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微观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994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微观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微观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微观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微观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微观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微观复习大纲.docx

《7微观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微观复习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微观复习大纲.docx

7微观复习大纲微观复习大纲微观经济学(64学时)复习大纲考试范围:

导论、第1-5章、第8章题型:

1.单选(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2.多选(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4.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计算(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重点内容:

导论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

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

“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

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的区别规范分析法(Normativeanalysis)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皮尔尼克(S.Pilnick)提出的一种方法,作为优化群体行为、形成良好组织风气的工具.是团队建设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工具.规范分析涉及已有的事物现象,对事物运行状态做出是非曲直的主观价值判断,力求回答“事物的本质应该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是实证分析法,实证,就是讲是什么,比较客观,就是我不做任何评价,只给你一个客观道理,客观描述事物现在存在的一个状态.规范,就是做评价,有自己的主观观点,描述事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影响需求的因素,互补品与替代品的特点影响某种商品需求的因素,除了其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下述一些主要因素:

(一)消费者的收入

(二)消费者的偏好。

(三)相关商品的价格。

(四)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如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

互相可以替代的就是替代品,不能替代且相互有需求的就是互补品.猪肉和牛肉叫替代品,猪肉价格高,牛肉需求反而增大;反之成立.其交叉弹性为负数汽车和汽油叫互补品,汽油涨价,需求降低,导致汽车的需求降低;反之成立.其交叉弹性为正数2.需求定理在其他因素(非价格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需求的变动的起因: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

3.影响供给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成本(要素价格)(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6)政府的政策(7)其他因素4.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5.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区别需求变化在先,需求量的变化在后。

有了需求的变化才有需求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化是需求变化的体现或反应。

有了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反应出需求量的变化,因此,需求量的变化就是需求变化的体现!

6.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变化的区别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的不同供给量的总称,这种不同价格时相对应的不同供给量总称为供给。

供给量和供给的区别供给是在各个可能价格下,供给量是在某一价格下,供给变化会引起供给量变,供给量变不一定引起供给变化7.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8.会求需求曲线方程、供给曲线方程、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求解(计算)9.会利用个别需求曲线求解市场需求曲线,利用个别供给曲线求解市场供给曲线。

10.需求价格点弹性的计算公式(计算)点弹性:

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都极为微笑的条件。

在函数Qd=f(p)中Ed=d(Q)/d(p)*p/Q需求的点弹性有完全无弹性ed=0完全弹性ed=无穷缺乏弹性ed1单一弹性ed=111.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一般受五个因素影响:

1、时间2、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3、商品的重要性4、消费预算5、商品的用途6、销售收入13.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P38表2-4)厂商的销售收入(总收益,总收入)就是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ed1,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涨价会减少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向变动。

ed1,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涨价会增加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向变动。

ed=1,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两种特殊情况:

ed=,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

ed=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14.掌握案例“薄利多销”与“丰收的悖论”的原理薄利多销.一个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曲线是向下的。

向下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如果价格越高那么能卖出去的数量就会越低。

要达到卖出去的数量多,必须在需求曲线上向下走。

另外,只要是价格低,人们都倾向于买,不管这个东西现在或者未来对他有没有用处。

丰收悖论是经济学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悖论,一般指由于供给相对于需求过多时而产生的常见经济现象和非常规现象。

13.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弧弹性和点弹性交叉弹性可以由弧弹性和点弹性衡量。

假定我们考察A商品相应于B商品的交叉弹性,即考察A商品需求量相应于B商品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以QA表示消费者对A商需求量,PB表示相关商品B的价格,Ec表示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则交叉弹性的弧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弧EC=(QA2-QA1)/(PB2-PB1)*(PB2+PB1)/(QA2+QA1)交叉弹性的点弹性系数点Ec=(dQ/dM)*(M/Q)15.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需求的收入弹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并分为三种引人注意的范围:

(1)大于1(奢侈品,富有收入弹性)

(2)在0与1之间(正常品,缺乏收入弹性)(3)小于0(低档品)Em=(Q/Q*100%)/(M/M*100%)其中Q表示需求量,M表示收入现象:

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

0EmAP,AP上升;MP0,TP上升;MP0,TP下降,MP=0,TP达到最大。

总产量TP=APL平均产量AP=TP/L边际产量MP=TP(一阶求导)4.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注意:

