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035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各家学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医各家学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医各家学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医各家学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医各家学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各家学说.docx

《中医各家学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各家学说.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各家学说.docx

中医各家学说

河间学派

【刘完素】

亢害承制论: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兼化:

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合并出现,相兼为病。

反兼化:

又名胜己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向着相反的方向,能战胜自己的方向转化。

“亢害承制”是运气学说的内容,指五运消长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由于五运之气的偏亢过度,往往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因此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本质与象不一致的情况。

即“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本。

反兼胜己之化:

湿极反兼风化制之一一土极似木;

风极反兼金化制之一一木极似金;

火极反兼水化制之一一火极似水;

燥极反兼火化制之一一金极似火;

寒极反兼土化制之一一水极似土。

火热论:

(1)火热为病的广泛性:

刘完素通过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素问》病机十九条,在阐述火热疾病广泛存在的同时,还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火热致病的病变机理,为火热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六气皆能化火说:

①风与火热:

刘完素认为风属木,而木能生火,风与火热不仅可以相互转化,即风能助火,热极生风。

②湿与火热:

刘完素认为湿邪瘀滞,不得宣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生火热,即所谓“积湿成热”。

③燥与火热:

燥邪易伤津液而化热化火,反之热盛津伤宜可成燥。

④寒与火热:

刘完素认为寒主凝滞收敛,若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进入体内出现“冷热相并”,皆能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怫热内作,以成热证者,不可亦言为冷,当以成证辨之”。

上述可见,风、湿、燥、寒为病,在病理过程中,大多能化热或与火热相兼同化。

因此,后人把这一论点概括为“六气皆能化火”。

(3)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刘完素对内伤火热病机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并提出“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

(4)火热病的治疗:

①表证:

刘完素认为表证宜汗解。

由于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唯有用辛凉或甘寒以解表。

表证兼有内热之证,通常采用表里双解之法,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

或用天水一凉膈半散,或用天水凉膈各半散,以“散风壅,开结滞,而使气血宣通,怫热除而愈矣”。

②里证:

刘完素指出:

不论风、寒、暑、湿、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只要有可下之证就应使用下法。

(分别创立了通腑攻下法、清热解毒法、养阴退阳法。

通腑攻下法适用于表证已解,里热郁结,方用三一承气汤;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热度较重,或下后热盛,方用黄连解毒汤;养阴退阳法适用于失下热极,残阴欲绝,方用黄连解毒汤或凉膈散,必要时适当加养阴药,如当归、芍药、生地。

刘完素对热性病的治疗,或辛凉解表,或表里双解,或清热解毒,或攻下里热,或养阴退阳。

若邪气在半表半里者,则宗仲景之法,以小柴胡汤和解之。

简述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

刘完素对风燥湿寒诸气与火热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皆能化火之说。

他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能化热生火,而火热也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一。

既然风湿燥寒于火热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风湿燥寒诸气为病皆可化生火热。

而火热为病又可产生风湿燥寒诸证,六气之中,火热即成为中心。

主要著作和研究内容:

《素问玄机原病式》——研究火热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研究杂病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反映了刘的学术思想

河间三书:

《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伤寒直格论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医鉴》

泄痢治法:

“宜补,宜泻,宜和,宜止。

大黄汤泻之,黄芩芍药汤和之,白术黄芪汤补之,诃子散止之。

创立的方剂:

双解散、天水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三一承气汤、宣风散、苍术防风汤、白术芍药汤、黄芩芍药汤、大黄汤、芍药汤、白术黄芪汤、浆水散、双芝丸、内固丹、水中金丹、何首乌丸、防风通圣散、地黄饮子、逍遥丸、香苏散。

 

【张从正】

主要著作——《儒门事亲》

邪气致病学说: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张从正认为:

无论人体所患何病,均非人身素有,都是由邪气导致,其或由外而入,或自内而生。

同时具体指出由于感受天邪、地邪、人邪的不同,所中部位亦各相有别。

他说: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

此为发病之三也。

”除此之外,尚有喜怒不节及药邪(由治疗失当所致)为病。

根据在上、在中、在下的发病部位与具体症状的不同,分别采用汗、吐、下三法,因势利导,使邪气或由表解,或自上涌,或从下泄,邪气去则正气自安。

张从正主攻而着眼于邪气,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来认识的。

他极力反对社会上那些庸医无问病之久暂、体之虚实一味强调“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的说法。

