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129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docx

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审计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审计学基础一、专业名词解释题:

1.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具有专职资格和能力的人员。

审计人员必须有确定的能力熟知既定的标准,并且能够确定为得出适当结论所需审计证据的类型和数量。

就外部审计而言,是指那些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或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就内部审计而言,是指独立于单位会计机构而又详知单位会计制度及监督制度的被赋予监督权、审计权的人员。

2.审计对象:

是特定经济实体或特定事项的可计量的信息证据。

可计量的信息有很多形式,但共同特点是有可确认、证实的形式。

3.审计客体:

即审计谁的可计量的信息证据,解决审计“谁”的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实体与法人实体一致,比如股份有限公司、政府单位、合伙公司等。

但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实体有可能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车间,有时甚至是个人。

4.审计性质: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在独立基础上的客观计量和评价。

5.审计利害关系人:

是指所有使用和依赖审计报告的个体。

对一个企业来说,审计利害关系人通常包括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政府机构和一般社会公众。

6.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政府机构及国有企业进行的审计。

政府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制性。

7.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各单位自身设置的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

内部审计有利于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与改进,但由于内部审计是由单位内部人员所完成,其独立性相对较弱。

8注册会计师审计:

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所进行的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不附属于任何机构,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具有法人资格,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9.合法合规审计:

合法、合规审计是指对一个单位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以确定其是否按照特定的标准来执行。

10.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检查一个企业或组织经营的程序和方法以确定经营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11.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责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附表),以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的过程。

12.审计业务约定书:

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

具有法定约束力。

1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14.审计计划: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15.审计方法:

是指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

16.审计抽查法:

是指在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按照一定抽样方式抽取部分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17审计判断抽样法:

是指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有目的地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查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抽样方法。

18.审计统计抽样法:

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效样本进行审查,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抽样方法。

19.审计审阅法:

是指审查和阅读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20.审计验算法:

又称复算法,是指对会计资料等书面资料中的有关数据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原来的计算是否正确,有无错误或舞弊行为,21.审计核对法:

是指将不同书面资料的相关记录或者将书面资料的记录与实物进行相互对照检查,从而获取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22.审计调整法:

是指根据审计结果,更正查账中已经核实的错误或作假账项的一种检查法,通常也称调账法23.审计调节法:

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资料,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资料的方法。

24.审计比较分析法:

是指通过相同项目的本期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或与上期实际指标,或与同类企业的同期实际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差异数,借以检查有无反常变化或可疑情况,为进一步审查提供线索25.审计比率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所构成的比率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异常情况,以便进一步追查其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26.审计平衡分析法:

是指对相关项目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对照分析,以测定各项目相互变动而相互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差距,分析问题,为深入追查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

27.审计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计算各个因素变动对有关综合性指标的影响程度,以便进一步查明其具体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的一种分析方法。

28.审计账户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有关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额及余额进行分析,借以发现账务处理错误和异常现象,为进一步审查提供线索的一种分析方法。

29.存货监盘:

是指审计人员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30.审计质量鉴定法:

是指运用化验分析、物理检验等专门技术方法对原材料、产品、商品及基建工程等的质量进行鉴定检查的一种方法。

31审计函证: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32审计询问:

是指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33审计观察法:

是指审计人员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来获取证据的方法。

34审计抽样:

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5审计电子商务,是指被审计单位利用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从事的商品购买和销售、劳务接受和提供等交易活动。

36审计证据:

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得出审计结论,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各种凭据,是审计人员用以证实审计事项,据以形成审计意见或建议的一切资料。

37生产循环:

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储备开始经生产到产品售出的经营活生产循环主要内容是存货管理及生产成本的计算,涉及的报表项目主要有存货、待摊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

38投资:

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39审计期后事项:

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

40分部报告:

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

41关联方交易:

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

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等。

二、单项选与多项选择题:

1什么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BA权威性;B独立性;C合法性;D合理性;2逆查法应先从()查起。

DA原始凭证;B记账凭证;C会计账簿;D会计报表;3国家出台审计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增强的()的可信性。

BA会计档案;B会计报表;C会计账簿;D会计凭证;4审计通知书应由()下达BA会计师事务所;B国家审计机关;C内部审计机构;D审计小组;5什么是证明力最差的证据CA实物证据;B书面证据;C口头证据;D.环境证据;6属于内部证据的有:

DA购货发票;B销货发票;C银行对账单;D材料出库单;7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B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C检查风险;D经营风险;8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评审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CA详细审计;B.局部审计;C抽样审计;D.事前审计;9、()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DA经理和董事长;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10样本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A审计目的;B。

审计报告C审计意见;D。

审计证据;11()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是:

BA审计抽样;B属性抽样;C变量抽样;D统计抽样;1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CA.检查;B评价;C鉴证;D.监督;13.当注册会计师表示()意见时,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可以省略。

