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校本教材《节日教育》.docx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节日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德育校本教材《节日教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节日教育》
节假日教育
在当今社会,提到节假日,人人都会笑逐颜开。
因为那意味着可以放假休息,与亲朋欢聚畅享美食,或是结伴出游陶冶身心。
尤其对中学生来说,最盼望的便是一年中那几个大大小小的假期了。
但是当节日被简化成假日,它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便可悲地被人们在有意无意间淡化甚至遗忘了。
学习本单元内容,我们要紧紧围绕着“何为节日”“为何过节”“怎样过节”这三个核心问题,一起将节日、纪念日、假日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唤醒。
同时将学习的感悟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明礼守节,做一个有礼节、知感恩的有德行的人。
第一课何为节日
【本课学习任务】
知晓任何一个节日的背后都蕴含着深藏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节日的由来
节日的起源主要有七个方面,现以中国节日为例说明。
>>历法节气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
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
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
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
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
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原始崇拜
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
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年在端午节这天都要举行祭祀龙图腾的“龙舟竞渡”活动,这种龙图腾崇拜是端午节风俗形成的渊源之一。
“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毫土”的卜辞。
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禁忌迷信
在生产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当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奥秘,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禁忌和迷信观念。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放爆竹习俗原意是避山魈恶鬼,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团圆、娱乐等内容。
据说桃木能避邪驱鬼,所以,旧时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削桃木(后演化为贴红纸,即春联),制成神荼、郁垒二神画像置于大门之上,以防鬼进门。
春节还有许多禁忌,如禁水土出门,不能扫地泼水,以免财气出门。
忌说“死”,称这类话语为“乌鸦嘴”,这类禁忌迷信是一种消极防范手段,反映了人们趋吉避祸的愿望。
>>祭祀
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
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宗教
中国民俗节日深受宗教影响,许多节日都来源于宗教。
以佛教为例,有二月十五日薪尽日(佛离世日),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日,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五月十八日母连僧母诞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七月三十日地藏节(地藏菩萨诞辰日),八月八日转法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祖成道日)。
属于道教的节日有:
一月九日天诞节(玉皇大帝诞辰),一月十五日上元节,一月十九日燕九节,二月一日天正节,二月十五日真元节(太上老君生日),三月三日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四月十四日八仙吕洞宾诞辰,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斗姆星君诞辰日),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上述宗教节日流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庙会等一系列节俗活动。
>>多神信仰
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
如:
一月五日路头神生日;一月八日诸星下凡,有祭星祈岁风俗;一月二十日天穿节,北京白云观举行庙会,做煎饼置屋上补天穿;一月二十五日仓生日,祀仓神,可保粮丰囤满;二月一日太阳生日,祀太阳神;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是日雨为社翁雨;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有文昌庙会;二月十二日花王生日,祭花神,有花神庙会;三月三日北极星君诞辰;三月五日大禹生日,有禹王庙会;三月六日,麦王生日,是日天晴麦可丰收;三月十五日龙王节,祀龙王,有龙王庙会;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有东岳庙会、泰山庙会;
四月十二日毒蛇生日,祀蛇王,雨则麦坏;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祀神农,有药王庙会;
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别称关公单刀赴会日,有关帝庙会;六月十三日(一说五月七日)鲁班诞辰,木石泥瓦等行业祀鲁班先师,举行鲁班会;六月二十三日雷公诞辰,祀雷公;
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祀二郎神;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鹊桥会,拜祭牛郎织女,是日雨称洒泪雨;八月五日万寿节,又称圣节,祀皇帝生日;八月二十七日圣诞节,孔子诞辰,有祭孔庙会;十月一日牛王神生日,祀牛王;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别称灶君升天日,祭社神。
节日是一个能动的文化因子,节日虽有固定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日常衍生
近现代出现的节日,大多与环境和人文相关,适应人们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节日,从一小部分人倡导,到后来广为流传。
例如世界水日,时间眼日,315消费者保护节日。
【小组讨论】
1.你都知道哪些节日禁忌?
相互交流一下。
2.有人说节日中的民俗都是封建迷信,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知识积累卡·世界主要节日
一月
1月1日:
元旦节,阳历新年。
1月第一个星期日:
黑人日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十日,中国公安110宣传日.
