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320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docx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题库

水处理生物学习题

(答案供参考)

第一部分水中常见微生物

一、选择:

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__C_。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

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

2.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B)。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3.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四类。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B、C)。

A、螺旋状B、杆状C、球状D、弧形

4.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__D____。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5.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___C__。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6.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C)。

A、增殖B、芽殖C、裂殖D、孢子生殖

7.二分裂过程大多数经常在(B)中进行。

A、病毒B、原生动物C、细菌D、真菌

8.下列有关腐生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腐生细菌是化能异养型的

B、腐生细菌只能从死的有机残体中获得养料

C、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

D、自然界大多数细菌属于腐生细菌

9.细菌中参加光合作用的是(A)。

A、紫细菌和绿硫细菌B、肠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C、土壤细菌如放线菌D、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10.细菌中能产生芽孢的主要是__B__。

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弧菌

11.蓝细菌属于__A__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B、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D、化能异养

12.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__C___。

A、静息孢子B、类囊体C、异形胞D、链丝段

13.蓝细菌和绿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是_B____。

A、硝酸盐离子B、阳光C、维生素A,C和ED、其他微生物如真菌

14.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A、基内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孢子

15.产甲烷菌属于(A)。

A、古细菌B、真细菌C、放线菌D、蓝细菌

16.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___B__

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17.下列细胞器中不是真菌细胞器结构的是__B___。

A、线粒体B、叶绿体

C、内质网D、高尔基体

18.酵母菌属于C。

A、病毒界B、原核原生生物界C、真菌界D、真核原生生物界

19.4.构成酵母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___C___。

A、菌丝B、菌丝体C、单个细胞

20.有隔菌丝出芽繁殖的过程(D)发生。

A、主要在病毒中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

C、只在原生动物中D、在酵母菌中

21.4.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有___D___。

A、菌丝片断B、芽殖C、裂殖D、无性孢子

22.原生动物所表现的特征最接近于__B___的特征。

A、植物B、动物C、细菌D、病毒

23.5.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原生动物,除了___D__之外。

A、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B、原生动物表现为异养营养方式

C、许多种类原生动物有运动的能力D、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中发现有叶绿素

24.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是用于___B___。

A、储存磷酸盐颗粒B、维持最适的液体水平(调节渗透压)

C、产生致病毒素D、运动

25.___D___在原生动物细胞中不可能被发现。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细胞壁

26.病毒缺乏__B___。

A、增值能力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核酸D、蛋白质

27.噬菌体是一种侵染(B)的病毒。

A、植物B、细菌C、动物D、动物和植物

28.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_____B_____

A、核酸B、蛋白质C、脂类D、糖类

29.溶源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___B___。

A、抗性B、免疫性C、再次溶源性D、裂解

二、填空:

1、1978年,Woese等提出新的生物分类概念,根据16SrRNA的碱基序列将生物清晰地划分为三原界,即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

2.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

3.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杆状__、_球状_和_螺旋状_。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生长繁殖快、吸收多转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

5、细菌的基本构造有__细胞壁__、_质膜__、__细胞质区__和_核区__等。

6.G+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肽聚糖和磷壁酸。

7、芽孢具有很强的__抗热_和_抗旱__等特性。

8、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有_气生菌丝_、_基内菌丝_和__孢子丝__三种类型。

9.放线菌菌丝按其空间分布,可分为_气生菌丝_、_基内菌丝_、__孢子丝_。

10.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简单的__菌丝片段__方式和_无性孢子_方式,其中后者存在的方式有_分生孢子、横膈膜分裂和孢囊孢子等几种。

11.真核微生物主要类群有__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__。

12.酵母菌细胞形态有__球型____、__椭圆型_等多种,其繁殖方式有

(1)_无性繁殖_和

(2)有性繁殖__,其中

(1)又有芽殖_和__裂殖_等。

13.霉菌的无性孢子有_厚垣孢子_、__节孢子__、__分生孢子_、_孢囊孢子_和_游动孢子_。

14.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和脱壳、复制与合成和装配和释放四个阶段。

15.温和噬菌体能以_核酸物质___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溶源______细胞。