AA无保留意见;B保留意见;C否定意见;D拒绝表示意见;14.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审计报告是BA国家审计报告;B民间审计报告;C部门审计报;D单位审计报告;15.提交()是民间审计人员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表现DA审计报告B审计业务约定书C审计工作底稿D管理建议书16.我国审计起源甚早,产生于。

AA.奴隶社会末期;B.秦、汉两代;C.隋唐时期;D.元、明、清。

17.1986年至今,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已经颁布了30多个文件,将审计准则分为:

ABA一般准则;B.工作准则;C.行为准则;D.程序准则。

18.审计按目的内容的不同分类工作ABCA.合法、合规审计;B.绩效审计;C.财务报表审;D.内部审计。

19.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所进行的审计ABCDA.是由政府部门审核批准的;B.会计师事务所不附属于任何机构;C.具有法人资格;D.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20.现代内部审计产生AA20世纪40年代;B.9世纪4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2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部控制鉴证时应根据鉴证计划实施工作BCA企业记录;B.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C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D.财务报告22政府审计的发展模式ABCDA立法型模式;B司法型模式;C.行政型模式;D.独立型模式。

2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DA.1918年学者B.17世中叶C.19世纪初D.18世纪下半叶24.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

ABA分部收入、分部利润(亏损);B.分部资产和分部负债总额;C.财务报表;D.企业经营风险25.审计报告的种类工作ACDA.经济责任审计报告;B控制审计报告;C.财经法经济效益审计报告;D财政财务审计报告26.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的依据:

ABCDA.我国宪法第91条;B.我国审计法第4章;C.我国审计法第6章;D.我国宪法第109条。

27.按照审计报告的性质可分为DA.工作审计报告;B.项目审计报告;C.财务审计报告;D.标准审计报告28.确定评价特定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BDA.财务管理方式;B.特定内部控制的性质;C.内部管理的描述方式;D.经营活动及其管理系统的复杂性。

29.审计报告的内容要求规范包括ABDA.文字部分;B.报表部分;C.说明部分;D.其他部分;31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ABCDA.审核检查权;B.调查取证权;C.要求报送资料权;D.建议意见权30.颁布质量控制准则的根本目的在于DA.为会计师事务所更好地取信于民;B.为会计师事务更好地服务于委托人;C.为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提高服务质量;D.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31.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的制定依据有BD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B.独立审计基本准则;C.企业会计准则;D.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32.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BCDA.会计咨询与会计服务;B.特殊行业审计;C.特殊性质审计;D.特殊目的审33.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有ABCDA.独立审计准则;B.职业道德准则;C.审计质量准则;D.后续教育准则34.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A.产生的基础不同;B.方法不同;C.工作程序不同;D.职能不同;35.审计的基本职能有BCDA.经济核算;B.经济监督;C.经济鉴证;D.经济评价;36.按审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ABA全部审计;B局部审计;C送达审计;D强制审计;37.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主要包括:

ABCDA盘存法;B调节法;C观察;D鉴定法;38.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具体包括ACDA独立原则;B科学原则;BC公证原则;D客观原则;39.世界各国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要求,概括起来应同时具备等项条件ABDA、专业教育;B资格考试;C资格审核;D工作经验;三、判断题:

1.存款明细账是反映各种存款增减变动情况和期末库存数量及相关成本信息的会计记录2.成本管理控制是对成本费用支出业务进行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部控制。

3.成本会计控制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控制,直接人工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控制等。

4.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耗用或销售而储存或持有的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

5.在审计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审计准则是政府审计准则6.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7.国际审计准则一般不包括后续审计准则;8.颁布质量控制准则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9.在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执业规范指南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不具有强制性10.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1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核心部分是独立审计准则;12.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并且是通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

13.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制度。

14.会计部门不需要对有关单据进行审核,现金出纳员见到支付凭单后就可以付款。

15审计人员审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时,应注意包装费、运输费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16审计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17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

18审计报告使用人是促进建立审计准则的主要动力之一。

19期后事项的审核应在整个审计工作即将结束前完成。

20审计人员亲自取得的证据比他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力强。

21凡是具有经济责任关系的单位,都是审计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实体。

22顺查法的优点是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23内部审计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

24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核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25民间审计组织是行业纪律组织,不承担行政管理职能。

26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之前,要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下达审计通知书。

27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

28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员工询问后形成的记录属于口头证据。

29采用调查表法描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关键控制点无须分别列项。

30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简答题:

1.分部报告的确定答:

企业应当以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

报告分部是指符合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定义,按要求应当予以报告的分部。

符合下列标准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方可作为报告分部披露其相关的会计信息。

一是重要性标准10%,一个分部是否作为报告分部,取决于其是否有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判断其重要性主要依据其是否达到下列各项目中至少一项标准:

二是报告分部75%的标准,企业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符合上述三项10%的标准确认为报告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对外营业收入合计额应达到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75%的比例。

