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8954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docx

国际分工合作一体化理论综述

国际分工理论述评

最早、最简单的分工形式是按性别和年龄所进行的自然分工,也可称为劳动分工。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分别是:

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出现商人而形成的分工。

分工的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生产力的增长是分工发展的前提条件,反之,分工又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改进技术及提高劳动效率。

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分工理论也逐渐系统和完善。

1、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综述

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方国家中,最早明确指出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17世纪晚期的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他说:

“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先进的通常手段”,通过对外贸易能形成“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的良性循环。

经济学之鼻祖亚当·斯密认为:

对外贸易是为过剩产品找出路,通过市场扩大而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一直以来,人们对贸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良性互动关系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而对于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学说即为国际分工理论。

经济学上,西方的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理论来表达的。

这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察赋理论和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亚当·斯密(1723一1790)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可以生产并出口该种商品。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之上的。

他从微观的个体,即个人、家庭,递推到国家、社会来阐述地域分工的合理性,认为:

“如果购买所费,比较家内生产所费为小,就一定不宜于家内生产,那是贤明的家主都知道的格言”。

他强调绝对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生产技术优势等等。

由此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石之上。

一国在某一或更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产品成本则较低,继而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与竞争。

如果一国没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该如何呢?

斯密没有解释。

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情形,即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没能阐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二)李嘉图(1772一1832)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是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劳动成本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交换哪种产品。

大卫·李嘉图在他于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首创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也成为西方贸易理论的基础。

李嘉图不仅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而且提出了比斯密更系统、更深刻的阐述,他的理论是对斯密理论的修补和发展。

他指出,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可以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可以进口该商品;而且,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李嘉图通过葡萄酒和布的极为有名的例子,来阐明他的观点。

另外,李嘉图的前提是由于种种因素使资本和劳动无法在国际间自由转移,这是和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因而“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是解决资本和劳动无法自由转移的好方法。

各个国家只需生产处于最大优势的产品,继而通过自由贸易进行交换,可以提高多国范围的生产效率。

(三)约翰·穆勒(1806一1873)的相互需求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着重于从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论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约翰·穆勒从需求和交换比率方面对比较优势理论加以补充,形成了相互需求论。

相互需求论从供求决定价值出发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率,认为,供求规律决定国际间商品流转的水平和对外贸易中的商品价格。

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专门论述了该理论。

认为,在由比较成本所决定的范围内,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实际比率是由两国间的相互需求决定的。

(四)赫克歇尔(1879一1952)一俄林(1899一1979)的资源票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是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们是师生关系。

赫克歇尔在其1919年所写的《对外贸易对于收益分配的影响》文章中就发表过相关理论,俄林吸取了赫克歇尔的基本观点,并且加以补充和发展,在其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中,从各生产要素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们认为资源察赋不同是造成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的原因。

各国在生产要素的拥有方面,情况各殊。

若一国的某种要素比较丰富,价格就相对便宜。

生产要素的丰富与稀缺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另一原因是,各国在生产各种不同的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根据产品所需的要素的多少,可以将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

据此,俄林得出结论:

“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另一地区生产便宜。

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商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比在其他地区拥有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生产的商品。

简而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

”即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应该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且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并以此来出口;进口那些供应稀缺、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五)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在1966年以美国情况为例,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他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发明、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三阶段。

弗农认为在产品的发明阶段,生产集中在国内,新产品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消费者的要求,厂商的差别程度较高,存在着产品垄断,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产品成熟阶段,国外的需求增加,产品开始逐步标准化,生产技术扩散,产品的价格弹性增长。

之后出口增加,国外也开始出现仿制者参与竞争。

技术扩散导致原先技术依靠的企业逐步丧失其技术优势,于是到那些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劳动成本较低、对产品需求也较大的国家建立子公司,以占领国外市场。

同时以低于在母国的生产成本的产品向母国市场返销。

弗农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又增加一个衰减期。

认为,这时该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销路,直到被淘汰。

他是从产品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国际分工的。

(六)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其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对10个国际重要的贸易国家的上百种产业的历史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解释一个国家、地区产业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竞争力理论(即钻石理论)。

钻石理论认为一国特定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国内六个要素的组合与动态作用过程,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情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和政府行为,它们一起构成了“钻石模型”。

如下图:

机需求

遇条件

企业策略

结构及

竞争者

相关和

辅助行业

 

生产要政府

素条件行为

 

