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011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docx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

1.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0分)

图1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

图2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分)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4分)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确定a地区是东北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一般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方面去作答。

(2)题,抓住“人均耕地少”这个关键词作答,从“人多”和“地少”两个方面去找原因。

第(3)题,一定要注意读图,善于从图例、标注、图示中提取隐性信息。

【答案】 

(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丁坳村大铜坑矿区曾发生地表大塌陷,形成了大约5200m2的大深坑。

专家初步分析,该塌陷系采空区塌陷。

材料二 据村民李某介绍,李二塘湾160多户村民中,不少村民家楼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

昨日,汀祖镇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村民房子开裂可能与矿区采矿抽取地下水有关联,这些村民将陆续搬迁。

目前,该镇已对20户达到危房D级标准的村民进行了搬迁补偿。

(1)分析导致这次大塌陷的主要原因。

(3分)

(2)据材料分析地下开采对矿区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4分)

(3)矿区如何才能减少这类地质灾害的发生?

为何矿区公司没有这样做?

(3分)

【解析】 第

(1)题,造成这次丁坳村大铜坑矿区地表塌陷的原因主要是开采地下铜矿和大量抽取地下水。

(2)题,地下开采不仅导致地面塌陷,还会破坏地表土壤和植被,影响地上建筑物的安全。

第(3)题,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回填采空区,但由于成本高,矿区公司没有这样做。

【答案】 

(1)一是大量开采地下铜矿资源形成了采空区;二是在采矿过程中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

(2)①造成地表塌陷,破坏了地表土壤和植被;②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地表和地下水的径流;③破坏地表的稳定性,影响地表建筑的安全。

(3)回填采空区。

填充采空区的工程量浩大,成本太高。

3.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0分)

(1)根据上图,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2分)

(2)读下表,分析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的差异。

(3分)

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行政区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江苏

610

70

540

446

570

宁夏

1780

26

1754

1352

4000

(3)据表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3分)

(4)珠江水系水量丰富,但近几年广州也实行夏季定时供水,试分析原因。

(2分)

【答案】 

(1)现状:

①人均拥有量小;②南方多,北方少。

原因:

①人口多;②年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2)江苏省的生活用水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比重比宁夏小。

(3)自然原因:

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人为原因:

灌溉方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4)①珠江沿岸工业企业及家庭排放过量污水,污染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②夏季用水量大,浪费现象严重。

4.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图是我国xx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是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4分)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时,排放大量的废渣、烟尘和有害气体。

例如:

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

(2)题,水能的开发离不开水库大坝的修建,而水库的修建能破坏库区的生态平衡,造成库尾区的泥沙淤积,诱发滑坡、泥石流、地震;水库形成静水区,容易造成水污染。

【答案】 

(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加剧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xx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2.66亿吨,比上年增长约5.98%。

不少专家认为:

将淀粉质生物(如:

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发展生物能源可以促进中国的能源安全,减轻石油进口压力。

材料二 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

材料三 2001~xx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图。

(1)与矿物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

(1分)

(2)评价发展农产品提炼生物能源产业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2分)

(3)描述2001~xx年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2分)

(4)导致2001~2003年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  )(1分)

A.灾毁耕地B.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D.建设用地

(5)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根据材料,结合国情,谈谈你对“积极”与“稳妥”的理解。

(4分)

【解析】 第

(1)题,生物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2)题,利用农产品提炼生物能源可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第(3)题,通过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和减少速度都呈下降趋势。

第(4)题,2001~2003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得很快,这与生态退耕特定的政策有关。

第(5)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 

(1)可再生

(2)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3)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减少的速度也呈下降趋势。

(4)B

(5)积极:

有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提高难以利用土地的质量;增加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收入。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稳妥: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成本较高;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6.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

图2 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1)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结合图1说明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

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4分)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

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3分)

【解析】 根据图1读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再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原因。

甲地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而且远离东部的消费市场。

【答案】 

(1)变化特点:

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

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2)自然原因:

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②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

市场条件:

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3)原因:

①离冬季风源地远;②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

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

水能。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读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回答1~2题。

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定上升

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第1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第2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 1.C 2.A

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

世界风能理事会在xx年发表观点认为:

“风电制造成本下降,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40%依赖于技术进步。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  )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

C.成本低,市场大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

4.火电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①煤炭资源价格上涨 ②劳动力价格不断增加 ③设备价格不断上涨 ④环保成本不断增加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第3题,风电是利用风能发电,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第4题,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也要求环境治理设备投入增加,这些都会加大火电成本。

【答案】 3.D 4.C

5.阅读漫画“兄弟连”,完成下列问题。

(1)出现漫画中情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兄弟连”的进攻下,与________相关的产业将“节节败退”。

(3)为应对“兄弟连”的进攻,我国应怎样做?

【解析】 第

(1)题,漫画显示的是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不断上涨,其实质是石油供需失衡。

(2)题,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上涨,导致与石油相关的工业生产成本增加。

第(3)题,应对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的措施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寻找替代品、提高利用率、增加开采量。

【答案】 

(1)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石油

(3)适度开发国内石油,均衡生产,提高出油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加强勘探,增加石油的可采储量;到国外开采石油;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答出四条即可)

[能力提升]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xx年亚洲博鳌论坛于xx年4月6日在海南召开。

与会专家指出:

目前中国煤炭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材料二 下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

(1)根据材料二,①~⑥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

①太阳辐射增强 ②地面塌陷 ③臭氧层空洞 ④酸雨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引发滑坡、崩塌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述酸雨产生的危害。

(3)煤炭利用过程中,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直接据图分析选择。

(2)题,酸雨的危害主要从对水圈、岩石圈、农作物、生物圈和建筑物等方面的影响思考。

第(3)题,从技术、利用率提高和回收利用等方面分析。

【答案】 

(1)A.⑤B.④ C.⑥ D.②

(2)河湖水酸化;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影响森林生长;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3)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

7.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行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

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能源根据总量、更新速度、利用开发速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根据开发利用现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

(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

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力发电场的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开放性思维,多方位分析,如:

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和克服等。

【答案】 

(1)可再生 太阳能与风能 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能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多阴雨天,多雾,日照时数少。

(3)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成本高,施工难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这里为xx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

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

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材料二 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 新疆达坂城简图。

(1)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

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B.黑龙江

C.四川D.甘肃

(2)结合材料,分析日月坛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优缺点有哪些?

(3)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多大风。

民谚说:

“达坂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

”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地多大风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太阳能、风能资源的分布:

我国西北地区丰富。

(2)题,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

清洁无污染但不稳定。

第(3)题,达坂城风多的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

【答案】 

(1)D

(2)缺点:

太阳能存在强度弱、不连续、不稳定,增加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难度;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进行光电转换,而目前光电转换的效率很低,且成本高。

优势: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来源。

(3)地处西北,受冬季风影响大;昼夜温差大;山口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