指出对“邪气加诸身”的病人,“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

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补。

其余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

发病是因于邪气的作用,邪气是外来之物,必须尽快祛除。

人体发病,有实有虚,上工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可不治其虚,邪去正气自复。

汗吐下三法:

(1)汗法:

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2)吐法:

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3)下法:

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朱震亨】

学术观点:

(1)阳有余阴不足论

(2)相火论

阳有余阴不足论理论的依据:

(1)《素问·太阴阳明论》: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

《素问·方盛衰论》: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

(2)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而为阴,天之大气举之。

日实也,亦暑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

(3)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

《内经》曰:

“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

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

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

说明人体十五六岁前,阴气未充,到中年后又阴气自半,只有青壮年时期才能相对充盛,保证着旺盛的生机。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1)根据自然现象的观察——天地日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2)养阴摄生观:

阴精易亏难成,相火易于妄动;注重保护阴精;首先使相火不致妄动;

(3)根据理学“阳常盈阴常亏”理论;

(4)根据《内经》“阳道实,阴道虚”的学说:

阳道实——阳有余

阴道虚——阴不足

人体在一般生理状况下已经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再加上“人之情欲无涯”和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相火妄动,阴精损耗,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而发为疾病。

所以“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既说明了人体的基本生理状态,又有其病理意义。

相火论的主要内容:

(1)相火的含义:

《素问·天元纪大论》: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相火是相对君火而言的,由于其听命于心,守卫禀命而动并可见于外,故名之曰相火。

(2)相火的生理:

相火之常——相火为人身动气(相火“寄于肝肾二部”,并分属于胆、膀胱、心胞络、三焦等腑。

相火主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联。

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彼五火之动皆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

相火属于有名无形之气,推动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五脏之动赖于此,五火之动皆中节是人体正常运动的保证。

(3)相火的病理:

相火妄动为贼邪,消伐生命物质的异常之火。

相火之动是根本的,但是其只有“动而中节“,才能成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

如果相火动而无序,即为妄动,妄动则病变丛生,此时相火也就成了危害身体的贼邪。

五脏厥阳之火煽动相火,心火诱发相火妄动。

/

(1)相火之常——相火为人身动气

相火寄于肝肾二部,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皆有一定关系。

相火主动,相火的运动推动人的生命运动。

 

“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

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

“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动中有静,动静相联

动中有静,动之不过——“相火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

动而无静,动之太过——相火妄动。

发生阴虚火旺的病理改变。

“吉凶悔吝皆生乎动”。

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彼五火之动皆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

⑵相火之变——相火妄动为贼邪

五行厥阳之火煽动相火

情志过极——大怒则火起于肝;

房劳过度——房劳则火起于肾;

饮食厚味——醉饱则火起于胃。

心火诱发相火妄动

“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

朱丹溪多相火的认识:

相火为人身动气;相火寄于肝肾二部;相火主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联

特性:

内阴而外阳

生理:

相火属于有名无形之气,是推动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五脏之动依赖于此,五火之动皆中节是人体正常运动的保证

病理:

削伐生命物质的异常之火

朱丹溪相火妄动的原因:

大劳则火起于筋,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

杂病治病经验:

朱震亨对杂病的论治,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精于气、血、痰、郁之治。

(1)痰证论治:

痰证的形成“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其关键在于脾虚和气郁。

脾虚者,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兼用升麻提起。

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是老痰,重者吐之。

凡用吐药宜升提其气便吐也,如防风、山栀、川芎、桔梗、芽茶、生姜、齑汁之类,或用瓜蒂散。

(2)郁证论治:

朱震亨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七情内伤、寒暑交侵、饮食失节、劳役过度等因素,均可使人体气血怫郁而产生郁证,并具体提出六郁之说加以阐发。

进而提出了气郁、湿郁、热郁、痰郁、血郁、食郁等六郁之证。

“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熟,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而食不消化,此六者相因为病者也”。

他以苍术、川芎总解诸郁,随证加入不同药物,并据此创制了越鞠丸、六郁汤等名方。

试比较张景岳“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论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之间的异同。

朱丹溪“阳”包含生理、病理两个方面

(1)人体阳亢的状态、现象和条件

(2)多指病理性相火

张介宾持阴阳一体观,指生理的阴精阳气

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主要在阴阳相对关系上论述阴精难成易亏,相对阳气有余:

相火妄动,阴精耗损的问题。

张介宾的“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论,则是在阴阳互根的关系上,论述阳气亏乏与真阴不足的互为因果问题。

易水学派

【张元素】

重视:

(1)脏腑辨证说;

(2)潜药制方论:

①对药物的研究

②制方大法

对药物的研究:

(1)药物的气味:

张元素认为凡药皆有性,性分寒、热、温、凉;亦必有味,味别酸、苦、辛、咸、甘、淡。

性味相合乃成药性,从而决定药效作用。

(2)药物的分类:

风升生:

属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热浮长:

属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湿化成:

戊土本气平,兼气温凉寒热,以胃应之。

燥降收:

属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寒沉藏:

属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3)药物的归经:

张元素临床极为重视脏腑辨证,遣药时就特别关注药物对某个或某些脏腑经络的特殊效用,因此发明了药物归经之说。

(4)引经报使说:

张元素在创立归经学说的基础上,于制方学中又提出“引经报使”说。

他认为在组方时可通过某一药物的特殊作用,引导全方到达某一脏腑经络,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制方大法:

风制法: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暑制法: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缓之,以苦发之。

湿制法: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燥制法: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寒制法: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脾胃病治疗:

治脾——宜守、宜补、宜升

治胃——宜和、宜攻、宜降

扶养为主,祛邪为辅

升降根梢关系:

熟升生降,根升梢降。

上焦用根,中焦用身,下焦用梢。

张元素枳术丸和仲景枳术汤的区别:

针对老幼虚弱,脾胃不足,饮食不消之证,张氏把仲景枳术汤化裁为枳实丸治之。

原方枳实用量重于白术,以消化水饮为主,兼顾脾胃;而张氏的枳术丸中白术用量重于枳实,则以补养脾胃为主,兼治痞消食。

即“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

正如其方后自注所说:

“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

”方中配荷叶芬芳升清,以之裹烧,又用米饭为丸,与白术协力则更增强滋养胃气之功。

枳术丸充分体现了张氏“养生积自除”的主导思想。

【李杲】

代表著作:

《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

创立的方剂: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甘温除热之补中益气汤、补脾胃之气的黄芪人身汤、除风湿羌活汤、调中益气汤、清利暑湿的清暑益气汤。

脾胃论:

(1)脾胃与元气:

李杲辨治疾病极为重视脾胃与元气关系的变化,其认为气不足是导致内伤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气不足则缘于脾胃伤损。

元气禀受于先天,确需后天脾胃之气的不断滋养,一旦脾胃伤损则元起不能得其养,元气衰则诸病所由生。

(2)脾胃为升降枢纽:

李杲认为,自然界所有事物运动的主要形式为升降浮沉的变化。

人为万物之一,脏腑精气的升降,法象天地,准绳阴阳,亦须脾胃土气居中为之转枢。

李杲综论升降,更重视阳气升发,他认为只有阳气升发,阴气才能潜隆。

在人体亦是如此,脾阳之气升发则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元气充沛,阴火自然戢敛潜藏,生机适跃则身体健康。

否则,脾阳之气不升则水谷变为湿浊而下流于肾,阴火不能戢敛而上乘,元气愈发消灼,生机不振则诸病丛生。

应当指出,李杲虽然强调升发脾阳之气的重要,但是绝不忽视潜降阴火的一面,他认为阴火潜降更有利于脾阳之气的升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具体而言,则有主次之分,以升为主,以降为辅。

/

①脾胃与元气的关系:

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

②脾胃与精气升降的关系:

正常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充沛,生机活跃,阴火沉潜下降;反常谷气下降,脾气下流,元气亏乏,生机减退,阴火上冲,百病由生。

李氏虽然强调升发脾胃的重要性,并没有忽视潜降阴火的一面。

升脾胃气,降阴火,相辅相成,升发是主要的,基本的,潜降是次要的,权宜的。

李东垣对脾胃生理功能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李东垣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而元气必须依赖胃气充足。

元气不足,是由脾胃损伤所致,因此元气实际上就是为胃气的异名,本质是元气必须依赖胃气。

生命是永恒运动的,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元气的升降出入,而元气与胃气不可分,因此升降出入是否活跃,实际上取决于胃气是否充足,因此脾胃是调节人体元气升降出入的枢纽。