16.烈性噬菌体以裂解性周期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将其分为_潜伏期__、_裂解期_和__平稳期_三个时期。

18.病毒是严格的_寄生_,它只能在_活细胞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_吸附_、__侵入_、_复制_、__组装_和__释放__五个阶段。

19.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__复制__,只有在活__寄主细胞__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_专性胞内寄生__生物。

病毒结晶含有__蛋白质__和__核酸__两种成分。

20.病毒粒子的基本化学组成是_蛋白质_和__核酸__。

21.病毒粒子的形状大致可分为__杆状_、_球型_和_蝌蚪状_等几类,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_螺旋体对称___、_二十面体对称_和__复合对称__。

三、判断:

1.目前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

2.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真核微生物。

(×)

3.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

自然界中杆状最常见,球状次之,螺旋菌最少。

(×)

4.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5.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

6.所有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

7.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

8.芽孢能够抵御不良环境。

(√)

9.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

10.芽孢在杆菌中比较多见,但在球菌中也有发现。

(√)

11.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和抗静水压的能力,同时具有繁殖功能。

(×)

12.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荚膜。

(×)

13.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

14.蓝藻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

(√)

15.放线菌含有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

(×)

16.放线菌的气生菌丝从空气中获得营养。

(√)

17.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

18.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中主要的繁殖方法是二分裂。

(×)

19.藻类一般是光合自养型。

(√)

20.某些藻类如团藻属存在群体形态。

(√)

21.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

22.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繁殖。

(×)

23.出芽生殖过程在酵母菌中常见。

(×)

24.霉菌只能以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

25.霉菌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

26.所有霉菌都能进行有性繁殖。

(×)

27.原生动物是具有类似动物特征的原核微生物。

(×)

28.大多数原生动物一般可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

29.原生动物的伸缩泡是膜上结合的泡囊,其功能为积累食物颗粒。

(×)

30.属于肉足虫纲的原生动物借助鞭毛运动。

(×)

31.所有种类原生动物的繁殖都以无性生殖方式进行。

(×)

32.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

伪足、鞭毛和纤毛三种。

(√)

33.病毒有抗青霉素的效应,因它们不具有基因组。

(×)

34.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

35.一个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36.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

37.病毒蛋白外壳称为衣壳,只由糖类组成。

(√)

38.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

39.放线菌是单细胞细菌。

(√)

四、名词解释:

1、产甲烷菌:

严格厌氧条件下,利用H2还原CO2生成甲烷的细菌。

2、荚膜:

存在于细菌胞壁外且具有较好结构、不易被洗掉的被外多糖。

3、蓝细菌:

是一种用叶绿素a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和丝状体的原核生物。

4、丝状细菌:

这类细菌的菌丝体外面有的包着一个圆筒状的粘性皮鞘,组成鞘的物质相当于普通的荚膜,由多糖类物质组成。

工程上常把菌体细胞能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统称丝状菌。

5、光合细菌:

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总称。

光合细菌属革兰氏阴性细菌,是细菌中最为复杂的菌群之一。

它们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

6、底栖生物:

由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组成,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

7、病毒粒子:

成熟的具有侵袭力的病毒颗粒。

8、烈性噬菌体:

侵入寄主细胞后,病毒粒子复制、装配、释放,从而导致寄主细胞崩溃的噬菌体。

9、温和噬菌体:

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五、简答题:

1.水中小型动物和水生植物在水体水质净化中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答:

小型动物多指1-2mm以下的后生动物,它们与水处理过程,特别是环境水体水质净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底栖小型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且包括敏感种和耐污种,故常称为“水下哨兵”,能长期检测有机污染物的慢性排放。

底栖生物链是水体生态环境健康的标志之一,底栖生物对水体内源污染控制极其重要。

水生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重要的环境生态功能。

对于水体,特别是浅水水体,大型生水植被的存在具有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健康、控制水体营养化、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作用。

2.什么叫菌胶团?

菌胶团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何特殊意义?

答:

当荚膜物质融合成一团块,内含许多细菌时,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中细菌的主要存在形式。

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说,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其性能的好坏,主要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定。

3.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哪几类?

