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591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docx

丫口储量核实报告

 

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二○一一年九月

 

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委托单位: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承接单位:

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

王明勇

拟编:

徐志富

审核:

王云发

总工程师:

郑步连

总经理:

陈国富

 

报告提交时间:

二○一一年九月

 

附图目录

顺序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地形地质图

1:

2000

2

2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水文地质图

1:

2000

3

3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

1:

2000

4

4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含煤地层综合柱状图

1:

1000

5

5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A-A′勘探线剖面图

1:

2000

6

5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B-B′勘探线剖面图

1:

2000

7

5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C-C′勘探线剖面图

1:

2000

8

6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B-B′号水文地质剖面图

1:

2000

9

7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ZK701号钻孔柱状图

1:

500

10

7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ZK518号钻孔柱状图

1:

500

11

7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ZK602号钻孔柱状图

1:

500

12

8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C60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1:

2000

13

8

贵州省六枝特区中柱煤矿

C504+50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1:

2000

14

8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C40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1:

2000

15

8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C407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1:

2000

16

8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C406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

1:

2000

17

9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1:

2000

18

10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煤岩层对比图

1:

1000

 

附件目录

1、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委托书

2、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5号)

3、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881号)

4、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

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

5、贵州省能源局文件“《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10]802号)

8、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实验室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

9、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实验室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

10、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1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12、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承诺书

13、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承诺书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目的任务

为满足矿井生产发展,受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的委托,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为该矿编制《六盘水市木果乡丫口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其目的是核实该矿采矿权许可证范围内的资源储量,为该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评述煤层的厚度变化、可采范围和稳定性;

(2)、评述可采煤层煤质变化及工艺性能;

(3)、评述开采前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

(4)、评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变化规律;

(5)、估算采矿权许可证范围内的可采煤层保有资源储量;

第二节 位置、范围及交通

一、位置及交通

水城县丫口煤矿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木果乡,矿区距木果乡政府约5公里,距六盘水市约35公里,有乡村公路与木果乡政府相通,矿井位于乡村公路边。

矿区距六盘水火车站约37公里,距六盘水南编组站约39km,交通方便。

丫口煤矿所产煤炭可通过汽车由公路运至相应用户及外运。

因此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见交通位置图1-1。

煤矿地理坐标:

东经105°04′11″—105°05′06″

北纬26°25′28″—26°26′32″

二、矿区范围

由原水城县忠盛煤矿矿区与原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矿区新合并成的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矿区范围共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东西长约1900m,南北宽约880m,面积1.6389Km2。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881号-关于《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整合)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证明,设计矿井开采标高:

+1750~+900m。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表1-1)。

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

X

西安坐标系

Y

西安坐标系

X

北京坐标系

Y

北京坐标系

0

2956292.12

35488740.61

2956350

35488820

1

2957177.12

35488740.61

2957235

35488820

2

2956842.12

35490300.61

2956900

35490380

3

2956412.12

35490660.61

2956470

35490740

4

2955942.12

35490660.61

2956000

35490740

5

2955942.12

35490300.61

2956000

35490380

矿区面积:

1.6389Km2

开采标高:

+1750m~+900m

图1-1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 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一、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以剥蚀低中山地貌为主,地形总体呈东-西走向,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区内最高海拨为2012m,最低海拨为1687m,相对高差为325m。

总观全区,其地貌景观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比较明显,地形上多为山峦斜坡,其间发育有一系列较大冲沟,坡度一般20°~40°。

矿区区总体上属低中山地貌,地形地貌较复杂,矿区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和煤系,植被较发育。

(2)、水文

矿区内属珠江水系,区内水系不发育,仅矿区北东侧有一条小河(连山河),枯水期平均流量为137m3/h,丰水期平均流量为3615m3/h,连山河河床作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其海拨标高为1651.0m,矿井最低准采标高900米,低于矿区侵蚀基准面(1651.0m)751.0m。

该区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因该区地形坡度较大,且冲沟发育,故在丰水季节的地表水均沿冲沟流入矿区北东面的连山河。

(3)、气象

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春冬严寒,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无常。

据水城气象站资料,年总降雨量为1268毫米,雨量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夏多暴雨,冬季多阴雨,年平均气温12.2℃,日最高气温为32.6℃,日最低气温为-11.2℃,风向东南,最大风速40米/秒。

全年雾日平均达39天,尤以冬季为甚。

总之本区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夏秋季温和多雨,冬春季则有间歇霜凌冻天气。

(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的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提供的地震烈度资料,矿区地震属基本烈度Ⅵ度分布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二、自然与人文经济