脾胃调节元气升降出入的关键是脾的清阳不升,只有脾气升发,元气布散,升降正常,生机活跃,阴火敛藏,人体才正常。

如果脾湿下流,元气衰微,生机不旺,阴火便会趁机上冲,内伤发热诸病症就会随之而生,故李东垣特别强调理胃升发阳气这一主导方面。

李东垣对于阴火论的机理。

“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阴火:

阴,火由内伤面来,是内伤因素导致的以脾胃气虚为基础产生的一系列火热病证的概称。

包括亢盛的心火、相火等。

精气不得上而下流成湿浊,郁结生内热,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蒸蒸燥热。

内伤热中证病机:

(1)气火失调:

李杲重点从病变方面阐述了元气与阴火关系失调而为“热中“的问题,究其原因当责之于“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

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或七情五志,都能耗损元气而致阴火炽盛。

阴火上冲变现“热中”之证。

(2)升降失常:

脾胃伤损,则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失常则病,病则万化危。

内伤外感病证的鉴别:

(1)辨脉:

外感:

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感,其病必见于左手脉,左手主表。

内伤:

气口脉大于人迎为内伤,其病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

(2)辨寒热:

外感:

外感寒邪,发热恶寒,寒热并作。

内伤:

饮食不节或劳役过度,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便觉恶寒,但避风寒及温暖处,或添衣被温养其皮肤,所恶风寒即止。

(3)辨手心手背:

外感:

手背热,手心不热。

内伤:

饮食不节或劳役过度,则病手心热,手背不热。

(4)辨口鼻:

外感:

风寒外证必显在鼻,鼻壅塞,声重浊不清利,其言壅塞气盛有力,口中必和,伤寒面赤,伤风则鼻流清涕。

内伤:

饮食劳役所伤,外证必显在口,口不知谷味,必腹中不和,不欲言,纵勉强对答声必怯弱,口沃沫末多唾,鼻中清涕或有或无,伤食则恶食。

(5)辨头痛:

外感:

头痛常作,直须表解或传里成实方罢。

内伤:

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

(6)辨筋骨四肢:

外感:

得病之日,便着床枕,非扶不起,筋骨为之疼痛,不能动摇。

内伤:

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

(7)辨渴:

外感:

感受风寒之邪,三日已外,谷消水去,邪气传里,始有渴。

内伤:

初劳役形质、饮食失节,伤之重者,必有渴;饮食失节、劳役久病者,必不渴。

 

【薛己】

(1)治病求本,务滋化源

治病求本:

(1)辩证施治原则

(2)注重调治脾肾

滋化源:

(1)补脾土后天生化之源

(2)也重视肾与命门

(二)重视脾肾

(三)重温补,不尚苦寒

(四)杂病证治经验

内伤发热:

阳虚发热——补中益气汤

阴虚发热——六味地黃丸

脾肺虚热——补中益气汤送服六味丸

血虚:

温补阳气,调治肝脾

中风:

肝肾阴精亏损为中风之本源

 

【赵献可】

(1)命门有位无形,为人身之“真君真主”

命门位置——两肾之间

命门之火乃人身至宝——命门之火与肾水不可分,火旺补水,水多补火,可补不可泄。

(2)命门对先后天的作用

主宰先天之体:

人身先天无形水火之气即真水和相火由命门主宰。

流行后天之用:

无形的相火和真水在命门的作用下流行于周身。

(3)阐发六味丸、八味丸

阴虚火动——滋阴降火——六味未丸——补无形之水(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阳虚火衰——温肾归元一八味丸——补无形之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张介宾】

代表著作:

《景岳全书》、《质疑录》

(一)阳非有余论:

依据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以及他对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怀疑,专作《大宝论》以正其谬。

从形气、寒热、水火三个方面说明阳的重要性。

(1)形气之辨:

从躯体与功能的关系上看“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得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2)寒热之辨:

从四季变化来看,“热为阳,寒为阴,”“热能生物,而过热者罹病,寒无生意,而过寒则伐尽”得出阳来则生,阳去则死。

(3)水火之辨:

从太极生命起源的角度看,“水为阴,火为阳”,水之所以生,水之所以行,关键在于水中有阳,得出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

因此,张介宾提出: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阳非有余的理论。

(2)真阴不足论:

真阴真阳亦称元阴元阳,就人体而言,阳非有余,阴亦不足。

(1)真阴之象——真阴在外的表象。

真阴亦称真精,即阴精。

外在的形肉,系内在的阴精所化生,通过观察形肉的坏与不坏,即可了解阴精的伤与未伤。

(2)真阴之脏——即为名门,内藏元阴元阳。

(3)真阴之用——真阴即水,系名门之火的物质基础。

(4)真阴之病——阴气本无有余,阴病惟皆不足。

(5)真阴之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左归丸、左归饮、右归丸、右归饮以救肾命水火。

