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916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docx

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二

【新教材】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

(二)

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

旧书修复。

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

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

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

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

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

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

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

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如同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

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

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

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

(节选自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

材料二 “追求卓越”“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那就是“匠心”。

“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

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这就是创新。

“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

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

“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

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差距。

(节选自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

材料三 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

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节选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都提到“工匠精神”,并有具体事例,兼有评论。

B.材料二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要更加深入。

C.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

D.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

B.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

C.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匠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它体现着中国“匠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

D.“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它不是让大家只去做工匠,也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像日本工匠那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3.下列说法,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地笑。

B.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C.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

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

D.精细、严谨地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关系的?

请结合材料一相关事例简要分析。

(4分)

答:

5.材料三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劳动的意义

路遥

安检员从岩壁上用肩膀接连扛开了两扇沉重的风门,把他们带进了一个拐巷。

一片寂静。

一片黑暗。

接连跋涉一百米左右的四道很陡的绞车坡,人已经不能直立了。

不时有沙沙的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

整个大地似乎都摇摇欲坠。

现在,他们终于到了掌子面上。

这里刚放完头茬炮,硝烟还没有散尽。

煤溜子隆隆地转动着。

斧子工和攉煤工正在挣命般地操作。

他们一个个狼狈不堪,四肢着地爬过铁柱横立的掌子面。

许多人丢盔撂甲。

在正式下井之前,全矿招收的新工人中跑了二十多人。

少平宿舍里也跑了一个。

但大部分人没有跑。

到了这个年龄,人就有了自尊心;再艰难,也得强打起精神,准备承受人生最初的考验。

每当一茬炮放完,就要赶紧挂茬支棚。

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动作要闪电般快,否则引起冒顶,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班长一声呼喊,人们就从回风巷冲进了掌子面。

头上矸石岩土哗哗跌落着,斧子工抱起沉重的钢梁、迅速挂在旧茬上;同时,攉煤工像手术室给主刀大夫递器械的护士,紧张而飞快地把棚顶的荆笆和搪采棍递给师傅,还要腾出手见缝插针刨开煤堆,寻找底板,扣住梁茬,以便让师傅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柱子“叭”一斧头锁住……所有这一切都在紧张而无声地进行,气氛的确像抢救垂危病人的手术室——不同的只是他们手中的器械都在一百斤以上!

在紧张、快速、沉重的劳动中,人们在低矮的巷道里连腰也直不起来,东躲西避倒腾一百多斤重的钢铁家伙,而且稍有不慎,瞬息间就会被拉扯成一堆肉泥!

只有将破碎的空棚架好,安全才有了保障。

攉煤工这才操起大铁锨,把炸下来的煤往溜子上推……一班三茬炮,每茬炮过后,都要进行这样一番拼命,一天的时光就在这样紧张而繁重的劳动中缓慢地流过。

这天上午十点钟左右,少平上井后欣喜地看见,雪花在纷纷扬扬飘飞着。

昨夜十二点下井时,天空还是一片乌蓝,想不到现在竟成了这样一个晶莹洁白的世界。

他心情愉快地沉浸在这一片美丽之中。

今天,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要第一次领工资了。

只有他和另外两个新工人在一月中上了满班,月工资能领一百三十元。

好大一笔钱哪!

前面有两个新工人,一个领了十八元,一个领了二十元。

蹲在旁边的雷区长对他们说:

“不好好下井,裤衩都要卖得吃了!

甭看矿井是黑口口,很公正!

钻得多了钱就多,不上工,就是你爸当矿长,也是这两个钱!