区内地方工业生产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

矿产资源以煤矿为主。

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其次为麦类、豆类、薯类。

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叶、油桐等。

畜牧产品主要有牛、马、猪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近几年来,加快了煤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区内劳动力富余,因此发展煤炭开采业是其优势,在该区合理开发煤矿资源,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节矿业权设置情况

煤矿采矿权人: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谢礼高)。

矿山名称: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整合)

该矿由水城县原木果乡丫口煤矿、忠盛煤矿两矿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见黔府函[2006]205号)整合形成,整合后新的矿井名称为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

第五节 老窑及生产煤矿

采煤老窑多布于煤层露头线附近,开采深度一般不大于30米。

由于矿区内因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由此,矿井必须切实掌握小窑开采情况,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

另外,还要注意在巷道中尚未查清的断层可能切穿上下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

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为整合矿井,由水城县原木果乡丫口煤矿、忠盛煤矿两矿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见黔府函[2006]205号)整合形成,整合后新的矿井名称为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企业性质为私营。

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整合后的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采矿权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1.6389km2,开采标高由+1750m至+900m标高。

第六节 以往地质工作

1、2001年2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了《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忠盛煤矿地质简测报告》,对该矿区内地层、煤层及煤质作了初步了解。

2、2001年2月,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了《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地质简测报告》,对该矿区内地层、煤层及煤质作了初步了解。

3、2004年11月,由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提交了《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地质报告》。

4、2004年11月,由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提交了《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忠盛煤矿地质报告》。

5、2004年11月,由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提交了《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估算了原丫口煤矿当时的资源储量(122b+332)类94万吨,采动量1.3万吨。

6、2004年11月,由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提交了《水城县木果乡忠盛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估算了原忠盛煤矿当时的保有资源储量32.56万吨。

7、2008年4月贵州省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总公司提交了《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该报告于2009年11月12日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主持评审并下文通过并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备案(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881号)。

根据备案证明文件,截至2008年2月,贵州省水城县丫口煤矿(建议开采标高+1750m~+900m)保有资源量(332+333+334?

)2462.19万吨。

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148.34万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099.07万t,预测的资源量1214.78万吨。

通过对现场勘查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历次地质工作成果,对该矿范围内煤层赋存情况、构造变化规律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了一定了解;为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第七节 本次工作情况

一、收集的主要资料

为了编制本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根据工作情况成立项目组到实地进行调查访问,调查了整合后的矿区范围、煤层厚度、矿井涌水量、采空区、地层产状及新揭露的地质构造等情况,矿方提供了巷道掘进、见煤、采煤及煤质资料,详细资料如下:

(1)、贵州省地质矿产资源开发总公司于2008年4月提交的《贵州省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各项图纸;

(2)、采掘工程平面图(1:

2000);

(3)、井上、下对照图(1:

2000);

(4)、水城县木果乡丫口煤矿提供的其它资料。

二、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本次核实工作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有:

文字报告1本,附图17张。

(1)、评述煤层的厚度变化、可采范围和稳定性;

(2)、评述可采煤层煤质变化及工艺性能;

(3)、评述开采前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

(4)、评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变化规律;

(5)、估算采矿权许可证范围内的可采煤层保有资源储量;

通过估算获矿权范围内的煤炭资源储量(111b+122b+333)为2525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类)167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122b类)996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类)1362万吨。

 

第二章工作区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层

区域范围内除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属火山喷发岩外,其余均为沉积岩。

区域内缺失中、上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其余地层均有出露,以二叠、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见表2-1。

表2-1区域地层简表

地层系统

代号

厚度

(m)

岩性

第四系

Q

坡积、残积物。

侏罗系

下统

香溪组

J1x

>100

黄褐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三叠系

中统

关岭组

T2g

767.9

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泥灰岩,底部为绿豆岩。

下统

永宁镇组

T1yn

489.91

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

飞仙关组

T1f

445.17

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岩、泥灰岩。

二叠系

上统

长兴+

大隆组

P3c+d

39.76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灰岩。

顶部为薄层蒙脱石泥岩。

龙潭组

P3l

275

碎屑岩为主,夹灰岩、煤层等。

为含煤地层。

峨眉山

玄武岩组

P3β

>200

玄武岩夹角砾状玄武岩及碎屑岩。

中统

茅口组

P2m

336

灰岩,上部含燧石结核及燧石层。

栖霞组

P2q

258

燧石灰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

梁山组

P2l

42

石英砂岩及杂色泥岩夹薄煤层。

石炭系

C

68

中、下部为白云岩,上部为灰岩。

寒武系

杂色砂质泥岩、粉砂岩。

二、区域构造

丫口煤矿在区域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上川滇黔鄂台坳,黔拱褶断带水城郎岱褶束,水城凹褶断带。