 

【李中梓】

著作:

《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伤寒括要》《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雷公炮制药性解》《里中医案》等,其中最能反映李中梓学术思想的是《医宗必读》及《删补颐生微论》。

(1)先后天根本论:

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藏精之处,脾为五脏六腑供养之本,肾为五脏六腑生成之本。

(2)水火阴阳论:

水升火降,阴阳相交,是天地造化万物的根本问题,就自然界而言,水升火降则为既济,万物生长,反之则灾害至矣。

“阳气”在阴阳气血互生之中居主导地位,治病用药的选择上也是重视“阳气”。

温热之剂,均为补虚,补阳。

凉寒之剂,均为泻实,泻阳。

(3)化源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李中梓的学术思想有哪些?

一、先后天根本论

先后天根本论的提出:

李中梓总结历代医家的脾胃之说,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胂为后天之本”学术总结

先后天根本论的应用一一李中梓脾肾同治的主要特点

1、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李中梓提出脾肾先后二天都应重视的观点,认为脾肾二脏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故诊治疾病十分重视脾肾是否亏虚,诊脉之时需重视脉中的胃气与肾气的盛衰。

冲脉为阴阳胃经之腧穴,此处之脉象可知胃气之盛衰,太溪为少阴肾经之腧穴,此处之脉象可知胃气之盛衰,太溪为少阴肾经之腧穴,此处脉象可知肾气之盛衰。

2、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六味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治后天之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古法有三:

(1)脾肾并重同补,特点是理脾不拘于辛燥升提,不拘于滋腻呆滞,随症加减,灵活变通。

(2)补肾力主兼以补脾,如以肾虚为主者,以甘寒补肾,又恐其腻碍脾而佐以砂仁、沉香之类,牌虚者加入人参等品。

(3)补脾为主兼以补肾,如以脾虚为主者,以辛燥补脾,又恐其耗散阴精而伤肾而佐五味子之类。

二、水火阴阳论

(一)水火宜交不宜分

“天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

(二)养阳在滋阴之上

在阴阳互生互化之中,李氏以阳为最主要

三、化源论

(1)治虚证之化源:

五行相生。

补母:

隔二法一一补其母隔三法一一补母之母

(二)治实证之化源:

五行相克。

泻其所不胜达到治疗目的。

治泄九法:

李中梓认为风、湿、寒、热四气皆能致泄,其中以湿邪为主。

其更系统地总结出治泄泻九法。

(1)淡渗:

淡渗之法宜于湿滞泄泻,使湿从小便而去。

常用六一散、五苓散、四苓汤、五皮饮等方治之。

(2)升提:

凡气虚下陷作泄者,当用升提之法。

常用升麻、柴胡、羌活、葛根之类。

(3)清凉:

热淫所胜而致暴注下迫,当用苦寒之剂。

常用戊己丸、葛根芩连汤及承气汤类治之。

(4)疏利:

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可令人泄泻。

可用祛痰、理气、消积、逐水等“通因通用”之法。

(5)甘缓:

泻利不止,急而下趋,愈趋愈下,宜用甘缓之品。

(6)酸收:

泻下日久,而气散不收,不能统摄,注泄难已,则宜酸收之法。

方用乌梅丸等。

(7)燥脾:

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当用燥湿培土之法,可据证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及平胃散等。

(8)温肾:

脾肾虚寒泄泻,当以四神丸、八味地黄丸等“寒者温之”。

(9)固涩:

方用赤石脂禹余粮丸等以“滑者涩之”。

治疗癃闭的七法:

(1)清金润肺:

车前、紫菀、麦冬、茯苓、桑皮等。

适用于肺燥不能生水所致者。

(2)燥脾健胃:

苍术、白术、茯苓、半夏等。

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者。

(3)滋肾涤热:

下焦湿热壅滞,肾燥而膀胱不利者,知母、玄参、地黄、泽泻、通草、茯苓。

(4)淡渗分利:

渗前实后,用茯苓、猪苓、通草、泽泻等。

适用于水液内渗大肠膀胱所致者。

(5)疏利气机:

气滞而致膀胱不利者,药用枳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