1月第二个星期一:
日本成人节
列宁逝世纪念日
国际海关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
二月
世界湿地日
世界抗癌日
2月七日,1923年京汉铁路罢工纪念
国际声援南非日
2月10日:
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
情人节
2月19日:
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
2月21日:
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
国际母语日(2000)
2月24日:
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后一天:
国际罕见病日
2月的最后一天:
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
三月
3月1日:
国际海豹日(1983)
3月3日:
全国爱耳日(2000)
3月5日:
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
3月5日:
“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
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
3月6日:
世界青光眼日
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
3月12日:
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1979)
3月14日:
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
3月14日:
白色情人节
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
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
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
中国国医节(1929)
3月18日:
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
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
3月21日:
世界儿歌日世界诗歌日(1976)
3月21日:
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复活节
3月22日:
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1960)
3月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
3月30日:
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
四月
4月1日:
国际愚人节
4月2日:
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2日:
世界自闭症日
4月5日:
清明节
4月5日:
巴勒斯坦儿童日
4月7日:
世界卫生日(1950)
4月7日:
世界高血压日
4月10日:
非洲环境保护日
4月15日:
非洲自由日
4月16日至18日:
全球青年服务日
4月17日:
世界血友病日
4月18日:
国际古迹遗址日
4月21日:
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
4月22日:
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
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
4月24日:
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
4月24日:
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
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
4月27日:
联谊城日
4月28日:
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
4月30日: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
世界儿童日(1986)
4月最后一个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
秘书节
五月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1889)
5月3日:
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1939)
5月4日:
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
5月5日:
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1948)
5月8日:
世界微笑日
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
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个星期六:
世界高血压日(2005)[1]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1914)
5月11日:
世界肥胖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1912)
5月1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
国际家庭日(国际咨询日)(1994)
5月17日:
世界电信日(1969)
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1977)
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
5月20日:
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
5月20日:
世界计量日(1999)
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1990)
5月23日:
世界读书日(1995)
5月25日:
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
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
5月27日:
上海解放日(1949)
5月29日:
国际维和人员日(2002)
5月30日:
“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1925)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1988)
六月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1949)
6月1日:
国际牛奶日(1961)
6月4日:
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1983)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1974)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1996)
6月8日:
世界海洋日(2009)
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1974)
6月12日:
世界无童工日(2002)
6月14日:
世界献血日(2004)
6月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
6月20日:
世界难民日(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1934)
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
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1991)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
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
6月26日:
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1945)
6月26日:
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997)
七月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
7月1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
7月1日:
亚洲30亿人口日(1988)
7月2日:
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
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7月8日: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
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
世界语创立日(1887)
7月30日:
非洲妇女日(1962)
八月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
8月5日:
恩格斯逝世纪念日(1895)
8月6日:
国际电影节(1932)
8月8日:
全民健身日(1988)
8月12日:
国际青年日(1999)
8月13日:
国际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
邓小平诞辰纪念日(1904)
8月23日:
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
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
九月
9月1日:
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
9月8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
世界扫盲日(1966)
9月9日:
毛泽东逝世纪念日(1976)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1985)
9月10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4日:
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1989)
9月21日:
国际和平日(1981)
9月22日:
世界无车日(1998)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
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1980)
9月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心脏日(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世界海事日
十月
10月1日:
国庆节(1949)
10月1日:
国际音乐日(1980)
10月1日:
国际老年人日(国际老人节)(1990)
10月2日:
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949)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
世界教师日(1944)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国际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个星期一:
国际建筑日(1985)
10月第二个星期四:
世界视觉日
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1998)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个星期三:
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1990)
10月11日:
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
世界镇痛日(2004)
10月12日:
世界60亿人口日(1999)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
10月13日:
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1969)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
世界消除贫困日(消灭贫穷国际日)
10月22日:
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
联合国日
10月24日:
世界发展宣传日(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5日:
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
10月28日:
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
世界勤俭日
10月31日:
万圣节前夕
十一月
植树造林日
11月6日:
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糟蹋环境国际日(2001)
11月7日:
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
11月7日:
世界美发日(WorldHairdressingDay)
11月7日:
世界美容日(WorldBeautyDay)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2日:
刘少奇逝世纪念日(1969)
11月12日: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1866)
11月14日:
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
国际容忍日(国际宽容日)
11月17日:
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
11月20日:
非洲工业化日(1989)
11月20日:
国际儿童日
11月21日:
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
世界问候日(1973)
11月24日:
刘少奇诞辰纪念日(1898)
11月25日: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1999)
11月25日:
国际素食日(节)(1986)
11月28日:
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820)
11月29日: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977)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美国感恩节
十二月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1988)
12月2日:
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1986)
12月3日:
国际残疾人日(1992)
12月4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
12月5日: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1986)
12月5日:
世界弱能人士日(1990)
12月7日:
国际民航日(1994)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
12月9日:
世界足球日(1978)
12月9日:
国际反腐败日(2004)
12月10日:
世界人权日(1950)
12月11日:
国际山岳日(2003)
12月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1997)
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937)
12月15日:
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18日:
国际移徙者日
12月19日:
联合国南南合作日(2004)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
12月20日:
国际人类团结日(2005)
12月21日:
国际篮球日(1891)
12月24日:
平安夜
12月25日:
圣诞节
12月26日:
毛泽东诞辰纪念日(1893)
12月26日:
节礼日
中国农历节日
正月初一: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上元节)
二月初二:
春龙节(龙抬头)
三月初三:
上巳节
节气清明:
清明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七月初七:
七夕
七月十五:
中元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十月初一:
寒衣节
十月十五:
下元节
节气冬至:
冬至节
腊月初八:
腊八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小年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
除夕
民间传统节日英语翻译
春节--TheSpringFestival
路神生日--Magicalbirthdayofroad
元宵节--LanternFestival
春龙节(龙抬头)--Thedragonsavesspring(thedragonraiseshead)
寒食节--Thecoldfooddayissaved
清明节--QingmingFestival
立夏节--BeginningofSummerissaved
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
天贶节--Thedaypresentsaves
翻经节--translatesafterfestival
姑姑节--thefather'ssisterfestival
火把节--TorchFestival
七夕节--Theseventheveningoftheseventhmoon
盂兰盆节--Thejarorchidbasinsaves
中元节--ishitbyyuanoffest
第二节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
大体说来,中国节日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先秦发生期
就节日风俗而言,许多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
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
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信仰色彩浓厚。
同时一些需要防范、禁忌的日子,如春节避山魈恶鬼,上巳禊祓,端午划龙舟等。
>>汉代定型期
汉代,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已基本定型。
一方面,一些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为某些节日的纪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强了节俗的人情味和真实感;另一方面,在节俗自身的发展中,一些风俗上升为礼俗,一些礼俗变为风俗,风俗和礼俗融为一体,被人们约定俗成地接受并沿袭下来。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首先,汉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促进了各地区风俗的融合,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逐渐融为一体,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对节日风俗的统一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汉代节日定型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犹其是“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打破了先秦时代的原始崇拜信仰,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此外,汉代儒家独尊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汉代找到它的源头。
>>魏晋南北朝融合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日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融合与发展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推动力:
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
二是宗教信仰与节日相结合,使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
道教讲究阴阳,以奇数为阳,节日中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
五月五日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
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佛教谓是日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吃腊八粥习俗。
三是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高谈饮乐、诗酒风流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动。
>>唐宋高峰期
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
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
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变成了欢乐的象征;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
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等。
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明清稳定期
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缓,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
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
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如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
二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一些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习俗已不像先前那样受到重视。
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明代由宋代的5天增加到10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
满清入关以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
但从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三节节日的由来
参考中国节日由来,大体的节日起源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历法节气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
早在7000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南北分野,北方以粟作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
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
相传,古代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六家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历法纪年,《尚书·尧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战国时代发展为24节气。
中国古代先后推行过100多种历法,其中(汉)太初历、(唐)宣明历、(元)授时历、(明)大统历、(清)时宪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些历法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24节气,72候,约365天,从而构成了岁时节日的计算基础。
历法反映了农业生产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岁时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有些节日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则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岁时节日与历日节气关系十分密切,但历日节气本身并非节日,除上述少数者外,只是为节日产生提供了前提,节日的形成还必须有一定的风俗为其内容。
>>原始崇拜
中国原始先民常常把某些动物奉为神明加以崇拜,最典型的要算龙图腾崇拜。
龙图腾崇拜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古代吴越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