(1)生产要素条件。

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等。

(2)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需求者的需要,而国外竞争者则无法做到,所以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内需市场因其对规模经济的影响而提高产业效率,刺激企业改进和革新。

(3)相关和辅助产业情况。

波特提醒人们注意“产业集群”现象,即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

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也是它最大的优点所在,因为产业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也不能缺少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关系。

(4)企业策略、结构及竞争者。

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

创造与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5)机遇。

机遇来自于企业外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影响四大要素发生变化。

波特指出,对企业发展来说,形成机遇的可能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比如石油危机造成价格升高);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剧增;政府的重大决策;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

(6)政府行为。

波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政府的角色应当是市场竞争的催化剂,政府应当鼓励企业竞争,激励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并且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波特还认为,政府保护会拖延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使企业停留在缺乏竞争的状态,那么企业就会在国际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波特的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双向强化的系统,每个因素都是关键要素,对竞争优势有着重要作用。

国家或地区的关键因素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综合成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

产业要保持并发展其竞争优势,需处理好六个要素的关系,形成其他国家或地区难以模仿的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环境。

二、对国际分工理论的评述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为背景,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要求,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历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然而,这一理论仅说明了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因而更具普遍意义。

它回答了斯密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不论该国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情况如何,都能找到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所有条件均处于劣势地位,也能在其中发现其劣势中的优势。

但是,正如俄林曾做过的评论:

“比较优势理论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运用于一般介绍,在一些重要方面来阐明贸易征。

……显然,这些理论性的模式都是经过事先简化了的许多假设推导出来的。

因此,它们只能作为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一小部分。

”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

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是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比较利益的基础上,考虑了需求因素,阐述了交换价值的确定过程。

穆勒认为,国家间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国际价值,并将这一规律称为“国际价值法则”。

他认为进口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生产成本,而是由其“获得成本”(指为了换取进口所需偿付的出口商品的数量)决定的。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中唯一的国际价值理论。

但是,他以国际价值说明国际价值的形成,从逻辑学上犯了“循环逻辑”的错误。

而且仅从供求角度来解决国际价值问题,没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只能解释价格的变动,并不能说明价值形成问题。

4、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在西方学界颇受重视,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世界著名的理论模式”。

它对国际分工格局和贸易问题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也有许多假设条件上的限制,并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

按照人们一般的看法,美国的资本充裕,依据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美国应该生产并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输人劳动密集型产品。

可是,美国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他的投人一产出法对美国的经济和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美国的出口商品与其进口商品相比,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超过资本密集度,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多。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里昂惕夫之谜”。

之后,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研究,有的得出了与里昂惕夫相类似的结果,有的则认为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式符合本国情况。

另外,资源察赋理论没有考虑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显得不够完善。

现今世界,科技因素在产品生产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且对分工的决定性也增强了。

5、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分工理论建立在多重假设的前提下,将生产要素仅仅局限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有形要素上,将技术纳人到生产要素分析的范围中,对劳动投人、劳动生产率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算。

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没有考虑到更多的无形要素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

技术差异在国际分工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化国际市场上,产品的品牌、知识含量、商誉等等条件也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

6、在以上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贸易发展模式并不能用传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于是新出现的分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

举例说,二战后,日本当时的国内状况是土地面积小,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技术发展落后,资本存量少,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原则,那么日本应该选择其拥有量多、成本低的劳动力资本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依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察赋理论,日本应利用其处于优势的劳动力数量来作为基础,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实现其工业化战略。

但是,日本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来选择贸易模式,而是根据本国情况,发展出了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国际分工理论”而得出的“动态国际分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的运行并不是静止不动、始终如一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状态不断变化的。

若在本国产业发展的初期实行保护与扶植,待本国的幼稚产业在国家贸易保护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较为成熟稳定的产业时,减少贸易保护政策;当该产业作为出口产业时,因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不会因处于劣势而被淘汰。

日本看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并依据此理论选择了以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规模利益大、就业人口需求大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

7、波特的钻石理论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对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无法解释的几方面通过钻石模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是对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该理论在当时能对较多国家的竞争优势做出分析,并且得出的相关结论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形态与各种条件日趋多样化,即使该理论在理论研究领域、实践领域都受到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认可,还是有部分专家认为钻石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说明当前状况下各国的竞争优势及其分工结构。

