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811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docx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

重点工程施工措施

路面下面层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

1.材料要求

沥青:

上面层、下面层沥青采用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基质沥青均采用90号A级,所用沥青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橡胶改性沥青,胶粉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表1,基质沥青技术要求见表2,封层采用橡胶沥青碎石,技术要求见表1,粘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见表3,PG70-28沥青技术要求见表4,各层沥青与石料粘附性不小于4级,各种沥青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1SBS类I-C沥青技术要求表

沥青种类

技术指标

橡胶改性沥青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80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

软化点T

(℃)不小于

65

135℃运动粘度(Pa·s)不大于

180℃运动粘度(Pa·s)不大于

1-4

5℃延度(cm)不小于

25

25℃弹性恢复(%)不小于

85

闪点(COC)(℃)不小于

240

溶解度(%)不小于

密度15℃(g/cm3)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5.5

质量变化(%)不大于

±1.0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60

残留延度5℃(cm)不小于

15

 

表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沥青种类

技术指标

90号A级

针入度25℃,100g,5s(0.1mm)

80~100

针入度指数PI

-1.5~1.0

延度10℃,5cm/min(cm)不小于

30

延度15℃,5cm/min(cm)不小于

100

软化点T

(℃)不小于

44

含蜡量(蒸馏法)(%)不小于

2.2

60℃动力粘度(Pa·s)不小于

140

闪点(COC)(℃)不小于

245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99.5

质量损失(%)不小于

±0.8

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

57

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

8

残留延度15℃(cm)不小于

20

表3粘层油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表

适用范围

技术指标

PCR(SBS改性)

破乳速度

快裂或中裂

粒子电荷

阳离子(+)

1.18mm筛上剩余量(%),不大于

0.1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

2/3

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

1

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

5

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

50

蒸发残留物针入度25℃、5s、100g(0.1mm)

40-120

蒸发残留物软化点(R&B),(℃)不小于

50

蒸发残留物5℃延度(cm),不小于

20

溶解度(%)不小于

97.5

表4PG70-28沥青技术要求表

沥青使用等级

技术指标

PG70-28沥青技术要求

RTFOT残留沥青(PP1T240)

质量损失,max%

1.00

动态剪切,(TP5)G*/sinδ,min,2.2kpa,试验温度@10rad/s,℃

70

PAV残留沥青

PAV老化温度,℃

100

动态剪切,(TP5)G*/sinδ,max,5000kpa,试验温度@10rad/s,℃

25

物理老化

实测记录

蠕变劲度,(TP1)S,max,300Mpa,m值,min,0.3

试验温度@60s,℃

-18

直接拉伸,(TP3)破坏应变,min,1.0%

试验温度@1.0mm/min,℃

-18

全线基层顶面设置透层,用油量0.5-0.7kg/m2,透层采用高渗透乳化沥青。

沥青层与基层连接处设置下封层,下封层采用橡胶沥青碎石。

沥青面层之间连接处设置粘层,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用油量为0.4kg/m

粗集料

面层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采用抗滑、耐磨、坚硬、洁净干燥的石料,集料形状接近立方体,并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具有一个破碎面颗粒含量达到100%,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含量≮90%,水洗后使用;所有面层石料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面层用粗集料技术指标表

层位

项目

压碎值

洛杉矶

视密度

(t/m

吸水率

与沥青粘附性(级)

坚固性

(%)

磨耗损失(%)

(%)

普通沥青

(%)

SMA-13

SMA-16

AC-20

指标

≯18

≯20

≮2.7

≯1.8

4

≯10

AC-25

≯20

≯25

≮2.65

≯2.0

4

≯12

层位

项目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0.075颗粒含量(%)

软石含量(%)

磨光值(BPN)

SMA-13

SMA-16

AC-20

指标

(﹥9.5mm)≯12

(﹤9.5mm)≯18

≯1

≯3

﹥42

AC-25

≯18

≯1

≯5

-

细集料

所有沥青面层混合料4.75mm以下的细集料都采用石灰岩机制砂,机制砂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灰岩生产。

面层用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面层用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表

项目

表观相对

密度(t/m3)