那两个新工人垂着脑袋悄悄退出了人群。

一晃眼,孙少平已经来这里半年了。

半年来,他几乎不误一天工,月月都上满班。

半年之中,新工人又逃跑了不少。

跑了的人当然也被矿上除了名,有些没走的人,也不好好下井。

他们磨蹭着,等待自己的父亲四处寻找关系,以便调出煤矿。

少平当然没这种靠山。

他也不企图再改变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

这工作虽然危险和劳累,但只要下井劳动,不仅工资有保障,而且收入相当可观。

钱对他是极其重要的。

他要给父亲寄钱,好让他买化肥和日常油盐酱醋。

他还要给妹妹寄钱,供养她上大学。

除过这些,他得为自己也搞点建设,买点他所喜爱的书报杂志。

另外,他还有个梦想,就是能为父亲箍两三孔新窑洞。

他要把这窑洞箍成双水村最漂亮的!

他自己今生也许不会住这窑洞。

他只是要给故乡一个证明:

证明他孙少平决不是一个没出息的人!

他要独立完成这件事,而不准备让哥哥出钱——这将是他个人在双水村立的一块纪念碑!

正因为这样,他才舍不得误一天工;他才在沉重的牛马般的劳动中一直保持着巨大的热情。

又发工资了,少平揣着一摞硬铮铮的票子回到宿舍,宿舍里除过他,现在只留五个人,另外四个人,三个偷跑回家被矿上除了名,一个走后门调回了本县,这样,宿舍宽敞了许多,大家的箱子和杂物都放到了四张空床上,宿舍零乱不堪。

没有人叠被子。

窗台上乱扔着大伙的牙具、茶杯和没有洗刷的碗筷,窑中间拉一根铁丝,七八乱搭着一些发出臭味的脏衣服,窗户上好几块玻璃打碎成放射形。

肥皂盒和盛着脏水的洗脸盆就搁在脚地当中。

床底下塞着鞋袜和一些空酒瓶子。

唯一的光彩就是贴在各人床头的那些女电影明星的照片。

少平已经有一床全宿舍最漂亮的铺盖,他还买了一顶蚊帐,几月前就撑起来——现在没有蚊子,他只是想给自己创造一个独立的天地,以便躺进去不受干扰地看书。

看见其他人都在床上躺着。

大家的情绪不好。

今天发工资,每个人都没领到几个钱。

在这样一个时刻,劳动给人带来的充实和不劳动给人带来的空虚,无情地在这孔窑洞里互为映照。

他刚躺下不久,就听见前边一个说:

“孙少平,你要不要我的那只箱子?

这时,另外一个同样吃不开的人,指了指他胳膊腕上的手表,问:

“这块表你要不要?

而同屋的另外几个人,也分别问他买不买他们的某件东西——几乎都是各自最值钱的家当。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少平计划要买的。

现在这些人用很便宜的价钱出售他需要的东西时,他却有点不忍心了。

但他又看出,这些人需要解决起码的吃饭问题。

他如果买了他们的东西,反倒是帮助他们渡难关哩!

少平只好怀着复杂的情绪,把这些人要出售的东西全买下了。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

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

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

如今,生活毫不客气地置换了他们的位置。

是的,孙少平用劳动“掠夺”了这些人的财富。

他成了征服者。

这是一种比战争还要严酷的征服。

要想求得解放,唯一的出路就在于舍身投入劳动。

在以后的日子里,其中的两三个人便开始上班了。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描写第一次下井的人们四肢着地的狼狈模样,既是在表现巷道的低矮狭窄,也是在暗示他们内心的慌乱不安。

B.孙少平无法找人把他调出煤矿,只能被迫接受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为了家人,他不得不从事牛马般沉重的劳动。

C.节选部分写出了孙少平顾家庭、重亲情、精神上有追求等性格特征。

D.选段内容虽不多,却告诉我们“劳动改变命运”这一道理,孙少平辛苦的劳动终于在半年后得到了回报——“生活毫不客气地置换了他们的位置”,不仅给“他们”上了一课,也给每个读者好好地上了一课。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的“征服”是指物质上的“征服”,即通过辛勤劳动赚取的钱换取了那些不愿意付出劳动的其他矿工的财富(物件)。

B.文中写矿工宿舍环境的混乱,与少平用最漂亮的蚊帐隔离开的“小世界”形成对比;从而凸显孙少平即使在混乱的环境中依然坚守自己独立人格,坚持自己的精神追求。

C.小说的语言朴实厚重,富有生活气息,偶尔出现的陕北方言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D.小说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塑造了如孙少平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热情讴歌了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8.小说是如何塑造孙少平这一劳动者形象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答:

9.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劳动对平凡人有何意义?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①、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②之器。

问其能,曰:

“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

“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

“斧!

