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731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docx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印江二小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

授课时间:

2—3月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课时数:

15课时执教教师:

李春艳

课题

安全教育第一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了解自护、自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交流互动,学习安全知识,了解自护、自救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相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点,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重点

学习安全知识,了解自护、自救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教具

难点

树立自护、自救观点,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有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2、居家安全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理解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即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充足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三、游泳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四、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五、火灾中的自救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六、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水平,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安全教育第一课

居家安全:

用火、煤气、防盗等;

游泳安全:

检查、准备、溺水呼救

交通安全:

遵守规则、不争不抢

教学反思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居家安全、游泳安全、交通安全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知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课题

收心教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课前要做哪些准备;

2.了解学好《品德与社会》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谈话实行收心教育,教会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学习从目录了解本学期的知识结构、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

学习安全知识,了解自护、自救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教具

难点

树立自护、自救观点,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

教学程序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

悠闲、舒适的寒假生活已经结束,新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已然开始,希望同学们尽快调节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学习态势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同学们打算怎么学好各门功课呢?

二、交流新学期的打算

1.学生小组交流新学期的打算。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打算,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好各门功课的信心,指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达成自己的目标。

三、重温学习《品德与社会》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品社的历程,想想自己学会了那些学习方法。

2.交流介绍自己学会的学习方法。

3.师小结学习方法:

(1)讨论: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调查:

善于与人交流;

(3)尝试:

勇于创新;

(4)探究:

细心观察,积极探索;

(5)体验:

敢于走进生活实践。

四、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学习任务与要求

1.引导学生查看教材目录,了解教材的单元结构设置。

2.师简单介绍单元设置的意图及各单元的学习内容。

3.学生大致翻看教材内容,了解学习任务。

4.提出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好学习用具;

(2)课堂上,主动参与,大胆交流,认真做笔记;

(3)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勇于实践。

五、课堂小结

收心教育

讨论调查尝试探究体验

教学反思

从交流新学期的打算入手,引导学生树立学好各门功课的信心,指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达成自己的目标;接着引导回顾《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按照一定方法去展开有效学习;然后让学生看目录,了解本册教材的大致内容及学习任务,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要求,为学生理清了学习思路,奠定了学好本册教材的良好基础。

课题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1.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2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从中国地形图上了解和熟悉我国地形的特点,一些典型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图片,交流介绍。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教具

难点

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

(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你对中国地形图有什么了解?

(生:

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说出有几种颜色吗?

这些颜色代表的是什么吗?

师:

你听说过“地形”这个词吗?

你知道地形的分类吗?

(地形:

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你知道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吗?

今天,我就一起去看看和地形地貌相关的知识——第一课:

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板书课题)

二、理解地形

1.出示图片:

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每种地形都出示一个图,让学生对这几种地形有深刻印象。

2.介绍相关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在我国所占比例。

(学生知道的由学生介绍,师补充。

3.师:

谁能简单说说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写在书中)

4.师:

在中国地形图上,你能找出自己家乡所在的地方吗?

它属于什么地形?

结合地形知识,你能简单说说自己的居住环境吗?

(写在书中)

5.交流:

(引出我们生活环境的气候变化,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三、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

 

1.师:

你们都收集了一些相关中国气候的资料,谁愿意介绍介绍?

     

教师着重介绍:

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如:

雾凇、冰雪等。

 2.阅读文章感受气候的美丽。

(第6、7页) 

【第二课时】

一、森林里的故事

师:

每个地方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个地方都在发展和变化着。

1.东北虎、梅花鹿、棕熊在诉说着自己家乡的变化。

2.出示书中诗歌,了解诗歌中东北地区的美丽。

师:

读完诗歌,你了解到哪里知识?

(师出示图片使学生对东北美丽的风景有所理解)

3.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谈对这首歌曲的了解,使学生懂得要保护动物。

4.讲一讲自己或者别人爱护动物或植物的故事。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5.要让家乡故事永远美好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建立资料库

师:

对于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我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把这些知识保存下来,怎么办?

我们建立一个资料库行吗?