坚固性(﹥0.3mm)(%)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亚甲蓝值

(g/Kg)

0.075mm筛孔通过率(%)

砂当量(%)

棱角性

(s)

指标

≮2.6

≯10

≯3

≯3

≯10

≮75

≮30

机制砂的规格见下表。

机制砂规格及级配要求表

公称粒径

(mm)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0-3

100

80~100

50~80

25-60

8—15

0—25

0—15

填料

面层填料采用石灰石磨细的矿粉。

保持矿粉干燥,能从石粉仓中自由流出,沥青混合料拌和站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不作为填料使用。

面层用矿粉的技术要求表

项目

表观密度(t/m3)

含水量(%)

亲水

系数

外观

塑性

指数

加热安定性

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

指标

≮2.5

≯0.8

<1.0

无团粒结块

<4

颜色基本不变

100

90~100

90~100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遵循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符合下表的要求,其中表面层、下面层的级配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级配形成“S”型曲线,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表

筛孔尺寸

通过质量百分率(%)

(方孔筛,mm)

SMA-13

SMA-16

AC-20

AC-25

AC-13

31.5

 

 

 

100

 

26.5

 

 

100

90~100

 

19

 

100

90~100

75~90

 

16

100

90~100

78~92

65~83

 

13.2

90~100

65~85

62~80

57~76

 

9.5

50~75

45~65

50~72

45~65

100

4.75

20~34

20~32

26~56

24~52

90~100

2.36

15~26

15~24

16~44

16~42

55~75

1.18

14~24

14~22

12~33

12~33

35~55

0.6

12~20

12~18

8~24

8~24

20~40

0.3

10~16

10~15

5~17

5~17

12~28

0.15

9~15

9~14

4~13

4~13

7~18

0.075

8~12

8~12

3~7

3~7

5~10

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检验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上述各表的要求。

试验遵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有关规定进行。

表面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见下表。

表面层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指标

层位

击实次数(双面)(次)

稳定度

(KN)

流值(0.1mm)

空隙率(%)

沥青饱和度(%)

SMA-16

75

≮6.0

3.5~4

75~85

SMA-13

50

≮6.0

3.5~4

75~85

AC-20

AC-25

75

≮5

2~4.5

3~6

70~85

AC-13

75

≮5

2~4.5

3~6

70~85

指标

混合

料类型

浸水马歇尔试验(48h)

残留稳定度(%)

动稳定度

(次/mm)

冻融劈裂残留强度(%)

弯曲试验破坏应变-10℃,50mm/min(uε)

SMA-16

≮80

≮3000

≮80

≮2800

SMA-13

≮80

≮3000

≮80

≮2800

AC-25

AC-20

≮75

≮800

≮75

AC-13

≮75

≮800

≮75

指标

混合

料类型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结合料损失(%)

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飞散试验(%)

SMA-16

≯0.1

≯15

SMA-13

≯0.1

≯15

沥青各面层的压实度以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其代表值面层达到98%以上。

2.透层、粘层施工

透层施工前,将基层表面浮灰清扫干净,使基层顶面的集料颗粒部分外露,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洒布沥青材料。

浇洒透层油后立即撒布石屑。

并用轻型压路机滚压一遍。

粘层油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浇洒粘层油前,把路面的脏物尘土清除干净,当有沾粘的土块时,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

浇洒过量的予以刮除。

浇洒粘层沥青后,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过。

气温低于10℃时或路面潮湿,不浇洒粘层沥青。

3.组成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合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合用。

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和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

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0.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及从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2%.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驼峰”。

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4.沥青面层施工

4.1铺筑试验段

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并在其监督下,按规定要求的混合料,铺筑一段长度不少于200米(半幅)的试验路段,并将铺筑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要有用相同于主体工程的材料、机具和施工程序,以验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消除机械设备上的任何明显缺陷以确信施工方法和程序的可行性;并取得混合料的压实系数、高程、横坡度的误差,满足和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通过试验段总结取得如下数据:

摊铺机摊铺速度、松铺系数、摊铺温度(初压、复压、终压)、碾压遍数、经取芯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确定生产标准配合比。

