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218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docx

河北省邢台市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

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分子中,与其他三种分子所含电子数不同的是

A.HClB.N2C.COD.C2H2

【答案】A

【解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氯化氢、氮气、一氧化碳和乙炔含有的电子数分别是18、14、14、14,因此与其他三种分子所含电子数不同的是HCl,答案选A。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HCl和MgCl2B.Na2O 和CO2C.CaCl2和NaOHD.NH3和H2O

【答案】D

【解析】A.HCl中H与Cl之间存在极性键,MgCl2中含有离子键,A错误;B.Na2O中含有离子键,CO2中C与O之间存在极性键,B错误;C.CaCl2中含有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另外H与O之间还有极性键,C错误;D.NH3和H2O中均存在极性键,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如果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极性键。

尤其要注意AlCl3中含有共价键,不是离子键。

3.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未涉及的是

A.化学能B.热能C.太阳能D.电能

【答案】C

【解析】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中涉及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又转化为电能,未涉及的是太阳能,答案选C。

4.下列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正确的是

A.mol·h-1B.mol/L·sC.mol·L-1·min-1D.mol·L-1

【答案】C

【解析】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

υ=

,因此常用单位是mol/(L·s)或mol/(L·min)或mol·L-1·min-1或mol·L-1·s-1,答案选C。

5.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氯化氢B.偏铝酸钠C.钠钾合金D.四氯化碳

【答案】B

【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则A.氯化氢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A错误;B.偏铝酸钠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C.钠钾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化合物,C错误;D.四氯化碳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B。

6.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是

A.干冰B.可燃冰C.水煤气D.液化石油气

【答案】B

【解析】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A错误;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B正确;C.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C错误;D.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D错误,答案选B。

7.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逐渐升高D.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D

【解析】A.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错误;B.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而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B错误;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不一定逐渐升高,例如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一般是相同的,C错误;D.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即元素周期律,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需要注意,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而副族或第Ⅷ族元素的化合价还与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电子有关系。

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ⅣA、ⅤA、ⅥA、ⅦA族。

8.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下图的是

A.NH4Cl和Ba(OH)2·8H2O的反应

B.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C.甲烷的燃烧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转化为CO2和H2O

【答案】A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所以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NH4Cl和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A正确;B.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错误;C.甲烷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C错误;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转化为CO2和H2O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A。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叫作核素

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或离子的总称

【答案】C

【解析】A.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叫作核素,A正确;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例如H、D、T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

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不是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C错误;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或离子的总称,D正确,答案选C。

点睛:

选项C是判断的易错点,注意几种量的区别。

原子质量是指某元素某种核素的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

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质量数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

10.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①化石能源时期;②柴草时期;③多能源结构时期。

按时间从古至今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

【答案】D

【解析】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即①化石能源时期;②柴草时期;③多能源结构时期,按时间从古至今的顺序排列为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即②①③,答案选D。

11.下列措施对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钠与水反应:

增大水的用量

B.焦炭燃烧:

将固体焦炭研碎

C.铝发生置换反应制取H2:

选用浓硫酸

D.合成氨反应:

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Ne

【答案】B

【解析】A.水是液体,钠与水反应中增大水的用量不会改变反应速率,A错误;B.焦炭燃烧中将固体焦炭研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铝发生置换反应制取氢气中选用浓硫酸,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产生氢气,C错误;D.合成氨反应中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Ne,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掌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尤其要注意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改变⇒气体物质浓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即压强改变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浓度引起的,所以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

①恒容:

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

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

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C.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IIA族

【答案】C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A错误;B.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除了He是2个以外,其余均为8个,B错误;C.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C正确;D.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ⅤA族,D错误,答案选C。

13.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其燃烧越不充分,燃烧时就会有黑烟产生。

下列有机物燃烧时不会产生黑烟的是

A.C2H2B.C2H4C.C2H6D.C6H6

【答案】C

1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措施没有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中“节能减排”总体要求的是

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

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高能耗的化石燃料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提高生活效率

【答案】D

【解析】A.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减少农药的残余量,有利于“节能减排”,A正确;B.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节能减排”,B正确;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高能耗的化石燃料,有利于“节能减排”,C正确;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会产生“白色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不有利于“节能减排”,D错误;答案选D。