 

师:

你对资料库的建立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说说看。

组长负责收集意见,并在组内组织分工,充实我们的资料库。

 

板书

设计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1.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地形种类:

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景观:

冰、雪、雨、雾凇

教学

反思

通过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祖国的不同地形、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同时培养他们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的观察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以及阅读地图的水平,通过课堂的训练得到了提升。

 

课题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1.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课型

复习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祖国的不同地形、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掌握相关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

完成练习,相互检查,纠错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知道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掌握相关知识点

教具

难点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抽查学生巩固情况

2.复习上节课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一)基础平台:

1.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和缓的丘陵。

我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2.我国的地形有几种?

分别是什么?

(在祖国的地形是什么样子呢?

3.了解中国地形的地势特点

山地:

百分之三十三高原:

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

百分之十九平原:

百分之十二

丘陵:

百分之十

4.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起伏不平的丘陵,群山环抱的盆地,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山地面积大,对发展林业、旅游业、采矿业有利,不利于大型的机械操作,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

5.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西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约是3000米以上)

中部和北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1000-3000米)

东部以丘陵为主,海拔在500米以下。

6.中国的哪座城市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市)

7.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

(珠穆朗玛峰)

8.冰雕艺术节在哪个城市举行?

(哈尔滨)

9.我国的哪座城市是文明中外的春城?

(昆明)

10.学生小组交流祖国风格各异的美丽风光。

北国风光,千里冰霜的美丽——哈尔滨

南国热带风光,多彩绚丽——海南岛

美丽的热带森林——西双版纳

壮丽圣洁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二)完成练习

(三)师生共同实行学习,查找做错的习题实行纠正。

板书

设计

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

1.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

1.中国的哪座城市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苏州市)

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

(珠穆朗玛峰)

3.冰雕艺术节在哪个城市举行?

(哈尔滨)

4.我国的哪座城市是文明中外的春城?

(昆明)

 

教学

反思

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祖国的概况,现在是引导学生深入到我国的一些区域去继续了解自己的国土和人民。

重点是通过观察人们活动的变化来理解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差异。

这里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是把区域的差异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发他们的联想和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地去了解和收集相关的资料。

 

课题

2.多种多样的住房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通过介绍祖国一些不同区域人们住房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合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

收集不同住房的照片、图片和资料,共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合自然环境

教具

难点

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新课

猜谜语:

背上长满鳞,背下都是筋,张开大嘴吧,能够吞活人。

(房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住房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我国多种多样的住房。

(出示课题)

二、教学过程

1. 房屋的起源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久居野处,构木为巢”。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生活在荒山野岭的山洞里和草窝树洞中。

)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砍伐树木,建筑上面有顶、四周有围挡的房子躲避风雨。

)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很多代人的聪明才智。

 

(出示教科书12页上的图片)从古人居住的山洞发展到我们现在居住的高楼大厦,因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会“走”的房子 

大家来猜一猜会“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图中这位小朋友从服饰上你能不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

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房子,把它画下来。

(学生展示) 

为什么说蒙古包是会走的房子呢?

这种住房说明什么呢?

(图示) 

现在很多游牧民族都建立了定居点,有商店、学校和医疗站,老人和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和这种房子相似的还有什么样的?

(藏族的帐篷、哈萨克的毡房) 

刚才了解的是游牧民族的住房,在我国南方还有一种会走的房子,你知道是什么吗?

(船)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船成了必备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什么它也被称为会走的房子呢?

(学生回答)

3.会走路的房子有:

蒙古包、船、帐篷。

三、课堂小结

板书

设计

2.多种多样的住房

远古时代:

穴居野处构木为巢(荒山野岭草窝山洞)

始祖黄帝:

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土坯房茅草屋砖瓦房高楼大厦)

会“走”的房子:

游牧民族(蒙古包帐篷毡房)

南方地区(船)

 

教学

反思

本节课,恰当使用多媒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枯燥的社会知识。

教学中,无论是了解房屋的起源、还是探究会“走”的住房——蒙古的蒙古包、藏族的帐篷和苏州的船,都是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图读文从课文中去了解,再让他们分组去讨论去研究,然后让同学们充分地交流之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实行概括和总结。

这样做不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还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为无师自通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题

2.多种多样的住房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的人们住房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收集不同住房的照片、图片和资料,共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

重点

了解不同的人们住房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具

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住房,同学们谁的家住在平房里?

 

说一说平房院落的布局?