首先,比如在解释以新西兰为代表的经济小国、出口依赖工业和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竞争优势时,就存在某些方面的缺憾。

钻石模型所研究的产业都源于国内,而没有涉及到基于海外产品的再加工和价值增值投资等竞争优势产业。

从而在当今国际大融合环境下,缺乏对那些依赖于国外环境而发展壮大的产业要素分析,仅将产业优势局限于国内资源以及本国的要素影响。

其次,钻石理论只着眼于“经济独立个体”的概念,即将一国看作一个经济独立个体,研究的各要素也是在本国范围内发生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产生已将各个国家组成蜘蛛网状的连锁关系。

一国不仅需要本国各要素的综合作用形成自身优势产业,更重要的是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各个结点上的国家或产业密切联系,最优化地利用不同资源。

像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或间接投资,将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地,其经济活动不仅仅限于母国,甚至部分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发展较国内有更为明显的优势,那么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也绝不能忽视。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更高的今天,钻石模型中应加人跨国公司的要素更为具体。

最后,波特认为只有在海外的投资才能对优势的形成有作用,而外国资本进人国内投资对于增加竞争力没有任何益处,甚至会对本国产业造成威胁。

而大多数国家的实践证明,结论恰恰相反,不论是对外直接投资或是外国资本的进人对于国家优势的形成皆为有利。

 

国际合作理论研究综述

冲突与合作是国际政治古老而永恒的主题。

早期国际政治学者习惯于从冲突的视角来探讨如何避免国际冲突并建立和平秩序的问题,国际合作较少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理想主义思潮,推崇在国际法、国际道德以及国际组织框架下建立集体安全秩序。

而经典现实主义则坚持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权力与军事实力更为关键,国际合作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各国的权力均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而持续的变化,国际社会出现各种双边、多边形式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合作。

于是以研究国家间相互依赖与国际机制合作为特征的新自由制度主义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的主力。

由此促进西方国际政治各主流派别纷纷对国际合作的动力、模式与过程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论阐释,形成各具特色的国际合作理论———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与共有观念合作论。

一、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霸权合作论

我们知道,国际政治传统现实主义以人性恶为基本理论假设。

在现实主义语境中,由于国际社会不可改变的无政府状态,国家天生偏好追求权力以获得安全与威望,权力斗争是国际政治的常态。

现实主义甚至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冲突。

那么,合作在现实主义学派中就没有值得探讨的余地吗?

事实并非如此。

以肯尼思·华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者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结构出发,认为只有存在一个强大的权威或霸权力量,国际合作才有可能产生。

华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国际政治理论》等著作中,试图探讨何种霸权结构更容易导致国际合作。

他认为,两极霸权结构可以有效管理世界、抑制冲突的发生,是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国际合作结构。

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也表明观点,国际关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霸权秩序代替另一个霸权秩序的过程。

霸权秩序的合法性是通过霸权战争确立的,以各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威望”等级为依据。

于是新现实主义指出,在无政府体系下,霸权存在是国际合作产生的前提。

查尔斯·利普森认为,在军事安全领域,国家间关注的主要是相对获益问题,所以国际合作比较困难。

而在经济与环境等领域,国家间主要关注绝对获益问题,所以国际合作比较容易展开。

因此,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吉尔平与斯蒂芬·克拉斯纳等着力探讨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经济合作,由此形成了著名的霸权合作论。

霸权合作论是在新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国际合作观,它主要以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为研究对象,其积极倡导者是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克拉斯纳与吉尔平等③。

他们试图以霸权合作秩序能减少无政府混乱状态来诠释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稳定运行规律。

经济学出身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在《无政府下的国际公共物品》一文中论述到,国际体系中的秩序、安全、汇率稳定等国际公共物品,一个国家对它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国家对它的消费,这种“公共性”使得国际公共物品不太可能由自私的个体通过集体行动来促进。

在一国内部,一般都是由强制性的中央权威控制并提供这种公共物品。

而在国际社会

中并不存在一个中央政府。

于是金德尔伯格认为,如果存在一个实力超群、在国际社会起绝对主导作用的霸权国家,而且这个霸权国家能够利用权威并愿意为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必要的像安全、稳定秩序之类的国际公共物品,而其他国家也愿意在霸权国家主导的秩序中扮演合作的角色,那么国际体系就会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与合作秩序。