15.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B.苯加入溴水中

C.催化剂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反应D.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答案】A

【解析】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A正确;B.苯加入溴水中发生萃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C.催化剂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C错误;D.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A。

16.下列有机物中,符合通式CnH2n+2,且沸点最高的是

A.环已烷B.新戊烷C.三氯甲烷D.正辛烷

【答案】D

【解析】有机物中符合通式CnH2n+2的是烷烃,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沸点越高。

则A.环已烷属于环烷烃,通式为CnH2n,A错误B.新戊烷属于烷烃,含有5个碳原子;C.三氯甲烷是卤代烃,C错误;D.正辛烷属于烷烃,含有8个碳原子,因此沸点最高的烷烃是正辛烷,答案选D。

点睛:

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分类、通式和性质的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关于烷烃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需要明确,随碳原子个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在碳原子个数相同的条件下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17.元素O、N 可分别与H形成多种电子数为10的微粒,如H2O、H3O+、OH-、NH3、NH4+、NH2-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或简单离子半径:

N均大于OB.OH-和NH2-的质子数、中子数均相等

C.H3O+的电子式为

D.NH3和NH4+均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A

【解析】A.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或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原子或简单离子半径:

N均大于O,A正确;B.OH-和NH2-的质子数、中子数分别是9和10、9和10,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B错误;C.H3O+的电子式为

,C错误;D.NH3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4+不能,D错误,答案选A。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石油或煤焦油中可获得苯B.苯的分子式为

C.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D.乙烯可用作食品袋的合成原料

【答案】B

【解析】A.从石油或煤焦油中可获得苯,A正确;B.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简式为

,B错误;C.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C正确;D.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因此可用作食品袋的合成原料,D正确,答案选B。

19.下列说法可以表明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H2(g)+I2(g)

2HI(g)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断裂1molH—H键的同时形成2molH—I键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C.用H2、I2和HI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

1:

2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答案】D

【解析】A.断裂1molH—H键的同时形成2molH—I键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和体积不变,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不能说明,B错误;C.用H2、I2和HI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

1:

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单质碘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掌握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含义、特征和判断依据是解答的关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即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因此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判断时需要注意结合可逆反应的特点,例如本题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等。

20.如图是可逆反应:

X2+3Y2

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t3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

C.t2~t3时,反应已停止进行D.t1时,反应只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A

【解析】A.t2~t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A正确;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反应达到限度,B错误;C.t2~t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反应速率不为0,反应没有停止,C错误;D.t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也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错误,答案选A。

21.尿素和氰酸铵的化学式分别为C0(NH2)2和NH4CNO,下列关于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的4 种元素分别位于四个不同周期B.均为离子化合物

C.均属于有机化合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A.所含的4种元素分别是H、C、N、O,其中H位于第一周期,C、N、O位于第二周期,A错误;B.氰酸铵为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C.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氰酸铵属于无机物,C错误;D.二者的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不一定均是有机化合物,无机物中也存在同分异构体,而互为同系物的一定是有机物,判断时要灵活应用。

22.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2CH2=CH2+O2→2CH3CHO

B.

+3H2→

C.

+CH2=CH2→

D.CH2=CH2+Br2→

【答案】A

【解析】A.2CH2=CH2+O2→2CH3CHO是乙烯的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A正确;B.

+3H2→

是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B错误;C.

+CH2=CH2→

是乙烯与苯的加成反应,C错误;D.CH2=CH2+Br2→

是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A。

23.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的新型电池一锂水电池(结构如图),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为负板,钢为正极

B.工作时OH-向钢电极移动

C.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

D.放电时电子的流向:

锂电极→导线→钢电极

【答案】B

【解析】A、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LiOH为电解质,锂做负极,钢板为正极,钢板上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原电池的负极,即放电时OH-向负极锂电极移动,B错误;C、锂水电池中,锂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Li-e-=Li+,C正确;D、放电时电子流向为负极--导线--正极,即锂电极→导线→钢电极,D正确;答案选B。

点睛: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离子移动方向、电子和电流方向的判断,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结合放电微粒和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分析。

24.X、Y、Z、W、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X的单质;Y与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常温下。

Z的块状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冷的浓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Y>W