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

原生动物在水体净化与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净化水质作用

动物性营养型的原生动物吞食细菌、有机物颗粒,因此促进了水质净化作用。

(2)促进生物絮凝作用

草履虫等纤毛虫具有生物絮凝作用,促进水体澄清作用。

(3)作为水质处理的指标生物

由于鞭毛虫、肉足虫、游泳型纤毛虫与固着型纤毛虫对生存的水质有一定要求。

其数量的增多、减少、可反应水体的水质好坏。

同时原生动物个体较大,易于观察与分辨。

因此常作为水体无机化和废水处理运转管理的指标生物。

(4)废水处理及水质净化过程原生动物的变动

运行初期出现肉足类、植物性、动物性鞭毛虫;水质处理高峰期出现较多游泳型纤毛虫;水质净化较好时出现钟虫等。

4.藻类对水环境与给水工程有哪些影响?

答:

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藻类具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功能,在氧化糖等生物处理工艺中利用菌藻共生系统,其中藻类产生氧气可被好氧微生物有效利用,去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一样一方面可收获大量有营养价值的藻类,另一方面也净化了污水。

天然水体自净过程中,藻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藻类对给水工程有一定的危害性。

当它们在水库,湖泊中大量繁殖时,会使水带有臭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颜色。

水源水中含大量藻类时会影响水厂的正常水处理过程,如造成滤池阻塞。

水中即使含有数量很少的黄群藻,也能产生强烈的气味而使水不适于饮用。

5.造成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1)对溶解氧的竞争

(2)对可溶性有机物的竞争(3)对氮、磷的竞争(4)有机物冲击负荷影响。

第二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生长代谢和遗传变异

一、选择:

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___B__

A、5:

1B、25:

1C、40:

1D、80:

1

2.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

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C.无机氮化合物充足时固氮菌仍优先进行固氮作用

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3.下述有关无机盐在微生物细胞中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

(C)。

A、自养型细菌的能源B、细胞组成成分

C、碳源D、酶的组成成分

4.下列有关生长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A)。

A.生长因子是微生物不能合成的,但又必需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B.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可能不同

C.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可能不同

D.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碱基及维生素三类

5.营养物质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能量但不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基团转位

6.能够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D)型细菌。

A.光能自养B.化能自养C.光能异养D.化能异养

7.靠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来同化CO2的细菌叫(B)型细菌。

A、光能自养B、化能自养C、光能异养D、化能异养

8.能够利用光能同化CO2的细菌叫(A)型细菌。

A.光能自养B.化能自养C.光能异养D.化能异养

9.下列微生物细胞构成中对营养物质吸收影响最大的是()。

A.细胞膜B.细胞壁C.荚膜D.细胞质

10.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C)。

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基团转位

11.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D)。

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C.促进扩散D.基团移位

12.营养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运输方式是(D)。

A、单纯扩散B、促进扩散C、自动运输D、基团转位

13.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者都是原生动物所采用的(A)的过程。

A、带物质进入细胞质B、执行渗透(作用)

C、用日光能量合成糖类D、从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14.硝酸细菌依靠__B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15.E.coli属于___D___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B、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D、化能异养

16.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__D__之外。

A、原生动物B、真菌孢子C、细菌D、病毒

17.细菌分批培养时,在对数生长期___B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D、细胞数量呈倍比增加

18.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___B_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D、菌体体积减小

19.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衰亡期____C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

C、增殖数大大小于死亡数D、菌体体积减小

20.细菌的生长曲线中,总菌数和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是__B__

A、适应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二、填空:

1.碳源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结构物质__和__能源物质__。

2.根据利用碳源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__异养型(或有机营养_)____、___自养型_(或无机营养型)____等类群。

3.异养微生物的___碳源__和__能源__均来自__有机物_,而化能自养微生物则通过_无机物的氧化_产生ATP。

4.兼性需氧微生物具有两套呼吸酶系,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进行厌氧呼吸。

5.根据物质成分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分为__合成培养基_____、__天然培养基____、___半合成培养基___等。

6.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答:

速度快,专一性强,可运输物质的种类多,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7.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特点,可分为、、

、、。

8.根据利用能源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__光能型___、__化能型__等类群。

根据利用碳源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___自养型____、___异养型___等类群。