反之,如果没有霸权国家,或者存在霸权国家而这个霸权国家却处于衰落之中,那么国际体系就可能陷入混乱或者出现各国争夺霸权的争斗。

新现实主义强调,只有在霸权稳定的结构中,和平与合作才有可能发生。

吉尔平提出,国家之间和平交往的时期都无一例外地存在一个强大并且具有霸权势力的支配国。

如公元5世纪罗马治下的和平以及维护近代国际秩序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导了战后国际政治与经济机制的重建,开创了所谓的美国治下和平。

总体来说,尽管新现实主义内部在霸权国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分享与代价分担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他们一致认为,国际合作秩序形成的障碍来自于中央集权的缺失,因此只有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形成霸权力量,通过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机制安排,从而形成有利于维护霸权国利益的秩序以及让附属国或其他国家分享的国际安全与福利,才能达到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秩序稳定的目的。

这种霸权合作模式的形成基础是:

其一,霸权国决定霸权体系的机制与秩序,其他附从国基本认同和接受,如果这种默认与接受受到怀疑,霸权合作结构就从稳定向非稳定蜕变;其二,霸权体系的政治合作通过制度予以维持和协调,但制度的背后是霸权国或集团强大的实力与权力基础;其三,霸权必须能够产生类似“公共物品”的收益以抵补附从国牺牲政策独立性的成本。

既然国际合作是以霸权的存在与稳定为前提,那么霸权合作模式会在两种情况下走向衰落:

一是霸权稳定结构的合作收益趋于枯竭或者霸权国家提供的收益小于新兴国家的预期,霸权合作结构将走向不稳定甚至崩溃;二是霸权国家自身走向衰落或者新兴国家的实力增强到足以威胁到霸权国家的主导地位时,霸权合作体系就会受到新兴国家的挑战,冲突由此产生。

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权力结构分配为基础的合作观,其合作的关键是霸权国家能否将超强的实力转化为主导国际合作机制形成与维持的权力,并提供维持和平秩序的公共物品。

霸权合作论认为,如果霸权国家的地位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战,那么世界就会处于不稳定的纷争状态。

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国际机制合作论

新现实主义的霸权合作论一经问世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以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为代表的学者运用相互依赖、绝对受益、制度合作等理论对霸权合作论进行了有效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现实主义相抗衡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合作观———国际机制合作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基欧汉和奈在他们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就试图对新现实主义合作论的理论假设前提进行修正。

对于新现实主义提出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国家理性、自私的假设,新自由制度主义基本赞成。

然而他们对“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趋向冲突”、“只有在霸权国家主导之下合作才有可能”等论断提出了异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明确指出,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并不必然意味着无组织与无秩序,尽管国际系统是无政府的,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却有着高度的秩序。

无政府的国际系统对国家的行为有着一种无形的控制。

那么什么特征的国际系统会使国家之间的各种关系趋向高度的秩序呢?

基欧汉与奈根据他们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观察提出了“相互依赖”的概念。

相互依赖意味着行为体的思想与行为彼此相互依赖。

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指的是以国家之间或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

基欧汉和奈认为,随着国际交往如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流动加快与增多,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增强,全球化的推进将使国际政治更接近于复合相互依赖的理想模式。

相互依赖使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不至于在无政府状态中走向无序与混乱,但相互依赖并不一定直接促使国家之间走向合作。

对于自私、理性,天生追求利益的国家个体,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合作的行为、什么时候又会导致不合作呢?

这是新自由制度主义必须予以解释的重要问题。

对此,新自由制度主义借助博弈理论进行论证。

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常用的一种理论分析框架。

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关系学者开始运用博弈概念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法形成国际关系学的博弈理论,其主要代表著作有托马斯·谢林的《博弈:

冲突策略》、约翰·哈森尼的《博弈论与国家冲突分析》等,他们多是用博弈理论来分析国际冲突现象。

博弈理论假设,博弈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立地从个人理性出发,选择那些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或者对策。

博弈论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囚徒困境”模式。

典型的两人囚徒困境模式下,两个行为体都希望达到独自的最佳结果,即以自己不合作、对方合作作为自身的优势战略;而对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来说,应该选择帕累托最优解,即双方都趋于合作,即互惠战略;但由于双方都担心对方不合作而被欺骗,于是在没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情况下,两个行为体容易达到帕累托次优均衡解,即双方都不合作。

囚徒困境模式表明,在自然情况下,行为体可能选择合作,也可能选择不合作与背叛。

1984年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