个平面,它说明向最终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业务。

四、业务的定义业务:

指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特殊的性能,从而形成一些有特色的业务五、业务特征的定义业务特征:

指用户在使用业务的时候能感受到的业务单元,是最小的业务单元;一个业务可以由一个和多个业务特征组成。

六、业务与业务特征的关系:

一个业务可以有多个业务特征,一个业务特征可以用在多个业务中;一个业务中的业务特征分为核心业务特征和可选业务特征;一个业务是由核心业务特征所标志,由几个可选业务特征补充。

七、A类业务指具有“单端点“、”单控制点“特征的IN业务。

八、B类业务指非“单端点“、”单控制点“的IN业务。

九、单端点:

指在一个呼叫过程中,该业务中所有的业务特征仅仅与一个呼叫方相关。

十、单控制点:

指一个IN业务中,呼叫的各个方面,仅仅受一个业务控制功能的影响。

十一、300号用户呼叫举例如图中,300号用户呼叫另一用户、主叫300号的业务是由主叫方300号业务特征组成,而与被叫方的业务特征无关,这就是单端点。

整个300号业务过程都只受图中一个SCF1控制,这就是单端点控制。

十二、几个概念1、SIBSIB是实现IN业务和IN业务特征的功能模块,与具体的业务和业务特征无关。

2、BCPBCP是一个特殊的SIB,它为呼叫提供连接、拆线的能力,也提供中断基本呼叫,而首先由GSL进行IN处理。

3、POIPOI:

称为启动点,BCP在这个点上中断基本的呼叫处理,启动一个SIB链。

4、POR称为返回点,表示SIB链终止在BCP上的一个点。

5、GSLGSL就是把几个SIB按一定的逻辑规律组成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业务的逻辑。

十三、总功能平面的定义是智能网概念模型中的第二个平面,它把智能网做为一个整体看待,包含许多功能独立的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与具体的业务无关。

十四、总功能平面和业务平面的关系一个业务平面中的业务的业务特征可以由总功能平面中的多个SIB和BCP按GSL逻辑连接在一起来进行描述。

需要解释SIB、BCP、GSL十五、总功能平面和分布功能平面的关系总功能平面中的一个SIB可以由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几个功能实体间的信息流和功能实体动作描述。

并且这种描述方法叫SIB的二级描述。

十六、呼叫实例数据CID是一个动态的参数,它的值与具体的呼叫相关,这些数据来自BCP中一些可用的数据、SIB操作产生的数据、业务用户输入的数据。

十七、业务支撑数据SSDSIB在描述业务特征时所需要的参数,对所有呼叫SSD都是相同的。

十八、描述SIB的方法和格式1、定义:

描述SIB的功能2、潜在的业务应用:

哪些业务使用3、完成操作:

描述SIB要完成的动作4、输入:

包括一个逻辑的开始点,业务支撑数据SSD、呼叫实例数据CID5、输出:

每个SIB应有两个明确的输出单元,一个或多个业务逻辑的终点、呼叫实例数据CID6、图例:

用于描述SIB输入、输出和运行十九、举例如下图:

用户拨接入码以后,基本呼叫处理BCP对呼叫进行分析,识别这是一个卡的呼叫,需要给用户各种提示和收集用户信息,因此,基本呼叫处理BCP应与“与用户交互作用”的SIB相连。

收集信息后需要看密码和帐号的格式是否正确,链接到“核对”。

“筛选”检查帐号和密码是否一致。

如帐号密码是一致的,则允许进行呼叫,随后便链接到“计费”SIB,并回到基本呼叫处理;如不一致则链接到“与用户交互作用”SIB,给用户以录音通知并回到“基本呼叫处理”SIB.二十、分布功能平面定义是总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之间的一个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定义了一定数量的功能实体,通过功能实体间的信息流和功能实体的动作可以构成总功能平面的SIB。

二十一、平面和总功能平面的关系:

分布功能平面用功能实体间的信息流和功能实体动作来实现总功能平面的SIB功能。

二十二、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之间的关系:

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在物理平面中得到具体实现,一个功能实体只能存在一个物理实体中,但一个物理实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实体。

二十三、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1、CCAFCallcontrolAgentFunctionCCAF是呼叫控制接入功能。

它提供用户接入,是用户和网路呼叫控制功能间的接口。

在网中可能是市话局、汇接局、长途局。

CCAF和CCF间有信息流。

2、SSFServiceSwitchingFunction业务交换功能,位于SCF和CCF之间,为SCF和CCF提供通信。

在实际中SSF和CCF一般放在一个物理实体中。

3、CCFCallControlFunction呼叫控制功能,提供呼叫/连接处理和控制;提供接入IN功能的触发机制,它能检测到智能呼叫并通知SSF;并且它接受SMF的业务管理信息,以便对DP等进行管理和修改。

4、SCFServiceControlFunction业务控制功能,在智能网中启着业务控制的作用,主要处理IN业务的逻辑,并通过信息流指示其他功能实体去实现业务规定的动作。