”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

“锯!

”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③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

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

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

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④、里胥⑤;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

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⑥。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⑦、版尹⑧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

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 ①寻引:

此指量尺。

寻,八尺。

引,十丈。

②居:

积储。

砻:

磨光。

斫:

砍削。

③宫:

房屋。

④乡师:

古代的一乡之长。

⑤里胥:

古代的一里之长。

⑥连率:

古代十国为连,连设帅。

⑦啬夫:

汉代小的乡置啬夫一职。

⑧版尹:

古代掌户籍的官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B.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C.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D.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兆尹,既可作为官职名,也可作为行政区划名。

作为行政区划是指存在于两汉时期的与郡、国相似的行政区划,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

作为官名是指管辖京兆尹的长官,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但是地位低于太守。

本文中是官职名。

B.大夫,古代官职名。

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

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

唐、宋时期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明、清时期废除。

C.胥吏,“胥”指的是一种基层的办事人员,即政府将平民按户口加以控制,并从中选拔出“有才智者”加以管理。

“吏”本是指替天子管理臣民、处理政务的人,即“官”。

一般认为,汉代以后“吏”逐渐专指小吏和差役,即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

D.徒隶,在古代可以指服劳役的犯人,还可以专指狱卒,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正惕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梓人指木工,建筑工匠。

本文开篇讲述了关于一个木匠“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

B.此文结构颇有规矩绳墨。

前幅叙事,后幅议论,宕开复合,曲折尽意,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又形成了对比的关系。

C.柳宗元写作此文,实则借梓人之事来指斥时世、议论朝政,表现了他的高度自信心和政治责任感,又或是柳宗元以相才自许、自励也未不可。

D.梓人的“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与宰相的“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有异曲同工之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4分)

译文:

(2)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

(4分)

译文:

14.本文作者通过一个梓人的故事,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梓人”和当宰相治理国家之间的相似之处。

(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6.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体现了他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的可贵品质。

后人经常借用李商隐《无题》一诗中“       ,       ”两句来赞美这种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

(2)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与他《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3)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令人感慨。

孔子曾在河岸上发出“逝者如斯夫”的千古一叹;晏殊在《浣溪沙》中感慨生命的流逝不回,他用“       ”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美,又用“         ”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慰藉;新时代的青年人不要慨叹青春的易逝,要以袁隆平、钟扬为榜样,让生命为祖国而绽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麦子的成熟就像一场声势显赫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

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

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 ① 。

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

麦地是庄家人的战场,男人们当仁不让,妇女们不让须眉。

前倨后躬,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

橙黄的麦地就像毁于蚁穴的长堤,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风卷残云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

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

 ② ,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茶杯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

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和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

18.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比拟 夸张 排比B.比拟 比喻 排比

C.夸张 比喻 引用D.对偶 比拟 引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

“浑身憋足了劲的农人推着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答: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答:

21.下面的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

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鼓励科学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答: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5分)

最近,一项新设立的“勤劳奖学金”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炸开了锅”。

100名在热爱劳动、自强自立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获奖,每人获奖金500元。

与其他奖学金不同,为了鼓励学生勤工助学,此奖项的设置以勤劳自立为标准,主要针对“非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库内学生”,目的是在全体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答:

四、写作(60分)

23.(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除”,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

“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有的说:

“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也有的说:

“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

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C项,“格局略显狭隘”说法不正确,材料三是专论文艺中的“工匠精神”,并非格局狭隘。

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A项,材料二中“初心”是指做工匠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不是指孩子的心思。

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材料二观点是:

“追求卓越”“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A项,扣住创新;B、D两项,扣住“追求卓越”。

C项,谈科学精神、科学成果,强调要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