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0093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docx

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

2020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试题及答案(卷十二)

 【案例一】

  小刚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两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很忙。

哥哥和小刚每天都是自己做饭。

四年级以前小刚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成绩要比哥哥的还好。

小刚也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很多心,父母也由于工作忙的缘故无暇顾及到两个孩子的学习,只是偶尔问问考试成绩。

四年级后小刚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令家人感到莫名其妙。

于是父母开始留意,后发现原来小刚每天都要去打电脑游戏,有时甚至是旷课去打。

发现小刚的劣迹后小刚的父亲痛打了他一顿,并警告说以后不准再去打游戏。

刚开始几天小刚的确是乖乖地上学,但没过几天,当他看到很多小朋友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的时候,他的手也开始痒痒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去游戏厅,只是玩的时间少了一些,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

偶尔因为贪玩忘记了时间回去晚的时候就会跟父母撒谎说自己去同学家写作业了。

被父母再次发现后,父母非常气愤就又打了他,小刚就这样一面看到小朋友都去玩那么好玩的游戏就禁不住诱惑,一面又很害怕父母的暴打。

好了一段时间,总是再犯。

看到小刚成绩总是提不上来,还老去打游戏,屡教不改,于是小刚的父母便不再管教他了。

不给他钱,平时也没好气地同他讲话,天天骂他是“成不了气的家伙、没出息的家伙”。

以后父母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店铺生意上,很少回家。

小刚也就几乎不上课,整天在外面跑着玩。

  问题:

  1.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有哪些?

  答疑:

  

(1)儿童社会工作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以下4大类型:

①支持性儿童服务;②补充性儿童服务;③替代性儿童服务;④儿童保护服务。

  2.作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做儿童社会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疑:

  

(1)要认识到儿童是有权利受到全方位的爱护和关怀的。

儿童除了生理的需要外,还有很强的心理需要;儿童自身问题的形成并没有成人的那种积淀,受外界影响的程度相对较高,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儿童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儿童自己。

  

(2)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它们是做好儿童社会工作的保证。

  (3)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对儿童时,要把握好与儿童案主之间的关系

  (4)儿童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和其他为儿童提供服务的人士之间的关系。

  3.如果你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这个个案,你将如何帮助小刚?

  答疑:

  

(1)先深入这个家庭了解该家庭的成员结构和成员关系。

  

(2)了解小刚的各个成长阶段的事情。

  (3)了解小刚与同学朋友以及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4)试图取得小刚的信任,逐渐了解小刚的心理特点。

  (5)了解学校和社区对小刚的行为的影响。

  (6)通过谈心疏导小刚,让他的游戏情绪淡化。

  (7)建议学校和家长合作,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减少小刚及其他小朋友在营业性游戏厅玩游戏的机会。

  (8)建议家长顺势调整,正确引导,主动给小刚玩游戏的机会,引导他选择有益的游戏,把他从沉迷引向研究游戏的地。

 【案例二】

  近日,位于虹桥地区的“香雅苑”新建了一处主妇活动室,并成立了社区居民康乐俱乐部,棋牌室、电脑吧、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却鲜有社区居民参与活动。

如果您是此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试结合“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分析这种现状并制订一份服务计划。

  答案:

  1.社会工作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不是简单地归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即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

“香雅苑”新成立了主妇活动室,却鲜有人前来参加,问题是出在社区中的主妇们不愿使用,还是因为主妇活动室并不适合这一社区的需要如果问题仅仅是出在人们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活动室,那就需要加强宣传工作以使居民们了解、获悉。

也就是说,首先应关注居民与活动室这两个系统的互动过程,然后致力于加强两个系统的联结。

  2.根据“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理论,可紧扣“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类型来制订计划。

例如:

  

(1)通过宣传片、社区橱窗、社区广播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

  

(2)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来增进社区主妇间的感情,从而让主妇们在空暇时间愿意多往活动室走走;

  (3)也可考虑聘请一些专业老师,开办插花班、油画班、家政课,成立腰鼓队、组织烹饪比赛等来调动社区内主妇们的参与热情,使活动室充满生机。

[试题分析]本方案设计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掌握“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的概念,要求考生能简单分析通用过程模式中“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同时,考生应认知“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类型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案例三】