9.化能自养微生物通过产生ATP。

10.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_单纯扩散_、_促进扩散___、_主动运输__和_基团转位_等。

11.细菌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___延缓期__、__对数期__、__稳定期和__衰亡期_四个生长时期。

12.微生物的生长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__称重法__、___含N量测定法__、__DNA含量测定法____和__代谢活性法_。

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_直接计数法_、_稀释平板计数法_、_最大概率法_和_比浊法_。

13.在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_有氧呼吸_;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无氧呼吸_;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_发酵_。

14.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是_细胞膜_、__生活环境__和__被吸收物质的特性。

15.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pH的缓冲作用__。

三、判断:

1.为了进行新陈代谢反应,生物体内必须有一定量的水。

(√)

2.活细胞的含水量在20~40%之间。

(×)

3.活细胞的含水量在70~90%之间。

(√)

4.C、H、O、N、P、S是组成细菌细胞的主要元素。

(√)

5.CO2不能作为微生物的碳源。

(×)

6.固氮微生物只能以N2作为氮源,不能利用其它氮源()

7.现知仅原核微生物中的部分属种可以固氮。

(√)

8.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固氮作用的强弱不受土壤中化合态氮浓度的影响。

(×)

9.磷在细胞代谢中非常重要,因为它用于合成核苷酸和磷脂。

(√)

10.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

11.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的金属元素。

(√)

12.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几乎不起作用的元素。

(×)

13.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14.化能自养菌以无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

15.被动扩散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

16.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

17.微生物细胞在氧化葡萄糖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损失掉了。

()

18.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能量储存形式。

(×)

19.微生物的能量除了贮藏在ATP中外,还可以贮藏其他有机物中。

(√)

20.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

21.在微生物生长的滞留适应期,细胞快速分裂。

(×)

22.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

23.赤霉素、链霉素、红曲素、核黄素都是微生物在稳定生长期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

(√)

24.DNA分子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区域通常称为一个基因。

(×)

25.质粒是细胞染色体外的环状DNA。

(√)

26.在微生物染色体双螺旋构型的DNA中,碱基腺嘌呤是与碱基鸟嘌呤互补配对的。

(×)

27.碱基排列顺序差异越小,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就越近,反之亦然。

(√)

28.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

29.自发突变是指那些实验室中科研结果所发生的突变。

(×)

30.民间制作的泡菜就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对其他腐败菌产生的拮抗作用才保证泡菜的风味、质量和良好的保藏性能。

(√)

四、名词解释:

1、生物固氮:

通常是指分子态N在微生物体内由固N酶催化还原为NH3的过程。

2、112、自生固氮:

微生物独立生活时进行固氮作用。

3、培养基:

人工配制的,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必需营养的基质。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4、菌落:

菌落是指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微生物的单细胞经过生长繁殖,形成肉眼能看到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微生物群体。

5、菌落:

单个的微生物细胞在培养基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群体。

6、单纯扩散: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

以营养物质在细胞外胞内的浓度梯度为动力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

7、主动运输:

是微生物中的主要运输方式,在代谢能和载体的参与下可进行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8、促进扩散:

以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为动力,在载体物质参与下,物质从浓度高的胞外向浓度低的胞内扩散。

9、基团转位:

以微生物的代谢能为动力,通过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将营养物质从胞外转运到胞内,并发生化学变化。

10、被动扩散:

营养物质依赖其在胞外及胞内的浓度梯度,由浓度高的胞外向胞内扩散的过程。

11、分批培养:

将少量的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后一次性收获的过程。

12、超级微生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具有难降解物质的质粒剪切后,连接到受体细胞中,使之用以处理污水中的难降解的物质。

这种用人工方法选出的多质粒,多功能的新菌种称“超级微生物”。

13、菌种退化:

作为菌种的微生物群体由于变异或自然衰老从而引起的群体菌种性能下降。

五、简答:

1.什么叫能源?

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答:

能源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光能和化学能。

以能源分可以分为光能型和化能型。

以碳源分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因此,据能源和和碳源的利用情况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型分为四种:

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光能自养、光能异养。

(具体分述)

2.试述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的概念、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