(北面、南面、西面都有房子,再有东房就是一个四合院了)

二、讲授新课

1.老北京的四合院 

说到四合院,谁来说说四合院名字的由来?

 

说到四合院,就会想到老北京的四合院(图示、音乐),北京是古城,胡同里留下了大大小小很多四合院。

 

说到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不过北京的一大特色,连外国游客到了北京都想游览四合院。

这是北京的一大景儿,叫做“胡同游”。

 

四合院的特点?

(房子很独特,房房相连,院院相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

邻里互助,相对封闭、安全,有利于阻挡北方的风沙,院落有利于晾晒粮食、储存农具。

) 

在我国各地,至今还保存着很多著名的老房子,谁知道?

(乔家大院、图示) 

你们知道这些房子的价值和意义吗?

(学生回答:

历史悠久,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观赏价值,有独特的风格,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我国地域辽阔,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住房,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不同风格的住房(出示图片教科书16页)

3.小组讨论看看这些房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将结果在全班展示) 这些屋顶构造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格呢?

 

不同地域的民居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4.我们再来理解一种有着特殊含义的住房——窑洞(图示) 

窑洞分布在哪?

(我国秦岭以北、黄河中下游的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为什么要挖窑洞居住?

(学生回答) 

说窑洞有着特殊含义,是因为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就在这些窑洞里,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中国人农民走向胜利。

(图示)

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窑洞冬暖夏凉的原因?

 

5.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学们说一说你家住房的变化。

(填表)

三、小结: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四、作业:

 

同学们想当设计师吗?

请你们来设计未来的理想住房,比比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板书

设计

2.多种多样的住房

传统住房:

北京四合院乔家大院

风格迥异的特色住房:

平顶房竹楼吊脚楼窑洞

教学

反思

本节课,恰当使用多媒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枯燥的社会知识。

对于北京四合院、乔家大院等著名的老房子,以及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主要采用观看图片与讲解探讨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孩子们较感兴趣,学习效果很好。

 

课题

3.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合的交通工具,说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教师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

重点

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具

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说自己或家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小车、摩托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东西南北所选择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1.南北方不同的交通工具 看图比较南北方的畜力和人力交通 。

让学生看图,说说这些交通工具一般在什么地区使用?

为什么人们仍在使用这种比教落后的交通工具,他们有什么特点?

 

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交通工具?

哪些交通工具在家乡看不到?

说出原因。

 在中国政区图上明确南北方的划分 

明确:

南方船多原因是河多,水资源丰富,马车多在北方平原或草原地区使用方便。

 

2.船的发展 

小组讨论:

船的发展过程。

 

讨论:

哪些仍在使用?

今天的哪些交通工具由他们发展来的 

展示: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资料,说明我国明朝造船业的发展。

 

3.自行车王国 

角色扮演:

自行车与汽车的对话。

 辩论会:

发展自行车还是轿车?

人人拥有轿车好吗?

 

讨论会:

轿车走进家庭的利与弊。

 

船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骑自行车有什么好处?

因为南方多水陆,所以船仍然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自行车体积小,灵巧方便,既节约能源,又不像机动车那样污染环境,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板书

设计

3.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北方:

铁路、公路

南方:

铁路、公路、船

特色交通工具:

牦牛、雪橇、骆驼、船

教学

反思

这节课学生看图说交通工具时,很容易把东北的爬犁说成是雪橇,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识广、肯定了他们原理相同,但又说明了它们的不同之处。

雪橇要比爬犁大,拉雪橇的是一群狗,是在更北的爱斯基摩,而爬犁则简陋一些,一般拉爬犁的狗也只有两个。

 

课题

3.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课型

复习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合的交通工具,说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教师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

重点

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

教具

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水平、比较社会事物的水平和合作交流的水平.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请大家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说说我们的交通工具?

二、进入复习

1.基础平台

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很少水运。

南方不但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现在家乡的人们出远门时,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坐车)

2.完成练习

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南方不但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答:

因为北方是多大陆地带,南方多水路;所以在南方,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板书

设计

3.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骆驼牦牛雪橇船

教学

反思

通过了解一些地区各具特点的交通工具,使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知道了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合的交通工具。

 

课题

4.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

首次备课人

李春艳

二次备课人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教师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