  独居老人刘老伯今年77岁,幼年丧母,10多岁时父亲也因积劳成疾而去世。

刘老伯成家后育有一男二女,后来他与妻子因性格不合而离婚。

30多岁时,刘老伯曾与一名李姓女子同居生活,并育有一子。

他原以为这下可以与之白头偕老了,不料几年后偶然发现该女子在原籍农村已有丈夫和孩子,于是愤而分手。

可能是由于自小缺乏母爱的缘故,刘老伯一直想寻找一位可靠的女性一起生活,50多岁时又与一个比他小,15岁的张姓女子结了婚。

不料两年后,张姓女子卷走了刘老伯的10万元积蓄不辞而别。

经历了上述曲折之后,刘老伯万念俱灰,大病了一场,从此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现在,刘老伯依靠自己一点微薄的养老金孤苦伶仃地独自生活,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身体严重营养不良,他的儿女也很少来探望他。

刘老伯时常觉得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刘老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答案:

刘老伯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多年来在婚姻生活上的不幸遭遇使得他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遭受到严重的双重打击;孤身一人生活,缺乏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

  2.针对刘老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答疑:

主要介入策略:

  

(1)联系刘老伯的子女,请他们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年迈的父亲,帮助父亲料理生活,切实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2)发动社区志愿者与刘老伯结对,经常上门看望刘老伯,开展精神慰藉,改善刘老伯的精神生活。

  (3)组织开展社区老人送餐服务,解决刘老伯的日常饮食问题,改善刘老伯的身体营养状况。

  (4)动员刘老伯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走出家门,一方面接触自然环境,锻炼身体,一方面与社区老少人等增加接触,开阔眼界,愉悦身心,安度晚年。

  【案例四】

  材料Ⅰ:

王婆婆今年85岁,丧偶,自己住在一个单元房里。

唯一的女儿和她住得比较远,坐车到她这里,单程要一个多小时。

女儿有两个孩子,都已结婚,单独居住。

王婆婆最近在家中摔了一跤,造成左腿骨折。

到医院后又被查出患有血管性痴呆症。

女儿自己身体也不大好,不能照顾她,找老人院的社会工作者咨询该怎么安排母亲的照顾问题。

  材料Ⅱ:

张先生,今年70岁,独居。

他最近老犯糊涂,有一次把锅放到煤气炉上就忘记了,然后出去买东西,回来时不仅烧坏了锅,还弄得满楼道都是烟,最后把消防队也招来了。

材料Ⅲ:

吴太太,今年65岁,独居。

昨天,她买了一只鸡,回来用弹簧秤一称,差了2两,又返回去理论,就把正烧着的锅忘了。

沸腾溢出的水把煤气浇灭了,满楼道都是煤气味,还差点儿引起大火,闻讯赶来的人们只好把门给踹开,关掉了煤气。

当她惊异于人们为何打开她的家门时,耳聋的她,却听不清楚人们在说什么。

  问题:

  1.上述案例中,主要反映老年人的哪方面问题

  2.上述案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答案:

  1.案例中主要反映了老年人的社区照顾问题。

由于年龄较高,身体和心理机能老化,对环境适应能力减低,偶发事件经常发生,所以,老年人的社区照顾工作就非常重要。

  2.主要介入策略:

  

(1)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对老年人的整个身体和精神状况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的结果,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对于那些身体或精神状况不佳者,不能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应该协助其转到社区正式机构照顾;第二种情况,对于那些生活能够自理但生活中经常健忘的老人,可以提供社区内非正式照顾,由社区来照顾。

  (3)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小组活动,增强其生理和心理功能,减缓因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衰退。

  【案例五】

  小王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新社会工作者。

某天早上,他接待了一名40多岁的女性案主胡女士,胡女士是位企业干部,结婚已15年,有一位正读初二的女儿。

她与丈夫关系一直不错,家里的一切都由她操持。

但最近胡女士发现丈夫另有新欢,这给她很大打击。

她难以接受现实,想离婚又怕伤害女儿。

胡女士来找社会工作者希望获得帮助。

与小王交谈了一会儿后,胡女士表露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获得帮助;另一方面又怀疑年轻的小王能否理解她的感受,能否帮得了她。

  问题:

  1.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该如何打消案主的疑虑

  2.试述接案工作的过程。

  答案:

  1.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主动地向胡女士介绍自己,向她说明协助的目的,主动介绍机构的目标、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受助的看法等;同时认真倾听胡女士的疑虑,对她的疑虑表示理解,向她真诚地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通过同感回应向胡女士传递接纳、尊重与温暖;此外,努力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提供优质的服务,寻求机构资深人士的督导与帮助,以打消案主的疑虑。

  2.接案是一个过程,有如下步骤:

①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②运用专业技巧,规划面谈任务,开展接案期的面谈;③运用合理的方法收集胡女士的相关资料;④进行初步预估,确定所能提供的服务能否满足胡女士的需要,解决其问题;⑤通过专业的知识与技巧,和胡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⑥决定工作进程;⑦与胡女士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A1.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

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2、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3、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答(A1).

  1、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小张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

(个人+家庭成员)

  

(1)小张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小张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3)精神问题的解决;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包括情感支持网络;

  (5)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如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丧亲问题等。

  A2.

  材料Ⅰ: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救助就是体现这一规定的具体制度。

  材料Ⅱ:

  新华网报道,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首都实施10年来,北京市先后9次提高低保标准,目前已由23.2万城乡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文彦在7日召开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说,10年来,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低保制度日臻完善。

经过9次调整,保障标准已经从1996年的月人均17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310元。

2002年,北京市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全面覆盖。

2004年,北京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了分类救助制度,提高了救助系数。

今年分类救助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无”人员、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得到更多的救助,并分别建立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

  材料Ⅲ

  据人民网报道,2008年1月10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两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导致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9省市遭遇雪灾,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给灾区交通造成极大困难,部分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路线一度中断,部分地区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

据统计,此次雪灾已造成248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紧急转移安置15.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6.6千公顷;倒塌房屋2.2万间,损坏房屋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1.1亿元。

  民政部对此次雨雪天气过程高度重视,及时与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民政部门沟通,了解灾害发展,收集灾情信息;针对湖北灾情,于1月21日16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黄冈灾区,查看灾情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情况,协助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问题

  1、结合上述三个材料,社会救助主要是指什么?

包括哪些领域?

  2、针对材料,请分析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A2).

  1、社会救助是在社会成员由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救助的领域主要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2、材料Ⅲ主要反映的是民政部门进行的自然灾害救助,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灾害应急救助。

它主要是指应急救援、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救灾资金与物资拨付等方面的工作,它也包括社会秩序维护和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

它是灾害救助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与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交通和设施建设等,最终恢复社区正常的生活和经济秩序。

  (3)社区救灾。

它是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社会预防灾害能力和减少灾害的损失至关重要;在社区减灾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减灾机构开展社区灾害风险分析,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及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A3.

  材料Ⅰ:

  在我国城市地区,失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4050”失业现象尚未清除的同时,“2030”失业现象又成为社会热点。

而且,由于这批年轻、没有成家等原因,他们的失业对社会的损害应该比其他人更大。

A小区这样的问题,特别突出,“4050”和“2030”失业人员共计50多人。

  材料Ⅱ:

  地震发生后,许多居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对外联络中断。

由于居民对灾害缺乏心理、物质和能力准备,他们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

保障基本的生活和安全成为社区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B小区就是这些人居住的地方。

  材料Ⅲ

  C小区属于城市中旧房改造的小区,居民主要由城市中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组成。

由于小区建筑年代比较早,各方面设施也比较便宜,所以,房租价格较低,是外来人口选择租住的主要原因。

该小区经常发生歧视外来务工人员的事件。

前不久,小区有位姓李的中年妇女找到居委会,要求其邻居不要把房屋租给外来工,理由是外来工素质差、不讲卫生,还有偷盗现象。

居委会主任经过长时间耐心开导,也没有什么作用。

据这位主任说,歧视外来工的事件在他们小区经常发生,做了很多本地人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效果,他自己也没有办法了。

  问题

  1、针对三个材料提到的A、B、C社区,在这三个社区从事社区工作,应采用什么模式?

解释该模式。

  2、通过以上分析,请您从目标、策略与技术、社会工作者角色等方面来比较三种社区工作模式。

  答(A3).