第二节矿区地质概况

一、矿区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下三叠统永宁镇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峨眉山玄武岩组。

现由新至老简述于下:

1)、第四系(Q)

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

厚0—15m,

2)、三叠统永宁镇组(T1yn)

本层为厚层、中厚层状灰岩、砂岩及泥岩,呈不等厚互层,总厚423-516米。

3)、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

本组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

一般可分为三段,其下段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底部C605煤层直接顶板为灰色、蓝灰色薄层灰岩、泥灰岩偶夹钙质砂岩。

总厚360-510米。

4)、上二叠统龙潭组(P3l)

(1)、第三段(P3l3):

自C409顶板至C601煤层,厚度约75-116米,岩性为浅灰、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中夹五层灰岩,含煤7-9层,可采二层(C601、C504+501),本相为浅海相或滨海相沉积,富含海相动物化石,如腕足,珊瑚类及海百合化石等。

 

(2)、第二段(P3l2):

自C406煤层底板到C409顶板,厚度约42-65米,岩性以灰、灰绿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深灰、灰色薄至中厚层粘土质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

含煤10-15层,可采或局部可采三层(C409、C407、C406),分布于本段中、上部。

本段为沼泽和湖泊沉积,富含植物化石。

(3)、第一段(P3l1):

自煤系与玄武岩组的分界至C406煤层的底板,厚度约98-132米。

岩性以灰、褐灰色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粘土岩,含鲕状铁质结核粘土岩互层,近底部夹有一层二次喷发玄武岩,厚度大约2-6米。

顶部为灰绿色钙质中细粒砂岩,厚层状至块状,质坚硬,本段含煤及煤线15层,煤层薄,均不可采,本段含较多植物化石。

5)、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1β)

该段出露于本矿北面,厚度大于200米。

与下伏茅口组及上覆宣威组均呈假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暗绿-灰黑色斑状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细粒玄武岩、钠长石玄武岩等。

二、矿区构造

矿区以向斜含煤构造为主,展布在威水背斜北东翼的大河边向斜西翼北段,区内地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总体展布方向一致,呈近东西向单斜岩层延展,单斜构造,倾向182度。

岩层倾角变化较大,东缓西陡,矿区东部岩层倾角为35度,往矿区西部变化至54度,平均倾角43度。

矿井范围内无大断层,发育部分小断层,断距较小(0.5-1.0m),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本区构造不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第三节煤层

一、含煤地层含煤性

丫口煤矿矿区范围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龙潭组为陆相地层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岩层,总厚215-313米,平均厚264米,矿区范围内含可采煤层为5层(C601、C504+501、C409、C407、C406),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0.54米,可采含煤系数4.0%。

煤层分布于各个含煤地层中,但各段含煤性有明显差异,第二、第三段煤层密集,且一般厚度较大而稳定性较好,可采煤层多集中于此段,第一段煤层较薄且不稳定,均不可采。

二、可采煤层

丫口煤矿可采煤层有C601、C504+501、C409、C407、C406煤层,均分布于上二叠统龙潭组(P3l)之中。

各可采煤层主要特征见表2-2。

表2-2煤层特征表

煤层编号

煤层平均厚度(m)

煤层倾角

(°)

煤层平均

间距

(m)

煤层结构

煤层稳定性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C601

1.80

35-50

18

含0-2层夹矸,简单

较稳定

薄层灰岩

粘土岩

C504+501

3.63

35-50

含2-4层高岭土夹矸,复杂

较稳定

细砂岩

砂质泥岩

12

C409

2.39

35-50

含1-2层高岭土夹矸,简单

较稳定

粉砂质泥岩

粘土岩

23

C407

1.82

35-50

含0-2层高岭土夹矸,简单

较稳定

粉砂岩

细砂岩

13

C406

0.90

35-50

不含夹矸,简单

较稳定

粉砂岩

粘土岩

各煤层特征由上到下叙述如下:

C601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三段中部,以暗淡型为主夹半暗型,坚硬、致密、易碎,条痕呈黑褐色,含黄铁矿结核。

煤层厚度为0.75-3.65米,平均厚度1.80米。

煤层结构简单,含0-2层高岭土夹矸,顶板为薄层灰岩,次为粉砂质泥岩及细砂岩,局部地段有0.05米厚的粘土岩伪顶,底板为粘土岩。

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C504+501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三段中下部,上距C601煤层约18米,以暗淡型为主夹半暗型,坚硬、致密、易碎,呈黑褐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断面极不规则,含2-4层高岭土夹矸。

