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属于脂质
2.下列各项中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四分体B.一个染色体组C.一个双链DNA分子D.非同源染色体
3.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4.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肯定含有P元素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5.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6.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C.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硝化细菌能够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系统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各种生物膜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8.下列有关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有提供能量和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B.ATP是生物体内直接能源物质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快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9.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1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红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细胞呼吸
11.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12.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13.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14.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15.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都能进行有丝或无丝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
16.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A.取材位置不合适
B.取材时间不合适
C.视野选择不合适
D.解离时间不够
1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
A.DNA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DNA是生物性状变异的物质基础D.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18.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
可预防甲型H1Hl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19.用纯合的高秆抗锈病水稻(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水稻(ddtt)进行育种获得纯合矮杆抗病水稻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再选育;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5/8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占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20.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A.0个B.1个C.2个D.4个
21.下列各项叙述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2.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弃耕的农田不能演替形成树林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
D.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
23.某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AB、Ab、abB.Aa、Bb、AB
C.Ab、aB、aBD.AB、aB、ab
24.在人类遗传病中,子代与母亲的性状表现完全一致的是(假设不发生基因突变)
A.色盲女性儿子的色觉B.多指女性儿子的手指数
C.白化病女性儿子的肤色D.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儿子的表现型
2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下列哪项不正确
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需要的原料不同
C.所需酶的种类不同D.主要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2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基因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27.已知某DNA分子中G碱基的比例为25%,那么,由此DNA复制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
A.25%B.10%C.无法确定D.40%
28.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自交B.测交C.杂交D.反交
29.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
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应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
30.下列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说法不正确是
A.作用于下丘脑,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促进代谢
C.有利于所作用的细胞产生更多的热量
D.作用于下丘脑,其作用机制为负反馈
31.下列病症中,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
A.小腿抽搐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尿毒症D.组织水肿
32.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33.遗传信息、密码子分别位于
A.DNA、mRNAB.DNA、tRNA
C.tRNA、DNAD.mRNA、DNA
3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能够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C.赤霉素过多,植物表现出“恶苗病”
D.农业生产上,施用生长调节剂起到相应激素的作用
35.染色体经复制后不会出现
A.染色体内DNA含量加倍B.着丝点数目加倍
C.有2条染色单体D.蛋白质的含量较复制前增加
36.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
种 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50.00
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 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
戊→乙→丙→甲→丁
C.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 D.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系
37.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38.下列哪种物质或结构与另外三者不同
A.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大肠杆菌的质粒D.蓝藻的遗传物质
39.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B.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C.能量流动具有单向、逐级递减的特点
D.枯枝败叶中储存的能量,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4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第II卷
注意事项:
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41.(8分)下图甲为智能温室内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为不同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物质A是___________,物质A进入线粒体内,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需要____________的参与,释放大量能量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D点之后图甲中CO2的四条扩散途径(a、b、c、h)中,一般不会发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
(3)图乙中,A~D间限制叶肉细胞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D点以后,增加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以CO2的释放量表示)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2.(8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是建立在“光温敏不育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光温敏不育系是指水稻在夏季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免去了大量的人工去雄工作),用于制种;在秋季短日照和较低温条件下表现为可育,用于自然繁殖。
湖南的可育临界温度为23℃,杂交水稻可将多种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但很难纯合。
请回答:
(1)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水稻的雄性可育和雄性不育是一对______________,该性状的表现还受到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可育临界温度为23℃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稻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让杂合子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R基因频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4)杂交水稻需年年制种,原因是。
(5)2001年10月,我国科学家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2n=24)基因组的研究。
要对水稻的基因组进行研究,需测定其细胞中的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
43.(9分)果蝇(2N=8)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为A、a),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为F、f)。
两组亲代果蝇(每组果蝇基因型完全相同),杂交得到子代表现型和数目(只)见下表: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78
0
26
0
雄蝇
36
40
13
11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体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表现型分别是、。
(3)要鉴定某灰身雌果蝇是否为纯合体,应选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的雄果蝇与之交配,若后代表现型全为_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体,反之则为杂合体。
44.(8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下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2)t2时期后,种群数量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_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9分)研究表明,缺氧环境能引起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增加,这是由于体内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造血机能有促进作用所致,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试根据图回答:
(-)
(1)根据图示可知,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2)图示表明,当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达到一定量时,会抑制肝脏细胞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合成,这种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属于一类糖蛋白,其合成与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有关。
(4)某人设计了如下实验,试图证明缺氧时,机体会产生某种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①将小鼠A进行放血处理,以造成贫血、缺氧症状;②一段时间后,从实验鼠体内抽取少量血浆,并静脉注射到正常、健康小鼠B体内,结果检测到小鼠B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缺氧小鼠体内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________,如果不能试补充相关实验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9分)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与用具:
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恒温水浴锅。
探究哺乳动物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是否具有专一性,请分析回答:
(1)实验设计:
下表中“+”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
请分析:
溶液
试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丁
—
+
+
—
①验证蔗糖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___;
②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可选用的试管组合是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形成对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四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1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比37℃时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5DADBB6~10DCABD11~15DABCB16~20DABCC
21~25BBCAD26~30ACADA31~35BDAAB36~40ABADD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41.(每空1分,共8分)
(1)丙酮酸 水(H2O)氧气(O2)
(2)a
(3)光照强度适当提高CO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两者答出其一就得分)
(4)探究温度(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黑暗
42.(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
(1)相对性状 日照长度 温度
(2)温度低于23℃表现为可育,高于23℃表现为不可育(2分)(3)增大
(4)保持杂种优势(或杂种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5)12
43.(每空1分,共9分)
(1)2常X
(2)AaXFXfAaXFY灰身直毛(雌)灰身直毛(雄)(3)黑身 灰身
44.(每空1分,共8分)
(1)B
(2)不再增加食物和空间不足、捕食者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或其它合理答案)(3)增长
(4)K/2种群增长率最大(或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一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遭到破坏
45.(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9分)
(1)体液(激素)、(负反馈或反馈也对)
(2)使机体中红细胞的数量既能适应机体的需要,又不会过多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至少答两个)
(4)不能(1分) 应另取与小鼠B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小鼠C,注射正常小鼠的血浆,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一段时间后,测量小鼠C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并与B鼠比较
46.(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9分)
(1)甲和丁乙和丙甲和乙、丙和丁
(2)②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向四只试管加入溶液并混匀,将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一段时间
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浴一段时间
(3)甲、乙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2分)
(4)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
(5)温度低,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