4.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拌和设备为QLB3000型拌和机,拌和机配有材料配比和施工温度的自动检测和记录设备。

根据施工配合比进料和拌制,严格控制各种矿料比例和用油量。

上、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根据设备情况经试拌确定。

SMA总的干拌时间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增加2~5秒,喷入沥青后的湿拌时间增加5秒左右(改性沥青增加10秒)。

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2.2-2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控制在145℃-165℃。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粗细集料离析和结团等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使用,并及时调整。

每班拌和结束时放空沥青拌和设备和管道中的沥青并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4.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采用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运输。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

运料车在开始运输前,在车厢及底板上涂刷一层隔离剂,使沥青混合料不致与车厢粘结。

运料车装料时至少前后移动三次,防止混合料离析。

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加以覆盖,防止混合料降温超标和结壳。

运料车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歇。

运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否则必须及时清除。

运料车到达现场后,检查沥青混合料温度,必须满足摊铺温度要求。

4.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检查确认其下层的质量,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基层边缘用消防灭火高压吹风机清理,下层质量合格后再铺筑沥青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两台ABG423摊铺机组成梯队作业联合摊铺,相邻两幅有3~6cm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摊铺机距离5~10m

沥青下面层采用两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进行找平,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的方式控制厚度和平整度。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6.6的要求并随沥青标号及气温的不同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摊铺过程中不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以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一般控制在2~4m/min为宜。

开始摊铺3~6m长时,立即检测摊铺面标高和横向坡度,不符合要求时立即调整直至合格,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10m。

随车检测人员检测一次摊铺面的标高、坡度。

在摊铺机行进过程中,保持螺旋搅拌笼两端的沥青混合料处于饱满状态,螺旋搅拌笼转速保持匀速、一致,减少混合料离析现象。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与摊铺机的配合直接影响到平整度的好坏,因此施工时设专人指挥车辆,选择合理地段调头,倒车时缓慢进行,并在摊铺机前10~30cm左右停车,由摊铺机推顶车辆后轮,再起斗卸料,严禁撞击摊铺机,卸料时运料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4.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碾压采用机械碾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程序进行。

每次碾压作业长度,用红、黄、绿三色彩旗标示,具体位置由测油温的试验、质检人员控制。

初压及终压温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2.2-2的要求。

压路机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符合下表规定。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钢筒式压路机

2~3

4

3~5

6

3~6

6

轮胎压路机

2~3

4

3~5

6

4~6

8

振动压路机

2~3

静压或振动

3

静压或振动

3~4.5

振动

5

振动

3~6

静压

6

静压

初压紧跟在摊铺机后碾压,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

采用2台DD130和2台BW184AD压路机静压1~2遍,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

复压紧跟在初压后开始,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不超过60~80m。

下面层采用4台胶轮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宽。

沥青玛蹄脂不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采用钢轮压路机复压。

终压采用2台DD130和2台BW184AD压路机静压碾压不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严禁压路机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

4.6接缝

摊铺时梯队作业的纵缝为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mm~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横缝采用平接缝,在混合料冷却但未结硬时用切割机制作,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

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先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接缝施工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4.7开放交通及其他

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再开放交通。

沥青路面雨季施工时,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和厂及气象台站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

运料车和工地准备防雨设施,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

在沥青混合料铺筑完成前严禁在路面上进行任何作业。

沥青混凝土各面层之间进行连续施工,避免表面被污染。

SMA施工温度见下表

施工温度

工序

不使用改性

沥青

使用改性沥青

测量部位

SBS

沥青加热温度

150℃~160

160℃~165℃

沥青加热罐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

165℃~170℃

改性沥青车

改性沥青加工最高温度

-

175℃

改性沥青车

集料加热温度

180℃~190℃

190℃~200℃

加热提升斗

混合料出厂温度

160℃~170℃

170℃~180℃

运料车

混合料贮存温度

降低不超过10℃

贮存罐与运料车

摊铺温度

>150℃

>160℃

摊铺机

初压温度

>140℃

>150℃

摊铺层内部

复压温度

>120℃

>130℃

压实层内部

终压末了温度

>110℃

>120℃

压实层内部

开放交通温度

<50℃

<60℃

沥青或面层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