边际报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减少的,而是先增加到一个最大值然后才减少的。

)5.厂商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计算)P=SAC厂商获得利润厂商当然继续生产SACPAVC厂商没能获得利润但能够弥补已投入的不变成本所以厂商继续生产此点称为收支相抵点P=AVC厂商没能获得利润,并且也不能够弥补已投入的不变成本,但是没有因为继续生产而亏本所以厂商可以生产可以不生产此点称为停业营业点PAVC厂商没能获得利润,并且也不能够弥补已投入的不变成本,继续生产会亏本所以厂商可停止生产综上,当PAVC厂商都可以选择生产所以PAVC是短期生产合理区间6.等产量线的定义及特点定义反映的是两种投入和一种产出的关系。

它是一条无差异曲线。

两种投入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产量是无差异的。

等产量线(Iso-Quant),是经济学上用来探讨生产行为时的一个专有名词,指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使用两种不同生产因素(例如是K资本,以及L劳力)时,厂商对这两种因素需求量的不同组合,却能达到同样的产量时,这两种因素需求量的组合轨迹,即是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1特点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就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

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7.会算简单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以RTS表示边际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或:

公式中的K和L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

公式中加一负号是为了使RTS值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律编辑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8.掌握什么是生产扩展线生产扩展线是指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表明在生产要素价格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调整产量或成本时,应沿着生产扩展线选择要素投入组合,因为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会使厂商得到一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或一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

有三种形状。

上凹型(资本密集型)、下凹型(劳动密集型)和直线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还有一种技术密集型。

生产扩展线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9.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20万吨以上,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小于20万吨,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递减.(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20万吨,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报酬存在着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9.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及形成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指出,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

当企业从最初的小企业创业阶段开始快速增长时,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在追逐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在品尝到生产规模扩张的好处后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此时企业的收益慢慢进入规模不变的阶段。

如若再过分的追求市场的主导权和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就有可能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然而从企业来说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并不一定意味着是一件坏事,因为很多企业在进入这个阶段后往往意味着它已经是这个市场的垄断者,可以从垄断利润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另一方面,在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通讯方式的改进和网络的应用,传统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导致的协调效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意味着现代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可以继续扩大企业规模而不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并因此可以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规模报酬递减原因规模报酬递减原因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厂商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它可以表现为厂商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

这一点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的经济发展中就特别明显,日本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企业运转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是恐龙病。

10.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的定义1.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2.显成本又叫会计成本,历史成本是指企企业在经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

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3.隐性成本(Implicitcost)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

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如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巨额成本增加、领导的权威失灵造成的上下不一致、信息和指令失真、效率低下等。

相对于显性成本来说,这些成本隐蔽性大,难以避免、不易量化。

4.正常利润(normalprofit)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资源用于其它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在西方经济学中,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及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正常利润通常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说,它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以隐成本计入成本。

5.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

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11.什么是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变动、斜率等成本线:

由于成本方程式是线性的,所以等成本线必是一条直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的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生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即(-w/r)12.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会利用此方程计算)13.SMC与SAVC、SAC三条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4.掌握STC、SFC、SVC、SAC、SAFC、SAVC、SMC的定义与计算15.LAC的形状呈U形的原因是什么16.LAC与SAC、LAC与LMC之间的位置关系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2.完全竞争厂商的三线合一3.利润最大化的条件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及出现的各种结果(会利用短期均衡计算)5.完全竞争厂商停止营业点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计算)7.生产者剩余(计算)8.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及结果(会利用长期均衡计算)9.完全竞争三种不同行业及其长期供给曲线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什么是垄断,形成垄断的原因2.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3.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及结局4.完全垄断厂商长期调整的几种结果。

5.什么是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分类,各种价格歧视的消费者剩余获得情况6.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7.垄断竞争市场具备的条件8.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及结局9.寡头垄断中古诺模型的结论、斯威齐模型的特点、作用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1.掌握什么是市场失灵及市场失灵分为哪4种情况,掌握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2.了解什么是外部影响及其分类,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哪些3.政府解决垄断问题的方法有哪些4.了解什么是科斯定理5.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划分标准以及特征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7.什么是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