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Q>Z>Y

D.常温下,X 的气态气化物分子与Q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答案】B

【解析】X、Y、Z、W、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X的单质,X是N或O;Y与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X是N,Y是O;常温下。

Z的块状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冷的浓溶液,则Z是Al,W是S,所以Q是Cl;A.氧元素没有最高价,A错误;B.非金属性O>S,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O>S,B正确;C.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Q>Y>Z,C错误;D.常温下,X的气态气化物分子氨气与Q的简单离子氯离子不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分别是10和18电子,D错误,答案选B。

25.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12

V(O2)/mL

0

9.9

17.2

22.4

26.5

29.9

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12min时,a=33.3

B.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

C.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了60%

D.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min)

【答案】D

【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则无法计算12min时生成的氧气体积,A错误;B.反应至6min时生成氧气是0.001mol,消耗双氧水是0.002mol,剩余H2O2为0.01L×0.4mol/L-0.002mol=0.002mol,则c(H2O2)=0.002mol÷0.01L=0.2mol/L,B错误;C.反应至6min时,分解的过氧化氢为0.002mol,开始的H2O2为0.01L×0.4mol/L=0.004mol,H2O2分解了0.002mol/0.004mol×100%=50%,C错误;D.0~6min,生成O2为0.0224L÷22.4L/mol=0.001mol,由2H2O2=2H2O+O2↑可知,分解的过氧化氢为0.002mol,浓度是0.2mol/L,因此v(H2O2)=0.2mol/L÷6min=0.033mol/(L•min),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把握表格中数据的应用、速率及转化率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氧气的变化量计算过氧化氢的量。

26.碱金属与卤系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钾与钠相比,熔沸点:

K____(填“ >”“<” 或“=”, 下同)Na;密度:

K____Na。

(2)溴单质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可证明非金属性:

Br____(填“<”“>”或“=”)I,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F2 和Na2O2 分别与足量H2O反应时,欲得到等量的氧气,则所需F2 与Na2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此时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答案】

(1).<

(2).<(3).>(4).Br2+2I-=I2+2Br-(5).l :

1(6).2 :

1

【解析】

(1)单质钾与钠相比,熔沸点是K<Na;密度也是K<Na。

(2)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钾和单质碘,可证明非金属性是Br>I,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I-=I2+2Br-。

(3)F2和Na2O2分别与足量H2O反应时的方程式分别是2F2+2H2O=4HF+O2↑、2Na2O2+2H2O=4NaOH+O2↑,因此欲得到等量的氧气所需F2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

1,单质氟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此时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2:

1。

27.研究化学反应时,既要考虑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也要关注反应的快慢与限度。

回答下列问题:

I.现有反应:

①CaCO3=CaO+CO2↑,②Fe +H2SO4=FeSO4+ H2↑。

(1)两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填序号)。

(2)Fe-Cu 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溶液中H+向______(填“铁”或“铜” )电极方向移动。

②正极的现象是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II.某可逆反应:

2A(g)

B(g)+D(g)在3 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3)实验1中,在10~20 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50min时,v(正)______(填“<”“>”或“=”)v(逆)。

(4)0~20min内,实验2 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5)实验3 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快,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①

(2).铜(3).有气泡产生(4).Fe-2e-=Fe2+(5).0.013(6).=(7).快(8).实验2 中使用了催化剂(9).实验3中反应温度更高

28.元素M、T、U、V、N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单质在冷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爆炸。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T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元素U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V元素形成的单质中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化学键。

(3)M、N两元素分别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是甲和乙,其中甲的电子式为______,甲和乙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其水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为______。

(4)写出元素U的单质置换出元素T的单质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答案】

(1).16

(2).

(3).不存在(4).

(5).HF>HBr(6).HFHF)(7).Cl2+S2-=S↓+2Cl- (或Cl2+H2S=S↓+2H++2Cl-)

【解析】元素M、T、U、V、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单质在冷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爆炸,则M是F,因此U是Cl,T是S,V是Ar,N是Br。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氯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为

(2)V元素是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则形成的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

(3)M、N两元素分别与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是甲和乙分别是HF、HBr,其中HF的电子式为

,非金属性F>Br,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F>HBr,其水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F<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