三是报告分部的数量不超过10个,作为报告分部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得超过10个,因为如果将过多的分部作为报告分部,对其会计信息予以披露,则将导致披露的信息过多,使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流于琐碎,反而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

2.顺查法和逆查法的特征及优缺点又称正查法,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顺查法的审计程序与会计核算程序基本一致,首先审查原始凭证,以查明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规;其次审查记账凭证并与原始凭证核对,以查明会计分录是否正确,数据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合;再次审查会计账簿(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并进行账证、账账核对,以查明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等记录是否正确无误,账账之间是否相符,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最后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并进行表账、表表核对,以查明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是否正确、完整、合规,与账簿记录是否相符,表表之间是否相符。

此外,还应抽查盘点实物资产和核对债权债务,以验证财物是否完整,债权债务是否正确。

顺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审计工作细致、全面,不容易发生遗漏,容易查出错误和舞弊,审计结果比较可靠。

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高,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低。

3.什么是审计的总目标?

它与审计的具体目标存在什么关系?

答:

审计的总目标是根据我国的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

它们的关系是:

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在审计的具体目标中,一般审计目标适应于所有项目的审计。

项目审计目标只是适应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

只有了解一般的项目审计目标,才能据以确定项目审计目标。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就可以对管理当局的任何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再把对每个认定的结论结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以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了。

4.抽查法和详查法的特征及优缺点抽查法是指在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中,按照一定抽样方式抽取部分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抽查法一般可分为三种:

任意抽样法、判断抽样法和统计抽样法。

任意抽样法是指在被审计经济活动的总体中,任意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审查。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对于抽取哪些样本,样本量多大等无章可循,极具盲目性和偶然性,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审计风险很大。

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和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进行全面、详细地审查。

详查法的优点是容易查出各种错误和舞弊,审计风险较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

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审计成本较高,审计效率低。

在实际工作中,除对有严重问题的、非彻底检查不可的专案审计以及经济活动很少的小型企事业单位采用此法之外,一般不采用此法。

5.调节法和调整法适用的范围调整法是指根据审计结果,更正查账中已经核实的错误或作假账项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也称调账法。

当审计工作结束时,审计人员应该核实查账结果,对所查出并已落实的各种错误,包括科目处理错误、漏账、重账错误、计算错误、转账错误以及弄虚作假的账项等,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编制“账项调整汇总表”交由被审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调账处理,并据以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

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资料,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资料的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如对银行存款实存数的审查,通常运用调节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企业单位与开户银行双方所发生的“未达账项”进行增减调节,以便根据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来验证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又如,为了证实财产物资账实是否相符,也可以运用调节法。

当盘存日与书面资料结存日不同时,结合实物盘点,将盘存日期与结存日期之间新发生的出入数量用来对结存日期有关的财产物资的结存数进行调节,以验证或推算结存日期有关财产物资的应结存数。

其计算公式为:

结存日(书面资料日期)数量盘存日盘点数量结存日至盘存日发出数量结存日至盘存日收入数量。

6.试说明审计证据的类型及特性答:

审计证据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是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

二是书面证据书面证据是指审计人员所获取的以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被审事项的书面资料。

三是口头证据口头证据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提问得到口头答复所形成的证据。

四是环境证据环境证据是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中第4条指出:

“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这里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正是审计证据的两大特性。

7.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

有何作用?

答: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等作出的工作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审计业务中普遍使用的专业工具。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工作底稿是连结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二是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三是审计工作底稿便于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四是审计工作底稿是解脱或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评价或考核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的依据。

五是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质量控制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六是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备查价值8.试述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答: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工作的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切实可行的。

所谓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就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

这一复核制度目前已在我国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对提高审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经理(或者项目负责人)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

它要求项目经理对下属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逐张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审计人员及时修改完善。

部门经理(或注册会计师)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

它是在项目经理完成了详细复核之后,再对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等进行复核。

部门经理复核既是对项目经理复核的一种再监督,也是对重要审计事项的重点把关。

主任会计师(所长或指定代理人)复核是三级复核中的最后一级复核,又称为重点复核。

它是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及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所进行的复核。

主任会计师复核既是对前面二级复核的再监督,也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计划、进度、质量的重点把握。

9.简述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程序答:

一是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应首先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

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并记入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必要的调整。

二是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审计人员应当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且与坏账准备账户报表数核对相符。

在此基础上,对表中所列项目进行总体性分析并实施必要的抽查,注意表中是否存在异常项目,如贷方余额、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等。

三是编制并分析应收账款账龄表应收账款的账龄,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

在编制该表时,可以选择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列示,不重要的或金额较小的,可以汇总列示。

审计人员通过该表的分析,不但可以了解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而且还可以确定函证对象。

四是函证应收账款函证是应收账款审计中最重要的一项审计程序。

函证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或发现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的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10.简述营业费用的实质性测试答:

一是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数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界限。

二是检查营业费用各项目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开支内容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产品销售等活动有关,计算是否正确。

三是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