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109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晚保护发展责任制经验交流材料.doc

陵川县人民政府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

建立和执行情况汇报



陵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原红芳

(2012年6月26日)

尊敬的李专员、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中共陵川县委、陵川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莅临我县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陵川县地处太行山南端,属省级贫困县,也是全省林业大县,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8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07%,森林资源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也是陵川转型跨越发展的优势所在。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县就把造林绿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来抓,50余年累计造林90余万亩。

特别是2009年,我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试点县后,紧紧围绕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使全县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保有量和林地保有量稳步增长,走出了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之路。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高位推动,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定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十分重要。

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纳入县政府的重要工作,采取强力措施予以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林业、发改、监察、财政、公安、国土、统计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县级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为落实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落实目标责任。

出台了《关于建立和执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的意见》,县政府与各乡镇和两个国有林场、各乡镇与各行政村,国有林场与管护区之间,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不扎不扣落到实处。

三是细化工作任务。

制定了《陵川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从森林资源培育、林地林权管理、森林采伐和利用管理、野生动植物管理、森林防火、林政执法监督等各个方面,细化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与经济工作做到了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二、坚持管护为先,增强了森林资源保护能力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是保护现有资源安全。

对此,我们坚持把森林资源保护作为落实责任制的重点,突出抓了资源管护队伍、管护设施、森林防火、林政执法等四大管护体系建设。

一是壮大管护队伍。

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先后投资800万元,恢复了省设木材检查站,组建了森林派出所,在重点林区、村,聘用有责任心的农村老干部、老党员组成了村级巡查员300人,同时,依托国家公益林项目,组建了220名公益林管护员队伍,依托两个国有林场,组建了一支70人的县级森林扑火专业队伍;依托县人武部,组建了200人的民兵扑火应急分队,依托崇安能源等工矿企业,组建了400人的矿山扑火救援队伍,进一步充实了护林力量。

二是加强基础建设。

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启动了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建设工作,初步完成了县、乡、林场各级负责的监测网点建设工作;实施了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新建了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12个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测站,新增了风力灭火机127台,水枪200把,消防服250套,二号工具1000把,GPS定位仪25台,为300名村级防火巡查员配备了手机和手持话筒,有力地提升了森林保护综合能力。

三是抓好森林防火。

针对我县山大坡广、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实际,将森林防火作为森林保护的重中之重,按照以防为主的思路,制定了重大森林火灾预警和处置预案,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加大防火宣传,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山火的发生,杜绝了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

四是严格林政执法。

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林业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代号为“绿锋二号”和“亮剑”的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林业案件的查处力度,实现了连续3年无重大林政案件发生,确保了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三、坚持造林绿化,推进了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

造林绿化是发挥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林业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为此,我们以城乡绿色全覆盖为目标,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点、线、面结合,促进了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加,一是“点”。

就是以县城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机关单位(学校)绿化为抓手,崇尚自然,大力推进森林进城、入村、到企业,每年规划一批村镇、企业进行绿化,三年来共完成城郊森林公园绿化1000亩,完成村庄绿化46个,完成苏村煤矿、关岭山煤矿、天成化工、金隅水泥等厂矿区绿化15个,完成机关单位(学校)绿地建设20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我县的城乡人居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逐步置身于一个“城(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优美的人居环境之中。

二是“线”。

就是以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为抓手,重点抓好公路两侧景观林带建设,抓好沿线可视荒山造林,每年完成2—3条公路绿化,三年来共完成高陵高速公路、晋陵一级公路、石掌至棋子山旅游公路等旅游公路和干线公路绿化150公里,完成村村通公路绿化500公里,着力打造了“有路皆绿,错落有致”的景观林带。

三是“面”。

就是以全县宜林荒山为抓手,抓住国家、省、市实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丹河流域生态环境植被恢复等林业重点项目的重要机遇,每年组织实施2万亩左右荒山造林工程,三年来全县共完成荒山造林6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使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生态优势进一步提升,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四、坚持兴林富民,提升了森林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林业资源是我县最大的优势资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陵川绿色崛起的希望所在。

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补贴制造林、省级“两林富民”和市级干果经济林带等各项产业富民工程实施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切实加快了兴林富民步伐。

一是以核桃、连翘为主,利用全县荒山荒地和稀疏灌木林地,由政府免费提供种苗,乡村统一组织实施,共完成荒山栽植连翘20万亩,发展核桃干果经济林3.78万亩,成为了农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农民可持续受益的主导产业。

二是以食用菌栽培为主,利用侧枝抚育,大力发展木耳、香菇等绿色林产品业,共培育重点村34个,发展食用菌大棚570栋,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三是以特色花卉苗木为主,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白皮松、南方红豆杉等特色乡土苗木,集中发展了一批规模在50亩以上的育苗基地,共培育特色乡土苗木1200亩,大众苗木1500亩,年出圃各类苗木1500万株。

为全市完成100万亩连翘种植任务提供了苗木保障,也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新渠道。

四是以森林旅游开发为主,围绕“打造中原地区最具影响的休闲旅游健康度假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依托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先后建成了王莽岭、棋子山、黄围山、凤凰欢乐谷、武家湾、上云台等六大景区,发展农家接待500余户,使森林景观、自然资源和旅游产业实现了有机融合,提升了森林资源综合效益。

201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0.5万人次,门票收入1830万元,旅游直接收入4550万元,旅游总收入2.86亿元,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

四大林业产业的开发,使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形成了以林兴业、以业养林的良性发展态势,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主动性。

五、坚持机制创新,激发了林业保护发展的活力

机制体制创新是推动林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近年来,我县林业保护发展工作推进快、效果好,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积极创新机制体制。

对此,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

针对地方可用财力有限的实际,在主动争取上级资金基础上,一方面深挖内力,一方面凝聚外力,县财政在公共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挤出1000万元左右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占到财政总收入的3%,财政可支配收入的10%;按照“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要求,组织全县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投资造林绿化;采取“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引导民间和外来投资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三年来全县林业建设投资达到2.2亿元,有效缓解了资金难筹措资金的困难。

二是创新经营机制。

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2011年底,全面完成了12个乡镇、347个行政村、6.7万户、122万亩集体林地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使全县林业生产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自觉护林的责任心,有效解决了以往管护力量不足、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全县林业生产初步呈现出有效管护、多元投入、科学经营、良性发展的态势。

三是创新考核机制。

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考核范围,制定了《陵川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从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病虫害防治、营造林质量等多个方面,细化了考核评分标准,实行了定期督促检查和不定时抽查,年终进行考核兑现。

特别在森林防火方面,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对发生火灾的乡镇除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外,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有效地调动了全县上下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为保障全县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尊敬的各位领导,经过三年的探索,我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省、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许多学习的地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再鼓干劲,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体系建设,努力把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推动全县林业转型跨越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陵期间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