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8769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2.docx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2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有答案)

满分:

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5分=3分×15)

1.李强同学非常“时尚”,今天看到社会上流行“韩版”服装,就赶紧让妈妈给买了一套;明天看到社会上流行什么发型,就会赶紧给自己“改头换面”。

他的做法( )

①是被流行风吹着跑

②不利于自己独立人格的完善

③表明他迷失在外在的诱惑之中

④无可非议,因为喜欢新鲜事物是青春期少年正常的心理特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017年全国“两会”再次提出,政府要倡导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需要全民参与,人人有责。

为此需要我们青少年( )

①树立诚信意识,不轻易许诺

②诚信只与个人有关,与企业、单位无关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④在社会生活既守信用,讲诚信,又尊重他人隐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

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 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 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 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4.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某校考虑在考试时设立“诚信考场”(即考试不安排老师监考,考场纪律全靠考生自觉遵守)。

对此,同学们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你的看法是( )

A. 反对,因为所有同学都会作弊                             

B. 反对,因为讲诚信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

C. 赞成,因为诚信是人们的一种有形资产              

D. 赞成,因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5.小毛是个爱“标新立异”的学生,他经常扮“酷”,走路学模特的“猫步”,与人告别用“飞吻”,裤管特意长短不齐,头发染成黄色的。

对他的做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学生要举止端庄,文明

②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仪表整洁

③这纯属个人私事,与他人、学校无关,也不存在合不合礼仪的问题

④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别人无权干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6.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这说明了( )

A. 秩序来自规则            

B. 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C. 有了秩序就有了一切            

D. 生活需要秩序

7.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 维护社会秩序要靠规则                                       

B.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C. 道德比法律更具约束力                                       

D. 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8.学校食堂打饭时要自觉排队;观看电影时,不要大声喧哗。

以上说明( )

A. 社会公共秩序只有靠强制命令才能维持               

B. 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C. 社会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D.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秩序是自然形成的

9.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以下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属于非强制性手段的有( )

①道德   ②法律   ③纪律   ④风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交往礼仪的是(   )

A. 小伟穿着拖鞋、光着膀子进教室上课                 

B. 小勇得到别人的帮助后,都要对帮助他的人说一声“谢谢”

C. 小宇进老师办公室之前先敲门、喊报告,经允许后才进入         

D. 小玲上学和放学回家都与父母打招呼

11.某校规定:

“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的地方,并有五人以上在场的原则;男女同学距离至少保持45厘米以上;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你想对该校说(   )

A. 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 这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性别意识

C. 这符合自然适度的异性交往原则                         

D. 这不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

12.2018年5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锒铛入狱的案例。

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 触犯了刑法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

这一新规体现了法律(   )

A. 规范作用      

B. 保护作用     

C. 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D. 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

14.在一次禁毒行动中,警方发现并铲除了张某为治牙痛种的52株罂粟,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张某的行为(   )

A.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D. 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15.2018年1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书记李嘉受贿案,对被告人李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

对李嘉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孽息子以追缴,上缴国库。

这说明(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我国法律对高官特别严苛                                    

D. 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1)黑名单者违背了哪一做人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请你谈谈失信带来的危害。

(3)“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做一个守信的人,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4)列举校园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

 

17.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社会生活中,礼表现在许多方面,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诚信无价,诚信是一种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法原则。

我们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1)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诚信对个人有什么作用?

(3)怎样践行诚信?

(4)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飞机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在服装厂,纺织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在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在公共场所,人们保持安静。

材料二: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

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

“孩子睡着了,请你小声点。

”“打手机是我的自由!

”“‘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呀!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2)维护社会秩序,为什么要靠规则?

(3)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19.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长大的标准就是与父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于是萌生了独享一片心灵天空的愿望。

走向独立是长大成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

为此,八年级的小明说:

原来有秘密是长大的标志,以后我有什么话也不对父母和老师说了,因为我长大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车辆使用大国。

目前,不仅城市车辆剧增,经常拥堵,就是在农村,农用车辆和生活用车也在迅速增加。

但是,生活中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却比较常见。

(1)请你列举生活中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请你谈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大,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材料二: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要学会依法自律,防微杜渐。

材料三:

2017年7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徐玉玉案”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公开宣判,被告人陈文辉犯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

(3)结合材料三回答,法院对陈犯的判决中哪是主刑?

哪是附加刑?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A

D

A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C

B

二、非选择题

16.

(1)诚信的原则。

基本要求: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2)失信的危害:

如查一个人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3)诚信守则要求: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

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③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④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4)校园中不诚信的行为:

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借同学书不还等。

17.

(1)①语言文明;②仪表端庄;③举止文明。

(2)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真诚老实、笃守诺言,就能赢得信任;④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等。

(3)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诚信记录;④真诚待人,信守诺言;⑤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⑥诚信考试,不说谎话。

(4)①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伦理原则法律要求,②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

③为维护他人或公共利益可以表达“善意的谎言”。

18.

(1)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生产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公共场所秩序。

(2)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等。

(3)该男子的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⑤他的自由妨碍、影响了他人的自由,正确做法是声音小一点,距离远一点;等等。

19.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

拥有秘密是我们长大的标志,但并不意味着什么话都不对父母和老师说。

因为生活中的秘密,有些是复杂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

而我们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对一些事的分辨能力还很低,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难。

所以适当的时候应学会与父母和老师交流沟通,一起分享成长中的秘密。

20.

(1)①行人:

闯红灯、乱穿马路、跨越护栏等;②司机:

开车打手机、车窗抛物、胡乱鸣笛、乱停乱放等。

(2)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行走时要走人行道;十字路口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正确乘坐交通工具等。

(3)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有利于维护交通秩序,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1.

(1)①刑罚或刑事处罚或刑事处分。

②A严重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

(2)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应拒绝不良行为,明确是非界限,不入生活中的“雷区”。

③应树立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⑤认真学法,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

(3)无期徒刑属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附加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