它和SDF、SSF、SRF、SMF间都有接口。

5、SDF(ServiceDataFunction)业务数据功能,包含业务用户数据和网路数据,通过它可以实现数据管理、存取、查询、修改。

6、SRFServiceResourceFunction业务资源功能,提供在IN业务中需要的专用资源例如:

DTMF接收器、录音通知等,它可以接收SCF的命令和CCF连接,以便向用户播放录音通知和接收用户的输入,并且通过与SCF间的接口把用户的输入结果报告给SCF。

7、SMFServiceManagementFunction业务管理功能,通过它可以开发和提供新的IN业务,也可以通过它修改已经存在的IN业务。

和SCF、SCEF、SMAF、SSF/CCF、SDF都有接口。

8、SMAF(ServiceManagementAgentFunction)业务管理接入功能,提供用户接入SMF的功能,以便用户能管理IN业务。

和SMF有接口。

9、SCEF(ServiceCreationEnvironmentFunction)业务生成环境功能,提供应业务开发者去规定、开发、测试在智能网中的IN业务,并通过它把新的IN业务输入到SMF中去。

通过SMF把新的业务输入不同的功能实体中,以实现新的IN业务。

二十四、分布功能中各功能实体的关系1、SCF-SSF通过此接口传递SCF和CCF之间的信令信息。

2、SCF-SRF通过此接口去控制SRF和CCF连接,并获取信息3、SCF-SDF通过此接口去获取业务用户数据和网路数据,并通过此接口去控制SDF以实现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增加的功能。

4、SMF-SSF/CCF通过此接口可以实现配置管理例如:

触发表的配置;故障管理:

故障信息可以通过此接口送到SMF,SMF也可以通过此接口来取故障信息;性能管理:

可以通过此接口获得呼叫的性能信息。

安全管理功能。

5、SMF-SRF通过此接口去管理SRF中的数据,SRF可以通过此接口报告故障、性能、安全信息。

6、SMF-SDF通过此接口可以管理SDF中的数据,SDF可以通过此接口报告故障、性能、安全等信息。

7、SMF-SCF通过此接口SMF可以管理、配置SCF中数据,SCF也可以通过此信息报告SCF的故障、性能、安全等信息。

8、SMF-SCEF此接口的作用是将一个新的业务从SCEF输入到SMF中,然后SMF去配置这个业务。

9、SMF-SMAF通过此接口使用户能通过SMFA接入SMF去实现管理功能。

二十五、基本呼叫管理BCM定义它提供基本的呼叫控制和连接功能以建立用户之间的通信通路;并且能检测出基本呼叫和连接控制事件,从而去启动IN业务逻辑。

BCM实现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及检测点DP的处理。

二十六、几个概念1、呼叫点PIC表示基本呼叫控制动作比方:

识别用户摘机,收一串号码2、检测点DP就是在基本呼叫过程中的一些点,在这些点上可以检测到特定的呼叫实践。

3、转移Transitions就是从一PIC到另一个PIC的过程。

4、事件(Event)事件的发生会导致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转移。

二十七、BCSM模型的解释如下图:

PIC1空闲:

此时用户是空闲的PIC2收集信息:

从发端用户处收集初始信息包或拨号串PIC3分析信息:

根据拨号计划分析和翻译信息,确定路由地址和呼叫类型例如:

是本地呼叫、转接呼叫还是国际呼叫PIC4路由选择和提醒:

选择下一个路由或者等待终端用户侧送来的指示PIC5激活:

在发端用户和终端用户之间建立连接DP1:

在DP1上检测用户摘机事件,如果用户拨号就进入PIC1DP2:

在DP2上检测发端用户送来的信息包是否完整,如果完整就进入PIC3DP3:

在之上检测路由地址和呼叫类型,一般进入PIC4DP4:

在之上检测到路由选择故障事件DP5:

在之上检测到被叫忙DP6:

在之上检测到被叫忙DP7:

在之上检测到被叫应答比方:

用户摘机,如果用户应答就进入PIC5DP9:

在之上检测到用户挂机,进入PIC1,又等待开始下一个呼叫二十八:

BCSM中的检测点和控制点与智能网中的控制作交互动作的图例解说有一连串的PIC和DP组成一个BCSM,如果在DP点上发现与IN业务有关的呼叫,就将此事件通过呼叫模型通信管理上报告给SCP,SCP执行IN业务逻辑,此业务逻辑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DP检测本次呼叫的各种信息。

同时SCP通过呼叫模型通信管理发出消息控制呼叫的下一步流程二十九、DP的定义某些基本呼叫和连接事件对于IN业务逻辑实例是可见的,DPDetectionpoint就是在呼叫处理中检出这些事件的点。

三十、DP属性1、配置/解除DP配置机制配置/解除DP配置机制、标准、关系、呼叫处理。

配置/解除DP配置机制:

在一个IN呼叫中如果在DP点上发现DP是配置的就可以挂起基本的呼叫处理而进入IN业务逻辑;如果DP没有配置就继续原来的基本呼叫处理。

DP配置分为动态配置和静态配置。

2、DP标准在一个IN呼叫中,遇到一个DP点,发现DP已经配置,还必须满足DP标准,才会挂起基本呼叫进入IN业务逻辑。

4、DP关系在一个IN呼叫中,遇到一个DP点,发现DP已经配置,并且满足DP标准,则SSF可以通过“关系”传送信息。

关系分为控制关系和监视关系。

如果是控制关系,SSF要等待SCF的响应;如果是监视关系,SCF并不响应。

5、DP呼叫处理悬置是指在IN呼叫中,遇到DP点后,原来的基本呼叫处理被悬置,进入IN业务逻辑并等待SCF的响应。

6、DP的处理在一个IN呼叫中,遇到DP,BCM进行的处理,包括确定是否满足DP标准,处理业务逻辑实例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信息流发送给SCF。

三十一、IN交换管理IN-SM通过它除了可以实现向SCF提供SSF/CCF的信息、SCF到SSF/CCF的控制,还能检测到IN呼叫/连接事件、管理IN业务实例的SSF资源。

三十二、性能相互作用管理FIM和呼叫管理CM是SSF的一个功能实体,它支持在一个单一呼叫中存在IN业务逻辑实例和非IN业务实例;并且可以防止多个IN业务实例和非智能实例被同时激活;也能在多个IN业务实例和非智能实例之间进行判优,以便谁先执行。

三十三、BCM与IN-SM的关系BCM与IN-SM的关系主要围绕BCM如何通过FIM/CM与IN-SM进行交互。

三十四、BCM与FIM/CM的关系BCM与FIM/CM的相互作用三十五、IN-SM与FIM/CM的关系IN-SM与FIM/CM的相互作用三十六、SSF/CCF模型动作的典型顺序如下图:

1、一个用户请求建立一个呼叫,基本呼叫管理BCM产生一个BCSM去表达基本的呼叫处理。

2、在呼叫建立的过程中检出BCSM事件,在相应的DP点停止基本的呼叫处理。

3、基本呼叫处理BCM检测DP是否配置、是否满足标准,如果都满足,悬置基本的呼叫处理,同时向特征交互/呼叫管理FIM/CM报告这个BCSM事件。

4、FIM/CM收到BCSM事件,根据该事件判断是按IN业务逻辑实例还是按非IN业务逻辑实例处理,是由新的业务IN业务逻辑实例还是已经存在的IN业务逻辑实例来处理。

5、如果是按新的IN业务来处理,FIM/CM发送一个IN事件指示到IN-SM去报告该事件。

6、IN-SM收到IN事件,并产生一个新的IN-SSM实例,并通知SCF。

三十七、专用资源功能SRF模型随便讲解了。

三十八、业务控制功能SCF模型按自己的理解讲解。

三十九、业务数据功能SDF的模型按自己的理解讲解。

四十、SIB的二级描述定义在分布功能平面中用功能实体间的信息流和功能实体动作来描述SIB,这就是SIB的二级描述四十一、SIB的二级描述方法通过图例来描述,为了能清楚的描述,对功能实体的动作进行了编号,编号格式为:

XYYZ,其中:

X:

代表功能实体2-CCF/SSF、3SRF、4SDF、5CUSF、9SCFYY:

代表SIB的号码Z:

代表动作编号四十二、SIB的二级描述举例如下图:

9081动作包括:

处理来自SSF/CCF的业务逻辑请求;产生并发送一个“搜索”信令给SDF;4081动作包括:

接收并分析“搜索”信息包;筛选数据库中的数据;产生并发送“搜索结果”信令给SCF。

9083动作包括:

接收“搜索结果”信息包;向SSF/CCF返回一个匹配/不匹配的结果。

执行顺序是:

SSF/CCF-SCF-SDF-SCF-SSF/CCF。

四十三、物理平面的定义物理平面是智能网概念模型中的第4个平面,也是最下一层平面,该平面给出了可能用到的物理实体和物理实体之间的关系。

四十四、物理平面的基本要求1、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各个功能实体应能转换到相应的物理实体中去2、在同一个物理实体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3、一个功能实体不能分布到两个物理实体中去4、每个物理实体应有标准接口5、厂家应在标准的接口的基础上开发物理实体四十五、物理平面的物理实体1、业务交换点SSP应包含CCF、SSF、CCAF等功能2、网路接入点NAP包含CCAF、CCF两个功能3、业务控制点SCP具有SCF功能4、附加设备AD功能上相当于SCP5、智能外设IP包含SRF功能6、业务节点SN包含有SSF/CCF、SCF、SDF、SRF等功能7、业务交换控制点SSCP包含有SCF、SDF、CCAF、CCF、SSF等功能8、业务数据点SDP包含SDF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