  1、材料Ⅰ、Ⅱ、Ⅲ分别代表的是社区计划(策划)模式、社区发展模式和社区行动模式。

  2、社区发展模式,也叫地区发展模式,社区转变可经由地方社区人群广泛参与来获得,这种模式试图让来自各层面的人(包括弱势群体和权利机构)一起识别和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的主题是民主程序、达成一致的方式、自愿合作、发展自主领导的自我帮助。

在这种模式中,社区实践者的角色包括使能者、催化剂、协调者等。

  社会计划模式:

社区计划模式强调问题解决程序,它假定:

社区转变需要受过高级训练和拥有高级技巧的计划专家,他们能指导复杂的变化程序,专家的角色是识别和解决社会问题。

专家和计划人员一般受雇于权利部门。

由于社会计划人员受权利机构的雇用,他们容易服务于权力部门的利益,因此,集合社区资源和促成激进改革一般不被该模式所强调。

在这种模式中,计划人员的角色包括收集事实、分析数据、项目设计、实施项目和促进项目。

  社会行动模式:

社会行动模式假定存在着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也需要同社会其他群体联合起来向权力机器施加压力以增加利益自愿或者维护社会正义。

社会行动模式需求制度或政策的根本改变,它的目标是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源。

在这种模式中,社区实践者的角色包括倡导者、鼓励者、活动者、经纪人和谈判专家等。

  A4.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

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

丈夫对张女士很关系,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

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

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答(A4).

  1、运通优势视角评估可以看四个方面,即环境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

从案例看,张女士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两个孩子与丈夫都很关系她,邻居与她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会关照她。

而她自己上半身功能完好,头脑也无损,并且自身是一个勤恳的人。

这些是她个人与环境的优势。

从缺失看,环境层面是丈夫工作忙,两个孩子年幼,张女士平时缺乏照料;个人层面是张女士自己悲观、消极。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让张女士看到自己的优势,增强其信心,鼓励战胜自我。

  2、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张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

由于张女士目前自认没用,是个拖累,对自身有较多负性的评价与看法,增能模式有助她提升自信、自尊、激发潜能,从而改变其悲观、消极的态度,解决其问题。

在运用增能模式时,要注意运用充权技巧,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来激发张女士的改变动机,鼓励她反思,学习正面看待问题,并努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P239-242)

  A5.

  林某于1992年入伍,其间因公致残,《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林某为三等乙级残疾(套改后为八级),在市民政局换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里同样写着三等乙级残疾。

1995年林某退伍后回乡,由县民政局负责安排在县棉织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三年的合同。

1999年11月10日,县棉织厂发出通知,称林某的劳动合同至1999年12月11日到期,要他办理终止合同手续。

2001年9月,因县棉织厂改制,林某领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不仅再也没有享受过伤残军人应享受的待遇,而且也没有得到企业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

当林某到县棉织厂原主管劳动部门反应情况时却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妥善安置”并非一定要安排一个新的工作。

按照县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终止合同时,除了安置费外还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等级得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部队及民政部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不能作为凭证。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A5).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林某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和县里的有关规定不符,因此,退伍后的林某并没有得到“妥善安置”。

  2、针对林某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至少采取一下策略:

  

(1)对林某的整个情况进行评估;

  

(2)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咨询,尤其是伤残军人安置的政策,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

  (3)协助林某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争取林某《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为林某争取伤残军人的生活福利待遇,并追回因为没有续签合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5)调动各方面资源,提供整个过程的法律援助。

 【案例分析题】

  小丽是一位高三女生,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一人抚养她与10岁的弟弟。

小丽一直感到母亲偏爱弟弟,对母亲因而有不满,母女俩经常起冲突。

半年前,在一次冲突后,小丽冲动地搬到同学家借住,不肯回家。

由于是艺术类考生,她需要到外面实习绘画,开销较大,她不得已在外兼职打了一份工。

现在还有半年就要高考,小丽很想全心学习,但若辞去兼职,便难以维持日常开支。

小丽和母亲都个性倔强,虽然母亲也电话过来,让她回去住,但小丽觉得委屈,不愿轻易回家,所以很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小丽到学校社会工作部求助。

通过初期的面谈。

你与小丽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下次准备签订服务协议。

请你现在草拟一份服务协议。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根据这一案例提供的情况,可以界定小丽的问题在于:

(1)和母亲的沟通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小丽对母亲有敌对情绪,两人经常起冲突,甚至小丽现在已住在同学处。

(2)学业压力与精力分配问题。

小丽要忙于学绘画、打工,又面临高考,时间紧张,压力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