煤层厚度为1.60-6.61米,平均厚度3.63米。

顶板以细砂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C409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顶部,上距C504+501煤层约12米,黑色,条痕黑褐色,半亮型煤,玻璃光泽,性软松脆,断口平坦,小块状,粒状结构,层状构造,含1-2层高岭土夹矸。

煤层厚度为0.95-2.95米,平均厚度2.39米。

顶板以粉砂质泥岩主,次为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粉砂岩。

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C407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上部,上距C409煤层约23米,以半亮型和亮型煤呈不等厚互层,呈黑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含0-2层高岭土夹矸,煤层厚度为1.15-3.26米,平均厚度1.82米。

顶板以细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细砂岩,粉砂岩。

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C406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下部,上距C407煤层约13米,以半亮型和亮型煤呈不等厚互层,黑色,条痕黑褐色,半亮型煤,油脂光泽,性软松脆,断口参差不齐,条带状、片状结构,层状构造,煤层厚度为0.81-1.13米,平均厚度0.90米。

顶板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粘土岩,粉砂岩。

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

综上所述,矿区内可采煤层总体结构较简单,大部分煤层属较稳定类型煤层。

第四节煤质特征

1)物理性质和宏观煤岩特征

C601煤层:

坚硬、致密、易碎,条痕呈黑褐色,含黄铁矿结核。

煤层平均厚度1.80米,含0-2层高岭土夹矸,结构简单,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C504+501煤层:

坚硬、致密、易碎,呈黑褐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断面极不规则,含2-4层高岭土夹矸。

煤层平均厚度3.63米。

顶板以细砂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C409煤层:

黑色,条痕黑褐色,半亮型煤,玻璃光泽,性软松脆,断口平坦,小块状,粒状结构,层状构造,平均厚度2.39米,含1-2层高岭土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C407煤层:

以半亮型和亮型煤呈不等厚互层,呈黑色,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含0-2层高岭土夹矸,煤层平均厚度1.82米。

煤层结构简单,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C406煤层:

以半亮型和亮型煤呈不等厚互层,黑色,条痕黑褐色,半亮型煤,油脂光泽,性软松脆,断口参差不齐,条带状、片状结构,层状构造,煤层平均厚度0.90米。

层煤层结构简单,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矿区内各煤层的物理性质差异不大,新鲜面部均为黑色,条痕呈黑褐色,以块状为主,粉状、粒状次之。

以油脂光泽为主,玻璃光泽次之。

平坦和参差状断口。

粒状、条带状、片状结构,层状构造。

坚硬、致密、易碎染手,燃烧试验时见短焰、弱烟,烧后结块。

其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暗淡型为主。

2)煤的微观特性

据反光油浸镜下鉴定:

以半亮煤质亮煤型为主,次为暗淡型煤和半暗型,显微结构条带状、片状、粒状等。

煤型分子类型有树皮暗煤质、树皮亮煤以丝质暗亮煤为主,丝质暗淡煤次之。

煤岩组分分为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

有机组分分为镜质组和惰质组两大类。

镜质组:

以均匀基质体、无结构镜质体、镜质体为主,少许木质镜质体。

无结构镜质体呈现较明显的多色性和较强的非均质性。

惰质组:

以结构丝质体和结构半丝质体为主,常见木镜丝质体,木镜半丝质体,部分为碎屑丝质体,多已膨化,少量保存完好。

有机组分镜质组含量:

80.01—82.66%,平均81.33%;惰质组含量:

17.34—19.99%,平均18.67%。

有机总量为87.00—90.99%,平均88.88%。

无机组分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氧化物次之,含少量的硫化物和碳酸盐。

其成分以粘土为主,高岭土次之,黄铁矿和方解石少量。

无机显微组分总量9.01—12.9%,平均11.12%,粘土组含量较高:

1.60—2.00%,平均1.80%,黄铁矿1.20-2.60%,高苓岩1-2%,方锌石1-1.4%。

镜煤最大反射率为2.924—2.976%,平均2.952%,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变质程度由上往下逐渐增加。

3)视密度

矿区内各可采煤层视密度详见表2-3。

表2-3丫口煤矿各煤层视密度一览表

煤层编号

C601

C504+501

C409

C407

C406

视密度

1.40

1.40

1.40

1.40

1.40

4)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

根据丫口煤矿提供的煤样化验资料及原勘探报告提供资料,矿区内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分述如下:

(1)化学性质

①、灰分(Ad)

C601煤层(原煤):

灰分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